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向捐赠者致敬|中国记忆——白俄罗斯雕塑家谢尔盖谢利哈诺夫的捐赠故事

时间:2011-09-06

1956年底至1957年初,受到前苏联艺术家联盟的邀请,谢尔盖谢利哈诺夫一行到中国旅行,赴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广州、湛江、海南岛、玉林、武汉

提示:本文共有 18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谢尔盖谢利哈诺夫(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Селиханов.1917-1976)是20世纪白俄罗斯艺术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雕塑艺术家。1956年底至1957年初,受到前苏联艺术家联盟的邀请,谢尔盖谢利哈诺夫一行到中国旅行,赴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广州、湛江、海南岛、玉林、武汉等地,期间他创作了如巴金、齐白石等中国文艺界名人形象和普通大众形象的雕塑作品共36件。

谢尔盖在赴中国旅行并创作之前,他的创作多以卫国战争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纪念碑雕塑作品为主。在中国旅行的3个月,是谢尔盖充满激情的一段创作历程。谢尔盖创作的中国文艺界名人肖像雕塑作品,利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刻画人物时,抓住了一种东方朴素的审美意象,成功地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状貌和风度,这应该来源自他自然保有的一种友好的深情和专注的观察力。旅行为其提供了深入生活刻画普通人的契机,这种细致入微的塑造和人物情感的捕捉,为谢尔盖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白俄罗斯工农人物题材作品创作,并进一步发展出后期创作的表现主义纪念碑雕塑提供前提。

谢尔盖谢利哈诺夫 《齐白石像》雕塑

1957年(创作于北京) 63×43×24cm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像》是谢尔盖1957年初到中国各地旅行完毕,再次回到北京后的创作。作品生动传神,塑造了白石老人头戴毡帽,身着长袍的胸像。谢尔盖花了三天时间创作了这件雕塑,齐白石很喜欢,并在雕塑正面签上了名字。谢尔盖曾答应白石老人回国后翻铸青铜并寄给他。遗憾的是,谢尔盖没能实现这一诺言,几个月后,白石老人驾鹤西去了。

谢尔盖谢利哈诺夫《画家蒋兆和》雕塑

1957年 80×60×40cm(创作于莫斯科)

中国美术馆藏

在赴中国创作之旅结束后的1958年,蒋兆和先生访问莫斯科期间,谢尔盖在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汤姆斯基(Nikolai Tomsky,1900-1984)位于莫斯科的工作室中第一次与其相遇。谢尔盖在中央美术学院访问期间,曾看过蒋兆和先生创作的《流民图》,非常钦佩,因未能与之见面留有遗憾。在莫斯科会面时,谢尔盖为其创作了半身像。《画家蒋兆和》抓住了人物特征和精神气质,生动地表现了蒋兆和先生悲天悯人的个性。

谢尔盖创作的普通大众形象雕塑,基于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理论,也基于他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深入体察,更在于对同是社会主义国家普罗大众的关怀和价值认同。这些作品融入了他激昂的创作热情,通过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作者对原型人物鲜活的第一印象。《老农民像》表现了一位南方的老者,眼帘低垂,作沉思状。人物的精、气、神把握的惟妙惟肖。

谢尔盖谢利哈诺夫 《老农民像》雕塑

1957年(创作于南京) 44×22×21cm

中国美术馆藏

2016年11月初,为推进中国美术馆与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交流展览,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带队出访白俄罗斯。期间,在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的协助下,吴为山与雕塑家、白俄罗斯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Константин Селиханов,1967— )在明斯克艺术区康斯坦丁的工作室会面。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是当代白俄罗斯雕塑界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他继承祖父谢尔盖谢利哈诺夫的艺术意志,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业雕塑创作。他的雕塑作品使用多样材料,不断在情感表达和形式创新中摸索个性化创作道路,在白俄罗斯当代雕塑艺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他的雕塑工作室里,中国美术馆一行第一次见到了其祖父谢尔盖谢利哈诺夫在20世纪50年代塑造的中国人的雕塑形象,再次唤起这段尘封已久的关于中国的记忆。

这段中国旅程和创作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苏友好的时代背景里,1956年至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邀请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克林杜霍夫开课教授雕塑训练班期间。这些作品先于中央美院雕训班的学员们的成熟期创作,也先于1953年至1966年先后赴列宾美术学院进行雕塑学习的留苏雕塑家们的经典创作,为我们呈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创作反映中国人物形象的重要个案。

