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番禺民办教育人到贵州毕节开展教育扶贫

时间:2011-10-14

9月15日下午,一群人走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犀牛塘村的泥泞小道。云贵高原上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但他们无心赏美景,心情亦是沉重。广州市政协委员、番禺

提示:本文共有 18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9月15日下午,一群人走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犀牛塘村的泥泞小道。云贵高原上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但他们无心赏美景,心情亦是沉重。

广州市政协委员、番禺区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锦荣领着这支队伍,队员都是来自番禺区民办教育家。在犀牛塘村的一户简陋瓦房里,他们目睹一位64岁酗酒父亲带着三个不满14岁孩子生活的潦倒景象,那种“家徒四壁”的现实感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绪。

这是王锦荣第三次带着番禺区的民办教育家来到贵州的深山。他们给当地带来了绘本、食品、教学器材等物资,番禺区优秀教师也给当地做师资培训。当地老师的坚守和当地孩子的境遇,也被刻在他们心里。这种感觉直戳心扉,乃至在给当地师资作培训时,来自广州番禺的民办幼儿园园长哽咽着完成了一节课……

“扶贫靠政府,也要靠全社会。”王锦荣说,教育扶贫是一场长期的事业,番禺的民办教育力量将深度长期参与进来。未来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他们会用各种教育资源去对接当地,不断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

贫困带来的视觉冲击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赫章县是广州番禺对口帮扶县。番禺区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为当地建学校、培育师资。社会资源也是参与教育扶贫重要力量。

9月13日起,王锦荣带着一批番禺民办教育人前往威宁自治县、赫章县。除了给当地送去教具玩具,番禺民办幼儿园的园长们更为当地输送幼儿保健,幼儿教育的知识。

这样的帮扶并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刻苦铭心。

为了了解山区家庭的真实情况,王锦荣带着帮扶团去了赫章县一户贫困户的家,结果没有一人能够心情轻松地走下山。

周平(化名)是64岁的老人,却有三个不满14岁的儿女,孩子的母亲在一次洪灾中丧生。

这一户人家屋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异味。在床和桌子之外,家里没有值钱的物件。周家依靠种植土豆黑豆和养鸡,一年也只有不到3000元收入。他们主要依靠低保金、养老保险等转移性收入过活。

周家家徒四壁

周平平时酗酒,在照顾孩子方面并没有投入精力。厨房里堆满了土豆玉米,每天三个孩子放学后,最大的姐姐就为全家人煮着这些食物。

周家的厨房

“这哪里像人住的地方!”现场的民办教育人觉得心里难受,纷纷掏出身上的现金,却又觉得不能直接给酗酒的周平,心理非常矛盾。

在下山途中,他们刚好碰上了周家的二女儿,这个孩子正放学回家。王锦荣掏出现金塞到她手里,告诉她:“把钱收好,但是不要告诉爸爸。”

王锦荣把钱塞到女孩手中

女孩有些茫然失措,说不上一句话。王锦荣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看到了女孩的慌张,但是在那瞬间自己只想找到一个帮助他们的方法。

深山里的深切感动

番禺区民办教育协会每一次进入大山,目的都是向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在上一次来到赫章县时,王锦荣说,自己不想只看县城城区的幼儿园,便向当地提出去最偏远的农村,看看乡里的幼儿园。番禺区民办教育协会希望把物资和教育理念,传递给最困难的幼儿园。

于是,他们从赫章县城出发,车辆要沿着山间的小路上盘旋,上坡、下坡、再上坡。这一路要经历颠簸摇晃,这一路看见的是人烟依稀,他们最终找到了藏在大山里的“犀牛塘村复兴幼儿园”。

犀牛塘村复兴幼儿园

犀牛塘村复兴幼儿园里的故事让王锦荣念念不忘,所以这一次他带着队伍又来到了这里,他说“有些感动是一辈子抹不去的。”

犀牛塘村复兴幼儿园的园长唐会是一名85后,她原本在县城做幼师。出于对大山孩子的爱,她留在犀牛塘村,并通过贷款租场地办了这家幼儿园。在各方努力下,幼儿园里有了多媒体教室、电子琴、空调、监控等硬件设施。

幼儿园的100多名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如果没有这个幼儿园,这些孩子的幼儿教育将一片空白,家长只会在6岁前将孩子送到学前班。

唐会和其他老师跑到一些贫困户家中,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劝说他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照料。复兴幼儿园对20多个贫困幼儿免除所有费用,近一半幼儿半个学期只交300元。

