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李娜》到《中国女排》 陈可辛导演如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时间:2011-08-17

陈可辛导演表示,这将是一部非常热血的励志影片,而且属于中国人民独有

提示:本文共有 24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4月16日,在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旧有的训练馆,以“不忘初心,共同出发”为主题的电影《中国女排》拍摄工作正式启动,预计影片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届时影片势必将唤醒全民记忆。陈可辛导演表示,这将是一部非常热血的励志影片,而且属于中国人民独有。

而在今年一月份,同样由陈可辛导演的体育电影《李娜》在澳洲顺利杀青。陈可辛已经证明了他拍现实题材电影的能力,在《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两部现实题材电影中,精准的拿捏到内地观众的口味,掐准了内地市场的脉搏。

在近五年的时间里,罕有听到陈可辛的动作,除了几部监制的作品,并没有进行导演工作。此次同时接手两部体育电影,陈可辛导演意图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讲述中国的体育故事。

《李娜》——记录时代变迁的缩影

电影《李娜》根据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改编,讲述李娜从少年时期、运动员时期到退役之后的人生故事。在影片中,美籍华裔女子网球运动员张欣儿饰演李娜青少年的时候。

该影片的剧情梗概为:为了父亲冠军梦六岁李娜走进网球队,网球天才挥洒汗水有血有泪开始了与众不同的成才之路。从武汉到北京再到巴黎伦敦一路上她对网球由恨至爱跌宕起伏的赛场传奇,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荣耀背后是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心酸。

陈可辛导演最初因为被李娜的个人主义和反机制状态所吸引,从而萌生拍摄该片的想法。该片于2015年7月中旬正式立项,最初计划于2015年年底开拍。

然而当剧本初稿创作完成之后,陈可辛很快发现剧本中所呈现的所谓反机制和个人主义,远远不及当下真实的社会新一代人群,比如他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的90后人群,因此他决定在电影中加入一个90后角色,以这个角色的视角来对比李娜的先锋,该片也因为剧本的打磨而筹备了三年才终于开拍。

在主角李娜的扮演者人选问题上,导演陈可辛最初考虑两个方向,要么是女明星,要么是有性格有天分的普通人。演员汤唯曾是陈可辛与李娜两人共同属意的人选,但几经考虑最终陈可辛还是选择了一位新人演员,这也是他首次选用新人担纲自己电影的女主角,为了这部戏她接受了两年多的秘密网球训练。除此之外,李娜本人在电影里也有戏份,角色为戏中女主角“李娜”的替身。

2018年10月11日,该片在武汉开机。12月12日,该片在国内的戏份杀青。2019年2月21日,该片完成了在澳洲的拍摄工作,正式宣布杀青。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剧组不仅在武汉一比一重建罗德·拉沃尔球场,更亲赴2019澳网现场实地取景。这意味着《李娜》已超出一部中国体育电影的语境,被赋予更国际化的格局。中国历来不乏传奇运动员和体育励志故事,但体育题材的商业电影却长期稀缺,这一现状使《李娜》自立项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但鉴于严格的保密机制,电影对外公开的信息一直非常有限。

在电影杀青的当天,剧组曝光四张杀青海报。海报聚焦1989、1998、2014、2019四个年份,横跨了李娜的20年网球历程。

除曝光画面本身,这组图片设计采用年历倒计时形式,四个年份的强调正是对李娜四个人生重要转折的体现:

1989年正式从羽毛球转练网球;

1998年,她说出了后来为人津津乐道的那句“梦想是打到世界职业前十”;

2014年成为亚洲首个坐拥2个大满贯的传奇球员,职业排名跻身世界第二;

2019年,她入驻国际网球名人堂,再成亚洲第一人。

陈可辛此前接受采访时说:“李娜一直是我心中一个巨大的问号,拍摄《李娜》更是为了记录这个时代变迁的缩影”。海报中对李娜几个关键年代的捕捉,正是中国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缩影。

《中国女排》——致敬国庆70周年

在筹备《李娜传》的同时,陈可辛还接手了另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中国女排》的拍摄。这部更是主旋律的电影与《李娜传》不同,是从敲定那一刻起,就宣告了档期——为国庆70周年献礼。

电影《中国女排》的筹备工作一年多以前就已启动。在陈可辛导演看来,最困难的工作就是创作剧本。电影将会记录中国女排过去40年的拼搏之路,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开始,80年代“五连冠”的辉煌,90年代郎导首次执教中国女排,雅典奥运会陈导率队重回巅峰,一直到2016先苦后甜的里约之路,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国女排的腾飞史。

那么多的人物、故事、比赛要浓缩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里,绝非易事。陈可辛和创作团队多次观摩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做了大量的采访,现有的素材足够拍五部电影,编剧选取材料的压力很大。

为了筹备这部《中国女排》电影,陈可辛导演可谓做足了功课,多次带着摄制团队看望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前,陈可辛专程前往宁波北仑训练基地,看望集训中的女排姑娘,并和郎导交流了《中国女排》剧本。2018年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比赛时,陈可辛特地带着妻子和女儿到现场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2018年女排世锦赛,陈可辛特意飞到日本横滨现场观看半决赛,虽然中国女排经过五局苦战遗憾负于意大利队,但是比赛中女排姑娘们“每分必争,永不放弃”的精神一定给了陈可辛导演更多的感悟。

