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齐鲁医院周敏:用生命守护生命 用温暖传递温暖

时间:2011-10-22

如今,英雄们已回到家乡,返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提示:本文共有 21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曾带着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前往湖北,给那里的患者带去了精心的治疗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如今,英雄们已回到家乡,返回到了工作岗位上。5月12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召开援湖北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暨“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报告人周敏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监护室护士长,主任护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临时党支部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第17病区护士长。

在武汉这60天的日日夜夜,我真切感受到使命、责任、担当、坚守和感恩!我们有‘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豪情,有抢救生命的惊心动魄,有护理患者的温情……每天都发生着感人的故事,大家用生命守护生命,用温暖传递温暖,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听到最多的称赞就是“你们山东医疗队真好”!

迎难而上 用生命守护生命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常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手段复杂,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隔离病房的护理工作不仅要负责患者的治疗、生活、心理和感染控制,甚至垃圾的打包清理、腹泻患者的粪便处理,都需要护士亲自来完成。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对护士的生理和操作技能都是巨大的挑战,再戴上两层手套、N95口罩和护目镜,不要说高流量氧气吸入、无创有创呼吸支持、血液滤过、中心静脉护理等操作,就连静脉采血、输液穿刺、吸氧、雾化吸入等这些熟悉的常规操作,都要承受诸多风险和困难。

大家发扬“齐鲁精神”,迎难而上!雨夜到达武汉的第三天,我们就要整建制接管病区,看到我征询的目光,孔娟团队--孔娟、胡诗诗、陈默、时晓慧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冲入“红区”;第一周队员陆续出现状况,头晕、恶心、呕吐,脸部、头顶出现压痛、破溃,当我心疼的给他们抹药、心里考虑怎么调班时,听到笑着说“没事,护士长,我换个地方压”;大家齐心协力找到护目镜不起雾的方法:尽管困难重重,却丝毫不放松,以“齐鲁标准、齐鲁规范”要求自己。有患者院外带入压疮,拿出自己带来的泡沫敷料、护理垫,细心换药,每天拍照监测变化;长期卧床,教导病人练习床上呼吸操,锻炼肺功能;为进一步熟练掌握血滤、高流量吸氧操作,利用休息时间听课培训。

这些规范而又专业的治疗护理,给了患者极大的信心和支持,也让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此次援湖北一线的救治工作中,护理团队是本次任务中最苦、最累、最强的团队,也是最能打硬仗的团队!看着一位位患者的病症从重到轻再到痊愈出院,我们由衷地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很内疚,没有照顾好大家,70多天的日夜相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却没能一一记住大家的容颜,因为病情变化、多次调整班次,连续几天夜班,休息时间加班,每次听到的都是“护士长,我能行,我来上!”在这里,我向与我并肩作战、全力付出的兄弟姐妹表达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正因为有你们的付出和努力,我们才能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温暖传递温暖

一位94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刘奶奶,她是治愈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

记得她来的那天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白天就已经在工作群里看到她来的信息,我们都严阵以待。她的情况并不乐观,基础疾病多,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老人精神状态极差,不愿和任何人沟通。当我看到她不停咳嗽想靠近帮她时,她挥手让我避开,并将头偏向一边,那一刻我心里难受极了,老人是怕传染我呀!我们像对待老小孩一样陪伴着老人,想吃青菜肉丝面,特意联系医院食堂做给她吃,慢慢的,刘奶奶从刚来的一言不发到打开话匣子,从一个不太配合治疗的重症患者到治愈出院,临出院前还在病房给我们表演了一段“健步如飞”。从她的身上,我们每个队员都在感叹生命力量的强大。

我们的医疗队员们把患者当作自己的朋友、家人,去照顾他们的心情,倾听他们的埋怨,安抚他们的情绪,为他们饭食不合口味操心,为他们病情反复而担忧……随着治愈的患者们陆续出院,我们收获了充满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收获了"连花清瘟牌"感谢信,收获了患者竖起的大拇指,我想,这就是对我们“齐鲁人”最好的肯定。

我们平安回来了

作为17病区的护士长,心中倍感压力,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做好防护,团队中大部分都是80后 90后的护士,他们是年轻的人父人母,是刚刚领证的新娘,是新晋的奶爸......我把他们平平安安地带出去,更要把他们平平安安地带回来,带回到他们的家人身边!

