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镜头里的抗疫故事(中国战“疫”系列报道(23))

时间:2011-08-15

李 舸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护师吴映霖

提示:本文共有 23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自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主管护师孔娅娅一站到镜头前,泪水便悄悄滑落脸颊。 李 舸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护师吴映霖。李 舸摄

3月17日,甘肃省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离开位于武汉东西湖的驻地,返回家乡。离别之时,驻地的工作人员深情相送。李 舸摄

3月9日晚10时,武汉洪山方舱医院休舱前最后一夜,医护人员在巡夜时与患者道别。李 舸摄

在社区中心门口值班的出租车司机。刘 宇摄

眼下的武汉,樱花吐蕊,草木欣欣。春天真的来了。

一个月前,中国摄影家协会派出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以下简称小分队),逆行武汉。他们用镜头记录抗疫故事,为全国驰援湖北的一线医护人员留下战“疫”肖像。

为“最可爱的人”造像

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造像,是小分队此行的主要目的。“我们不敢说百分百覆盖,完成98%以上已经没问题了。”小分队领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透露,目前他们已经为4万多名医护人员拍摄了肖像。

自2月20日出发前往武汉以来,小分队一行5人分为两组,即刻投入忙碌的工作。“刚开始很辛苦,每天几乎在医院工作12个小时。”李舸说,他们拍摄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不能影响正常的救治和诊疗,二是不能影响医护人员的安全和休息。“在医院拍摄,我们选择的时间是医护人员交完班、进入清洁区休息空间的一个小空当。是否接受拍摄,也完全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

李舸拍摄的一组“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专题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照片中,医护人员面对镜头,调出手机里为患者诊治、送患者出院或者紧张工作的瞬间,摘下口罩,让自己的完整面容与患者映现在同一画面。

“这组照片的创意,是医护人员无意中提供的。”李舸说,拍摄肖像时,医护人员经常会说,特别惦记某某床的患者,“这一点特别打动我。”

这组照片中,医护人员的表情是肃穆的。李舸认为,沉静就是力量,这种素朴的表达,也许更为深刻。这些照片没有做过任何后期处理,以最真实的面目呈现出来。“我认为照片要靠情感说话。情感到位了,即使在拍摄环境下光线差一点、不那么清晰,都没有关系。”

拍照之余,小分队还增加了一个“自选动作”,那就是给拍照的每一名医护人员录一段视频。视频的提问只有一个:疫情之后,你最想做什么?“好多人一开口就哭了。”李舸说,“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和手里的相机、手机已经不再是陌生人和冰冷的设备,而就是他们的父母、爱人、孩子。”

这样一个小小的创意,带来了大量的情感释放。“在录视频过程中有太多的感人故事。我每天都跟着流眼泪。他们哭,我们也哭。”李舸说。

甚至一些很平常的话,在那个特定环境下,听起来都很戳心。一名男医生对着镜头说:“我的孩子十个月了,回去就会叫爸爸了……”说到这儿,他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另一名医生刚说到:“疫情结束之后,我要好好孝敬父母……”突然失声痛哭,哭到不能自已。

“录视频就是要跟医护人员心贴心地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们的情感需求是什么。这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窗口。”李舸说,有心理卫生科医生告诉他,这种拍摄方式,对医护人员是很好的心理调节。

这些肖像照和视频,不仅会留给医护人员本人,还会作为国家的影像文件档案保存下来。

“4万多人、如此大规模的医护人员集中调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李舸告诉记者,中国摄影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革命进程紧密相连的。中国摄影人一直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为冲锋陷阵的战士拍摄肖像照。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即使物资匮乏没有胶卷,敢死队员上战场前也会让摄影师为他按下快门。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们都说这次疫情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敌人’无处不在。医护人员就是冲在第一线的战士。”李舸表示,当代摄影人同样不能缺位,要担负起记录当下、为历史留真的使命。

“武汉人太好了!”

小分队成员,还有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刘宇。春节前刚退休,他还是毅然上了前线。作为经历了很多重大事件的摄影人,他“从来没有怕过。”

到达武汉第二天,刘宇就在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中,发出了第一篇武汉手记,记述了小分队出发的情形和第一天的拍摄状况。此后,几乎每隔三两天,刘宇就会更新一篇武汉手记,把他在武汉的所见所闻,配以摄影图片,详实地记录下来。如此下来,已有11篇手记。涓涓细流般的记述,让人感觉那些故事就发生在眼前。

“我想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及时传播出来。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坐标上,那就是全世界、全中国都在关注的武汉。”刘宇说,出发前,他在整理积压的老照片时发现,好多事情如果当时没记录下来,以后可能会忘记。“那不如在拍照之余就把照片背后的故事讲出来。这也会反过来促使我在拍摄的时候更加深入。”

