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父母想走出原生家庭的循环 让孩子幸福 需要这样与童年和解

时间:2011-09-06

几年前,我看到很多家长因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总是非打即骂,孩子哭得很可怜,于是我下决心要在这个领域里进行深耕

提示:本文共有 36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我是一位幼教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正面管教双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几年前,我看到很多家长因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总是非打即骂,孩子哭得很可怜,于是我下决心要在这个领域里进行深耕。后来我给家长们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为家长分享一些教育理念,帮助了很多家长。

前不久,幼儿园一位妈妈在送孩子来园时,站在幼儿园门口反复叮嘱孩子要多喝水。没想到,妈妈还没说完,这位小女孩马上就哭了起来。妈妈看到孩子哭了,就开始吓她:“你不喝水会得病的,你想去医院打针吗?你今天再不多喝水回家我打你。”孩子被吓得哭得更厉害了。

班上的老师在大门口接待孩子,看到孩子哭了赶紧哄孩子,然后哄着他们进入班级。老师告诉家长每天都会提醒孩子喝水的,但是有的孩子自己不愿多喝,也只有尊重孩子了。过一段时间,老师还会提醒孩子的。孩子妈妈依然忍不住愤怒的情绪说:“这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在家里也是这样,有时只能打一顿了。”

我看到家长如此愤怒,还会打孩子,赶紧对家长说不要打孩子,和孩子好好的进行沟通。这一下,打开了家长的话匣子。

孩子妈妈说:“我家孩子就这样,好好说他不听,打了就会听。有时,真的会被他气得很难受。我们小时候不听话父母不也是这么打的吗?管孩子还想不打孩子?”

听这位妈妈一说,我明白了为什么孩子没有多喝水,妈妈就会想打孩子了。她是在重复她童年时让她感到痛苦的行为。

一、父母的行为受到童年的影响。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模仿当年父母的行为。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我看过很多这样的父母,孩子吃得少,父母就会很担心。于是,每次在给孩子喂饭时,都会努力给孩子多喂一点。有时孩子的饭还在嘴里没有吞下去,母亲就又拿起一勺饭往孩子嘴里塞。尽管孩子很痛苦,但父母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

其实,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喂养他们的。父母的养育模式一直影响着他们。这是一种指使他们重新演绎童年的心理导致的。父母都活在童年的影响之下,并成为了一种本能。

打孩子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做法。当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会很自然的一巴掌打过去。他们认为这是在教育孩子,否则孩子会被宠坏的。

在《被父母教育的经历》的节目中,很多明星谈到小时候被父母打过。有的人跪过搓衣板,还有的父亲用竹棍打。

在《做家务的男人》里,魏大勋称曾被爸爸咔咔的扇耳光,不认错的话就继续扇,还把他按地上踹。

这些打孩子的父母往往会告诉孩子,他们这样打他都是为了他好。还有的父母根本不做解释。

在这些打孩子的人中,有的人是受到他们父母的影响,他们的父母曾经就是这样打他们的。

我小时候经常遭到母亲的打骂。母亲后来对我说:“我小时候更可怜,你外婆经常打我。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都用脚踢我。”我曾经很恨母亲对我不好,但是在了解了母亲的原生家庭后,我理解了她。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对待她的,她不知道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她也没有那么多爱。

而印度合一大学创始人阿玛巴关也说:“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

二、父母童年的悲剧总在孩子身上重演。

最近走红的李雪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不过,谈起她的原生家庭并没有那么好,也让人笑不起来。她在舞台上幽默风趣,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家庭并没有那么多笑点。她曾经历过父母离异、被男友抛弃、患上抑郁症等等。

用她的话来说,她从小就生活在漩涡里。

她在读初三那年,父母离异了。不幸的婚姻,让她的情绪非常糟糕。当她情绪不好的时候,女儿就成了她发泄的那个人。

有时,她写完作业看一会电视,妈妈也会发脾气。李雪琴后来变得非常懂事,她逼迫自己要成为“大人”,要让母亲的心情好一点。

她开始安慰母亲,那个内在的小孩她必须最大程度地去忍让和迁就母亲。

李雪琴曾自嘲:“我妈是我带大的。”

