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时间:2011-07-21

有关仁爱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3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故事

孔子之道,为仁的方法就就是要克制自己头脑中不正确的思想意念,依靠自己内心自觉,重视自己内心修养,来达到仁这种最高的境界,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欢迎来参考!

仁爱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就是中华正统文化精神的根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二。”也就就是说,“仁”就是人与人间相互亲爱的一种关系。

在孔子看来,仁爱分为几个层次。仁爱的根本就是孝悌,因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兄长,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爱君忠君。如何做到“仁爱”呢?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而身为统治者,也要“爱民”,即要实行仁政、德政,因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认为,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

孔子之后的孟子继承了其“仁爱”的思想,在“亲亲”基础上提出了“人民爱物”思想。孟子认为人天性中都带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以仁爱要推己及人,即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古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人百姓,亦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仁爱思想。

比如中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爱治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将妇女幽禁在深宫中就是浪费百姓的财力,因此他先后将3,000多宫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选择丈夫结婚。

贞观二年,关中一带干旱,发生了大饥荒。太宗又对大臣们说:“水旱不调,都就是国君的罪过。我德行不好,上天应该责罚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艰难窘迫?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我很可怜他们。”于就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还拿出皇家府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丽,驻扎在定州。太宗驾临城北门楼安抚慰劳将士。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进见,太宗下诏派人到他床前,询问他的病痛,又敕令州县为他治疗。因此将士都高兴地愿意随从太宗出征。等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时,太宗又诏令收集阵亡将士的骸骨,设置牛、羊、猪三牲为他们祭祀。太宗亲自驾临,为死者哭泣尽哀,军中将士无不洒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泣,死而无憾了。”

正就是因为唐太宗以仁爱治国,示范官吏,所以深得民心,这无疑为唐朝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同样以仁爱治理国家闻名的君王还有汉代的文王、三国时的刘备、宋朝的太祖、清朝的康熙帝等。他们施行的仁爱不仅使自身赢得了百姓的敬重,而且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

而帝王之外施行仁爱之人代不乏出。东汉末年的淳于恭就就是一个仁爱之人。他的家有山田,也有果树。当时闹饥荒,经常有人去他家的田地偷摘果树和偷割稻禾。对于这些偷盗之人,淳于恭反而采取宽容善待的态度。当看到有人偷采果实时,他就去安慰、帮助他们采摘,并让偷果实的人把果子带走;当他看到有人偷偷到他家田里割庄稼,担心小偷遇见他会感到羞愧,就趴伏在草丛中,等到割庄稼的人从容离去再站起来。由于淳于恭的高尚行为,使村落里的人深受感化,后来,偷盗的事情也就很少见了。

同时,在他的引导下,村民们也抛弃了在战乱中,生命难保,不愿意耕种的情绪。因为当时村民认为战乱不止,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放弃了耕种。淳于恭对乡人说:“纵我不得,它人何伤!”意思就是:就就是到时自己死了,得不到,那留给别人享用,又有什么关系呢!

淳于恭病逝后,朝廷在他的家乡刻碑,以表彰他的作为。

三国时,有仁爱之名的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住所周围种植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收获之后,又将所得用以救治贫民或流亡路过者。后人便以“杏林”作为医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还常见以“杏林春暖”的匾额或锦旗来赞颂有成就的医生。

晋朝官员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乡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乡人告诉他,现在大家都很穷困,如果加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此后,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并把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两个孩子因此活了下来。这就就是著名的“郗公含哺”。郗公去世时,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为郗公守丧三年。

唐代著名文人在广西柳州当政时,施行了仁政。他首先禁止买卖奴婢,又带领百姓挖井开荒,制造船只,整修城墙街道,广种林木;并亲手在城郊种下黄柑二百株,在柳江边栽植大量柳树;还采取了其它一些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的措施。经过三年努力,柳州终于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民业有经,公无负担,流逋四归,乐生兴事……猪牛鸡鸭,肥大蕃息。”

宋朝大文豪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痛哭原因,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了百年,刚刚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就是苏轼当即告诉老妇,自己乃就是买房人。他还焚烧了房契,并让老妇的儿子将母亲迎回旧居居住,而且没有将购房款要回。这年7月,苏轼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

