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宋庆龄为中国人民防疫救灾的故事

时间:2011-10-23

春天的防疫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此时此刻,全国人民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让我们想起历史上宋庆龄为中国人民防疫救灾而奋斗的故事。

董必武的一封紧急救援信

1946年的春天,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春寒料峭,疫疠流行,宋庆龄收到了一封信。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区救济总会主席董必武写来的紧急求援信!信中说:

(向上滑动启阅)

孙夫人尊鉴:

该省(山东)去年因蒋军进攻,黄河以南地区尽遭兵燹,群众损失惨重……灾民约近2000万。鲁中之南麻悦庄东里店(沂北、莱芜、临朐间)一带灾民达15万人,加以疫疠流行,死亡甚众,胶东之昌邑、平度以南,亦为广大灾区。现山东各级政府已尽力所能及筹集粮款,急放赈济,并号召地方部队及政府人员节衣缩食救灾渡荒,普遍组织人民进行生产救灾渡荒运动,只以灾区过广,灾情太重,力有未逮,故特再烦夫人代向国内外正义人士呼吁救济,临书迫切,专此敬叩

春安

董必武

4月12日

展函阅读之际,宋庆龄正在为防疫救灾而奔走呼号。她与董必武、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一起,为解放区的防疫救灾殚精竭虑。她以个人崇高的声望,广泛联络和动员国际社会各界人士,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争取支持,亲自指导物资运输和对外宣传的具体细节,汇聚起防疫救灾的磅礴之力,为中国人民做出了特殊贡献。1946年4月13日,她写信给助手王安娜说:“我们将为陕西西南部的疫区发出捐款呼吁。请告诉周(恩来)先生,在我下一封呼吁信中,我们需要陈述一些具体的细节。我还要把这封呼吁信的副本寄给在伦敦的中国运动委员会的伍德曼小姐。” 这位王安娜女士是德国博士,抗战时期被周恩来派到宋庆龄身边,曾去香港把珍贵医疗器材运回延安。13日这一天,宋庆龄又致函美国的普赖斯女士,谈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代表去张家口和延安,回来之后制定计划,准备把全部“联总”救济物资的25%至33%给解放区,并主张将解放区代表列入各地区“联总”名单,这些进展让宋庆龄非常高兴。但是她感慨地说:“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战胜重重阻碍和严重的文牍主义。”为了确保救济物资运到解放区,她对普赖斯女士说:“不论你们送来什么物资,都要先送到上海。从这里,我们就能想办法用‘救总’的轮船或军用飞机把这些物资送到目前最需要的地区。”得知解放区救济总会希望购买药物,宋庆龄联系美国友人,嘱咐用募集到的3800美元购买拜尔药厂出品的“梅拉希尔—D”,用于治疗血吸虫病。宋庆龄在信函中说:“这些药将用于华东地区,那里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一场消灭血吸虫病运动。” 为了让对方买到药物,她还收集了一些剪报寄去,让对方了解这场运动的规模,并提醒对方不要公开发表这些来自解放区的材料。

防疫救灾:保盟的重要工作

抗战时期,因为中国人民经常为发生的灾荒和瘟疫困扰,宋庆龄一直在从事防疫救灾工作。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吁请国际社会提供道义、物质和技术方面的援助,在中国的需要者和全世界朋友中间起着联系作用。

1941年3月6日,埃德加·斯诺在纽约时,宋庆龄把他介绍给普赖斯女士,安排斯诺在美国向公众讲演,说明保盟的目标和活动。她说,在山西和河南等内地有大量孤儿需要救助,“医药是紧迫的需要”,并询问“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牛痘和血清的供应,使当地政府的防疫站能给孩子们种牛痘和免疫?”1943年6月2日,宋庆龄致函加拿大红十字会委员会主席艾伦说:“我希望你能长远支持我们的项目。特别是,我希望你抵加拿大后将努力为我们争取两万剂斑疹伤寒疫苗,并很快空运给我们。”

要努力防治传染病和其他疾病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收到许多希望她重访美国的邀请,但她全部拒绝了。在写给她1912年就认识的少年朋友亚历山德拉·斯利普的信中,她说:“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遭受着饥荒的威胁,传染病和其他疾病也要努力防治……因此我留在国内是必要的。”回到上海,她领导中国福利基金会致力于少年儿童保健等工作。1948年9月,宋庆龄致函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基金会的中国部主任朱诺德说,“我们的医务人员要求我们尽量搞到血浆和预防百日咳、白喉的疫苗,可分别接种,也可把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疫苗混合接种。”1948年,从解放区来的医务人员那里,宋庆龄了解到他们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是在当地制造生命攸关的血清和疫苗。她马上致函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杰罗姆·彼得森博士,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援助解放区的医疗事业。她说,“如世界卫生组织能提供既懂生产血清和疫苗又愿在简陋的条件下工作的人员,我们将委派他到国际和平医院的医学院项目下工作。”宋庆龄联系在延安的美国医生马海德,传递消息说“应该到北平去取所需的疫苗,那里有疫苗生产。”她和世界卫生组织派驻中国的主任博西克通信,谈到在张家口生产疫苗的可能性,博西克表示:虽然得到那些必需的设备如冰箱等等,很不容易,但会设法去试试。在宋庆龄的感召之下,来华援助中国人民的外国医生纷纷致力于疫苗研制和生产。来自美国的马海德医生在消除麻风病等中国主要传染病中贡献极大。另外一位德国医生汉斯·米勒,经过10年的努力,领导和推动中国最先研制成功乙型肝炎疫苗。

