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常书鸿与李承仙 一生为保护敦煌而战斗 是夫妻 亦是战友

时间:2011-10-12

为了守护敦煌,常书鸿放弃了名利,即使妻子弃他离去,他也依然坚守在满目黄沙的土地上

提示:本文共有 23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如果有来生,我还是敦煌人常书鸿。”

为了守护敦煌,常书鸿放弃了名利,即使妻子弃他离去,他也依然坚守在满目黄沙的土地上。

直到后来,他遇到了李承仙。

他们不仅是情意绵绵的人生伴侣,更是亦师亦友的搭档与挚友。

一、缘起敦煌

常书鸿出生于杭州,一个骑尉之家。他自幼就对艺术非常感兴趣。

1927年,常书鸿赴法国留学,学习油画,1932年夏以油画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里昂国立美术学校。

同年,他参加赴巴黎深造的公费奖学金考试,凭借油画《梳妆》获得第一,成为第一个以中法大学学生身份得到这个奖学金的中国人。

1933年,常书鸿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其作品一再获金奖、银奖,因而被选为巴黎美术家协会会员,是首位进入巴黎美术家协会的中国艺术家。

在法期间,常书鸿参加了很多艺术活动,在各类沙龙、展览会上多次获奖。油画《葡萄》、《沙娜像》、《裸妇》、《病中的妻子》等被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里昂美术博物馆、吉美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巴黎时期的常书鸿,可谓如鱼得水,甚至在他的寓所处,成立了“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徐悲鸿和蒋碧薇也曾造访此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

那时,常书鸿极其震撼。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中国竟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常书鸿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祖国。1943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担任了所长。

为了筹备这一研究所,常书鸿付出了许多努力,也认识了不少同样有报国之心的艺术家。鼎鼎大名的张大千,是他在此时结识的朋友,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1946年,常书鸿在重庆为敦煌艺术研究院招聘美术工作人员。张大千的“师妹”李承仙得知消息,欣然前往面试。

其实,李承仙早在张大千那里听说了常书鸿和敦煌的故事,并对常书鸿产生了仰慕之情。

常书鸿并不想招女学生,不是性别歧视,而是敦煌的条件格外艰苦。他的前妻,便因忍受不了这里的恶劣环境,毅然决然离他而去。

常书鸿对李承仙说:

“敦煌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浪漫,一个女孩子去了会受不了的。”

那时的李承仙还没有毕业,可却也有一腔报国之心。

她说,自己可以为了敦煌放弃一切。

常书鸿被她的决心所打动,同意了她在毕业后来敦煌工作。

二、守护敦煌

在莫高窟,常书鸿刚开始做的都是体力活,比如修建围墙,把洞窟近十万立方的沙子清理出去,给数百个洞窟编号普查。除此以外,他还需要对洞窟里的壁画进行临摹。

临摹壁画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尤其是洞顶上的那些。常书鸿常常抬头看一眼,低头画几笔,才一会儿,脖子和手臂就十分酸麻。幽暗的洞窟中还需要点蜡烛,烛光摇曳忽明忽暗,常书鸿的眼睛特别酸。

可以说,常书鸿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莫高窟,拼命去工作。

那时的敦煌满目黄沙,住所的周围被戈壁包围,百里内不见一村一人,经常有狼群出没,滴水成冰的屋里没有取暖设备。

敦煌的水煮出来的粥都是咸的,常年只能吃咸韭菜,做饭要到沙漠里挖“疙瘩根”,到城里买肉食来回需要五十几公里,买回来肉都酸臭了,生活环境可谓是非常恶劣。

他的妻子陈芝秀携儿女到此地一年半以后,因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条件,离家出走。陈芝秀并没有带上两个孩子,而照顾孩子的责任,就落到了常书鸿的肩上。

那时,妻子的离去让常书鸿几乎心力交瘁,可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仍然坚守在敦煌。

因为工作或者日久生情,后来,常书鸿与李承仙结为夫妻。李承仙还成为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在常书鸿和夫人李承仙辛勤工作的几十年中,他们组织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还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更多的人介绍敦煌艺术。

此外,他们还坚持艺术创作。李承仙除了与常书鸿先生合作巨幅油画《刘家峡水库》、《献给勇于攀登珠峰的同志们》、《激流颂》等作品外。

另外,她还自己独立创作了国画《挤奶图》、《丝绸之路/飞天组画》、《天上人间共婵娟》、《敦煌舞乐》、《唐代飞天》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弘扬敦煌艺术,李承仙多次参加协助国内外新闻媒体对敦煌艺术的拍摄和宣传工作。

或许是兴趣相投,他们两人都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对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事业中,直到去世,都一直在为守护敦煌而努力。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敦煌“守护神”。