南宋会稽郡山阴县人严世期生性乐善好施。根据《宋书》记载,张迈等三人与严世期就是同村,他们每人的妻子都生了一个儿子。当时正遇上灾荒,他们害怕孩子养不活,便打算将儿子丢弃。严世期听说后,赶紧前去帮助他们,并把自己的衣服食物分给他们。在他的帮助下,这三个小孩最终得以长大成人。同县人俞阳的妻子庄氏90岁了,她的女儿俞兰也70岁了,严世期细心照顾了这两位无依无靠的老人20多年,她们去世后还将她们安葬了。还有在灾荒中,同乡潘伯等15人都饿死了,无人给他们安葬。严世期便买来棺材安葬死者,并且收养照顾他们的孩子。元嘉四年,朝廷赐匾给严世期,上书“义行严氏之闾”,并且免掉了他本人的徭役和十年的租税,以此来表彰他乐善好施的德行。

还有宋朝赵抃越州赈灾、叶梦得许昌救民,明朝徐久思活民,清朝阮元拯婴、吴璟救人……都就是流传千古的仁爱故事。

孙中山先生曾在《三民主义》中说:“古时在政治一方面所讲爱的道理,忧所谓爱民如子,有所谓‘仁民爱物’,无论对于什么事,都就是用爱字去包括。所以古人对于仁爱,究竟就是怎样实行,便可以知道……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发扬光大,便就是中国固有的精神。”此言对于今日早已不知仁爱为何物的中国人来说,不就是再恰当不过了吗?

孔子的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孔子的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孔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就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仁爱,孔子,郗公,严世,淳于恭,思想,老妇,百姓,房子,苏轼,唐太宗,乡人,名言,太宗,孩子,将士,德行,文档,社会,周翼,孟子,故事,内心,仁政,人民,儒家思想,儿子,基础,古人,大臣

2020-05-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仁爱,孔子,郗公,严世,淳于恭,思想,老妇,百姓,房子,苏轼,唐太宗,乡人,名言,太宗,孩子,将士,德行,文档,社会,周翼,孟子,故事,内心,仁政,人民,儒家思想,儿子,基础,古人,大臣

2020-06-19 #长篇故事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仁爱,孔子,郗公,严世,淳于恭,思想,老妇,百姓,房子,苏轼,唐太宗,乡人,名言,太宗,孩子,将士,德行,文档,社会,周翼,孟子,故事,内心,仁政,人民,儒家思想,儿子,基础,古人,大臣

2013-11-05 #小故事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孔子仁爱思想的小故事

仁爱,孔子,郗公,严世,淳于恭,思想,老妇,百姓,房子,苏轼,唐太宗,乡人,名言,太宗,孩子,将士,德行,文档,社会,周翼,孟子,故事,内心,仁政,人民,儒家思想,儿子,基础,古人,大臣

2009-06-18 #长篇故事

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有什么价直与意义 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观点。要

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有什么价直与意义 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观点。要

孟子,思想,孔子,仁政,性善论,发展,政治,方面,统治者,人皆有之,理论,教育,主张,修养,儒家,出发点,后世,学说,现实,成分,社会,经济,观点,论语,影响,和发,哲学思想,人生,人们,与生俱来

2012-05-26 #短篇故事

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有什么价直与意义 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观点.要

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有什么价直与意义 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观点.要

孟子,思想,孔子,仁政,性善论,发展,政治,方面,统治者,人皆有之,理论,教育,主张,修养,儒家,出发点,后世,学说,现实,成分,经济,观点,论语,影响,和发,哲学思想,人生,人们,与生俱来,世界

2010-06-07 #故事会

关于仁爱的事例孔子的“仁爱”具体意思与事例

关于仁爱的事例孔子的“仁爱”具体意思与事例

仁爱,论语,宇宙,社会,孔子,家庭,人类,儒家,体系,兄弟,国家,父母,关系,子女,孝道,主张,人生,对父母,平辈,教育,世界,人与自然,出发点,天性,思想,整体,朋友,血缘关系,交往,子曰

2011-09-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能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小故事有哪些?

能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小故事有哪些?

孔子,母亲,孔丘,典故,孩子,轶事,励志故事,行大礼,孔丘正,院子里,仁爱,举止,传说,器具,天气,太冷,思想,寒风,屋门,年代,核心,落叶,穿着,正色,神灵,礼仪,礼崩乐坏,随风,衣服,有关

2020-08-0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