刘宇的手记里,有很多普通武汉人和滞留武汉外地人的身影。在一篇武汉手记里,他写道:“各个社区组织起来了,建立各种朋友圈,集体采购日用品。平日可能并无交集的邻居,守望相助,抱团取暖。无数武汉人和滞留的外地人冒着感染的风险,报名成为志愿者,为居民服务。武汉的街头空空荡荡,快速疾行的快递小哥,保证了近千万居民的基本生活供应。出租车被派往各个社区值守,免费为居民服务……”

“武汉人太好了!他们显示出令人动容的坚韧、耐性、乐观。”刘宇说。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现在的武汉街头,见到最多的人是身穿橘黄色衣服的环卫工人。”刘宇告诉记者,某天,他从长江大桥上往下看,一个小公园里,一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落叶。“他一直在扫,一片也不落下。我看了半个小时,他就扫了半个小时。这让我非常感动。”刘宇说,有个环卫工人跟他讲,等武汉恢复如常了,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武汉。

这些天,天气暖和起来。武汉的樱花开了,桃花也开了。刘宇说,虽然摩肩接踵赏樱的盛景不在,但春天毕竟来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镜头里的抗疫故事(中国战“疫”系列报道(23))”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镜头里的抗疫故事(中国战“疫”系列报道(23))

镜头里的抗疫故事(中国战“疫”系列报道(23))

武汉,医护人员,李舸,刘宇,小分队,患者,手记,视频,情感,疫情,居民,武汉人,工作,一线,个人,创意,医生,医院,外地人,小时,手机,战士,故事,湖北,环卫工人,肖像,造像,驻地,影响,服务

2015-01-21 #短篇故事

中国品牌故事系列纪录专题报道甄选活动

中国品牌故事系列纪录专题报道甄选活动

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主题,总书记,中国人民,亿中国人,伟大复兴,中国梦,广播电视总局,追梦,一梦,一大,中华儿女,乐章,人人,姿态,作品,反响,历程,奋斗者,心弦,梦想,方向,文化,时代,纪录片,老百姓,创作,传播

2020-06-21 #故事阅读

“保护野生动植物”系列报道关注古树名木:最美“中国古树”

“保护野生动植物”系列报道关注古树名木:最美“中国古树”

亮叶水青冈,古树,桑植,王李,胡恺,陈敏,中国林学会,全国绿化委员会,斗篷山,系列报道,中国,分叉,人们,全国,作者,千手观音,办公室,树龄,声明,合法权益,张家界,斗篷,树干,林海,来源,标注,桑植县,海拔,米处,目的

2007-04-19 #故事阅读

文艺院团搭起特别的舞台——中国战“疫”系列报道

文艺院团搭起特别的舞台——中国战“疫”系列报道

创作,作品,剧目,剧院,疫情,话剧,微信公众号,艺术,音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孩子们,一线,儿童剧,故事,歌剧,演员,精品,舞剧,舞台艺术,蝙蝠,艺术院团,冯俐,翟墨,国家大剧院,上线,人们,京剧,医生,名家,口罩

2007-03-31 #小故事

读书活动244走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三年级读书活动系列报道一

读书活动244走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三年级读书活动系列报道一

秦青,薛谭,故事,寓言故事,歌声,道理,活动,浅尝辄止,秦青学,许巍,责任编辑,大道边,明一,兴趣,停住,人们,列子,城关,品质,少先队员,学会,宴会,性格开朗,形象,态度,悲歌,技艺,技能,才能,搜狐

2020-08-02 #故事会

读书活动244走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三年级读书活动系列报道一

读书活动244走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三年级读书活动系列报道一

秦青,薛谭,故事,寓言故事,歌声,道理,活动,浅尝辄止,秦青学,许巍,责任编辑,大道边,明一,兴趣,停住,人们,列子,城关,品质,少先队员,学会,宴会,性格开朗,形象,态度,悲歌,技艺,技能,才能,搜狐

2020-08-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龙城太原系列报道之(5)《孝老爱亲“中国好人”郭桂莲》

龙城太原系列报道之(5)《孝老爱亲“中国好人”郭桂莲》

老人,桂莲,包子,饺子,残疾,爱人,大小便,床上,情绪,父亲,症状,衣裤,老爹,地板,房间,退休工人,电厂,白酒,贫困村,话语,回家,清洗,为了让,吃包子,就是这样,用自己,每天都,生活不能自理,安静下来,买肉

2019-12-13 #短篇故事

系列报道爱你爱你!师大教师创作抗疫公益歌曲《2020中国英雄》

系列报道爱你爱你!师大教师创作抗疫公益歌曲《2020中国英雄》

中国,英雄,疫情,创作,河北师大,教师,歌曲,肺炎,通讯员,公益歌曲,张晓明,多大,王平,文瑶,邓博,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编曲,词曲创作,长城,网讯,全民,大地,含义,录音,数字,歌声,标记,演唱者,混音

2011-11-2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