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时间:2011-09-09

有关描写环境的童话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1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模块一 :预习(1课时)。四篇课文连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质疑不解。

模块二:理解内容(2课时)。以《女娲补天》为主,附带其它三篇课文。同时,积累语言,通过记住语言了解人物形象。

模块三:领悟表达(3课时)。后三篇课文连学,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归类、概括,体会神话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神话人物的神奇。运用复述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同时积累语言,把人物描写的词语、句子进行归类整理。

模块四:习作(2课时)。

模块五:检测(1课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语文学习的结果落实到实际中。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通过积累生动的语言,增加语言储存。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中的人物,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3.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4.提高学生以“讲故事”为主的口语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抓住文章主要段落理解人物的能力。

6.通过具体的语段,领悟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7.在自己的习作中能够有意识运用语言表达想象中的故事,在相互评价中提高习作鉴赏和修改能力。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

自由读这四篇课文,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字词句——把课文读通顺——小组检查字词句及课文朗读情况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

看图讲故事——自读课文,说说对人物的初步印象——板书人物的主要特点——这些人物的主要特点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画出相关语句——交流划出的内容,指导朗读——说说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模块三 领悟表达

教学流程

回顾四篇课文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出示例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归纳描写方法——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归纳描写方法——全面交流,进一步指导朗读——摘抄文章中的精彩词句——交流课外搜集的内容,进一步归纳神话传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作家笔下的动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一 :整体感知动物形象(2课时)。通读四篇文章,在理清字词障碍的同时初步感受动物形象。

模块二:走近动物,感受动物的可爱(3课时)。在整体感知动物形象的基础上,带领孩子深入地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模块三:综合练习,言语训练,整体推进(4课时)。通过综合性练习,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孩子学以致用,落实到实际中。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以四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

8.通过阅读四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

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能够用自己的话写清楚观察到的现象。

模块一 整体感知动物形象

教学流程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识记字词——对文中的动物有初步的感受

模块二 走近动物

教学流程

学习《鹅》《猫》,习得学习方法——运用习得的学习方法学习《白公鹅》《母鸡》——比较同样的动物不同的写法——阅读积累

模块三 综合练习言语训练

教学流程:阅读发现(读文本)——观察发现(看生活)——赏评发现(评写作)

人物故事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 :预习。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挖掘学生的自学潜力,达到预习目标。

模块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模块三: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将本组教材和口语交际相联系,将读、说和写结合起来。

模块五:展示积累

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21个生字,理解“信奉、胆大妄为、径自、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气馁、狰狞、贫瘠”等词语。

2.通过填写预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学会预习。

3.学习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了解人物的阅读策略。

4.通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进行朗读。

5.了解用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写法,能够在习作中有意识的运用。

6.继续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文章写法上的规律。

7.学会确定习作的中心,能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写一个“我”所敬佩的人。

8.能够通过交流,有意识地积累学习经验,反思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出示预习目标——自主学习,填写预习单——检测预习效果,解疑

模块二 整体感知

教学流程:资料的搜集与交流——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总结学习方法,抓住课文中重点句子解读文本——读课文,抓细节,品人物

模块三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回忆人物——学习表达——体会观察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流程:回忆人物——选取人物——选择事例——妙笔生花

模块五展示积累

教学流程:我的发现——日积月累——阅读

学习说明性文章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本单元的学习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 :科普推荐会(1课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唤醒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模块二:填写预习单(2课时)。整体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模块三:理解感悟(2课时)。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

模块四:体会表达(2课时)。了解基本说明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学习目标:

1.会写1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继续学习预习,通过预习单,能够把握预习的方向,增强自学能力。

4.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5.阅读本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能在表达中加以运用。体会说明性文章语言的特点,积累语言。

6.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7.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有整体意识,在丰富的活动中加强前后联系,把握学习规律。

8.在自己的习作中,能够运用阅读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

模块一 科普著作推荐会

教学流程:朗读激趣,介绍《森林报》——交流读书情况——交流搜集的资料

模块二 填写预习单

教学流程:明确任务——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填写预习单

模块三 理解感悟

教学流程:学习《鲸》,自读自悟——体会写法,积累运用——感悟升华,演讲练笔——学习表达。

模块四 领悟表达

教学流程: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拓展延伸,学习表达——对比阅读,体会异同——自读自悟,学法迁移——积累语言,学习方法——回顾目标,总结方法——迁移方法,练写片断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走近名著(2课时)。这是预习模块,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主预习汇报单,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具有初步的阅读感受。

模块二:走进名著(2课时)。这是感知内容模块,在预习的基础上,以一篇带三篇的方式了解本组课文讲了什么,通过具体的朗读训练,内容的理解了解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模块三:细品名著(2课时)。这是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模块,同样运用以一带三的方式品析文中的具体描写,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的自主探究,讨论合作进行方法的归类,情感的体验,领悟表达方法。

模块四:再“创”名著(2课时)。这是拓展与练习模块,通过口语交际、习作训练,把语文的训练目标落到实处。

模块五:收获驿站(2课时)。这是检测模块,针对本组的学习,检测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老师做到有的放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

