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清顺治青花二龙戏珠纹净水碗 一件清代“半成品”水丞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1-09-06

器型敦厚古朴,直口,圈足小而高,鼓腹

提示:本文共有 25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歙县博物馆收藏的清顺治丁酉年款的青花二龙戏珠纹净水碗(见图),口径13.8厘米,高10厘米,腹围49厘米,重0.925千克。器型敦厚古朴,直口,圈足小而高,鼓腹。胎体厚重。青花发色浓艳,釉面呈卵青色,有晕散现象,芒口,底足不施釉,颈部画一道弦纹。主体纹饰为云龙纹,绘二龙戏珠图。顺治时期瓷器上的龙纹,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尚具明代遗风,苍劲夸张,躯体粗壮,上颚长而且上扬,但龙的爪却与明代大不相同,拇指和其他三趾拉开极大的距离,拇指和中指基本相对,更像是鸡爪。龙鳞的画法通常都用斑片的方式加以表现,有别于其他朝代。龙身圆满而富有弹性。两条巨龙飞腾在火云之中,张嘴吐舌,龙目圆睁,鬃发须髯乍立,呈怒气冲天状。龙爪强健,一爪奋力后蹬,一爪前伸拼抢格斗,龙体披巨鳞,蜿蜒曲折,在弥漫的云雾中翻腾闪现。火珠旋转飘动,动感极强。二龙尾部莲花荷叶间画一名牌,上书“孝顺西社弟子方启亮供奉,顺治丁酉岁(1657)”楷书字样。可知,该碗为清顺治时期民窑生产。

依相关陶瓷文献可知:顺治八年(1651),清室开始沿袭明代宫廷旧制,下令烧造黄龙碗等器。从传世品也得到证实,北京雍和宫藏有顺治八年江西监祭奉敕敬造款的官窑青花云龙纹香炉。顺治官窑瓷器制作年代大部分应晚于顺治八年,属顺治晚期的作品,且产量很少。顺治官窑器品种有青花、五彩、茄皮紫釉、黄釉、蓝釉、酱釉、白釉等。而民窑器烧造有青花、五彩瓷等,其中品种和数量较多的是青花瓷,现今流传的顺治瓷器中,民窑远多于官窑。

顺治青花胎体偏厚重,胎体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细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制作工艺基本沿袭明末天启、崇祯的风格。多数釉面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透明度较差。大部分器物带酱口。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规整,常粘砂,并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见的放射状跳刀痕。盘的底足较平,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盘底往往有窑裂,底边带窑红即火石红。足根微微向内收,足墙较深为宽圈足,个别是双圈足,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出现泥鳅背现象,很光滑。总体看,顺治青花轻巧的器型不多见。

顺治青花新创的器型不多,基本是延续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虽多具明代之遗风,但也出现一些新颖的品种,在过去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进和变化,风格上朴素典雅。常见的有日常生活用的盘、碗、碟、杯等,还有笔筒、筒瓶(象腿瓶)、蒜头瓶、橄榄绿瓶、洗口兽耳瓶、花觚、观音尊、直口罐、将军罐,以及一些出口欧洲的外销瓷,如大盘等。这一时期青花造型最突出的特点是烧造了大量寺庙中奉用的器皿,也就是佛前供器,全是民窑,形体都比较粗厚笨重。

顺治官窑青花见有四字和六字青花楷书款,即“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字体书写具有明代遗风,柔中有刚,字体清晰,书写排列不是太规整。民窑青花主要写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年”(1657)、“庚子年制”(1660)等,还有写堂名款的,如:“玉堂佳器”、“玉堂珍器”、“百花斋”、“梓桑轩制”、“西畴书院”、“继善堂”等。而对于这件顺治丁酉年款的青花二龙戏珠纹碗,耿宝昌、张浦生、尚业煌等专家一致给予好评,认为“带顺治干支年号款的瓷器不多见,有断代价值,可列为二级文物进行保管。”

康熙朝创烧了马蹄尊,流行于康雍乾三朝,其形制有两种,高者为瓶,矮者为水盂。笔者的这件“半成品”(见图)即为矮马蹄水盂。放在文人书斋案几上的水盂分两种,有嘴的称“水注”,无嘴的称“水丞”。这件水盂无嘴即为水丞。

青花瓷器一般的烧造工序是:在素胎上画好青花图案后罩一层透明釉后入窑高温一次烧成。这件水丞画好青花图案后没有罩釉就直接入窑烧制,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件未成品。缺少了外面这一层透明釉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丞底部瓷匠旋坯成器的一圈一圈的纹路,也可以用手在水丞的内壁抚摸到一层一层的旋坯痕迹。一般的成品瓷器因为有最外层透明釉,从而将一圈一圈的纹路一层一层的痕迹作了掩盖。这件水丞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如何旋坯成器,也让观者见识到了所谓的糯米胎。虽然没有最后一道透明釉的保护,但因一百多年来的多个主人对它的精心呵护,所以水丞的内外所粘的污垢并没有理论上来的多和厚。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水丞的胎质极为细腻,瓷化程度很高,用手指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从胎质的细腻程度,从瓷胎颜色的白皙程度,从修胎的规整程度判断,它应是清时的精品瓷器。

