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童年情感缺失:“在我最美好的那些回忆里 父母从未真正登场。”

时间:2011-10-14

我有些好奇,事后特意找了这个宝妈私聊,她和我说了许多,我才知道这个宝妈当时那句话的含义,她小时候的童年几乎彻底被父母忽视了

提示:本文共有 34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前几天和群里的小伙伴聊天,谈到孩子大了一些该怎么带,一位宝妈突然说到,“无论如何我不会想我父母对我那样来待孩子。”

我有些好奇,事后特意找了这个宝妈私聊,她和我说了许多,我才知道这个宝妈当时那句话的含义,她小时候的童年几乎彻底被父母忽视了。

她给我描述的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母亲忙着翻看手里的账本,对她开心拿回家的奖状视而不见,她向母亲抱怨时,母亲头也不抬,“妈妈这么拼命努力还不是为了给你一个更好的生活!”

母亲怪她不理解爹妈的心,在父母看来,孩子完全忽略了父母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同时她也明白了,父母根本不懂她,不知道她到底需要什么。

她只想父母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她,在她需要父母的回应时能得到一个拥抱。

相似的情景并不少见。父母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有了小女儿、小儿子忽略了大宝的父母;想和父母撒娇分享心情却被父母敷;甚至取得了成绩没等炫耀就被父母泼冷水。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童年期情感忽视”。

什么是“童年期情感忽视”?

童年期情感忽视——简称CEN(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是由临床心理学家Dr. Jonice Webb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只是有的人严重有的人遇到的次数少。相比家暴或者虐待孩子,情感忽视所带来的创伤显得既隐秘又似乎微不足道。

但实际上,它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与远比我们想像的要严重的多,尽管大多数时候父母可能只是无心之举。

Dr. Jonice总结的情感忽视分门别类有很多种,不光是忽视对孩子的情感回应,还包括对着子女期待过高而形成的落差伤害,还有敷衍孩子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孩子欺骗造成孩子自尊受挫、自卑等等。

我们总说父母是镜子,一举一动孩子都在模仿,但实际上,镜子的意义远不如此,它还包含着反馈和回应的意思——父母要积极的对孩子的情感表达做出回应。

孩子的所有喜怒哀乐在父母那里都得不到回应,如同泥牛入海,反过来孩子们多半还会被呛一句“我们这拼还不是为了你!”而变得心生惭愧。

“在我童年最美好的那些回忆里,父母其实从未真正登场过。”何其悲哀。

父母哪些情况下会导致孩子容易被“情感忽视”?

1、父母过度的“控制欲”

有些父母孩子面前不苟言笑,很有父母的身份感,会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规矩办事,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孩子的人生,也不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这种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多半会是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要么被父母卡的死死的,长大后变得懦弱自卑,要么会奋起反抗,长大后脾气暴躁,喜欢一意孤行。

显然,哪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宋倩显然就是这类型的母亲,对女儿严格的同时一心想着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好在最后,孩子的奋力反抗让母亲清醒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可惜生活不是电视剧,太多孩子在父母的控制下度过了不属于自己的一生。

台湾神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也有一个荒诞的故事,母亲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让儿子的人生不断重启。

只要孩子的行为做法不符合母亲的想法,母亲就会用遥控器重启孩子的人生,可怕的是每次重启孩子的记忆都会保留,这样孩子只有按照母亲的想法去做去生活,人生才得以继续下去。

2、父母追求完美

有些父母不单单是控制欲强,更会近乎变态的“追求完美”,孩子做的再好也不会表扬,只会继续要求孩子更努力,哪怕孩子的进步很大,家长也不会表扬一句,只会继续打击。

某些时候,这类家长的出发点我们或许理解一二——很多“追求完美”的家长在旁人面前或许不会吝啬对自己孩子的赞美,只是在孩子面前永远不会表扬一句,“怕孩子骄傲”。

想起前几年看到的一则新闻让我深有感触,一名品学兼优的女生一举考上了哈佛大学,可母亲对女儿的成绩依然不满意,尽管在背地里她早把女儿当成了骄傲。

结果令这位母亲没想到的是,在某次成绩出来后,自己的习惯性打击让自己永远的失去了女儿——孩子自杀了。母亲再怎么后悔也于事无补了。

在父母这种“变态”的追求完美教育之下,孩子也会“深受其害”把自己的目标设立的过于不切实际,最终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父母过于自恋