在这家幼儿园里,孩子玩的玩具是石子、瓶盖等废旧料做成的。因为床铺不够,有的孩子午睡时只能共享一张床。“我常常觉得对不起这些孩子,虽然有了幼儿园,却无法给了他们最好的环境。”唐会迫切的希望能改造幼儿园的洗手间和操场。

番禺区民办教育协会为幼儿园捐赠物资

“你做好方案给我,我来想办法。” 王锦荣说,带着热情来大山办学不难,难得是能坚持这么久,自己深受感动。

王锦荣说,在番禺区的支持下,威宁县赫章县两地的教育质量渐有起色。教育扶贫是一件长久的事业,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应该踊跃参与。番禺区民办教育协会有400多名会员单位,他们有实力也有意愿深度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龙锟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龙锟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番禺民办教育人到贵州毕节开展教育扶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贵州首家民办教育机构为教育家陶行知立像仪式在毕节鸿鹄中学举行

贵州首家民办教育机构为教育家陶行知立像仪式在毕节鸿鹄中学举行

鸿鹄,中学,陶行知,分会,学校,先生,贵州,活动,博士,开学典礼,塑像,学生,思想,行知,杨昌洪,会长,毕节市,学费,教育家,校长,贵州省,资金,践行,攻坚,教育,大爱,七星关区,印象,全国,师生

2015-10-23 #长篇故事

向她们致敬!2019年度贵州省三八红旗手事迹简介

向她们致敬!2019年度贵州省三八红旗手事迹简介

攻坚,群众,妇女,贵州,工作,贵州省,产业,干部,一线,精神,称号,妇联,工作中,扶贫,服务,杨红,初心,分行,践行,辣椒,发展,农业,基层,家庭,家庭教育,局长,总经理,毕节市,爱心,百姓

2014-09-11 #故事大全

贵州毕节:传统民俗过立夏

贵州毕节:传统民俗过立夏

毕节市,学校,小学,彩蛋,七星关区,王纯,未来星幼儿园,七星,节气,孩子们,开心地,民俗游

2018-08-31 #故事阅读

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团队走进贵州毕节 黔南

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团队走进贵州毕节 黔南

扶贫,团队,调研,黔南州,广州,成效,情况,毕节市,协作,谢治,一线,东西部,干部,广州日报,经验,故事,方式,相结合,深入基层,精准,罗甸县,贵州,都匀市,攻坚,全媒体,征集活动,扶贫办,线上线下,区块链,丽图

2009-05-19 #经典故事

贵州毕节“后搬迁时代”就业故事:务工一人 脱贫一户

贵州毕节“后搬迁时代”就业故事:务工一人 脱贫一户

扶贫,车间,孔维,威宁,合作社,孩子,毕节市,何琪,柏杨林,威宁县,工人,公司,街道,安置点,市场,蔬菜,员工,年龄,收入,政府,材料,电感线圈,工作,个人,丝线,搬迁户,毕节,私家车,老板,老百姓

2011-02-23 #长篇故事

贵州毕节民间传说之水淹麻塘

贵州毕节民间传说之水淹麻塘

青石,名字,人们,地名,水湾,奇怪的是,地方,平地,情侣,村里,民间,树木,棍子,相拥,麻塘,水淹,四面环山,就在这,这两条,山下,名的,小村庄,水都,传说,丘陵,习俗,习惯,作者,参天大树,时候

2020-06-24 #经典故事

惊动贵州省厅的“毕节凯里幼儿园性侵事件” 最新情况公布

惊动贵州省厅的“毕节凯里幼儿园性侵事件” 最新情况公布

幼儿园,微博,图片,儿童保护,儿童,组织,网友,公安厅,原图,成员,疑似,警方,贵州,贵州省,日向,工作人员,中发,工作组,毕节市公安局,凯里,假图,事件,公众,先向,名字,回复,孤儿,媒体,女童,属地

2020-03-14 #故事会

谁的责任?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翻版:贵州毕节公交失控故事后续

谁的责任?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翻版:贵州毕节公交失控故事后续

事件,司机,贵州毕节,乘客,责任,公交车,重庆,驾驶员,公交公司,大巴,网友,全车,想法,所在,护路,投币,结果,翻版,问题,后续,女乘客,有的人,相关部门,认为是,手打,杨家荣,苏某,上和,傍晚时分,素材

2012-04-2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