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解密《道德经》: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其中玄妙 高深莫测

时间:2011-07-25

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里面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提示:本文共有 16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这里是悦读国学,本期内容,继续解密老子《道德经》。

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里面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短短几句话,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却蕴含无尽玄妙,可以这么说:这几句话你要是彻悟了,也就算得上得道之人。

那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呢?这两句话到底有何玄妙?

首先把道德经42章翻译一下——道的运行规律,就是“反”字,道在柔弱的状态下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天下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于无。

关于有和无,实在一言难尽,以后我会做专门的解释,这里就简单说一下,一笔带过——有,即可感知,可辨别的物质,包括一切形象,一切现象,一切存在。

无,即不能辨别,无法感知的能量,注意,有并非真有,无不是没有,有和无是大道的两种状态,一体无二,非空非有,有即是无,无便是有,形态不同而已,所以老子会说,有和无“同出而异名”,又说:有无相生。

重点说一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字面上的意思,我先解释一下

反者道之动:道的法则,就是事物的两种属性之间,总是相互向着对立面运行,在临界点返回,如此反复循环。

弱者道之用:道在柔弱的状态下发挥作用

反者道之动,此句结构,是“道之动者反”。意即——道的运行规律,就是这个反字

这里的反,包含三个含义:

①相反,指大道对万事万物的反向调节作用。比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②返回。事物永远存在对立的两种属性,两种属性之间永远相互运动、转化,在临界点返回原来的属性。比如,物壮则老。再比如,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举个简单的例子,太阳光在夜晚最弱,然后经历黎明,上午,一点点变强,到正午达到最强,之后一点点变弱,由最强的那一个点开始,反向、返回,也就是返回它原来的属性弱,这样,循环往复,运动不止。同样,人的生老病死,也是相同的变化规律——婴儿至柔至弱,到中年至刚至强,进而进入老年,回复到至柔至弱。

③反复。道的运行规律,不是单一的一次运动就终止,而是不停的循环往复,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说,天下万物自然生长,我观察它们循环往复的规律

那么,我们就要懂得,不要仅仅重视可见的,有形的,外在的事物,对于不可见,不可知,无形的因素,也要足够重视

正因为反者道之动,所以呢,我们做人做要把握好一个“度”字,不要过度把持,也不要过分强求,正所谓,过犹不及,因为一旦事物发展到临界点,很容易走向它自己的反面。所以老子会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因为道的反向调节作用,所以我们就要懂得:凡事应该柔和,不要强势,要随顺自然,不要张扬跋扈,否则,道会让你适得其反,道会让你得到反面。

另一方面,做人做事,不要过度,适可而止就好,如果用力过猛,过于求胜心切,必然走向事物的反面,正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把握好一个度字,守于中,止于善,这样,才可以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融合于一处,得到天道正能量的加持,自然无往不利。所作必成。

正如老子所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弱者道之用。道在弱的状态下发挥作用,这个弱又如何理解,怎么把握呢?

弱,非懦弱,非孱弱,也不是虚弱,而是柔弱,柔,就是不强硬,弱,就是不强势,心存善念,常怀感恩,不急躁,不冒进,完完全全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法则,有条不紊,不卑不亢,顺其自然,这样,就是老子所谓的弱,只有这种状态,道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任何状态都不会永远常在,都是暂时的,都在过程之中,我们能够拥有的,也只不过是当下的刹那而已。所以我们不必苦苦强求,紧紧把持,而应该看淡一些,看开一些,虽然努力做事,但不必强求结果,正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就可以了,不必争什么。要知道: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必然。一切结果,都是最好的安排。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经典,这里是悦读国学,下期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解密《道德经》: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其中玄妙 高深莫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道德经》:作为人 何为正确?老子用21个字 做出完美回答

《道德经》:作为人 何为正确?老子用21个字 做出完美回答

道德经,老子,孩子,万物,循环,人生,时候,运动,合道,周期,意思,生命,经历,规律,魅力,生活,反者道之动,大智慧,弱者道之用,很多人,是循环,有生于无,老子说,都应该,马云,下白,中国文学,人和,最核心,读一

2012-07-08 #故事大全

《道德经》:老子的话 句句经典 听闻这3句 一辈子够用

《道德经》:老子的话 句句经典 听闻这3句 一辈子够用

道德经,规律,过程,阻力,事情,动力,地方,易经,设计图,冲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又生,势力,图纸,思维,星星之火,老子,物种,理念,基因序列,成一个,有生于无,老子说,孟子,王阳明,和实,道冲,感觉,听闻

2010-03-26 #短篇故事

网络项目那么多?道德经一句话揭示 为啥你创业赚不到钱?

网络项目那么多?道德经一句话揭示 为啥你创业赚不到钱?

网络,小白,思维,那么多,时代,乘客,价值,客户,赚不到,逆向思维,孩子,流量,电子书,道德经,老天爷,财富,销售,一句话,24小时,有人说,免费赠送,反者道之动,同事们,现在是,自然而然,不公平,万法,天之,满钵溢,远超

2015-03-02 #长篇故事

“有生于无”&“有无相生” 老子自相矛盾了吗?

“有生于无”&“有无相生” 老子自相矛盾了吗?

老子,规律,大道,运动,反者道之动,全篇,运行,有生于无,有无相生,杨小波,陈霞,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三生万物,上善若水,井底,作用,人民政协,关系,内容,国学,原作者,反面,启德,委员,地方,感觉,弱者,方法论,方法,机械

2010-04-23 #故事阅读

老子与庄子有什么不同?了解了这些 就懂得了道家思想的脉络

老子与庄子有什么不同?了解了这些 就懂得了道家思想的脉络

庄子,老子,孔子,思想,孟子,哲学,世界,性格,历史,法则,诸侯,道德经,审美,不自由,反者道之动,完全不同,政治哲学,儒家,人格,世俗,人生哲学,人类,价值,宗师,史官,变强,基础,境界,差别,态度

2016-08-02 #经典故事

王小波讲过一个驴子的故事 过去山区里很多... 来自阿土来也

王小波讲过一个驴子的故事 过去山区里很多... 来自阿土来也

驴子,王小波,山区,结果,大时代,故事,东西,一腔热血,农民,乐趣,人生,俗人,小两口,智慧,新郎,棋王,死活,满腹,洞房,耕地,知识青年,禅心,青年,锄头,阿城,改造,到这儿,他没有,元气淋漓,反者道之动

2020-09-14 #小故事

道德经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只是被人为的弄玄乎了

道德经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只是被人为的弄玄乎了

老子,孔子,道德经,哲学,时代,君子,弟子,易中天,马云,创始人,学问,山林,好时,阿里巴巴,哲学家,少林,文字,民国时期,群星,穿着,藏书,道教,工作,管理,孔子说,就没有,是这么,有学问,看起来像,老子说

2017-10-29 #短篇故事

解析《道德经》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解析《道德经》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人类,道理,万物,客观规律,人与自然,大自然,老子,办事,道德经,士人,态度,智慧,规律,传统文化,儒释道,高深莫测,人们,天道,宇宙,心存,文章,特性,绿水青山,百家号,妄自尊大,夷道,施予,明德,金山,新华社

2019-03-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