还有些父母永远把自己当做核心,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需要孩子用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各方面需求,而压根意识不到自己作为父母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这种父母养育孩子在着某种程度上也是“亲职化关系”的一种体现,即父母和孩子的身份在某些层面产生了颠倒。

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自我认同感会十分低下,长大后无法顺利表达的自己的情感需求,重点是自己也完全意识不到。同时也会变得自卑、敏感。

4、父母缺失&放纵

还有一些孩子在生命中是没有父母存在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离异、死亡、长期忽视等等,总体来说也分两类,一种是父母确实不在了,另一种是父母存在却“形同虚设”。

无论哪种来说,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少管所里接受管教的大部分孩子都存在类似的情况,要么父母不在没人管,要么父母在却过于放纵压根不管。

我们熟悉的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的父母,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儿子的态度也是放纵过度。

他的父亲罗伯特唐尼是知名的导演,同时也是典型的“嬉皮士”,这导致小唐尼在八岁时就开始吸食毒品。这也直接导致唐尼在今后的人生中跌宕起伏,差点儿陷入深渊永劫不复。

被誉为“中国网红第一人”的沉珂,更是此类童年情感缺失代表的典型。

小时候沉珂家境殷实富足,父亲是某上市药企的老板,母亲常年在国外度假,小学四年级开始沉珂被父亲转入贵族学校上学,从此之后父母几乎从她的生命中离场了。

没有父母管教的沉珂开始接触到“地下文化”,接触吸毒,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在2008年2月自杀(未遂,15年复出)。

当年沉珂的一篇采访其中一句话让我记忆尤为深刻,“29岁了,我在现实生活中依旧无法获得安全感。”

被忽视孩子们长大后会变得怎样?

在我们印象里,童年情感忽视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情,而相比虐待、欺凌等带来的心理创伤,情感忽视似乎不值一提,但实际上,它对我们成年后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1、低自尊&自我价值低估

童年经常被情感忽视得孩子长大后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低自尊”,同时过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往往是在小时候的生活中的得不到父母的表扬、称赞、认同所造成的。

2、情感表达出现障碍

长期处于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严重的情感表达障碍,首先是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明确的情感需求和感受,其次,当明确这种意识的时候又不会表达,并且觉得这种需求是羞耻的。

3、严重的空虚感

除了低自尊和情感表达障碍外,这类孩子长大后还会出现严重的空虚感,常常觉得好想丢了什么,但又说不出来,更有甚者会对生活失去兴趣,感觉什么事都毫无意义。

4、抑郁

上述三种情况严重之后带来的最直接最表象的结果就是抑郁。这也使大部分童年情感缺失者成年后会出现的最严重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5、成瘾&不自律

童年情感确实还会造成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感,进而变得极端不自律,放纵,在某些方面也会因此为了重获控制感而形成成瘾行为。

怎样摆脱“童年期情感忽视”带来的后果?

有过严重童年情感缺失的人,长大后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要么是无法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要么就是羞于开口恐于表达,怕给别人带来麻烦。

无论自己的感受是好是坏,无论自己的现在的心态消极还是积极,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敢于发声,敢于表达是修复童年情感忽视带来的创伤第一步,这没什么好羞耻的。

其次是仔细分析自己的内心,探索自己的这些情感需求,慢慢改变自己之前对于情感需求的认知,最后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逐步满足自己这些心理需求。

这些事情都可应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完成。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完美的父母”或者童年,但我们也知道这显然不可能。

我们都是第一次生而为人,父母更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是不可避免。

即便今天我们去了解童年情感缺失这个话题也不是为了指责父母,甚至向他们报复,只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帮助自己。

