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个以写俗曲艳词为主的词人的羁旅之作 竟成为词史上的丰碑

时间:2011-08-11

在他游宦江浙之时,写下了著名的八声甘州

提示:本文共有 18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柳永,因常谱写俗曲艳词,不被当权者所容,受尽了上至皇上、下至文人学士们的鄙视和排挤,一生郁郁不得志,只好远离京城,浪迹天涯,并用词抒写羁旅之愁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在他游宦江浙之时,写下了著名的《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是处红衰翠减

词的大意是: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到江面上,清凉的秋景经过雨水的一番清洗,更加寒凉明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辉洒在高楼上。到处都是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此时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想佳人妆楼颙望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常年宦游在外,在清秋时节,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词的上片写词人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一开头,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对”字作领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接着写高处景象,“渐霜风”三句,写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入眼尽是一片凄凉。“关河”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子的忧郁伤感。这三句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词人所在的高楼,所写的每一个景色里,都渗透着词人深沉的感情。就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畴《侯鲭录》)。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下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词人不可排解的悲哀。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感触,何况又是羁旅之人。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残照当楼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行文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看不到的,看到的只能是更引起人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是全词中心,词人所要表达的就是这种思绪。“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这里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排挤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此句妙在从对方来写,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词人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本是想象,却仿佛真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我正 “倚阑”、“凝愁”。这里又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委婉曲折,文笔变化多端,委实难得。

暮雨洒江天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白描手法的运用,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个以写俗曲艳词为主的词人的羁旅之作 竟成为词史上的丰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描写女性颜值高 司马光在一首艳词中只用两字 后人无法模仿

描写女性颜值高 司马光在一首艳词中只用两字 后人无法模仿

司马光,作者,朱颜,词牌,入春,女子,所作,渔舟,绮窗,落花,宋仁宗,松露,福康公主,阮郎归,清平乐,仙家,典故,容颜,形象,感情,日月,神仙,西江月,宋代文人,有人认为,水潺潺,一江,信之意,刘晨,司马

2009-03-05 #经典故事

陆游《鹊桥仙》:故山犹自不堪听 况半世飘然羁旅

陆游《鹊桥仙》:故山犹自不堪听 况半世飘然羁旅

杜鹃,丛帝,陆游,望帝,啼叫,皇帝,羁旅,杜宇,内心,叫声,图片,时候,清泪,网络,这首词,住所,古人,成都,故乡,手法,月夜,杜鹃花,百姓,犹自,环境,茅檐,西山,飞进,风雨,不堪听

2010-05-08 #故事阅读

羁旅一生:宋代这位“千古第一文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羁旅一生:宋代这位“千古第一文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苏轼,徐州,杭州,百姓,苏东坡,黄州,一生,东坡肉,儋州,文化,湖州,人们,历史,后世,海南,羁旅,任知州,宋哲宗,苏堤,黎民表,乌台诗案,龙图阁学士,知州,苏堤春晓,京师,东坡书院,代表,公元,名篇,后人

2013-01-11 #故事会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五首羁旅诗 写尽天涯漂泊之感!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五首羁旅诗 写尽天涯漂泊之感!

客舍,家书,故乡,月色,残雪,沧江,羁旅,戴叔伦,崔涂,张九龄,晓钟,杜牧,望月怀远,杜甫,乱山,凝情,好的,江南会,故人,城阙,光华,乌鹊,中藏,侵晓,僮仆,天空,天涯共此时,天涯,孤雁,妻儿

2008-08-20 #故事阅读

温庭筠的一首羁旅思乡诗 不亚于李白《静夜思》 苏轼称其为绝唱

温庭筠的一首羁旅思乡诗 不亚于李白《静夜思》 苏轼称其为绝唱

诗人,李白,这首诗,静夜思,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内心,故乡,羁旅,场景,山村,诗篇,温庭钧,商山早行,客行悲故乡,享有盛名,人迹,典型,寄住,意象,文学史,旅途,凫雁满回塘,全诗如,何义门,温庭筠,其源,文化史,交通,人才

2007-03-07 #故事阅读

刘永红:西北民间宝卷:仪式与叙事

刘永红:西北民间宝卷:仪式与叙事

宝卷,民间,文本,仪式,历史,地区,故事,区的,主题,文类,走廊,俗曲,信仰,民众,音乐,听众,河西走廊,西北地,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狱,女性,文化,文学,方式,母题,民俗,社会,活动,研究

2020-06-19 #短篇故事

刘永红:西北民间宝卷:仪式与叙事

刘永红:西北民间宝卷:仪式与叙事

宝卷,民间,文本,仪式,历史,地区,故事,区的,主题,文类,走廊,俗曲,信仰,民众,音乐,听众,河西走廊,西北地,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狱,女性,文化,文学,方式,母题,民俗,社会,活动,研究

2020-06-19 #经典故事

刘永红:西北民间宝卷:仪式与叙事

刘永红:西北民间宝卷:仪式与叙事

宝卷,民间,文本,仪式,历史,地区,故事,区的,主题,文类,走廊,俗曲,信仰,民众,音乐,听众,河西走廊,西北地,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狱,女性,文化,文学,方式,母题,民俗,社会,活动,研究

2020-06-2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