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 《躯干》 雕塑

2004年 52×21×20cm

中国美术馆藏

2017年,中国美术馆获得康斯坦丁先生捐赠个人创作雕塑作品29件和其祖父谢尔盖谢利哈诺夫雕塑作品30件(以本文所述的中国人物形象雕塑为主)。谢尔盖的雕塑作品将与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雕塑名家们的作品一并,引动更深入持久的讨论和研究。

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副研究馆员 汤林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向捐赠者致敬|中国记忆——白俄罗斯雕塑家谢尔盖谢利哈诺夫的捐赠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白俄罗斯当代艺术:民间文化传统与现代艺术发展趋势

白俄罗斯当代艺术:民间文化传统与现代艺术发展趋势

白俄罗斯,伊洛娜,奥尔加,杰卡,谢尔盖,作品,人们,主题,传统,艺术家,雕塑,沙波,科索,创作,作品中,三胞胎,亚历山大,人类,版画,画作,艺术,亚戈,塔季扬娜,奥尔,奥斯塔,尤里,安德烈,格里尼,库丁,扎哈尔

2013-12-24 #故事会

白俄罗斯“国鸟”的中国故事

白俄罗斯“国鸟”的中国故事

黑鹳,中国,中君,俄罗斯,国鸟,孙思貌,白俄罗斯,传说,国土,国土面积,地方,峨眉山,山民,小黑,故事,生态环境,老鹳草,风湿,古一今,毛诗陆,水清见,白俄罗,罗斯,良木,现代生态,东欧国家,世界,万物,个头,人民

2020-09-26 #故事阅读

白俄罗斯:欢庆秋收

白俄罗斯:欢庆秋收

白俄罗斯,农业,任科,新华网,明斯克,首都,活动,新华社发,人们,民族服饰,子展,乐手,手工艺品,民族服装,服饰,玩具,麦秆,色彩鲜艳

2010-03-04 #短篇故事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有什么区别?为何要多一个“白”字?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有什么区别?为何要多一个“白”字?

白俄罗斯,俄罗斯,罗斯,乌克兰,斯拉夫人,白罗,东欧,国家,同义词,发音,历史,地区,波兰,民族,白色,中文译名,人均,基辅罗斯,指的是,西边,维斯杜拉河,欧洲,人口,中华,一带,东正教,人为,事例,亲者痛,数据

2008-09-05 #短篇故事

中国杂技在白俄罗斯讲述丝路故事

中国杂技在白俄罗斯讲述丝路故事

杂技,维捷布斯克,艺术节,国际,斯拉夫,巴扎,白俄罗斯,丝路,彩虹,技巧,民众,演员,精准,舞蹈,观众,音乐厅,造型,音乐,陕西省,表演,中国杂技,演员们,中白,娜塔莉,孟宝,李佳,西省,魏忠杰,新华社,东方风情

2007-05-22 #短篇故事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雇佣兵没想在白俄罗斯搞政变 是俄罗斯人互打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雇佣兵没想在白俄罗斯搞政变 是俄罗斯人互打

俄罗斯,白俄罗斯,雇佣兵,利比亚,计划,公司,有关,佩斯科夫,卢卡申科,尤里,瓦格纳,科特,诺克,俄罗斯总统,俄罗斯人,被拘留,白俄罗斯总统,俄罗斯政府,事件,克里姆林宫,公民,发言人,明斯克,声明,土耳其,局势,确保安全,通讯员,雇员,...

2008-09-08 #长篇故事

中国车企圆了白俄罗斯的“轿车梦”

中国车企圆了白俄罗斯的“轿车梦”

白俄罗斯,程文,吉利,中国,工厂,施工,一带,汽车,过程,生产,封顶,汽车有限公司,项目部,下线,工人,时间,项目,技术人员,吉利汽车,焊装车间,卡车,乘用车,企业,产量,产品,人员,国家,员工,战略,明斯克

2007-08-30 #短篇故事

聆听福州故事 感受中华文化——协和学院邀白俄罗斯大学生参访福州

聆听福州故事 感受中华文化——协和学院邀白俄罗斯大学生参访福州

福州,白俄罗斯,课程,中国文化,一带,学生,黄佳,同学们,同学,展览馆,老师,孔子,斯克,白俄罗,历史文化,协和学院,国立大学,俄罗斯,中国,三坊七巷,儒家思想,发音,声母,课堂,志愿者,教师,论语,中国话,斯波列,认真地

2019-09-1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