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周游列国没办到的事 董仲舒做到了 儒家的尊贵地位归功于谁

时间:2011-08-19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出现了很多被后世人称为圣的存在;百家学派中但凡有理论遗留到今天还有传承的,创始人都被称为XX子,比如说儒家的孔

提示:本文共有 14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大家都知道,孔圣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却没能在当世把儒家思想的地位拔高到最顶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出现了很多被后世人称为圣的存在;百家学派中但凡有理论遗留到今天还有传承的,创始人都被称为XX子,比如说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墨家的墨子等等;继承了这些不同的学派并能将其发扬光大的,往往也有一个敬称,像是韩非子、庄子一类的。

而儒家作为掌控了中国国民思想教化两千多年的核心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除去它本身兼容并蓄的特质以外,还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董仲舒,只有少数的人知道他也是一位在儒家学派传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这一部分人尊称他为董子。

这个叫法可能有些,所以没能像孔子这样名满天下;也或许是因为他不是创始人,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名声不显;也有可能是他虽然成功地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所谓的儒家,只是在前人思想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拼接和运用,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吧。

儒家学说之所以在汉武帝时期推行后,能够大行其道,根本原因有二:

首先,坐在最高那个位置上的人需要它。即使不算天灾的不定时造访,中国古代历史上真正没有内忧外患的时期仍然很少,少到只有两个皇朝:分别是成吉思汗铁蹄统治下的元朝,这一时期是蒙古族最为辉煌的时期,据说一度打到了欧洲;还有满族统治下的清朝,皇太极给满清打下的底子太好,后面又有康熙清除了朝廷内部的隐患,以至于鸦片战争以后慈禧败了那么多年才把满清整垮掉。

好了,题外话就不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汉武帝即位的时候,也是内外交困,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外忧尚且有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能重用,可国内又是诸侯林立的情形,说不准哪天哪个诸侯不满于皇帝,就要煽动诸侯封地的百姓,制造一些动乱来。这就好比新中国成立以后还依稀出现过各种邪教邪说,或者恐怖分子一类的事件,怎么能不让人担心呢?虽然也不一定能推翻这个皇帝,但如果百姓真被煽动发生动乱,多恶心人啊。况且历史上一直有说法说日本的倭寇原本是从中国地区流窜出去的盗匪山贼一类的人物,后来发展出了和内陆不一样的岛国文化,又受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影响,自立一国,自称天皇。万一这些被煽动的百姓跑出去做了流寇,那就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了。

所以汉武帝就想找到一个能降低百姓被煽动几率的办法,然后就发现如果百姓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足,即使因为诸侯的煽动而有所不满,也不足以产生动乱的欲望,所以要教导百姓们“知足常乐”(从后来农民起义反而更多的情况来看他显然失败了),并且让诸侯对自己的封地有责任心。后来就在朝中推行了“推恩令”,降低诸侯王对自己领地的管控力度,间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又再三寻找能够教化百姓知足的理论学说。而百家当中,最能满足这一点的,就是儒家,而且你儒家不是号称兼容并蓄吗?那就让你取长补短,再为我所用好了。

除了皇帝需要它以外,百姓也需要它。有句古话叫做“道不同,不相与谋”,百姓组成的一个个小的家庭,大多都是志同道合才能在一起长久的生活,这个道,说白了,就是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不知道知足的,不知足的人不会快乐,而人的动物性在于,追求享乐主义。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追求快乐是很正常的事情,儒家学说在汉武帝的推行下,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信仰,这个信仰很缥缈,与国外一些教徒教义都不相同,它没有所谓的真神,却让百姓心安。

董仲舒为汉武帝找到了这样一个重组后的儒家学说,真正把儒家变成了治国的方针,并在不断地吸取其他学术优点完善儒家思想的过程中,把儒家思想根植到了所有延续至今的中国人心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周游列国没办到的事 董仲舒做到了 儒家的尊贵地位归功于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影响深远

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影响深远

孔子,鲁国,弟子,鲁定公,故事,主张,后世,政治,影响,周游列国,和政,名师,司寇,再会,国都,中华文明,下期,世界,中华文化,经历,中国,仁义,主流,华夏儿女,列国,华夏文化,历史记录,史书,始兴,周礼

2015-10-21 #长篇故事

儒家亚圣孟子追随孔子脚步周游列国 也失败了 为何?

儒家亚圣孟子追随孔子脚步周游列国 也失败了 为何?

孟子,孔子,君子,孟母,思想,仁政,脚步,思想家,故事,孟母三迁,这句话,诸侯国君,一生,主张,政治家,政治,时代,教育,周游列国,唐僧,政治主张,儒家,亚圣,儒家思想,利益,历史,厨房,史书,哲学家,国君

2016-04-02 #短篇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独不入秦?秦国不用儒家却统一了六国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独不入秦?秦国不用儒家却统一了六国

秦国,孔子,周游列国,商鞅,儒家,思想,爵位,秦孝公,山东六国,君王,时期,正因为,老百姓们,这是为什么,上孔,和西,法家大,万世师表,一统,儒家思想,中华,严苛,乱邦,仁政,儒家文化,六合,全天,十分重视,再加,军事

2008-08-03 #经典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避难 也是儒家文化的一次长征

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避难 也是儒家文化的一次长征

孔子,公伯,鲁国,弟子,周游列国,齐国,子服,天命,子服景,季孙,景伯,关系,势力,子路,多大,季桓子,不一样,儒家文化,力量,历史,大道,墨家,孔府,学生,官员,思想,师徒,生命,论语,目的

2013-02-17 #短篇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 为推行儒家思想 就因为这个原因 就是不去秦国

孔子周游列国 为推行儒家思想 就因为这个原因 就是不去秦国

孔子,秦国,国家,周游列国,城墙,想法,武力,楚国人,连别,韩愈,不一样,儒学,乱世,主张,中原,创始人,儒家思想,君臣,教育家,思想家,孩子,小孩,家乡,小孩子,强国,思想,政治,文化,时候,过孔

2013-03-29 #长篇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 为何偏偏不去秦国?而后秦国又成为天下之主

孔子周游列国 为何偏偏不去秦国?而后秦国又成为天下之主

孔子,秦国,周游列国,思想,儒家思想,弟子,异族,影响力,宣传,商鞅,孔圣人,文化,依法治国,圣人,战争,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从鲁国,狄戎,秦国君,万世师表,交界处,信仰,全国,华夏民族,军队,历史,地位,国家

2010-01-24 #短篇故事

儒家的精神:一生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 孔子到底懂不懂人情世故?

儒家的精神:一生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 孔子到底懂不懂人情世故?

孔子,王孙贾,文化,君主,卫灵公,卫国,周礼,南子,子曰,孔夫子,孔子说,中国,信念,礼乐,人之子,无所祷也,每事问,获罪于天,这样做,周游列国,于忠,周尚文,尚忠,才让,莫远求,闻之曰,司寇,一直以来,和发,美人

2020-07-27 #故事大全

孔子周游列国花销巨大 他的金主会是谁呢

孔子周游列国花销巨大 他的金主会是谁呢

孔子,子贡,周游列国,旅游,做生意,国家,春秋,子夏,孔门,端木,颜回,鲁定公,家和,世界,两国之间,代表,儒家,儒商,创始人,儒家思想,卫国,卖货,千金,名人效应,后人,大金,外交,地方,天赋,子路

2012-07-0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