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她们一来 老人就笑了

时间:2011-10-26

2018年记者继续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在新时代的脉动中,倾听群众心声,捕捉发展气象

提示:本文共有 12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齐鲁网2月3日讯 新年伊始,新春将至。2018年记者继续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在新时代的脉动中,倾听群众心声,捕捉发展气象。本台从2月3日起,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山东把医养健康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培育的十强产业之一,今天的走基层,我们就先为您讲述一家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王晶焱的故事。

“你俩别出去了啊,外面怪冷的。”满面愁容的王晶焱,是瑞源中康颐养护理院的护理员。因为天气不好,老人身体状况又不佳,说服老人放弃外出的念头总是要费些周折。

康居楼里有200多位老人,每位老人的基本情况王晶焱都了解。这里一半是无法自理的失智老人,上一秒还温顺,后一秒就突然闹起情绪。面对耍小脾气的老人,王晶焱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阿姨啊,我告诉你,这个老有营养了,特别好吃,你就尝一口,就一点点。这个粥喝完咱就不吃了哈……”

康居楼上的另一半,就是失能老人,需要特别护理,王晶焱得格外多花心思。翻身、拍背、吸痰、协助排便,这些脏活儿、累活儿都需要护士和护理员来完成。她们替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女们照顾着这些老人。

来看望老人的家属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们来,她要半天才反应过来。我让我妈笑,要好长时间。她们护理员一来,她就笑了。”

王晶焱说,护理员的工作琐碎而且细微。在她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照护每个老人需要注意的事项。悉心的照顾,是为了让这些老人能够有尊严的活下去,她们承载着生命最后的嘱托,也承受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委屈。“当时是一个叔叔的衣服,我们给他拿去洗了。老人的女儿来了,找不到裤子,就怪我们没有及时地给老人拿回去。然后,我在给她解释的时候,那个姐姐直接就跟我说,你不就是个擦屎擦尿的吗,你没有资格跟我说话。”

和王晶焱一批来的7位护理员,如今只留下3个。这里最缺的就是护理员,既招不来人,也留不住人。“我觉着他们工作当中最大的委屈,并不是累和脏,而是不被人所理解。”瑞源中康颐养护理院院长菊峦告诉记者。

王晶焱也想过放弃,朋友建议她去做月嫂,挣得钱多,也不会太辛苦。“我觉着人生短暂,对这些叔叔阿姨来说,他们的生命其实更短暂。让他们在最后的这几年或者这一段时间,尽可能让他们高兴健康,我觉着这个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王晶焱说。

但陪伴着走在生命边缘的老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有可能是生离死别。采访中,王晶焱的对讲机突然响起,孙广乐老人摔倒了。老人佩戴的跌倒警报器及时发送了跌倒信息,120也同时收到了急救警报。不到10分钟,120通过绿色通道迅速将老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这位老人此前已经有过两次脑梗,这已经是第三次突然摔倒。

幸好老人没有大碍,王晶焱一直守护在老人身边,直到另一个护理员来换班。王晶焱离开医院时,已经是晚上9:30。

和老人们一起相处,王晶焱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相聚的宝贵。转眼,又是新的一年,这将是她陪老人们渡过的第四个春节。王晶焱说,“我的新年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每一位叔叔阿姨身体健康,高高兴兴的,儿女都平平安安的。希望我自己身体健康,能更好地为叔叔阿姨们服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新春走基层丨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她们一来 老人就笑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医养结合普通护理员的辛酸:最大的委屈是不被人理解

医养结合普通护理员的辛酸:最大的委屈是不被人理解

王晶,老人,护理员,叔叔,阿姨,不吃饭,叔叔阿姨,元平,医院,姐姐,康居,护士,最让人,机构,特护,生命,真棒,衣服,身体健康,领导,长时间,服务,央视记者,老人们,跟我说,孙广,新来,潘月,理员,许叔

2017-05-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商丘首次举办老年照护师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培养医养结合型服务人才

商丘首次举办老年照护师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培养医养结合型服务人才

养老,照护,商丘市,中医院,服务,商丘,民政局,培训班,老人,老年人,徐丽梅,养老护理员,是我市,社区养老,人才,协会,医疗机构,定点医院,服务科,技能,服务业,服务水平,科长,示范区,培训,综合,产业发展,医疗护理,老龄事业,丘望

2008-03-26 #长篇故事

颐康医养中心护理员故事:我们要让老人生活的更加完美

颐康医养中心护理员故事:我们要让老人生活的更加完美

老人,刘丽英,王叔,中心,工作,李阿姨,护理员,才能,养老,刘姐,康园,连王,陈老,净月,个人卫生,专业,中国,动力,刀子嘴,养老院,儿子,办法,原因,医疗,占地面积,受点,家属,吉林省,天王,四位一体

2020-06-25 #故事会

老人不愿去养老机构 临沂养老护理员需求旺盛

老人不愿去养老机构 临沂养老护理员需求旺盛

老人,养老,养老护理员,市场,养老机构,儿女,张先生,老伴,保姆,问题,居家养老,临沂,公司,服务,业务,家政,记者,身体,工作,家政公司,孩子,姑娘,建议,机构,情况,观念,需求,发展,张立梅,李茜

2019-08-26 #故事大全

「新春走基层」护理员:老人开心了 加班也值了

「新春走基层」护理员:老人开心了 加班也值了

养老院,老人,今年春节,记者,护理人员,郭彦文,老人们,护理院,儿女,对联,家人,山西,社区,迎泽区,院长,春节期间,社区养老,李兵,安瑞,姣姣,康通,得合,新安,李佳,白伟,郭彦,魏杰,责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还可以

2013-05-23 #长篇故事

中国发布丨武汉养老机构3000多护理员护理2万多老人 民政部这样解决护理员短缺问题

中国发布丨武汉养老机构3000多护理员护理2万多老人 民政部这样解决护理员短缺问题

护理员,疫情,养老院,武汉,防控,情况,民政部,护理人员,老人,返岗,养老,工作,工作人员,全国,力量,机制,组织,问题,服务,是没有,彭瑶,理员,国务院,中国网,记者,人手,人员,司长,再加,名护

2007-12-28 #故事大全

养老机构安全“红线”划定背后:护理员专业素质低 设施未达标 老人噎食摔伤意外频发

养老机构安全“红线”划定背后:护理员专业素质低 设施未达标 老人噎食摔伤意外频发

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护理员,老人,标准,华夏时报,记者,行业,医院,国家标准,设施,评估,安全风险,强制性,建筑,我国,摔伤,风险,中安,养老护理员,好的,北京,人士,内容,媒体,政策,条件,短板,民生

2017-03-23 #故事大全

清华养老论坛:张宏解析医养结合产业链投资布局

清华养老论坛:张宏解析医养结合产业链投资布局

养老,产业链,体系,布局,服务,养老产业,机构,论坛,张宏,医疗机构,清华,社区,老年人,投资机构,医疗,服务体系,核心,投资,中国,医生,医院,现状,盈利模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产业,模式,老人

2024-02-01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