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终点回到起点 我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时间:2011-10-11

它极好地诠释了乔舒亚 贝克尔所著极简这本书的精髓以及它所包含的智慧:极简既不是教人整理你所拥有的物品的一本女性工具书,也不是那种教人放弃一切,清

提示:本文共有 23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

“天国就像是一位寻找好珍珠的商人.当他找

到一枚价值极高的珍珠时,他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这颗珍珠…… ”

00:10

这个简短的圣经故事已超越宗教的范畴,被全世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它极好地诠释了乔舒亚.贝克尔所著《极简》这本书的精髓以及它所包含的智慧:

《极简》既不是教人整理你所拥有的物品的一本女性工具书,也不是那种教人放弃一切,清心寡欲地去生活的那种不接地气的“仙”书。

现代人正是因为积累了太多不需要的物品,反而使人在盲目的物质积累过程中迷失了真正的生活目标;而通过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从日常生活中被人忽视的物品清理入手,人们可以从已拥有物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到自由的感觉。

并能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去认识到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生命中其他的可能性究竟是什么? 从而去追求自己更伟大的梦想, 去发现更大的满足、更少的耗费、以及更多的愉悦。

那么,不妨顺着这个指引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一路奔跑忙碌后我们都拥有了些什么?还剩下了些什么呢?

名片上的耀眼头衔, offer上多少位数的年薪; 漂亮的大房子, 名牌的车子,一柜子的名牌服饰, 美丽的妻子, 乖巧的孩子....

也许你拥有的比此罗列的还要多, 或许还是别人眼中的发光体, 是别人艳羡的对象; 可是说到这些,你可能挤出的只有一丝苦笑, 因为其实内心深处你可能并未感到过真正的满足,也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幸福。

*工作时间越来越长, 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陪伴家人的时光越来越少;

*没有时间健身运动,身材正在走形,健康正在受到侵害,却只能选择暂时忽略它;

*没有什么时间独立思考,也没有时间和好友促膝深谈,仿佛自己正在渐渐远离过往的人际圈;

*没有什么时间和家人好好享受一顿晚餐,或者听孩子讲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更没有时间和家人或好友外出深度旅行,家人说到自己时的抱怨大于对自己的期待;

*深度睡眠的时间在慢慢减少, 常常感到莫名的焦虑和烦躁;

*灿烂的笑容在渐渐消失, 眉宇间总有一丝对未来淡淡的忧愁和焦虑, 但是到底在担心什么, 也许自己也未尝可以明白地说出来吧......

为什么拥有着比别人多的物质却总是开心不起来呢?是拥有的物质还不够多么?是还不够努力么?抑或是努力方向不对呢?

焦虑 = 不确定性 * 重视程度 * 无力感

对于绝大数人来说, 这个“不确定性”往往就是我们产生焦虑感的元凶,也是我们最容易关注到的点,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是绝对不能孤立地面对它的,而是应该把它和你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自身“解决问题的无力感”关联起来看待的。

一个人,一定是要能清楚地认识自己,要能面对真实的自己,更要能够坦然接受自己身上的各种优势或缺点;只有这样,在面对一些外来的“不确定性”时,至少你还能够比较淡定从容地独立思考片刻,而不至于立即炸毛。

一般人对“不确定性”总是恐惧的,但“不确定性”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很多人感到高度的紧迫感、失落甚至心生恐惧。

因为与你我过往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不同的是我们可能失去了严格的管控和清晰的指示,这让人更多地感到的是没有安全感;而另一方面,很多有想法的人却更容易接受“不确定性”的出现,甚至是兴奋,因为这给他们所带来的是更多地参与,更多的机会和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个人认为“不确定性”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定,最多也只有适应和不适应之分吧。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适应不确定性,更喜欢严格的控制和清晰的指示,那么你可以继续沿用熟悉细化的目标管理法和较为严苛的工作进度表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以期获得安全感;反之,就好好享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美好咯......

但是, 不管你适应或是不适应, 你都得本着“要事第一,合理规划”的原则。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一定可以做到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并找出这“要事”的排序。

其实,别人说的再对,那都是理论;唯有自己才最清楚对你而言何谓“要事”,所以说这“要事”的评分标准都是跟随自己的内心的。

正可谓:辛苦的感觉来自于“被迫而为”,而愉悦的感觉来自于“主动想做”。

对这自身“解决问题的无力感”,说到底不就是下不了狠手的纠结?那就让家人朋友助力你断、舍、离吧!