没有了透明釉的罩色,在水丞的整个外壁的青花呈现着青黑色。将水丞的整幅画面展开,是一幅写意十足的山水画。江边蜿蜒的斜坡,层峦叠嶂的小山,坡上的细柳,山上的苍松,崖边的梅树,岸边紧致排列的房屋,崖下翘顶的亭台,空中飞舞的大雁,水面飘荡的小船,船上独钓的人,手上细长的鱼竿都采用线描手法描绘出来。松梅粗壮的树干,房屋的两个侧面,亭台边宽敞的路坪,斜坡边的近水,远处的山脉,江中静谧的水,水上独钓的人在勾勒的基础上平挫青花。画者用布局合理的框架,动静和谐的搭配,透视深邃的远近用轻重回转的笔,将“四王”笔下“春江独钓”的深远意境放飞了出来。一般的飞雁都是排列有序为一队或成“人”字形,《说文》载:“雁,知时鸟,大夫以为挚,昏礼用之”,而该水丞所画的雁并没有排列有序,笔者推测这也许并不是雁,而应是应了杜甫的“江碧鸟逾白”中的捕鱼的飞鸟,寓意着春到好时节。

如此一件修胎规整、青花画工精致的水丞,怎会未上釉而直接入窑烧制,成为一件未成品最后流传于世呢?

《马未都说收藏》中提到历史上有青花五彩的半成品因当时没来得及再补上彩二次入窑就流入民间,但这样的半成品图案不完整,看不出画的是什么。而这件水丞除了房子,部分树干和树叶来不及平挫青花外,其他的构图都已经勾画得较为完整;青花五彩的半成品罩有外面的一层透明釉,而该水丞只是素胎画好青花没有罩釉就入窑烧制。笔者猜测也许是某位窑工家里有位博学多才的书生,但窑工生活贫困,不能提供儿子文房中的五宝,在某一天的机缘巧合将这件未成品的水丞没有罩釉而直接进行了烧制,这样的产品是不能进入官家也不能进入市场的,作为一件废品,窑工也就可以带了回家送给那寒窗苦读的儿子。也因为该物的来之不易,所以历经百年,除了粘有污垢之外没有任何的损伤。

这样一件“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的文房第五宝,在助古人文思之后,成为笔者的几案之珍,让笔者在赏心悦目中读古物、品古物,不亦妙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清顺治青花二龙戏珠纹净水碗 一件清代“半成品”水丞引发的思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康熙青花二龙戏珠文房水盂鉴赏

清康熙青花二龙戏珠文房水盂鉴赏

康熙,古玩,青花,显青,道嘉,图案,画法,留白,蛟龙,细部,龙尾,龙爪,银龙,龙游,门后,二龙戏珠,争上游,凝脂,尺寸,年轻人,民窑,文房,文人,探花,戏言,文饰,榜眼,细路,特征,浅见

2013-06-28 #长篇故事

无价之宝青花瓷 位居瓷器首位 中国独有之艺术品 欣赏青花瓷器

无价之宝青花瓷 位居瓷器首位 中国独有之艺术品 欣赏青花瓷器

青花,花卉,蝴蝶,造型,图案,外壁,开光,胎质,本品,画工,绘画,花篮,釉面,梅枝,花龙纹,山水,人物,二龙戏珠,典型,器物,大罐,宝珠,白釉,枝干,瓶身,线条,纹饰,釉色,腹部,人物故事

2013-08-29 #故事会

精美绝伦的崇祯青花瓷器

精美绝伦的崇祯青花瓷器

明崇祯,青花,人物故事,局部,笔筒,水浒传,大笔,人物纹,罗汉,高唐,三足,净水,图案,山水,西厢记,莲子,香山,九老图,戏曲人物

2012-09-14 #小故事

明末清初民窑青花

明末清初民窑青花

青花,崇祯,民窑,官窑,山水,明崇祯,康熙,办公室,方面,无锡市,瓷器,江苏,纹饰,锡山区,人物纹,文物管理,石子青,转变期,博古图,巴特勒,李陵,苏武,融诗,上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十七世纪,内容,分水,净水,写意

2008-06-01 #故事大全

崇祯篇青花中的人物故事典故集锦

崇祯篇青花中的人物故事典故集锦

青花,崇祯,青花瓷,明崇祯,题材,版画,大写意,故事,文人,绘画,中国,芭蕉,戏曲人物,人物,净水,时期,纹饰,人物故事,影响,徐渭,内容,形象,风格,发展,戏曲小说,瓷器,求签,线条,萱草,高中

2020-09-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崇祯篇青花中的人物故事典故集锦

崇祯篇青花中的人物故事典故集锦

青花,崇祯,青花瓷,明崇祯,题材,版画,大写意,故事,文人,绘画,中国,芭蕉,戏曲人物,人物,净水,时期,纹饰,人物故事,影响,徐渭,内容,形象,风格,发展,戏曲小说,瓷器,求签,线条,萱草,高中

2020-09-16 #短篇故事

崇祯篇青花中的人物故事典故集锦

崇祯篇青花中的人物故事典故集锦

青花,崇祯,青花瓷,明崇祯,题材,版画,大写意,故事,文人,绘画,中国,芭蕉,戏曲人物,人物,净水,时期,纹饰,人物故事,影响,徐渭,内容,形象,风格,发展,戏曲小说,瓷器,求签,线条,萱草,高中

2020-09-15 #长篇故事

太美了!崇祯青花放异彩 真是穷工极态

太美了!崇祯青花放异彩 真是穷工极态

青花,崇祯,本品,明崇祯,笔筒,瓷器,张仙,人物,山石,故事,高唐,人物故事,时期,张生,云纹,形象,画面,纹饰,罗汉,胎体,题材,净水,官员,梁山,画法,腹部,仙人,典型,瓶身,白釉

2008-01-2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