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探索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PPT读书笔记

时间:2011-10-18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就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读书笔记法,看看同处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人如何看待阅读以及做笔记这件事,希望各位可以有所收获

提示:本文共有 40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我们都知道打游戏要看攻略、打球要看教程,但是到了阅读这件事情上,却很少人有意识地了解过阅读方法论。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就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读书笔记法》,看看同处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人如何看待阅读以及做笔记这件事,希望各位可以有所收获。

作者介绍

奥野宣之,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 50 万册。

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进行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 NHK 和 TBS 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著述背景

作者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一直以来都在探索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其首创的「一元化读书法」与其说是一种记录方式,不如说是一种享受人生、与书交流的方式。

书中带着日本人特有的细腻感,一条条详细展开讲述读书的种种技巧,甚至给一些人带来了啰嗦之感。

事无巨细记到笔记上的方式也许更适合具有「判断型」性格倾向的人,不太适合「感知型」性格倾向的人,所以本书评价分化也有点严重。(不过我并不提倡把自己默认归类为某种人,性格在一生中还是有调整空间的)。

书籍内容

▎前言

很多人似乎读过很多书,但其实只是翻阅过,只有认真与书对话,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可以活用的「智慧」,才是聪明人的读书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读书方法。

如何判断是否有效读过一本书?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它的优点都在哪里

每个月读多少本书、几十分钟看一本书的这类目标,在「有效阅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多读法和速度法也许也可以做到有效阅读,不过并不适合大部分人,只有读书笔记是适用面最广的读书方式。

▎第一章丨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当你决心开始记笔记,你读书的过程便不再随便,而是充满目的性和主动性。笔记可以

帮助你真正消化书中信息,使之成为你的一部分帮助你深入理解书中要点,并方便随时翻阅参考

选择合适的书籍,决定了整个读书过程的质量,一本不合适的书,即便读书笔记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好的收获。

读书的完整流程包括四大部分:

如何选书:怎样选择真正想读的如何购书:怎样买到真正有益的如何读书:怎样加深思考和理解如何活用:怎样运用书中的知识

▲ 选书购书不应临时起意,而应来自于过往积累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留意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脑海中浮现的点滴,并且做好随想的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

最好不要跟着各种榜单或者书店推荐来购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有更大收获。

▲ 读书时不要一味依赖记忆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工作后的人应该都有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学生时期那么强的记忆力了。人的记忆力是有上限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只会越来越差,假如依照学生时期的经验,是做不到终生读书、终生进步的。读书笔记则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

此外,人的灵感思考就像雾气一样,没有及时书面化就会消散掉,把随时随地的灵感、触动记到笔记中,即便过几年依然可以使用,人一生能「悟到」的机会不多,浪费实在可惜。

首先,肯定不能长时间靠热情来维持,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形成习惯,才能坚持下去,就像人不会觉得天天刷牙难以坚持一样。

此外,细心感受读书笔记的作用,虽然看起来这样做费时费力,但其实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即可感受到它的巨大好处。

最后,应根据个人成长情况创造、调整适合本人的记录方式,这会让你富有成就感,激发你的动力,一味照搬别人的读书笔记方法就像试图穿别人的衣服一样,总是不合身。

完全按 5 个步骤读书确实很麻烦,但是既然拿出珍贵的时间读书,长远来看大家肯定都是希望能有所收获的。

所谓的「一元化」就是把随想、清单、剪藏和笔记都放在同一「本」笔记中(可以是纸质的,当然也可以是笔记软件),最重要是放在一处,这样更容易上手和坚持,自由度也很高,为了方便活用,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有灵感时不要想着分类,先记下来,可能日后就派上用场要留好时间记录和速记标签,方便检索适当地剪藏、扫描信息,可以减轻录入压力,方便日后重读

▎第二章丨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 书的质量很重要,但也要注意符合个人需求

一个很重要的买书诀窍是注意书籍的出版社,好的出版社不管是版本、注解还是翻译等,往往都是质量的保障。就像买家电需要关注品牌一样,买书也不可以随便挑便宜的阿猫阿狗出版社乱买。

不过即便书的质量再高,也要符合个人需求才行,要判断一本书是否符合需求,最好不要靠一时的购买冲动,可以放到购书清单里面搁置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想买,才说明是真正的读书需求。这种方式可以掌握购书的主动权,而不会被出版社或社交媒体牵着鼻子走。