在医务方面,必须以预防为重点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热情欢呼:“旧中国已经变成了新中国。一个经常遭受疾病、饥荒和水灾摧残的贫困落后的国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各种疫疠被扑灭了,保健工作普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上海近四百万住民注射防疫针以后,只发现了十个患真性霍乱的病人。这真是一个新纪录。”医疗工作中的这些奇迹,是如何完成的呢?宋庆龄提到了以下这些:

教育广大人民,和技术人员一道参加对疾病的作战。

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各级行政区的中心城市里,举办展览会、演讲会、实验表演和训练,以提高人民的医药和卫生知识的水平。

在医务方面,必须继续以预防为重点。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在群众中,建立基础,深入和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和训练。

在各级政府机构里,设立一个拥有合格医务人员的医务组织。各行政区、县和村的医疗工作单位,彼此互相联系合作。

训练两万医生、三万以上的医疗工作者和成千的技师。

作为中国工业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努力建立工厂和试验室,尽可能地生产我们自己的药品。

……

作为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祖母,宋庆龄最关心的是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她将自己获得的和平奖奖金捐赠出来,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妇幼保健院。她充满自信地说,旧日的“中国儿童由于战争、苛政以及从而产生的水灾、饥荒和疫病而遭受的苦难是全世界所熟悉的。”现在,这些“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一定要继续使她的儿童健康、快乐。”中国人民所保卫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生命的美好意义,而且是他们的儿童的将来。(来源:“北京宋庆龄故居”微信公众号)

编辑:

王富聪 程子豪

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宋庆龄为中国人民防疫救灾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庆龄的故事读后感范文700字

宋庆龄的故事读后感范文700字

宋庆龄,孙中山,新中国,历史,工作人员,中华民族,国民政府,创始人,人生,中国,人民,孩子,母亲,在她,大爱,在中华,中国共产党,山和,意志坚强,都会,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一生,共和政体,仁人志士,中将,亲人,伟人,光芒

2020-06-12 #短篇故事

中国近代的杰出女性——宋庆龄

中国近代的杰出女性——宋庆龄

宋庆龄,一生,女人,镜头,挺身而出,七君子,守侯,孙中山,宋夫人,得比,三姐妹,丧夫,丈夫,与生俱来,兄妹,低调,人心,人民,妙龄,多难,兄弟姐妹,命运,内心,光辉夺目,共产主义,国际主义,大姐,安危,父母,成仇

2020-06-19 #短篇故事

“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马海德与宋庆龄的革命历程与情谊”文物图片展在京开幕

“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马海德与宋庆龄的革命历程与情谊”文物图片展在京开幕

马海德,宋庆龄,事业,历程,中国共产党,文物,展览,中国人民,友谊,外国人,情谊,宋庆龄故居,所作,海德,诞辰,革命,中国革命,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乔治,保盟,出生于,范敬宜,蔡司,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管理中心,人民网,个人,中...

2014-06-23 #小故事

用文物讲述“为新中国奋斗”故事 宋庆龄文物文献特展开幕

用文物讲述“为新中国奋斗”故事 宋庆龄文物文献特展开幕

宋庆龄,新中国,展览,文物,庆龄,事业,同志,故事,孙中山,建设,中国共产党,文献,一生,两地,先生,单位,华诞,历程,物语,贡献,改革,活动,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世界和平,京沪,人类进步,周慧琳,和建,潘良

2019-07-17 #短篇故事

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

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

宋庆龄,小珍,妈妈,故事,宋耀如,历史,庆龄,小庆龄,罗莎蒙,诚实守信,中国,孟武伯,人民,鲁哀公,没有来,伯伯,停住,同学,女儿,夫妇,孩子,父亲,祖国,脚步,诺言,孩子们,教室里,认真地,被淘汰,说话不算数

2020-08-16 #短篇故事

宋庆龄爱好广泛:最爱读书 因孙中山而喜爱鸽子

宋庆龄爱好广泛:最爱读书 因孙中山而喜爱鸽子

宋庆龄,鸽子,很喜欢,中国共产党,一口气,东西,书刊,战争,朋友,时候,运动,音乐,中外,但是她,到上海,养狗,孙先生,研究中心,还可以,一生,上海,北京,今天上午,人民网,买点,人类,倦容,写意,女士,大门

2009-07-15 #长篇故事

人民日报评论:在救灾中弘扬红十字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在救灾中弘扬红十字精神

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救灾,精神,灾区,队伍,国务院,人民日报,人道,来源,款物,灾民,募捐,工作,斗争,行动,考验,全国人民,彭珮云,蒋琰,工作人员,责任编辑,台湾红十字组织,国际红十字组织,救援队,第一时间,统一安排,中央,乡村,人们

2020-07-15 #故事阅读

防汛救灾志愿者在行动

防汛救灾志愿者在行动

指战员,淮南,群众,医疗,来源,救援,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控股集团,市红十字会,中国,专家,分公司,交通,传染病,党和人民,作者,安徽省,单位,堤坝,合法权益,声明,实际行动,家园,志愿者,支队,组织,毛集镇,日夜,标注

2018-08-0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