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吃饭睡觉画肉肉 “画饼充饥”竟是西方艺术史的起源

时间:2011-10-12

迄今为止,关于它的专著有几百本,不少学者更是将其定为自己的终身研究课题

提示:本文共有 38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达芬奇的画到底有多大的知名度?我们单看看《蒙娜丽莎》这幅画有多火就可想而知了。迄今为止,关于它的专著有几百本,不少学者更是将其定为自己的终身研究课题。

日本曾经将《蒙娜丽莎》借过去办展,因为参观的人数太多,主办方只能规定每个人在画前只能停留2秒钟。整个过程,就是立正和齐步走的速度。

在很多人眼里,那些被称为西方艺术的油画,除了光溜溜的人儿外,还真的看不出什么门道来。每当有像达芬奇、达利、拉斐尔等艺术大家的画展在某地举办的时候,你总能看到人头攒动的身影。不管办展多少天,几乎都是常常爆满。但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去看过画展的人,真的看懂了这幅画所想讲述的内容呢?至少当时的我,如果没有讲解设备,除了知道上面画了个人,就再也看不出什么内涵了。

作为艺术欣赏的小白,一次偶然机会,遇上了这本《大话西方艺术史》。作者是人送外号“意公子”的潇涵。意公子用8年的时间,深耕大众艺术普及领域,她的想法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艺术背后的小故事。由她主持的《艺术很难吗》节目在全网播放量突破32亿。

看不懂的西方艺术,到底有啥好玩有趣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发现呢?下面我就来简单的和你说道说道。

01

西方艺术的起源,源自于“我想吃肉肉”

早在30000年前,不太会写字的人,已经开始用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这些壁画的原料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用一些有颜色的矿物质、碳灰和泥土,加一点动物的脂肪和鲜血调和而成。但成色和持久度却非常不错,人们直到很久之后,才用碳-14等技术来鉴别这些画作所处的真实年代。

原始人用这些颜料,画牛、画马、画鹿,但他们并非是为了好玩和欣赏,而是因为他们肚子饿。因为当时打猎的设备非常落后,再加上远古时期动物体型普遍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大很多。那个时候,人们往往会连续很长一段时间吃不到肉。

那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怎么办呢?他们就想出了在山洞里面画画的念头。画完一头牛以后,就用石块等其他武器,不停的对着画好的这头牛使劲地戳戳戳。然后想象着这头牛变成了自己一家子的口粮。

后来,随着人们打猎武器升级之后,这些壁画上的动物所代表的含义就没有那么单纯了。这些动物浑身被涂满了鲜红的颜料,就好像身负重伤流血不止。而人们这么做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发泄自己对于别人的不满。

这个时候,画画的人心里就想着自己怨恨的那个人,动物身上画得有多红,就代表了画画的人有多恨对方。恨不得给对方造成“一万点伤害”,要是可以的话,说不定还会拿着容嬷嬷的针多扎几下。

当我们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博物馆中,对着满眼看不懂的艺术大作努力欣赏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这些艺术经典的诞生,竟会源自于一个“不让自己饿肚子”的念头呢?

随着人类的进步,我们所看到的画面内容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包括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壁画的构图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化,所表现的内容也由单个的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感的人物。对于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而言,壁画更加没有界限,是一个无拘无束创作的舞台。

02

相爱相杀的希腊众神,成了画家们笔下最好的素材

说到西方艺术,那就不能跳过了古希腊的故事。就像我们读书时候背诵朝代,唐宋元明清一定是连起来背诵一样,想要真正了解西方艺术史,那就要先来聊一聊古希腊。

古希腊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基本算是咱们的上古时代,就是炎帝、黄帝、蚩尤那个年代。那时候的艺术史用一句话说就是,他们画各种神。这点上全世界都是相通的。

当我们流传着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封神演义等神话故事时,西方人也同样在传颂着他们的宙斯、波塞冬、雅典娜的故事。我们可以将日食,说成天狗吃月亮,那么西方人也可以将打雷看作是哪些神在打架。

不过,虽然都是神,希腊的神和中国的神却截然不同。

我们的神,大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立地成佛,得道高升。飞升后的神,需要断了六根。大部分的神,都是孤家寡人。所以,偶尔的神仙之间的爱情故事,往往会引起众怒,只因单身狗太多,他们看不下去了。然而希腊的神,就不一样啦。他们除了神通广大外,其他的和普通人一样,七情六欲一样也不能少。