经常读书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一些领域的入门书籍或严谨的专业书籍,都会在书中附上或提及行业内的参考文献、经典书籍,当你想深挖某个领域时,最好先看看入门书籍按图索骥,可以节省很多精力,这个步骤甚至会决定你在该领域的深度。

无论国内国外,都有各种书评网站或媒体,在确定购买一本书之前,不妨看看评论家或书评达人是如何看待这些书的,顺便对书的框架有一个大概了解。

网络购书并不能代替书店购书的体验,人与书的美好邂逅会成为回忆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是线下购书,可以看看前言目录,亦足以辅助判断。

▎第三章丨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

如果经常看到网上别人的读书笔记,可能会产生错觉,觉得一定要长篇大论发人深思才是读书笔记。其实每本书读完简单几句读后感都比没有要好,尤其是刚开始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先从简单几句话入手,慢慢地你自然就能输出更高质量的笔记。

甚至,做不来笔记也不要强迫自己变成形式主义,不管用什么方式阅读,最重要的是踏实理解书中内容。

▲ 以输出思想为前提进行阅读输入才是最高效的

很多人都知道,教是最好的学,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别人讲解书中内容时,才说明真的读懂了一本书。

当然现实中不可能到处跑好为人师,所以做读书笔记是最易上手、适用面最广的输出方式,简单加这个步骤,就可以完成「随便读读记多少算多少」到「为了写好笔记而认真读书」的心态转变,极大提高读书效率。

▲ 读书是沙里淘金的过程,只读对自己有用的事情即可

任何书都不可能全是干货,总会有水分乃至糟粕,所以读书时应该抱着淘金的心态,没有必要拼命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内容即可,可能整本书看完你的读书笔记就只有触动的几句话,那也完全足够了。

▲ 做读书笔记并不会打破阅读的享受过程

很多人都会有经验,说是做笔记,但是整本书都画满了,这样其实打断了享受阅读的过程,而且整本书都是记号就没有轻重之分,反而无从使用这些宝贵记录。

因此作者推荐的读书方式是这样的:

通读:先尽情享受阅读,在此过程中把觉得不错的页面折角或加书签重读:读完一遍后,重读折角的页面,站在全书视角依然觉得好,那就再折另一个角标记:重读一遍有两个折角的页面,觉得依然常读常新的话,就用记号笔进行重点内容的标记

其中,做标记时要给标记形式分好类,不能波浪线或直线划到底,那就失去标记的意义了,可以按作者推荐的标记方式来:

普通直线:客观上应该重要,暂时先画出波浪线:主观上觉得重要,值得画出圆圈:专有名词、关键词等吸引眼球的内容

这种火锅葱跟鱼总是挨着的,在笔记上的形式体现,就是先摘抄、再评论,二者紧挨着,注意感想要在摘抄完一句后马上写,这样才能反映当时看法。其中感想不一定要是什么深刻的内容,可以就是一句「好棒」,只要是发自内心即可。

这种摘抄原文的方式既可以帮助大脑记忆书中内容,同时因为延长了阅读时间,有机会更深入理解书中内容。

摘抄时不要什么看着好的都摘,最好是摘抄能带给自己新认识、新震撼的内容,这样读他们才有意义。

▎第四章丨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没有人有精力经常重读原书,但是为了温故而知新,重读当时的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重要的是重读时要能回忆起书中内容,假如不行,那就再参考一下原书,这样才有重读的效果。

除了回忆旧时体验,每次重读其实就像不同时间为同一个景点拍照,时移世易,都是一种新体验,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思想就会慢慢具有厚度。

先读简单的书,再读复杂的书,可以逐步扫清理解障碍。每次都重读简单原书当然不可取,不过重读同领域简单书籍的笔记,就较容易了。

此外,带着过往书籍笔记的积淀看新书,容易触发更多联想。

笔记一方面可以锻炼个人写作能力,所谓创意就是原有元素的重组,读书笔记可以帮助积累用于激发创意的原始素材。

此外,无论你在什么领域遇到问题,总能找到 ABC 等相关书籍,让它们在读书笔记中进行观点争论,最终辅助决策,这比找熟人商量或自己瞎想半天更明智。

要养成重读笔记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置身于某些预设场景,比如睡前既然要刷牙,睡前当然也可以重读一下笔记。