我们是国家医疗队里坚守到最后的医疗队,也是山东省在武汉时间最长、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最多的一支国家医疗队,当李玉主任和费处带着我们远离欢送新疆队的人群,坐上公交车,去迎接新病区的那一刻,我深深的理解了坚守和担当!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没有辜负患者们那一声声感谢!

当4月21日结束14天的隔离休整后从大巴车上下来的那一刻,再次回到我熟悉的医院和学校,拥抱着我亲爱的同事和家人,我内心无比的轻松和踏实。终于到家啦!

作为山大齐鲁医院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在武汉这段时间,有郭书记和樊校长的殷殷教诲,有侯书记和陈院长的切切关怀,有所有同事和朋友们的关心和牵挂,还有源源不断从医院大后方运来的物资装备,是你们强大的后方保障让我们毫无牵挂地全身心投入抗疫战斗中。

经此一疫,铭记终生!如今我已返回到工作岗位,我将秉承“坚定信心、不辱使命,齐鲁精神、敢打必胜”的抗疫精神,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做好奋进齐鲁人!

作者:周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韩虹丽整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齐鲁医院周敏:用生命守护生命 用温暖传递温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守护生命 守护学业 守护成长

守护生命 守护学业 守护成长

疫情,作业,班级,活动,让孩子,家长,打卡,故事,劳动,防控,孩子们,学生们,大河,发自内心,客户端,学生,学校,小学生,小组,征文,积极响应,细节,宣传,指导,一起学,孙桂萍,李启,程永,大河报,一桥

2014-03-14 #经典故事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守护者,日记,地点,武汉,护士,一线,疫情,王月华,医院,妻子,医护人员,病人,防护服,中国中医科学院,挺身而出,不幸,中医药,医生,患者,战友,生命,武汉市,英雄,金银,吴伟强,吴丽,徐国良,曹洪欣,李慧,黄晓霞

2020-06-25 #经典故事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守护者,日记,武汉,护士,一线,故事,疫情,王月华,妻子,医护人员,医院,病人,防护服,中国中医科学院,挺身而出,不幸,中医药,医生,患者,战友,生命,武汉市,英雄,金银,吴伟强,吴丽,徐国良,曹洪欣,李慧,董宗祈

2013-02-13 #故事阅读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守护者,日记,武汉,护士,一线,疫情,王月华,妻子,医护人员,医院,病人,防护服,挺身而出,中国中医科学院,不幸,中医药,医生,患者,战友,生命,武汉市,英雄,金银,吴伟强,吴丽,徐国良,曹洪欣,李慧,黄晓霞,董宗祈

2020-06-25 #短篇故事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医护人员,人间,总会,病魔,到来,为了谁,谢谢你,为我们,我们相信,因为有,我们不怕,我们知道,挺身而出

2012-05-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人的故事 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疫情

中国人的故事 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疫情

守护者,日记,武汉,护士,疫情,王月华,一线,妻子,医护人员,医院,病人,防护服,中国中医科学院,挺身而出,不幸,医生,患者,战友,生命,武汉市,英雄,金银,吴伟强,吴丽,徐国良,曹洪欣,李慧,黄晓霞,董宗祈,胡明

2010-11-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守护生命作文1000字

守护生命作文1000字

生命,潜能,时间,守护生命,孩子,四川,地震,知识,学生,李中,人民,婴儿,母亲,生命的奇迹,三楼,大眼睛,作文,办法,医生,垮塌,天坑,小女孩,废墟,时候,江豚,灾难,胳膊,短信,筷子,在我们

2008-09-28 #经典故事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他们挺身而出 用生命守护生命

电视,中国军网,封家,嫦娥,军人,分分钟,军嫂,天河,基地,着陆点,犯罪分子,答案,领证,闭门羹,命名为,不回家

2012-01-0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