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汶川地震十年】千年红豆树 震后发新枝

时间:2011-10-11

何川 摄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村因树而名,树因村而有情

提示:本文共有 10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汶川地震后成功走上产业转型道路,获评全国文明村。(何川/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村因树而名,树因村而有情。

十年前的那天,震动从地底呼啸而来,席卷蜀中。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一棵千年红豆叶落如雨、如泣如诉。十年来,这棵古树见证了红豆村一点一滴的变化:看沧海桑田,听人间欢喜。

从小在古树下长大的潘运钦发现这十年来古树发出了一些新枝,以前几十年都没有过。(何川/摄)

沧海桑田,十年间古树又发新枝。

2018年5月4日,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红豆村。记者在千年红豆树下发现一位老人久久仰望,不肯离去。询问得知这位老人名叫潘运钦,今年78岁。潘运钦告诉记者:“我家以前就在这棵红豆树下住,从小天天看着它。搬到新家去了,对老树还是挂念,有感情了嘛。每天空了,我和老伴都来转转看看。有些变化你们外地人是看不出来的,就在最下面那根大树叉的右下方,这十年发了一些新枝干出来了。”

古树发新枝,红豆村也出了新貌。

在汶川地震前,红豆村全村有806户、2384人。全村2249亩耕地的三分之二种植雪茄烟叶,每亩产值约5000元,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农时耕种,闲时出工的平静生活在“那天”被彻底打破:房倒屋塌,农田损毁,全村6死35伤,生产生活瞬间停滞。——如今,当地村民还有点避讳说起那个日期,提到了就用“那天”这个词来代替。

灾后重建第二年,在2010年9月22日,千年红豆见证了震后第一个大喜事。

当时,红豆村村民已经从活动板房搬进了新家:菜畦环绕着川西民居风格的四合小院,围绕千年红豆树而建的中国传统婚庆景色林栉绽放。自全国四面八方,曾参加过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的99对来自军队和地方的新婚夫妇以红豆为证,互誓婚约,将人生中最重要的过程留在了这一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地方。

这是潘运钦老两口的新家,他们隔壁院子是儿子家。十年后,红豆村村民恢复了田园诗般的平静生活。(何川/摄)

这次集体婚礼后,红豆村名声远扬,带来了大量游客。可是人们找不到地方吃饭、上厕所,只能匆匆而过。有新人想在红豆村举办婚礼,但村内没有承办能力,许多新人只是到此地拍婚纱照外景。

于是,围绕着这棵千年古树做文章,红豆村从烟叶之乡向着爱情之乡转变:当年11月,5家企业共投资2400万元人民币,为红豆村打造花卉苗圃、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设施。千年红豆树成为新婚夫妻互许终生的圣地,红豆制成的首饰也获得年轻人热捧。农家乐、农家茶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开张。转型成功后,红豆村迎来全国各地有情人的特别眷顾。

据介绍,目前红豆村已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并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2017年底,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00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汶川地震十年】千年红豆树 震后发新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512汶川地震2年后 我来到四川 见证悲痛后的震后重建

512汶川地震2年后 我来到四川 见证悲痛后的震后重建

...国,党员,人民网,作者,共产党员,内容,里氏,捐款捐物,录像,汶川,立场,组织,项目,霞思云想,齐鲁,活动,四川汶川,全国人民,不代表,刊登在,分享给大家,级大地

2015-09-16 #故事大全

东林新生自述震后10年成长故事:汶川地震失母 年少失父

东林新生自述震后10年成长故事:汶川地震失母 年少失父

陈禹,陈洪,父亲,中新网,东林,黑龙江,地震,学校,李玉荣,东北林业大学,孩子,老师,大伯父,同学,大学,新生,校门,灾难,爷爷奶奶,英语,阳光,老师们,了学,各大,郭楠,栋楼,爱的,管理中心,一家,不幸

2020-08-29 #故事会

汶川地震10年 被埋139小时获救的“半掌医生”:震后我有3个愿望

汶川地震10年 被埋139小时获救的“半掌医生”:震后我有3个愿望

唐雄,谢守菊,病人,北川县,北川,地震,医院,夫妻俩,女儿,一面,右脚,板房,爱人,锦旗,代表,伤痛,卫生局,四川省,孩子,小时,废墟,愿望,疼痛,白石,发展,回家,工作,唐南,给孩子,中医师

2011-09-22 #故事会

汶川大地震后重建家园 体育影响深远

汶川大地震后重建家园 体育影响深远

地震,汉旺,绵竹,彭波,地震遗址,孩子,南轩,李师傅,中学,体育,学校,体育联盟,活动,废墟,记者,映秀,影响,圆木,学生,所学,生命,绵竹市,教育,表演,汉旺镇,马邦杰,学校体育,孩子们,新华社,四川

2010-05-16 #小故事

汶川地震10周年|震后重组家庭王蓉:感谢援建者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汶川地震10周年|震后重组家庭王蓉:感谢援建者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王蓉,母志,孩子,儿子,地震,丈夫,妻子,对方,朋友,灾区,好的,蓉和,越来越好,四川,全国,亲戚朋友,事业,北川县,军人,双方,吵过,编者按,大地,日子,家主,夫妻俩,展望未来,家庭,擂鼓镇,感觉

2008-01-12 #故事会

“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与汶川共奋进”⒅震后十年:你收到了寄托豫江深情的感恩卡了吗?

“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与汶川共奋进”⒅震后十年:你收到了寄托豫江深情的感恩卡了吗?

中原,河南,江油,学校,爱心学校,爱心,杨仕,学生们,环境优美,中学,贺卡,记者,孩子们,映象,在课堂,标语,后援,哥哥,声乐,塑胶,市民,操场,教学,江油市,道路,建设,课堂上,万河,于心,余人

2019-10-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汶川地震10周年| 震后的官渡村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翻了3番

汶川地震10周年| 震后的官渡村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翻了3番

官渡村,农家,村民,灾区,爱情,院落,发展,5·12,乡村旅游,北川,大康镇,花海绿,编者按,大地,全国,世事,中国,主义,价值观,便民服务,党员,凡事,危房,医疗卫生,和文,器量,四川,基地,大事,日子

2017-04-29 #长篇故事

灾难与进步——汶川大地震后十年四川应对“大灾”的足迹

灾难与进步——汶川大地震后十年四川应对“大灾”的足迹

灾区,四川,汶川大地震,九寨沟,地震,群众,芦山地震,科学,发展,力量,垮塌,地方,灾难,项目,应急,救灾,蒋劲松,中央,交通,代表,大灾,四川省,山体,小康,拧成一股绳,机制,汶川,理念,省市,茂县

2009-12-0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