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童时中:向父亲学习 一定要争气——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校园行侧记之五

时间:2011-08-09

他叫童时中,是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儿子

提示:本文共有 12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3月27日下午,宁波效实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童时中,是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儿子。更加巧合的是,一百年前,童第周考入效实中学,并从这里开始走向广阔的科学世界。

效实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学校。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也曾在这里就读,包括童第周在内的9位中科院院士和6位工程院院士从这里走出。在这里,童第周留下了两个“第一”的故事:入学成绩倒数第一,毕业考试全班第一。

1919年,童第周以倒数第一的成绩,考入效实中学三年级插班生。课本全是英文的,老师用英语讲课,他什么都听不懂。于是早起、晚睡,在路灯下学习。四年级毕业时,成绩位居全班第一。他后来回忆:两个“第一”对我一生影响很大。这让我知道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

28日下午,童时中来到宁波大学。宁波大学师生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迎接尊贵的客人。

真诚图书馆二楼大厅,优美的旋律从琴键上流淌而出。宁波大学校友廖菁菁高声朗诵《宁大颂》,从楼梯上款款而下。邓小平同志的原声“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团结起来建设宁波”在大厅里回响。《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宁波大学教授王礼立、苏秀榕、聂秋华、戴世勋,依次来到大厅中央。宁波大学优秀学生代表簇拥在童时中周围。巨幅国旗从四楼缓缓挂起。全体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回到父亲的家乡宁波,在宁波大学图书馆报告厅,童时中格外激动。面对台下500余双热切的眼睛,童时中深情地回顾了父亲求学、科研的一生,讲述了父亲“滴水穿石、刻苦求学”的故事,“思想要奔放,工作要严密”的治学之道,以及“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1923年9月,童第周考入复旦大学。年少气盛的他,受到留洋生的嘲讽,为了争口气,下决心也要出国留学。1930年,童第周在到比利时比京大学留学。童第周身材瘦小,又是来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初到国外受到不少歧视。后来,面对剥除青蛙卵膜这一被认为无法完成的试验,童第周在角落不声不响地搞成了,一下子震动了他的欧洲同行。童第周感慨道:“那件事使我相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照样能办到。”

童第周作为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被誉为“中国克隆先驱”。1978年,童第周在《诗刊》上发表了一首诗:周兮周兮,年逾古稀。残躯幸存,脑力尚济。能作科研,能挥文笔。虽少佳品,偶有奇意。虽非上驷,堪充下骥。愿效老牛,为国捐躯!

几十年来,童时中遵循父训,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在退休后以举办学术讲座和担任企业顾问的形式,实现了为国家服务五十余年的愿望。在父亲“一定要争口气”的精神感召下,童时中一直保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虽然已是82岁高龄,作为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中最年长的成员,童时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他表示:讲述父亲的故事,传承父亲的精神,是他一生的追求。他会为之奋斗一生。(张亦旒)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童时中:向父亲学习 一定要争气——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校园行侧记之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最高检“西畴精神”报告会侧记:在“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创造奇迹

最高检“西畴精神”报告会侧记:在“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创造奇迹

西畴,西畴县,最高检,精神,扶贫,村民,群众,人民,报告会,刘超,攻坚,干部,故事,张童,李华明,见证,张玉亮,江龙村,报告团,观念,小组长,定点,悬崖,成员,村里,项目,海子坝,蒋俊,新时代,为主题

2014-10-07 #经典故事

好就是好故事

好就是好故事

大河报,小记者,故事,行万里路,名师,仪式,读万卷书,进校园,郑州市,资深记者,就是好,阅人无数,吴杰,滕佳,王鲁,赵总,副总编,首席记者,众意路,纬三路小学,中学,代表,侧记,同学,古语,多功能厅,小学,日子,形式,指导老师

2020-08-29 #故事会

郑板桥练字入迷写到他夫人的乳房上——童时传颂有别的

郑板桥练字入迷写到他夫人的乳房上——童时传颂有别的

郑板桥,书法,乱石,夫人,祖父,老人,难得糊涂,字体,新书,书体,砚台,顽石,写字,文字,街道,富贵,由美,六分半书,上练,先生,之门,人们,典故,故事,方法,老家,点画,特点,石头块,福报

2020-05-28 #故事大全

《蚀骨危情》 沈修瑾意识到自己彻底爱上简童时 已经太迟了

《蚀骨危情》 沈修瑾意识到自己彻底爱上简童时 已经太迟了

言情小说,太迟,庄园,沈家,夏薇,意识,基金,到自己,疯狂地,爱上,下巴,回家,你不要,我带你,迟来的爱,都不如,任阳,爱上了,先生,信念,乖乖,去处,坪上,想法,女孩子,小童,满眼,挽着,样子,薇薇安

2011-09-25 #经典故事

当兵就当最好的兵!7位班长的故事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好战士”

当兵就当最好的兵!7位班长的故事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好战士”

基地,强军,兴军,新时代,战区,空军,故事会,新兵,新训,为正,习近平,成才路,侧记,一线,代表,使命,倾情,关键时期,地位,地方,基层,岗位,思想,故事,擘画,所属,报告团,班长,梦想,牢固确立

2020-05-12 #故事会

当兵就当最好的兵!7位班长的故事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好战士”

当兵就当最好的兵!7位班长的故事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好战士”

基地,强军,兴军,新时代,战区,空军,故事会,新兵,新训,为正,习近平,成才路,侧记,一线,代表,使命,倾情,关键时期,地位,地方,基层,岗位,思想,故事,擘画,所属,报告团,班长,梦想,牢固确立

2014-08-23 #小故事

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活动走进庆阳

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活动走进庆阳

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活动,故事,庆阳,功勋,科技,老一辈,杨锺健,中国科协,启动仪式,两弹一星,市委,成员,报告,报告会,朱光亚,李佩,钱永刚,邓稼先,赵昌,郭永怀,钱学森,白元,丰碑,后人,市政府,父亲,记者

2017-11-03 #故事大全

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湘赣行来娄开讲

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湘赣行来娄开讲

娄底,苏步青,精神,科学家,顾晓曼,顾方舟,颜福庆,黄纬禄,一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述了,事业,历程,记者,师生,导弹,报效祖国,核潜艇,爷爷,父亲,获得者,贡献,院士,黄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四中,科协,艰苦奋斗,中孜孜,廖清泉

2014-08-2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