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拼妈!妈妈是蒋方舟的作文方舟

时间:2011-08-17

前提是,她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打开天窗,14岁之前出版4本书,16岁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协主席,清华大学愿意降低60分破格录取

提示:本文共有 22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高考文科561分(总分750分),作为湖北考生能上个什么学校呢?蒋方舟2008年上的是清华。前提是,她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打开天窗》,14岁之前出版4本书,16岁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协主席,清华大学愿意降低60分破格录取。

而“哄骗”并引导蒋方舟7岁就开始写作的那个人,正是她的妈妈尚爱兰。可以说,妈妈是蒋方舟的作文方舟。

蒋方舟和妈妈

转眼蒋方舟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蒋方舟的妈妈尚爱兰也出版了一本《作文课》,这是尚爱兰当了30年“蒋方舟妈妈”和30多年语文老师的经验总结。蒋方舟在公众号上发文为妈妈打CAII,下个月中旬,尚爱兰、蒋方舟母女将携手出现在武汉,与家乡湖北的读者面对面交流。

尚爱兰拿下过“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奖小说一等金奖

蒋方舟的妈妈尚爱兰可不是一个只下得了厨房的家政妈妈。网上流传着一个经典段子:新世纪元年,榕树下举办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请来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阿城和王朔做评委,声势浩大。那一届最佳小说一等奖金奖得主是尚爱兰,奖品之一是带家属游千岛湖。游玩当天,尚爱兰的女儿异常活泼,拿着弹弓一路蹦跳。作家们凑过去逗她:你叫什么名字?小姑娘把头一扭:蒋方舟!

楚天都市报记者见证了蒋方舟的成名之路。1999年,还在汉口新育村办公的长江文艺出版社,拟出版蒋方舟的第一本书《打开天窗》,特邀楚天都市报记者和他们一起当场给蒋方舟命题当场看蒋方舟考试。后来蒋方舟再出版新书,楚天都市报都会跟进报道。

尚爱兰的写作则是在蒋方舟出书之后。刚满9岁的蒋方舟因为出书一夜成名,她们家开始上网。作为妈妈的尚爱兰在网一逛,发现好多人都在写作,自己就动笔了。“所以我写作是2000年以后的事,‘榕树下’给我金奖也是这个时期。”

尚爱兰告诉过楚天都市报记者,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刚上学“文革”就开始了,“那时候看得最多的是高年级写的大字报。小学四年级偶然在姥姥的柴火堆里发现了一本《欧阳海之歌》,那是我看的第一本书。可以想象一个成熟作家的长篇对一个孩子文字能力的提升。后来批《水浒》,我又看了作为‘反面教材’的《水浒》……1979年,我能以应届生的身份考上襄樊师专,应该与这种成本成本的阅读有点关系。”及至后来做了妈妈,“我从来不推荐蒋方舟看什么作文选。她从小看书都是一本一本、一套一套地看,小学低年级看三毛,高年级看张爱玲。那时候不正流行王朔吗?她连王朔自己最不满意的小说都找来读了。我是语文教师,我知道语文课本是按照中国孩子平均阅读水平编排的,蒋方舟既然学有余力,我就多给她开点小灶,推荐给她老舍钱锺书沈从文和马克·吐温。”

“为什么不看作文选?”

“作文选都是同龄人写的,不断地同义反复,意思不大。”

所以在尚爱兰的《作文课》里,有许多金句,其中一条就是:不要看作文选!

尚爱兰

不可能再复制一个蒋方舟,但写好作文的确可以从娃娃抓起

蒋方舟上清华后,不断有亲戚朋友熟人把孩子送到尚爱兰跟前,希望能够复制出更多的蒋方舟。

这当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尚爱兰又表示,作文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请个大作家教作文,不会比我教得更好。因为作家经常不知深浅,多半的情形是高估了学生,他们站在职业的高点,以为下面的人一经指点,再加把劲一跳,也能跳上去。”“语文老师循循善诱,但很多老师自己并不写作。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指导出优秀的学生写作者。但老师自己多多少少写一写再来教,还是不太一样。自己走过思维的多个分叉点,评价作文的标准不会太单一,知道哪些地方是可以谅解的。”“作家和语文老师,我刚好两者都沾一点。好处是我提出的都是实用的、可操作的、不僵化的方法,一些经验都是我多年积累所得,并不断复制,不断完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另外我不会带偏,小孩子尽管和作家有差距,但写作的基本原理还是一致的。”

在《作文课》中,尚爱兰模拟了三个小学生与自己对话,:文文、依依和铭铭。文文是男孩,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思维活跃,他的发现对老师也有不少启发;依依是女孩,喜欢唯美的故事,写的东西比较细腻轻柔;铭铭也是男孩,在作文方面没有太多准备,基本上是带着空白的大脑来的……“当然这种空白是假性的,只要被唤醒,他也很能写嘛!”