她的性格开始变得敏感、会讨好别人。她努力读书考第一名,不希望因为考第二名而让别人说是母亲因为离婚而把她耽误了。

原生家庭的不幸让她感到很压抑。在她读大四的时候,李雪琴患上了抑郁症,严重的时候多次大哭。她能理解和照顾母亲的情绪,却没有人理解和照顾她的情绪。

有一次她正在工作,突然拿起水果刀就割脉,划了几下之后又止血然后继续工作。

后来,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段子,一时收获了很多粉丝。

离异家庭,因为母亲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随意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因无处宣泄自己的情绪,就会导致出现抑郁。这就是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

父母经常打孩子,他们的孩子在长大后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会打自己的孩子;另一种是与父母反着来。打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模仿行为。而与父母反着来,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将来也成为与自己的父母一样的父母。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在小时候都遭受过父母的打骂,而且打起来特别狠。现在,他们自己做了父母,有的人就不会打孩子,他们想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与父母反着来,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打破复制的恶性循环。

三、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父母要将童年积极的方面传递给孩子。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原生家庭。作为孩子,无力改变原生家庭,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长大以后,不能一直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活着,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只有打破了原生家庭的魔咒,才能让自己过得幸福。我们可以如何去做呢?

1.允许自己评判父母。

在《超越原生家庭养育》一书中写到:要允许自己评判父母。

我们的父母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小孩,不敢去评判父母、顶撞父母。顶嘴被认为是没有良心的表现。于是,我们就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那些没有释放的情绪一直在人们的身体里。

去年,我在上正面管教鼓励咨询师的课时,老师会让学员分享自己童年的经历。我发现很多人的童年都是非常不幸的,特别是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女孩子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这让她们感到痛苦万分。有的人曾多次想到过自杀。

在课程上,有学员说父母只喜欢着弟弟,不喜欢她,给弟弟带孩子却不关心自己的孩子,边说边流泪。当时我们所有人的眼泪都忍不住掉下来。那样的家庭就真的像《都挺好》的电视里演得一样。当我们允许自己评判父母时,那一刻心理的创伤就被抚平了很多。

我们要以成年人的经验和情绪来评判自己的童年,从而理解自己的痛苦。

我曾对父母的很多做法都感到不满。他们总是希望我听他们的话。总是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要我们孩子都听话,我一直都感到很压抑。

后来,我找了一个机会,与母亲好好的谈了谈,告诉她做错的地方,让母亲了解了我的感受。刚开始,母亲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但是后来才慢慢明白了。说出来,至少自己不会感到那么压抑了。父母年纪大了,有些事他们可能自己都记不清了。我们要慢慢学会原谅他们!

2.纠正自己为人父母的行为。

做父母总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当自己想打孩子、骂孩子、逼迫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问问自己:“这是为了我自己,还是为了孩子?”

曾经我有一位学员告诉我,她的孩子9岁了,孩子每天回家后都要先玩很久,然后再写作业。她每次看到孩子在玩的时候,火都上来了。忍不住会对着孩子大叫。但是她的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就是要拖得很晚才写作业。两人就开始发生了战争。这位妈妈不解的问我:难道我要孩子先写作业错了吗?

孩子写作业是自己的事,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如果父母逼着孩子要先写作业,这会让孩子感到母亲的强势,反而引起了孩子的反叛。会产生权利之争。

母亲这样做实际上是担心自己会陪孩子陪到很晚才能睡觉。担心孩子作业完成得不好,自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孩子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来完成,让他们自己来制定学习时间。如果家长不想太晚睡觉,可以给孩子一个时间段。告诉他,我在11点前可以帮助你,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帮助你了。把权利和责任交给孩子。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孩子,要向孩子真诚的道歉,纠正自己的行为。在正面管教中有一张工具卡叫《修复错误三步曲》。这张工具卡我也用过。真诚的道歉才能重新与孩子修复关系。

3.要与孩子建立感情的链接。

父母在平常就要多关心孩子,而不是等到某一天孩子发生了问题再来教训他们。与孩子建立感情的纽带有很多方式。比如: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买礼物、为孩子做美食、满足孩子的一些需要、定期带孩子出去玩、给他们特别时光等等。