经过我们自己曾被无意伤害,曾被父母忽视,但这依旧不影响我们做出改变,变得更好,成为更合格的父母。

“我的妈妈今年8岁了,我之所以说她8岁,是因为生下我之前,她只是一个女孩子,生下我之后,她才是一个妈妈,我今年8岁了,所以我的妈妈也8岁了。”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童年情感缺失:“在我最美好的那些回忆里 父母从未真正登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心理学家:童年情感忽视 会在成年后一直影响着你

心理学家:童年情感忽视 会在成年后一直影响着你

情绪,情感,孩子,需求,家庭,照顾好,人际关系,学会,家长,父母,经历,行为,影响,对自己,转移到,个人,中长,情况,同事,成人,数据库,模式,社会,缺失,到自己,对他人,所以就,环境中,表达自己,觉察到

2020-03-19 #长篇故事

那些童年缺失的 让我成为平庸的大人

那些童年缺失的 让我成为平庸的大人

孩子,给孩子,北岛,孩子们,内容,知识,刘慈欣,叶嘉莹,王安忆,教育,专业,古诗词,年纪,想象力,时候,智慧,父母,生命,课程,音频,周时,林西莉,叶先生,科幻故事,名师,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内驱力,世界,人生

2018-05-07 #故事大全

708090后童年家庭教育缺失 不让孩子活成自己当年的样子

708090后童年家庭教育缺失 不让孩子活成自己当年的样子

孩子,家庭教育,父母,缺失,家长,老板,老母,丑小鸭,儿子,天鹅,样子,鸭蛋,教育,生活,遗传,老母亲,了学,归原,选定你,回来了,出处,人生,不太会,上学时,个性,代价,信息,依据,先天,分水岭

2011-02-21 #短篇故事

童年缺失父爱 将来父亲可有可无 别怪孩子与你形同陌路

童年缺失父爱 将来父亲可有可无 别怪孩子与你形同陌路

孩子,父亲,小红,父爱,杨某,妈妈,家庭,小时候,爸爸,角色,男人,苏明,苏大,我妈妈,让孩子,都会,父母,学校,一生,云南,事情,人生,典型,女孩,女儿,奶奶,悲剧,感情,意见,时候

2015-02-07 #故事大全

北大包丽去世:父母对子女关于情感和两性之间的教育是否有所缺失

北大包丽去世:父母对子女关于情感和两性之间的教育是否有所缺失

包丽,父母,妈妈,女儿,教育,孩子,底线,时代,生命,日中,事情,对子,情况,消息,时候,社会,责任,孩子是,能不能,该怎么,多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人心,事实,两性之间,万事万物,东西,优劣,人渣

2009-09-05 #故事阅读

《金宵大厦》鸦乌 父母看看 为什么好的童年可以受用一生

《金宵大厦》鸦乌 父母看看 为什么好的童年可以受用一生

东东,父母,孩子,妈妈,爸爸,一生,爸妈,终点,起跑线,这个故事,金宵,好的,打乒乓球,有钱人家,贵族学校,都会,都赢,大厦,压力,世界,单间,分歧,个人,人眼,原因,名额,大人,地下室,最让人,巴士

2013-08-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童年的烦恼 父母该如何引导?

童年的烦恼 父母该如何引导?

钢琴,杰伊,孩子,时候,老师,大汤,汤普森,妈妈,儿子,兴趣,音乐,耐心地,动力,小时候,掌声,样子,缺失,身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件事情,普森,汤姆森,约翰,小嘴,笔友,个人,一节课,一段时间,事情,亲戚朋友

2007-04-08 #小故事

《熊出没·变形记》:不要缺失孩子的童年

《熊出没·变形记》:不要缺失孩子的童年

熊出没,电影,光头,亲情,孩子,父爱,大人,影片,情节,故事,用心,程度,过程,进步,国产动画,环保,这部电影,这样想,皮克斯,马哈鱼,大电影,电影技术,越来越好,催泪,主角,主人公,主线,传统,创意,动画

2012-10-0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