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为什么大家在看三国时普遍喜刘备 厌曹操?

时间:2011-07-24

前言: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流传,讲述了天下分而合一的故事,其中三国的各个人物都极具个人特色,大家在看三国时也都带有自己的立场,其中

提示:本文共有 20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前言:《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流传,讲述了天下分而合一的故事,其中三国的各个人物都极具个人特色,大家在看三国时也都带有自己的立场,其中大多数人都喜欢蜀国,一心向汉的刘备,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还有五虎名将等等。提到魏国,说到曹操,那就是两个字概括“奸雄”。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是出于曹操之口。曹操爱才如命,小心谨慎,做事狠辣,用和平年代或者如今的价值观去衡量,无异于是相斥的。

《三国演义》本就是长篇章的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带有艺术加工的色彩和作者本人的情感色彩,其也只是借鉴了那段历史,《三国演义》的作者为罗贯中,明初人,从他的抒写中就可以看出来明显的“崇刘贬操”的意思。刘备草庐出生,虽然名义上是皇室远亲,但是由于是远亲并且当时东汉已经名存实亡,汉王室已经成为了傀儡,所以本质上来说刘备是一名布衣,中国的传统理念里就崇尚“人定胜天”,从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来看,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就肯定了努力的价值以及一个平常人通过奋斗去达到某种目标。刘备就正好符合了这一点。

刘,孙,曹三人的起点不同

刘备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是中山王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最后却沦为布衣,书中的他一出场就是在贩履织席,由此可见刚开始的刘备是如此的平穷落魄。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关羽、张飞二人。但是三人是一穷二白,兵马武器都没有。后来在中山地区的几位富商支持下聚集了一支五百人左右的队伍,先是投奔了刘焉,但是后来却屡战屡败,一路三兄弟也是投靠了很多人,快到了不惑之年才算有所成就。

说完刘备就不得不说曹操,曹操是名副其实的豪门之后,因为对董卓不满,而且其野心颇大,也想建立一番功业,传诵于世,于是就刺杀董卓,铩羽而归后逃往陈留,在陈留也是尤=由当地的富商卫弘资助开始起义。而且得到了夏氏、曹氏的众多子弟相助,其与袁绍也是多年的好友,袁绍得知后派兵三万前来会合。可以说相比刘备,曹操的起步要快了很多。

看三国的人都会有一个感觉,就是吴国在其中起的是一个媒介或者是辅助的角色,其地处江东,有天险保护,易守难攻,江东多才子,相比之下那种乱世的兵火战争气息要弱一点,孙权也是三人中最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孙权在十九岁时就子承父业。接管了江东六郡。上来就有地有兵有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这样一看刘备是三人之中起点最低的,而且历经波折坎坷。现在的大家都比较有同情心,对于“弱者”更甚。刘备空有豪门之名,却无豪门之实。“忠”、“仁”二字更是其最大的特点,这段历史在后面千百年的传播中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大家普遍上都把自己的情感所好添加给了刘备。所以我们这些后代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受到前人喜好的影响、偏导,也不约而同地把情感偏好给了刘皇叔。

矢志不渝,积极向上

我们也知道,我们会对弱者同情,但也仅仅是同情,如果弱者真的入阿斗一般扶不上墙,那么反而会厌恶更甚。刘备被人喜欢的关键一点就在于其不惧失败,进取奋斗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都知道后来刘备投于刘表。在《三国演义》里描写了这么一段情节,大致上是当时的刘备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后,有一次吃饭中途刘备去如厕,然后就看到了自己腿上都是肉,于是就留下了泪,回到座位上之后脸上还有泪痕,刘表就很奇怪地问他为何这样,刘备就说他之前一直在军中,走南闯北。身不离鞍,身子骨壮实精瘦,来到荆州后,闲养几年,如今已经年近五十,匡扶汉室的复兴大业却还遥遥无期,因此悲从中来。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六岁,这时候和他一同时间起步的曹操已经灭掉了袁绍,建立功业。而他自己却是一路下来投奔多人,屡战屡败,只能东躲西藏,一事无成。

如果是一般人,经过了这么多的挫折,加上年事已高,或许早就忘了当时所立下的志愿,屈服于生活,但刘备不是,他还在等待那个可以崛起的机会,因此后面才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刘备用真诚打动了诸葛亮,换来了这位“卧龙”的生死相随。

重情重义

刘备重兄弟情,赵云长坂坡救阿斗,险些丧命,刘备接过赵云救下来的阿斗后却是往地上一摔,这样说道若果因为这一孩子,折损了这么一元大将,那将是我们的不幸。刘备摔孩子的这一行为也是赢得了人心,让赵云感动得肝脑涂地。有人说刘备这是心机是作秀就是为了收买人心。但是回顾刘备的一生,早年一事无成,经过几十年的潜伏才收拢了这么一批可以陪自己打江山的的兄弟,而且孩子没了可以再有,如赵云这般一心为国的猛将损失了那就是终身遗憾,甚至会影响到争霸。所以此举大概率上也是刘备的真情流露。