当父母与孩子建立起了良好的感情的链接,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如果父母偶尔对孩子发发脾气,孩子会很快原谅父母。

肢体的接触也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比如: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经常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脸、拉拉他们的手。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可以拍拍他们的肩膀或头。肢体的接触能让孩子感到放松,能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关注。

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注,当父母平常能多关注到孩子时,他们就能从父母那儿得到爱的滋养。得不到关注的人,一生都在寻求关注和安全感。

父母想要走出原生家庭的循环,就要超越原生家庭。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用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致力于家庭教育,感谢您的关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父母想走出原生家庭的循环 让孩子幸福 需要这样与童年和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考后父母扎堆离婚:父母的隐忍和将就 只会让孩子更痛苦

高考后父母扎堆离婚:父母的隐忍和将就 只会让孩子更痛苦

父母,内心,孩子,家庭,梁朝伟,对方,朋友,冥想,影响,作者,创伤,安全感,情绪,想法,网友,经历,和解,不和谐,对孩子,环境中,给孩子,个人,事情,心灵,时候,父亲,社交活动,需求,面具,回家

2019-08-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华家风|对父母最大的感恩 是与他们和解

中华家风|对父母最大的感恩 是与他们和解

父亲,父母,和解,孩子,家庭,内心,很多人,对我们,内伤,小时候,教育,对父母,暂时不,买新,敏敏,王朔,董卿,架构师,不一样,回一,好的,有家,里一,习惯了,渴望着,作者,一家人,世界,不幸,人世

2012-12-26 #短篇故事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 避免这三种常见错误 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 避免这三种常见错误 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

孩子,家庭教育,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学校,家长,影响,社会,性格,朋友,老人,好家庭,健康成长,姥姥,情感,教育观,老师,生活,学校教育,带孩子,教育孩子,和家,个人,专业,作用,任务,关系,所学

2019-11-30 #短篇故事

如何让孩子不再痴迷网络和游戏?父母的有效陪伴和正确家庭教育更重要

如何让孩子不再痴迷网络和游戏?父母的有效陪伴和正确家庭教育更重要

孩子,父母,网络,游戏,家长,网络游戏,严管,家庭教育,家庭,青少年,老师,张海波,爱的,智能手机,才能,杭州,行为,教育,管理,会造成,帮助孩子,给孩子,让孩子,语文教师,中曾,任晓,张楠,徐娇,王艳,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008-05-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 父母想让孩子感恩 聪明的父母懂得如何爱孩子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 父母想让孩子感恩 聪明的父母懂得如何爱孩子

孩子,父母,归属感,让孩子,教育,家庭教育,幸福感,棍棒教育,用心,包办教育,教育孩子,感恩教育,教育出来,和家,都会,亲子活动,好孩子,家庭,性格,玩具,精力,零食,高质量,可以把,就像是,对孩子,感恩父母,给孩子,这个家,长起来

2018-01-26 #小故事

父母请至少做到这几点 良好的家庭教育 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请至少做到这几点 良好的家庭教育 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家长,父母,学校,对孩子,让孩子,压力,成绩,关系,时候,教育,关心关心,父母们,作业,兴趣爱好,老人,班里,发展,工作,影响,不负责,年有,不一样,象中,都会,保姆,产物,义务,中都,任务

2007-09-06 #经典故事

孩子家庭教育到底怎么做?这对父母用这三招 让女儿成学霸进北大

孩子家庭教育到底怎么做?这对父母用这三招 让女儿成学霸进北大

父母,孩子,朱远航,习惯,女儿,让孩子,时候,思维导图,事情,不单纯,北大,孩子学习,带孩子,非常大,好的,家长,人格,人生,县城,学会,家庭,小学,年级,性格,成绩,方面,文字,条件,用心,营养

2011-02-17 #故事会

什么让儿童情商班爆火?其实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最好的教育在家庭

什么让儿童情商班爆火?其实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最好的教育在家庭

情商,孩子,情绪,家长,父母,宝妈,宝宝,事情,培训班,智商,家庭,小狗,感觉,方式,黄磊,培养孩子,帮助孩子,东西,妈妈,姐姐,性格,情况,挫折,老师,生气,教育,什么时候,到底是什么,同理心,家庭条件

2014-03-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