电影《中国女排》选择了大年初一这个曝光率最高的舞台,无疑会将它的热度和能量最完美的呈现出来。作为竞技体育,中国女排是极其适合搬上大银幕的,尤其是2016年在巴西成功拿到奥运会冠军,让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拿到冠军,堪称最完美的运动类翻拍素材。

陈可辛导演曾表示:“我看中国女排的时候是1978年曼谷亚运会,我正在上高一,在现场看了中国女排比赛,看到她们如此热血,记忆犹新。今天,我愿意接下《中国女排》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也是为了传承‘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非要每一场球都取得胜利,而是哪怕无法取胜也会一拼到底。那么多年以来,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再到郎平,每一次拼搏都十分不易,我有责任记录这段历史。”

一部是反应中国体育最具个性、在世界体坛都颇有地位的李娜的电影,一部是瞄准了中国体育最受欢迎、最具有正能量的团体中国女排。一时间,陈可辛让外界忘却了他“文艺片”的标签,而成为了“体育类题材”导演的代言。相信在陈可辛导演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体育故事,会吸引到更多的人去关注中国的体育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李娜》到《中国女排》 陈可辛导演如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陈可辛将导演传记片《李娜》讲述运动员的传奇故事

陈可辛将导演传记片《李娜》讲述运动员的传奇故事

李娜,中国女排,陈可辛,陈可,运动员,中国社会,小演员,客户端,传记片,人选,同属,剧本,历程,最新消息,年龄阶段,时候,记者,电影,视角,题材,变迁,浙江新闻,5月份,今天有,一直没有,不落后,传奇故事,媒体曝光,大难题,导演电影

2013-03-31 #故事会

陈可辛再拍催泪短片 展现李娜与父亲“隔空对话”

陈可辛再拍催泪短片 展现李娜与父亲“隔空对话”

李娜,陈可辛,短片,父亲,观众,故事,赛场,视角,生活,不一样,导演,主题,刷屏,冠军,情怀,现实主义,题材,香港,真实故事,赵薇,上和,体育道,家国,真实生活,媒体,取材自,作品,人文,儿子,催泪

2010-02-20 #故事阅读

《中国女排》导演陈可辛:尽量还原细节 展现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导演陈可辛:尽量还原细节 展现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陈可辛,电影,陈忠和,导演,林善,开幕式,新华社记者,丝路,故事,电影节,国际电影节,主教练,传媒,原主,影片,教练,福州,老队员,细节,精神,荣誉,金丝,俄罗,巩俐,张华,上都,十一连,新华社,丝绸

2019-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陈可辛导演《夺冠》背后的不足 难以满足“女排精神”

陈可辛导演《夺冠》背后的不足 难以满足“女排精神”

郎平,电影,女排,中国女排,陈忠和,故事,部分,吴刚,名字,影片,巩俐,主角,导演,小时,小王子,情节,教练,观众,角色,青年,阻力,娱乐,比赛,印象中,要不就是,白浪,袁伟民,陈可辛,陈可,不一样

2017-05-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陈可辛携《李娜》来袭 催泪直逼《三分钟》!长篇电影也将推出?

陈可辛携《李娜》来袭 催泪直逼《三分钟》!长篇电影也将推出?

李娜,陈可辛,导演,短片,电影,故事,父亲,观众,后续,催泪,作品,情怀,整体,明星,片场,现实,社会,角色,赛场,同名电影,真实故事,各大,家国,广大观众,为之动容,个人成长,上线,个人,主角,传奇

2010-05-05 #故事会

陈可辛携手胡歌 展现李娜的传奇人生 网友:这是要炸锅的节奏

陈可辛携手胡歌 展现李娜的传奇人生 网友:这是要炸锅的节奏

李娜,陈可辛,姜山,老胡,电影,导演,体育,网球,胡歌,中国社会,传奇,历程,剧本,故事,画面,网友,自传,运动员,金牌,变迁,90后,影片中,温布尔登,江疏影,女一号,男一号,中一路,名的,还记得,实力

2009-1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从《双城故事》到《中国女排》 导演多年 陈可辛从没让我们失望

从《双城故事》到《中国女排》 导演多年 陈可辛从没让我们失望

陈可辛,电影,故事,导演,青春,吴君如,中国女排,感性,情节,感情,手法,演员,观众,志伟,成东青,阿伦,黄晓明,三角恋,他用,兄弟,写实,剧情,原因,场景,影片,恐怖电影,情感,木头,演技,爱情

2014-06-14 #经典故事

《中国女排》更名《夺冠》 导演陈可辛用心良苦 背后故事很心酸

《中国女排》更名《夺冠》 导演陈可辛用心良苦 背后故事很心酸

陈忠和,中国女排,陈可辛,电影,导演,人物,功臣,形象,郎平,陈忠,个人,娱乐圈,时间,在里面,发展过程,电影名,工作人员,五连,好的,一生,中关,片方,月份,官方,中将,事业,嫌疑,亲身经历,大妈,体育竞技

2013-03-2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