三、爱情最好的样子

人们常说,知音难遇。但是43岁的常书鸿遇到了真正理解他的李承仙。那时,李承仙才23岁,正值青春年华。

从1946年抵达敦煌,1947年两人结婚,她陪伴常书鸿在敦煌度过整整三十六年的艰难岁月。

在遇到李承仙之前,常书鸿是经历过一次婚姻的,但这段婚姻结束的并不美好。

最终认识了李承仙,他开始了第二段婚姻。二人的婚后生活非常和谐。

李承仙对这位父辈似的师长,充满了崇拜和尊敬。爱情是需要崇拜和尊敬的,常书鸿就是她心中的敦煌。

特殊时期,夫妻俩被免职,跪油渣路、鞭打、抄家。批斗归来,李承仙先是拣回牛粪烧热炕头,然后拿韭菜叶子给常书鸿和自己擦洗伤口消肿。李承仙没有哭过,也没有绝望过。

1994年,常书鸿先生在北京逝世,根据先生的遗嘱,骨灰葬回敦煌,墓碑面对莫高窟九层楼。

之后,李承仙没有放弃敦煌工作,仍每年前往考察临摹。

1996年,为了继承丈夫遗愿,在距莫高窟59公里处开凿现代石窟,她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敦煌调研画画。

2003年李承仙因病在北京逝世,李承仙与丈夫合葬。

他们两人永远相伴在敦煌,守护着洞窟。

他们是亲密的夫妻,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因为共同的兴趣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爱情。

正如《致橡树》中写的那样: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常书鸿与李承仙 一生为保护敦煌而战斗 是夫妻 亦是战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此生只为守敦煌 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的故事

此生只为守敦煌 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的故事

敦煌,常书鸿,艺术,千佛洞,洞窟,徐悲鸿,中华民族,兰州,同事,壁画,敦煌石窟,文化,工作,生活,研究,惠景,梁思,玄奘,敦煌艺术,敦煌艺术研究所,巴黎,事业,人世,图录,使命,塞纳河畔,图片,土地庙,文章,永生

2020-04-01 #经典故事

中国人的故事|常书鸿:敦煌就是我的信仰

中国人的故事|常书鸿:敦煌就是我的信仰

常书鸿,敦煌,常沙娜,莫高窟,壁画,中国,资料,图案,巴黎,洞窟,土墙,石窟,设计,文化艺术,伯希和,流沙,爸爸,父亲,系统,代一,林徽因,敦煌艺术,敦煌研究院,人们,人民大会堂,全世界,图录,南区,历史,历代

2010-06-08 #长篇故事

「有约」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花开敦煌”

「有约」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花开敦煌”

常书鸿,敦煌,常沙娜,巴黎,父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作品展,先生,女儿,油画,艺术,沙娜,故事,作品,艺术家,设计,夫人像,生活方式,海淀,人物,地点,女孩,展厅,时间,父亲,画家,过人,创作

2010-01-17 #长篇故事

纪念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曾呼吁全天下救救莫高窟

纪念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曾呼吁全天下救救莫高窟

常书鸿,敦煌,莫高窟,先生,陈县,石窟,土墙,洞窟,壁画,工作,流沙,叶文玲,喇嘛,敦煌莫高窟,张大千,告诉你,人物,原文,敦煌石窟,榆林窟,研究所,筹委会,巴黎,千佛洞,县长,老师,飞天,辛普,在这儿,了一下

2008-08-12 #故事大全

一个敦煌新石窟的营造故事

一个敦煌新石窟的营造故事

石窟,陈江,壁画,常嘉煌,敦煌,洞窟,莫高窟,李承仙,勾线,常书鸿,画工,颜料,父亲,线条,研究,新石,敦煌市,母亲,画稿,硫酸纸,药师,工作,板土,党河,人类,地方,学生,工程,形象,日本

2017-06-18 #故事会

貌美的她与人私奔 丈夫带子女重建家庭 她的生活却越过越差

貌美的她与人私奔 丈夫带子女重建家庭 她的生活却越过越差

常书鸿,生活,敦煌,赵忠,家庭,李承仙,事情,常沙娜,就是因为,是一位,丈夫,男人,两个孩子,这样的事,这个原因,爱情是,这样的生活,结婚了,员名,新来,李承,蒋介,在学校,人和,名的,美术学校,都会,结识了,一生,下子

2013-07-24 #小故事

巾帼故事汇 | 樊锦诗:说好用一辈子守护敦煌 差一年 一个月 一天 一个时辰都不行

巾帼故事汇 | 樊锦诗:说好用一辈子守护敦煌 差一年 一个月 一天 一个时辰都不行

樊锦诗,敦煌,洞窟,莫高窟,敦煌研究院,数字,武汉大学,壁画,女儿,展示中心,荒漠,敦煌莫高窟,一生,互联网,历史,先生,夫妻,学术,孩子,家庭,戈壁,文物保护,游客,父亲,电影,研究院,网站,荣誉,风沙,院长

2020-02-15 #短篇故事

专访|叶舟:书写敦煌是我一生的宿命

专访|叶舟:书写敦煌是我一生的宿命

敦煌,叶舟,新闻,本纪,小说,第一句话,莫高窟,少年,家族,沙州,河西走廊,故事,时候,白鹿原,历史,宿命,才能,文化,母亲,精神,细节,赤子,过程,青春,索氏,敦煌研究院,文化里,一带,个人,东西

2020-03-1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