东方的神话故事,包括上古神话、宗教神话、民间神话。而希腊的神,则可以分为神的起源、王位争夺以及宙斯的情史这三部分。

像《丽达与天鹅》这样的主题,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都画过。当然,和希腊神话相关的世界名画可不仅限于此。

比如波提切利的《春》、《维纳斯的诞生》,提香的《窃夺欧罗巴》,丁托列托的《银河起源》。卡拉奇3兄弟的画作《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雷尼的《曙光女神》、《戴阿尼拉被人马涅索斯劫掠》。以胖美人著称的鲁本斯的名著《窃夺柳西帕斯的女儿》、《帕里斯的审判》等等。数上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能全部数完。

那这些希腊众神又为何会受到画家们如此钟爱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剪不断理还乱的相爱相杀。

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传说混沌初期,世界上出了第一个神——大地之母盖亚。不知是否因为太过孤单,没过多久,盖亚就自己生出了海洋之神、天空之神和山脉之神。

但光有四个神好像也不够,于是盖亚就和自己的二儿子天空之神又生了六男六女。但是天空之神因为几个孩子长得特别丑,就将他们全体监禁在了地狱,这可惹毛了盖亚。母不嫌子丑,哪怕长得再怪异到底也是自己生的。于是,她让最小的儿子替孩子他爸,或者说是孩子他哥哥,做了净身处理。

这个干掉了父亲兼哥哥的神,名叫克洛诺斯。和所有的皇位争夺战的结局一样,克洛诺斯因此顺势坐上了神界的王位。但是,他又时常担心历史会再次重演,于是他决定将自己所有的孩子都吃了,以绝后患。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一个接一个消失,他的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将最后一个孩子掉包,而这个唯一幸存下来的孩子,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天神宙斯。

宙斯是众所周知的花花公子,他的经历放到现在也可以出一本“撩妹”宝典了。而这些故事就成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塞尚、达利、拉斐尔的绘画绝佳素材。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会变成各种动物闯入美女的世界,上面提到的《丽达与天鹅》这幅画中的天鹅,就是宙斯幻化而成。《杜鹃山上的宙斯和赫拉》则描绘的是宙斯在风雨中变成一只喜鹊勾搭了自己的姐姐赫拉,之后赫拉才成为了宙斯的妻子。

如果你以为宙斯只会变成动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达那厄沐浴黄金雨》这幅画中,讲述的就是宙斯为了闯入少女闺房,居然化身成一团金黄色的下着雨的云。

当我们对于画作的创作背景故事有了了解后,我们会发现原来这幅画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啊。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让我们对于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实,大部分的西方艺术作品都主题非常鲜明。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不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背景,所以才会对画作不理解。这就好比是西方人看我们的《哪吒闹海》或者是《大闹天宫》,不知道故事背景,他们也同样看不懂。

03

追根溯源,东西方艺术几百万年前,说不定还是本家

小时候,我们很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好不容易长大了,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了,却又对世界从哪里来的产生了好奇。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我们的世界源自于一个叫盘古的人。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而在西方世界中,在希伯来文明的源头《旧约》中,“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是东西方文化第一个同源之处,这两个文明国度都一致认为世界初始于混沌中。在神话学研究里,有一种现象叫“比照性”,也就是说,神话起源来自于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人们在创造神话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于自身认知的一个过程。

人类的祖先从鸡蛋里那浑浊的液体中居然能诞生新生命这件事上,突然找到了感觉。这个天地,看上去不就是被一分为二的鸡蛋壳吗?而我们人类不就是那个“蛋壳”里孵出的新生命吗?

在认清了世界的起源之后,人们就开始考虑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而这个又是东西方文化的第二个同源之处,那就是人都是泥土捏出来的。

在西方文化的《创世纪》中提到,上帝用地上的尘土捏出人,一口气吹进他鼻子里,立马就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人——亚当。

而在希腊神话中,则提到普罗米修斯造人的步骤,先从地上捧起泥土,用河水将它沾湿调和。不一会儿,一个泥人就出现了。

而在我们东方的神话故事里,《女娲造人》原文是这样说的:

俗说开天辟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抄。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为什么东西方会如此一致认为人是从泥土诞生的呢?历史学家们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相比较遥不可及的天空,人们脚踏实地、休养生息的土地才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并且赋予人类延续生命的物质资源。而这和我们定义的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基本类似。

仔细想一想,的确如此。我们会将给予生命的河流,称为“母亲河”;我们会将澳门、香港的回归,称为“回到母亲的怀抱”……这些赋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安全感的,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都在做的事情吗?