虽然《作文课》只有三个学生,但他们是尚爱兰教过的所有学生的集合。这本书中的师生对话,“全部都不是我编造的、虚拟的、假想的,而都是教学过程中真实的对话实录。”

为什么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呢?尚爱兰坦言,自己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和高中生、初中生打交道。他们对作文的诉求不一样,家长的诉求甚至更直接,比如:在作文上不要花太多精力,看看有什么便捷、简单、有效的办法,直接拿高分(他们这样想,也不是他们的问题)。“我一己之力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尽量满足学生和家长这种多拿分、拿高分的诉求。在这种情形下,样本被污染了。”

尚爱兰的职业生涯,终结在小学生这里。“我更乐于辅导小学生写作文,在小小范围里,营造了作文的伊甸园:一起看了比较多的动画短片,可以用电脑或手机查资料。写作文前,学生大多要谈谈自身的经历,能从自身经历里头找作文素材最好;找不到的话,同学们互相启发一下,借鉴一下影视或书本里的素材,也不会被斥为抄袭。”

尚爱兰的教学一半时间是让孩子们写课本后面的命题作文,比如“我的妈妈”“我的小制作”之类;还有一半时间,是写她自己设计的专题,比如“写写动画脚本”“写写想象中的生物”“写写一瞬间”“给不是人的人写信”……“素材是我自己搜集的,教案是我自己写的,基本上我愿意怎么搞都可以。没有人指手画脚说我搞得不对——反正所有人教作文,都是盲人摸象,而我是公认摸得比较好的那个。”

新书照片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我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拼妈!妈妈是蒋方舟的作文方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作文并不只写 “快乐的事” 蒋方舟妈妈带来的《作文课》给家长不少启发

作文并不只写 “快乐的事” 蒋方舟妈妈带来的《作文课》给家长不少启发

孩子,尚爱兰,作文,命题作文,家长,教会,范文,经验,过程,家长们,怎么写,给他们,让孩子,语文教学,华丽丽,多干,蒋方舟,杭州日报,中学教师,和家,家和,事情,书店,一线,作家,亲人,做法,作文课,作用,写作者

2018-01-13 #故事大全

钱报读书会|“养”出蒋方舟的妈妈尚爱兰 要来杭州讲作文课

钱报读书会|“养”出蒋方舟的妈妈尚爱兰 要来杭州讲作文课

植物,蒋方舟,作文,尚爱兰,妈妈,文文,作文课,孩子,紫薇,蒲公英,孩子们,传说,内容,品格,和尚,好作文,少女,杭州,真相,花朵,文文说,龙女花,世界上,南方都市报,美人,专栏,人类,仕女,化身,女儿

2009-05-02 #小故事

蒋方舟妈妈尚爱兰携新书《作文课》做客武汉 看她如何培养出天才女儿

蒋方舟妈妈尚爱兰携新书《作文课》做客武汉 看她如何培养出天才女儿

尚爱兰,蒋方舟,作文,孩子,老师,韩寒,交流,长江日报,女儿,家长,新书,物外,模式,读者,太宰治,川端康成,和家,还可以,作家,书店,世界,买好,作文课,好人,来源,标准,记者,长江网,题材,不要让

2016-03-26 #短篇故事

蒋方舟的妈妈说:给我一个孩子 他就能成为作家

蒋方舟的妈妈说:给我一个孩子 他就能成为作家

蒋方舟,作家,妈妈,文学,尚爱兰,孩子,那本书,作品,作文课,岁出,清华,这件事情,全武,方仲永,那本,华师一附中,湖北,汉人,武汉,中学,上帝,东京,东西,仙气,大人,声音,圆桌,女作家,小时候,成绩

2014-11-04 #长篇故事

蒋方舟母亲尚爱兰为《作文课》划重点

蒋方舟母亲尚爱兰为《作文课》划重点

作文,尚爱兰,蒋方舟,孩子,作文课,老师,拼音,家长,作家,潇湘晨报,做法,写作文,学生,问题,应试,李佳琪,好词好句,传统,汉字,好的,孩子们,让孩子,记者,文字,时代,方法,母亲,职业,身份,都会

2014-02-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蒋方舟:一个经验缺乏的天才儿童 一个不断探索的少女作家

蒋方舟:一个经验缺乏的天才儿童 一个不断探索的少女作家

蒋方舟,作品,张爱玲,窦文涛,好的,天才儿童,作家,年龄,故事,经验,俞飞鸿,作文,先生,医生,圆桌,婚姻,母亲,教授,文章,文学,朋友,老师,肿瘤,不着急,八零后,十年前,因为她,因为他,年轻的少女,仲永

2012-04-07 #短篇故事

蒋方舟: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人的冒险

蒋方舟: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人的冒险

蒋方舟,小说,张爱玲,过程,东西,妈妈,回家,生活,时候,世界,人性,作品,内心,原文,尼采,情感,故事,朋友,苦难,部分,伊万,福楼拜,马尔克斯,外向的人,地知道,清华大学,学校,作家,个人,代代

2013-12-27 #经典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蒋方舟

名人励志故事:蒋方舟

蒋方舟,梦想,清华大学,内心,大师,孩子,房价,爸爸,话题,距离,领域,默默地,对我说,我的奋斗,芸芸众生,正在发育,正全,我就是我,校园里,特别特

2020-04-0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