总结:从以上也可以看出来大家崇刘是不无道理的,第一他师出有名,只有他是真的一心想复兴汉室,一心为国。第二虽然历经波折磨难,大部分时间寄人篱下,这也是历代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他却没有忘了自己的目标、志向,积极进取。第三就是对待兄弟真诚,不同于曹操的爱才,曹操的爱才只是希望人的才能为自己所用,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显然曹操这样的人更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更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刘备这样的人更符合世人的价值观,因此“尊刘贬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为什么大家在看三国时普遍喜刘备 厌曹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中 曹操比刘备先占优势 原因竟然有这些?

三国演义中 曹操比刘备先占优势 原因竟然有这些?

刘备,曹操,人们,时候,不一样,原因,旗号,霸主,就能够,优势,故事,地位,才能,汉室,问题,许多人,相比较,这个人,于孙权,刘备才,司马懿,孔明,董卓,诸葛亮,在看,好的,都会,一面,人物,事情

2020-04-08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曹丕篡权 汉室的人为何不投奔刘备?

三国演义:曹丕篡权 汉室的人为何不投奔刘备?

刘备,曹操,时候,汉室,曹丕,那个时候,兴复,实力,天下,是非,蜀汉,关羽,人的心,并且还,个人,东吴,事情,主子,口号,大部分,地盘,家底,情况,接班人,风险,在看,发展,在那个,几乎是,于蜀汉

2018-11-22 #短篇故事

诸葛亮在看人方面差刘备太多 也因此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在看人方面差刘备太多 也因此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刘备,刘禅,胡济,蜀国,时候,董厥,诸葛,马谡,事情,个人,位置,军队,大将,战役,蜀汉,谋士,姜维,文臣,谷之战,魏国之,好的,都会,推动了,一面,主人公,主意,兵权,城池,弊端

2007-08-12 #故事阅读

《三国》曹操奸诈 刘备忠义 为何世人却赞扬曹操而骂刘备?

《三国》曹操奸诈 刘备忠义 为何世人却赞扬曹操而骂刘备?

曹操,刘备,后人,天下,英雄,中原,人称,攻伐,白帝城,蜀中,吕伯奢,秦始皇,荆襄,后曹,三国演义,一家,情节,九郡,东吴,下人,世人,中原地区,仁义,伪君子,军士,叔父,原因,功绩,后世,大忠

2008-08-03 #短篇故事

都说刘备仁义曹操奸诈 为何张鲁不投刘备非要投曹操

都说刘备仁义曹操奸诈 为何张鲁不投刘备非要投曹操

张鲁,刘备,曹操,势力,仁义,益州,刘璋,军阀,天下,士族,汉中,草鞋,典韦,关羽,刘表,刘琪,张飞,曹公,曹丞相,曹昂,陶谦,五斗米,好果子,公元,伪君子,仇家,发兵,出路,巴中,好意

2014-07-25 #故事会

三国一猛将 舍弃曹操而投奔刘备 成刘备亲家后 曹操追悔莫及

三国一猛将 舍弃曹操而投奔刘备 成刘备亲家后 曹操追悔莫及

曹操,马超,刘备,势力,孙权,西凉,大将,一家老小,个人,功劳,所有人,大军,实力,枭雄,潼关,老大,耻辱,螺丝钉,赤壁之战,辈子,领导,可以这么说,因为他,能做到,血海深仇,大才,孙吴,孙刘,梁子结,袁绍打

2019-04-29 #故事会

曹操生擒刘备的两个女儿 对她们的处置 让刘备颜面无存

曹操生擒刘备的两个女儿 对她们的处置 让刘备颜面无存

刘备,曹操,曹纯,女儿,女子,两个女儿,时候,关羽,刘邦,三国时期,下场,儿子,匡扶,女人,好下场,弟弟,敌人,时代,枭雄,污点,汉室,美色,颜面,说法,部下,在当时,生活,不会有,于是就,自己的家

2009-07-28 #长篇故事

曹操怕他 刘备忌惮他 关羽 张飞要杀他 刘备却又不肯

曹操怕他 刘备忌惮他 关羽 张飞要杀他 刘备却又不肯

马超,刘备,曹操,关羽,张鲁,张飞,临沮,刘璋,夏侯渊,汉中,诸葛亮,荆州,西川,冀城,孙权,小强,袁绍,这一战,东吴,公元,名字,格局,老大,韩遂,马腾,平西将军,打不死,借兵,凉州,时间

2013-11-2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