为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是很重要的,读笔记和读书一样都是享受的过程。 习惯使用清单的人也可以采用任务提醒的方式,重点在于怎样能让自己动起来。

笔记总会越做越多,这时候索引就很重要,它决定了你是否能用好这个知识库的内容,好的索引标签体系需要根据个人需求来制定,达到理解效率最大化。

有条件的话,数字化索引体系是很好的习惯,比如借助笔记类软件的「标签」等工具。

▎第五章丨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 15 个技巧

该章节内容比较繁细,且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感兴趣的建议阅读 思维导图 中该板块,本推文中略去这些小技巧。

栏目结语

其实早两年看到这本书的豆瓣评分还是在 8 分以上的,如今再看就直掉到 7 分档了,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应该还是越来越多人失去耐心了,总想着一本书能解决所有问题,没有沙里淘金的精神,更难以理解这位日本作家执着于下慢功夫、苦功夫的坚持。

越是这样的时代,能静下心来的人才更可贵,也更有机会超越其他人,古人讲「欲速则不达」,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里是「PP酱」,我们下期再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探索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PPT读书笔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大神分享简单高效的读书笔记妙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大神分享简单高效的读书笔记妙法

笔记,奥野,内容,信息,清单,阅读一本书,方法,标记,记笔记,这本书,书名,感想,目的,笔记本,活用,作者,一本书,做标记,能帮助,这件事,三要素,书店,兴趣,创意,剪贴,后浪,墨水,地方,威力,建议

2018-04-27 #故事阅读

书评:《怎么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读书笔记法》

书评:《怎么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读书笔记法》

作者,笔记本,书本,想法,工具,阅读一本书,寻一寻,生活方式,都会,职场,以方,东西,亲身经历,信息,停下来,初心,取阅,印象,心情,所需,感觉,成就感,技巧,操作性,收藏夹,玄关,答案,记笔记,读书笔记,通篇

2019-01-19 #短篇故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奥野宣之的笔记读书法 把书读懂读透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奥野宣之的笔记读书法 把书读懂读透

笔记,奥野,内容,读书笔记,方式,感想,笔记本,书本,信息,方法,火锅,记忆,相关信息,作者,书籍,好书,清单,活用,书名,工具,思想,时间,段落,词句,评论,过程,重点,实用,喜欢上,对自己

2017-03-11 #经典故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想要提高读书效率 试试做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想要提高读书效率 试试做笔记

笔记,内容,时候,读书笔记,中内容,作者,情况,火锅,笔记本,才能,知识,评论,奥野,好的,书评,信息,清单,浪费时间,记笔记,读的书,很喜欢,写书评,可以把,来记录,这一部分,这本书,都会,一角,东西,中东

2007-09-02 #经典故事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问题,笔记,笔记本,过程,阅读一本书,信息,读书笔记,折角,告诉我们,内容,小伙伴,方法,才能,读书会,松鼠,知识,精华,观点,记笔记,资源,实用,我们需要,这本书,任务,书名,书单,书评,作者,内化,好处

2011-07-14 #短篇故事

读书笔记|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读书笔记|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书籍,内容,想法,这本书,时间,一本书,读书时间,知识,工作,作家,压力,地方,网络,习惯,信息,价值观,时候,敏感度,方式,档案,洞察力,能力,对自己,收集信息,阅读一本书,好的,改变自己,还可以,书店,东西

2018-12-12 #长篇故事

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发现了多位名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发现了多位名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内容,笔记,火锅,方式,笔记本,知识,想法,方法,部分,作者,感想,记忆,重点,个阶段,对自己,我们需要,读书笔,读书方法,信息,才能,日期,步骤,评论,过程,来提,书名,场景,横线,知识点

2018-06-23 #故事大全

5个阅读步骤+19个技巧=有效阅读一本书

5个阅读步骤+19个技巧=有效阅读一本书

笔记,阅读一本书,作者,读书笔记,这本书,奥野,书籍,方法,笔记本,读书笔,内容,思想,知识,记法,书本,人生,信息,剪报,技巧,效率,方式,清单,目标,目的,需求,实用,活用,使我们,最简单,事情

2009-05-0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