04

写在最后

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演化,艺术本身也在不断产生变化。就像最早从古印度传到中国的观音菩萨,其实是留了一撮小胡子的男性形象。到了唐朝,才根据当时人们的信仰偏好,将男性的观音形象逐渐变为女性。不过,那个时候的观音,还是一种高高在上的高冷姿态。

当进入宋朝以后,观音才逐渐走下神坛。而等到了明朝《西游记》里,观音的形象才变成了那个有求必应、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美的标准会随着人们的眼界和偏好不同,发生转变,就像唐朝人们以胖为美,而现在人们追求减肥瘦身。不过,不管怎么变,对于美的追求,这件事永远不会变。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舒筱米的伴读小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吃饭睡觉画肉肉 “画饼充饥”竟是西方艺术史的起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话西方艺术史》:轻松入门西方艺术史 短时间提升审美品位

《大话西方艺术史》:轻松入门西方艺术史 短时间提升审美品位

维纳斯,动物,艺术,作者,人类,历史,起源,克洛诺斯,盖亚,人们,孩子,方式,语言,身体,乌拉诺斯,宙斯,米洛斯,西方艺术,这本书,东西,儿子,古希腊,含义,圣经,女性,思维,希腊神话,故事,新约,时间

2007-11-26 #小故事

《大话西方艺术史》:以浅白 风趣的方式讲述丰厚 宽广的艺术史

《大话西方艺术史》:以浅白 风趣的方式讲述丰厚 宽广的艺术史

人类,艺术史,大卫,圣经,方式,亚当,作者,代理人,故事,人们,大话,西方艺术,盖亚,壁画,浅白,艺术,耶稣,夏娃,希腊神话,语言,巴勒斯坦,我国,种子,苏轼,野兽,乌拉诺斯,佛印,摩西,苏东坡,诺亚

2008-06-13 #长篇故事

孙良 | 独行者艺术史

孙良 | 独行者艺术史

孙良,作品,创作,中国,历史,艺术家,都市,玻璃,形象,画面,绘画,上海艺术家,上海,精神,文化,艺术史,艺术,美术,天性,城市,个人,八十年代,对象,新潮,材料,水墨,空间,色彩,作品中,内心

2014-08-01 #故事会

《大话西方艺术史》:用风趣奇葩的方式 讲述深沉丰厚的西方艺术

《大话西方艺术史》:用风趣奇葩的方式 讲述深沉丰厚的西方艺术

艺术,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史,圣经,西方艺术,大话,方式,创作,故事,标题,专业,公子,内容,希腊神话,洞穴,香蕉,卡特兰,艺术大师,人类,人生,会心一笑,全书,名画,壁画,天价,奇葩,文明,时代,浅白

2009-05-08 #故事阅读

盘点|不得不看的十本艺术史书籍

盘点|不得不看的十本艺术史书籍

艺术史,艺术,清单,艾柯,H.W.,推荐理由,研究,贡布里希,詹森,美术史,历史,全书,读者,绘画,美学,艺术家,美术,领域,艺术通史,W.H.,A.F.,J.E.,J.,S.,丹纳,加德纳,翁贝托,艺术的故事,学者,著作

2020-09-06 #故事大全

《大话西方艺术史》: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 讲最高大上的艺术

《大话西方艺术史》: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 讲最高大上的艺术

大话,公子,艺术,绘画,艺术史,雕塑,名画,孩子,克洛诺斯,审美,新古典,这本书,书名,人物,写实,壁画,小弟弟,形象,父亲,大卫,宙斯,盖亚,莫奈,蒙娜丽莎,贝尼尼,达芬奇,圣经故事,天空之,绘画艺术,雕塑艺术

2011-06-15 #故事会

《大话西方艺术史》:与3000年绘画 雕刻艺术来一次亲密接触

《大话西方艺术史》:与3000年绘画 雕刻艺术来一次亲密接触

艺术,人们,公子,维纳斯,自画像,拉斐尔,壁画,故事,儿子,艺术史,米开朗基罗,创作,维纳斯的诞生,丢勒,圣母,大话,尸体,宗教,艺术品,艺术家,野牛,乌拉诺斯,克洛诺斯,库尔贝,提香,梅杜萨,盖亚,委拉斯开兹,伟人,剪报

2017-04-12 #故事会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品,艺术史,历史,课程,文章,王冕,黄小峰,中国艺术史,故事,文化,精神,美育,青铜,是什么样子,艺术的故事,这个故事,需要用,世界,产物,价值,声音,心灵,情况,感官,才能,特色,缺失

2020-09-2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