其实,不论是主动化繁为简还是被动地刻意放手都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主动的选择。

生命,就是关于各种选择的过程。

一个人最大的目标在于如何选择,或者如何定义;但有些选择要比其他选择更有价值,有些事情更为重要,有些事情没那么重要。

对于能够清楚地辨别两者差异的人来说,他们将拥有更伟大的生命。而有些目标,也值得我们牺牲一切去追求。这也正是极简主义的根本所在。

放眼中外,在这样一个物质空前丰富万物俱备的年代,从物质占有中找到满足感的时间越来越难以持久。

虽然仍有人颓废于声色犬马中,但是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变化,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他们开始思考自身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家庭的未来之间的关系;他们更加希望早日拥有一段可自控的、有趣的人生经历。

个人认为极简主义理论其实是一门哲学,和东方禅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指引人们如何摆脱物质的束缚,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 将时间与金钱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部分,去积累人生体验和释放自我,而不是消耗在对物质的追求里。

它帮助大家调整心态意识,以一种愉悦从容的状态从简单的、更有意义的生活中获益,从而获得身心灵的平衡。

一次翻天覆地的整理活动,其实就是一次走心的告别

极简的生活也一定不是每个人的人生的目标,它的终极意义在于认清自己,不被不需要的东西而羁绊。

真正的人生,始于整理之后。越简单,越快乐;越真实, 越自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终点回到起点 我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钟表 可以回到起点

钟表 可以回到起点

谬误,已不是,钟表,名字,人才,宠物,是非,畜生,灯火通明,生态,真理,蠢才,短文,说坏话,谨记,鼠标,发展,回到起点,回到原点,一条狗,不喜欢,有两个,往往是,房间里,必定是,微信号,说不好,说是非,祸从口出,在背后

2020-06-15 #故事阅读

1. 我们的成长之路:战胜挫折的篇章
2. 挫折并非终点:探索坎坷经历的作文集
3. 考

1. 我们的成长之路:战胜挫折的篇章 2. 挫折并非终点:探索坎坷经历的作文集 3. 考

挫折,作文,微笑,木板,人生,成绩,门特,不用怕,有一首,语文,我的心,分数,才能,数学,木桶,爸爸,父母,老师,考卷,英语,算什么,这么一点,风雨中,事情,写日记,心灵,时候,经历,生活,考试

2024-01-19 #综合

1. 我们的成长之路:战胜挫折的篇章
2. 挫折并非终点:探索坎坷经历的作文集
3. 考

1. 我们的成长之路:战胜挫折的篇章 2. 挫折并非终点:探索坎坷经历的作文集 3. 考

挫折,作文,微笑,木板,人生,成绩,门特,不用怕,有一首,语文,我的心,分数,才能,数学,木桶,爸爸,父母,老师,考卷,英语,算什么,这么一点,风雨中,事情,写日记,心灵,时候,经历,生活,考试

2024-01-19 #综合

1. 我们的成长之路:战胜挫折的篇章
2. 挫折并非终点:探索坎坷经历的作文集
3. 考

1. 我们的成长之路:战胜挫折的篇章 2. 挫折并非终点:探索坎坷经历的作文集 3. 考

挫折,作文,微笑,木板,人生,成绩,门特,不用怕,有一首,语文,我的心,分数,才能,数学,木桶,爸爸,父母,老师,考卷,英语,算什么,这么一点,风雨中,事情,写日记,心灵,时候,经历,生活,考试

2024-01-19 #综合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会经历些什么呢?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会经历些什么呢?

经历,个人,一些东西,世界,光明,光亮,现实,才能,烙印,道理,些什么,奔向你,就是你,我的一切,才算是,没有意义,真正意义上,记在心里,经历过,这个世界,都是要,刻骨铭心,在心底,懂得了,充满了

2020-05-14 #长篇故事

人生就像乘坐一辆公交车知道它有起点和终点却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

人生就像乘坐一辆公交车知道它有起点和终点却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

什么都,时间,人生,爱情,微笑,多大,很奇怪,有时是,都会,东西,个人,人心,感觉,女子,时候,朋友,现象,辈子,投资,你知道,两个人,你不能,才会明,李培忠,那才,在路上,好一,还可以,认识了,一秒钟

2018-01-17 #故事大全

回顾2018年 经历了些什么?

回顾2018年 经历了些什么?

生活,信念,孩子,经历,时间,一条腿,这一年,努力地,个人,伤痛,前方,妈妈,实力,师傅,担子,时候,标准,沙漠,生命,蛋卷,重担,80后90后,不努力,不能再,交警,对生活,是他们,离我们,都有自己,单枪匹马

2012-03-19 #经典故事

故事征集|疫情期间 你和家人都经历了些什么?

故事征集|疫情期间 你和家人都经历了些什么?

疫情 妈妈 故事 孕妇 孩子 疫区 经历 征集 丁香 医院 和家人 些什么 发热门诊 一家人 专业 丈夫 买菜 医疗 准妈妈 做作业 人员 作者 信息 全身 公共服务 医生 周边 口罩 团队 客厅

2020-04-2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