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甘肃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的治沙故事

时间:2011-07-27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的六位老人为了保住家园向荒沙发起了挑战

提示:本文共有 16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央广网武威3月29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焦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南缘,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的六位老人为了保住家园向荒沙发起了挑战。如今,子承父业,三代人用38年的奋斗建起了一条21万亩的绿色“隔离带”,阻挡了风沙的侵袭,让荒漠变成了绿洲。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一曲古浪老调唱出了古浪人的往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八级以上的大风一年能刮十几次。

八步沙是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1981年,这里作为荒漠化土地开发试点向社会承包,在土门公社漪泉大队当主任的石满老汉第一个站出来,和郭朝明、贺发林、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五个人在合同上按上了红指印,以联户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那一年四十岁的张润元是六个人里面年纪最小的。张润元说:“为了叫我们后人吃上饭,把沙能治住,我们的土地能保护住。住在八步沙,吃在八步沙,管理在八步沙。”

说干就干,六个人把铺盖一卷、干馍馍一揙,就进了沙窝子。几经艰辛,“六老汉”终于在沙窝窝里种上了将近1万亩的树苗,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第二年春天的两场大风就让他们遇到了新问题。

张润元说:“第一年种的苗子,刮了两场大风,百分之五十都刮断了,这麻烦大了,风沙这么大叫我们咋做。”

“六老汉”有点着急,没白没黑的在沙窝窝里转悠。他们发现没被风沙吹走的树苗,根部都有草。“一棵树一把草”的方法,成了当时救命的法宝。

张润元说:“有草的地方树苗就没被刮走,所以第二年秋季植树造林的时候,就沿用这个方法,一棵树一把草,才把树固定住了。第三年春天刮风的时候就刮倒的很少,成活率可以保住个四五十。”

十年时光转瞬即逝,八步沙能看到绿色了,“六老汉”的头发也成了白色, 7.5万亩的八步沙才治理了一半。“六老汉”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有一个继承人,把八步沙管下去。

四位老人相继过世、两位老人年迈体弱。贺发林的儿子贺中强说,一开始来治沙,只是迫于家里的压力和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直到1993年10月份那天,让他意识到林场对自己的意义。

贺中强说:“我早上看老父亲栽的树都好好的,下午去的时候看见有脚印的痕迹。我过去一看,七颗树叫人给剁掉了,那个心疼。摸着树被垛掉的树茬,我爹交代的话一下子从脑子里涌出来,‘羊不能啃掉,人不能砍掉’。这个贼娃子我得抓去。”

1995年至2000年间,国家“三北”防护林的工程政策调整,原来的造林补助款没有了,加上持续干旱少雨,八步沙林场面临破产倒闭。“六老汉”第二代治沙人早出晚归寻求贷款,又卖猪卖羊卖粮食筹集资金,在林场打了一口156米深的井,种上小麦、玉米、西瓜、番茄,实行了全新的股份利益联结机制,多种经营模式让林场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空间。2003年,7.5万亩八步沙的治理任务完成了。

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说:“葱葱郁郁一大片,沙漠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好看得很。像柠条再有半月就可以抽芽开花。还有这个花苞,是梭梭花。”

八步沙治理好了,治沙人也积累了一套独特的治沙经验。2003年,“六老汉”第二代人主动请缨,走进了距离八步沙25公里远的黑岗沙。又是一个十年过去,黑岗沙已是林草丰茂。

2015年,八步沙“六老汉”第二代人再次向古浪县委县政府申请,跨区域承包更北部的一块沙区。

郭万刚说:“到目前已经完成了3万多亩,我们争取把15万亩沙漠要治完。沙漠只要人坚持治理,就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希望我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和我们共同治沙造林,像八步沙那样的一片一片延伸下去。”

38年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的毅力让荒漠变成了绿洲。

郭朝明的孙子郭玺是八步沙“六老汉”第三代治沙人,2016年他进入八步沙临场治沙。如今,他不仅学会了开着大卡车在沙漠里送水送草,浇树浇花,还在沙漠里搞起了溜达鸡的养殖。

郭玺说:“现在八步沙已经治理好了,我们就必须得让沙漠有经济效益。现在养鸡场也修好了,存栏是5000多只,这样还可以带动周边庄子的工人来打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甘肃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的治沙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电影故事片《八步沙》在甘肃省古浪县开机

电影故事片《八步沙》在甘肃省古浪县开机

八步沙,林场,三代人,古浪县,影片,老汉,甘肃,观众,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武威,原型,时代,群体,甘肃省,中宣部,时代楷模,电影故事片,于明,刘培清,李艺科,高翔,王煜,陈玉福,陈宣,副厂长,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共产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

2013-03-05 #小故事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走进甘肃高校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走进甘肃高校

八步沙,老汉,三代人,林场,郭万,报告,贺中强,古浪县,感人事迹,父亲,群体,人代,事迹,场长,精神,郭玺,时代楷模,新校区,西北师范大学,面一碗,代表,凉水,兰州,叔叔,大学生,学生,年间,成员,故事,林子

2014-10-02 #小故事

古浪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定西报告会

古浪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定西报告会

定西,八步沙,老汉,三代人,林场,古浪县,群体,事迹,初心,安定区,报告,生态环境,精神,周孝,艰苦奋斗,侧记,产业,场长,奇迹,报告会,绿色,记者,攻坚,发展到,习近平,张博,李武,李家岔,李锋,袁洁

2008-07-01 #故事大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楷模精神 传递力量——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楷模精神 传递力量——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

朱力,八步沙,供电所,精神,三代人,报告团,老汉,林场,古浪县,国家,员工,报告,榜样,能源集团,中国化工,初心,使命,农业,楷模,成员,所长,群体,集团,管理,北京林业大学,集团有限公司,事迹,农村部,力量,反响

2019-04-02 #长篇故事

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宣讲报告会走进兰州大

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宣讲报告会走进兰州大

老汉,八步沙,三代人,兰州大学,林场,事迹,兰大,古浪县,群体,时代楷模,初心,报告会,人生,使命,奇迹,报告团,报告,掌声,精神,青年,教育,师生们,平凡的奇迹,杨荣国,王华,郭万,金山,广播电视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04-06 #经典故事

“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会走进南

“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会走进南

南开大学,八步沙,周晓红,思政,教育基地,时代楷模,南开,报告团,报告会,老汉,建设,杨克欣,郭万,贺中强,郭玺,陈树君,代表,三代人,成员,古浪县,学校,报告,林场,武威,甘肃,群体,青年,事迹报告会,生态文明,习近平

2007-03-22 #经典故事

《感天动地:八步沙三代治沙人的故事》入选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感天动地:八步沙三代治沙人的故事》入选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八步沙,郭万,林场,老汉,沙漠,风沙,感天动地,古浪县,土地,绿色,荒漠,故事,树苗,老人们,文章,儿子,宣传,丰碑,农民,古浪,屏障,沙子,绿水青山,习近平,沙海,白榆,公司,新时代,沙漠里,和信

2012-12-05 #故事会

八步沙三代人治沙事迹将拍成电影

八步沙三代人治沙事迹将拍成电影

八步沙,老汉,三代人,电影,孙辈,白瀛,王煜,郝平,陈玉福,新华社,向南,电影艺术,北京,中国文联,中心,人物,制片人,影片,历程,南缘,奇迹,古浪,周边,成就,故事,新气象,记者,生态,甘肃省,武威

2013-01-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