学习目标

1.掌握23个生字,读准20个词语,会写34个生词。

2.通过学习本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以本组课文为领悟研究材料,探索、总结、归类描写人物的一般方法。

4.通过本组教学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5.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情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语言,分析概括,理解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语言,体悟品质的能力。

6.培养学生改编,语言再创造的语文实践能力。

7.为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学习到的表达方法创造条件。

模块一 走近名著

教学流程:初识名著——走近名著

模块二 走进名著

教学流程:以一带三,精讲《草船借箭》——总结方法,自读自悟

模块三 细品名著

教学流程:以一带三,细“品”《将相和》——总结归纳,自悟表达方法

模块四 再“创”名著

教学流程:口语交际——习作指导

模块五收获驿站

教学流程:基础知识检测——基本能力检测——习作

初识鲁迅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四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2课时)。初步感知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初步感知情感。

模块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体会情感(2课时)。

模块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3课时)。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4课时)。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鲁迅。

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4.拓展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或者关于鲁迅的文章,观看和鲁迅有关的影视作品。

5.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交流等方式,提高对课文的把握能力。

6.用读文想象画面的形式,让学生概况主要内容,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7.通过对文章的研究,归纳描写人物的方法,并且能够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

导入——自由读《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检测字词——概括主要内容——朗读检测——交流鲁迅印象——质疑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

回顾本单元课文主要内容——教师辅助学生学习一个片断——小组分工学习本单元课文——小组交流——全体交流——速读自学《一面》——激情诵读《有的人》——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模块三 品味语言领悟表达

教学流程

回顾三篇课文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出示例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归纳描写方法——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归纳描写方法——全面交流,进一步指导朗读——随文练笔,进行仿说——摘抄四篇文章中的精彩语段——进一步朗读,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的妙处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流程:启发谈话,拓展思路——选定内容,训练表达——激发情感,抒写人物——交流收获,学习总结

外国名篇名著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

本单元的教学共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2课时)。在以往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预习单,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初中的学习打基础。

模块二:理解内容(2课时)。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加深认识。

模块三:领悟表达(2课时)。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让学生继续在比较中阅读,归纳表达方法,提高文章的鉴赏能力。

模块四:习作指导(4课时)。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引导学生写“小小说”,用欣赏文学的标准评价自己的文章。

学习目标: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人物心理的方法。

4.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能够通过学习文章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进行写的训练,鼓励学生利用小说的手法进行写作。

6.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7.培养学生说话大方,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8.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联系课外学习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深入阅读、提高课堂效率。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讨论预习方式——出示预习单,学生预习——检测预习效果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引导理解——自学理解——指导交流

模块三 体会表达

教学流程:引导体会写法——自学体会——交流总结

第四模块写作

教学流程:回顾——确定写作目标——自由写作——讲评

单元主题(以人教版为例)与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对照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模块,课文,教学,流程,课时,人物,习作,语言,交流,方法,文章,学生,生字,能力,口语交际,动物,名著,检测,句子,培养学生,内容,鲁迅,作者,单元,学会,总体,整体,特点,表达方法,课文内容

2020-08-24 #故事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课文,道理,故事,学生,寓言,教学,专题,个人,关键,实际,语文,分析,对话,生活,告诉我们,思想方法,生活中,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丛书,中都,事物,仓库,内容,勤于思考,基础,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意见,意思

2020-08-02 #故事会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读课《名人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读课《名人故事》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习作,同学们,名人,交流,单元,精神,学生,故事,重点,主要内容,本单元,给我们,链接,列宁,那文,世界,主题,人物描写,品质,作家,兴趣,原因,印象,句子,宽带网,思想,段落,文章

2007-02-04 #故事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童话故事创编》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童话故事创编》教学设计

童话故事,习作,动物,童话,特点,道理,交流,主题,故事,板书,课文,明一,语文,上册,内容,兴趣,学生,拟人化,相机,范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本单元,和兴,郭建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分校,延安,床边,手法

2016-09-20 #长篇故事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小狗,图书,小猫,故事,交流,封面,小组,小房子,课外阅读,读书吧,全班,童话故事,计划,小河边,一本书,大家分享,好习惯,书名,作者,成果,童话书,树林里,人文,主题,信息,兴趣,学生,房子,插图,木头

2017-03-22 #小故事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

动物,大象,标准,地方,同学,板书,自我介绍,说清楚,小组,笑脸,鼻子,提问,听别人,课件,主题,全班,内容,大会,时候,特点,猜出,资料,长度,口语交际,小动物,按标准,人文,主持人,兴趣,体型

2014-10-04 #故事大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讲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主题,知识,名人故事,课件,扁鹊,启示,王戎,让学生,一环,价值观,人们,兴趣,卡片,情感,态度,小组,板书,特点,老师,课文,伟大的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目的是,设计意图

2020-07-17 #经典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讲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主题,知识,名人故事,课件,扁鹊,启示,王戎,让学生,一环,价值观,人们,兴趣,卡片,情感,态度,小组,板书,特点,老师,课文,伟大的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目的是,设计意图

2020-07-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