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五戒相经笺要

时间:2011-11-01

太上感应篇的每段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3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9 分钟。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四十一集) 2010/1/13 中国山东省海岛金山寺 档名:WD11 003 0041 《五戒相经笺要》。佛陀教育网路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上一集与大家学习到五戒的淫戒最后一段经文。在《笺要》注解里面给我们讲到因果报应这方面的例子,这个例子多数引用古代的。能够持不邪淫,他得到的福报非常的殊胜,反过来讲,犯了邪淫,灾祸也是非常的严重。 在古代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读书人考科举,读书人一生辛辛苦苦,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考取功名;如果考不上功名,一生福报也就没有了,可能还要遭到很多灾祸、不如意的事情。也有他命中没有功名的,就是他命里没有,他怎么考都考不上,过去生没修福,这一生没有这个福报得不到功名,但是这一生他能够持不淫戒,原来他没有功名,反而现在得到了功名。像上一次跟大家学习的余杭陈医生的儿子,是一个例子,考试官怎么看他的文章都不及格,都放弃了,都不要了,放在一边。但是听到旁边有声音跟他讲「不可」;他再拿起来看看,又把它放回去又听到「不可」;再拿起来看,这个文章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再把它放回去,这个时候考试官接连听到「不可、不可,不可二字最难!」连呼好几声。后来这个试官再把他这个文章拿来看看,他知道这个当中一定有道理,这个人一定祖上积什么阴德,才有这个事情,后来也把他录取了。录取放榜之后,再找陈医生的儿子,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他儿子也不知道,也莫名其妙。 回家把这个事情告诉他父亲,父亲就给他讲,这个是他年轻的时候救一个贫人,把一个贫人的病医好了。这个贫人没有钱来报答他,有一天下雨,经过他们家门口进去避雨,雨下得很大,那天晚上就住在他家。这个贫人的母亲就跟她的媳妇讲,你丈夫也没有能力赚钱,他的命都靠陈医生把他救回来,我们也没有什么能够报答,就劝她的媳妇,刚好这个机会,陈医生来他们家住一个晚上,叫她去陪陈医生一个晚上,陪他睡觉。她这个媳妇就遵从婆婆的命令,去找这个陈医生,说是她婆婆的意思,报答他救她的丈夫生命之恩。这个时候,陈医生毕竟也是个读圣贤书的人,他就跟她讲「不可」;这个媳妇不断的要求,他一直说「不可」;到最后讲,「不可二字最难!」熬到天亮,一个晚上都没睡觉,天一亮他就赶快回家了。这个是余杭陈医生年轻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他救贫人的一条命又不邪淫,所以他儿子原来没有功名变成有功名,这个果报非常殊胜。所以陈医生讲,他年轻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他也想不到天竟然给他回报这么丰厚。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联想,如果反过来,当然果报也是非常凄惨。 佛在这条戒里面给我们讲,守这个戒的功德之殊胜,比我们造七宝舍利塔到达大梵天那么高、那么庄严功德还大,造这个塔的功德不能跟持这个戒来相比。供养佛的生身不如供养佛的戒身,这是佛在这个经上给我们讲,持这个戒是最重要的。这些因果古今,特别在我们中国,这些公案记载非常多。如果以古代的这些公案再来对照现代,那就更多了。古时候的诱惑还没有现代这么多、这么严重,能够持这条戒,果报就这么殊胜;反过来讲,我们在现代如果能够严持这条戒,这个功德超过古人就太多了。所以我们应该要从这个地方好好的勉励自己,提醒自己。 下面这个注解,我们也有必要讲一讲,前面是讲因果报应的一些例子,下面这一段是根据《寿康宝鉴》。《寿康宝鉴》讲因果,还有讲生理卫生的,还有夫妻之间、男女之间行房的一些忌讳,这个是古代的性教育,跟现代医生讲的是完全不一样。我们看看,还是古人讲的正确,我们来看这个文。在《寿康宝鉴》讲保身立命守则,它是根据天气、气候的变化,「天地间节气的变化,和人身气血的流动,有著息息的关系。假如不能配合节气而走泄了精血,那么身体上脏腑气血的流行,就会受到损伤。夫妇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这一段是讲保养身体方面的,印光祖师在《文钞》也常常呼吁。因为现代人不学习我们祖宗传统的教诲,都是向西洋人学习,向西方人学习,因此有很多人是冤枉死的,他的寿命并不是那么短,而是不懂得保养身体,把这个身体损坏了,所以就早死。这个早死就是对于夫妻间房事的问题,这些常识他不了解、不明了。现代人也没有人讲这个,讲了人家也未必相信;但是它的事实真相还是一样,你不注意对你的身体都是伤害,伤害身体,当然也连带伤害到精神上。所以这里讲我们人整个身体气血的流动,跟天地节气的变化是有息息相关。我们一年十二个月,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就是十五天。节气的变化,当然很直接的影响到我们的身体,不可能说我们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个天地间的节气变化跟我们身体是没有影响的,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年纪大一点的人,或者有一些症状的人,比如说有风湿的人,对气候就非常敏感,就像气象台一样。特别是不能配合节气,走泄了精血,那么身体上脏腑气血的流行,就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此地讲,「夫妇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不能节制就是他不懂节气,什么样的节气要避免,这个常识我们现代人完全不了解,也没有人去讲。现在大部分身体不舒服就去找西医,西医也不会给你讲这些道理;如果你拿《寿康宝鉴》去问西医,西医会怎么给你说?他会给你回答「没那回事」,他会这么回答的。没那回事,人都快死了,还没那回事。所以你去问西医,你得不到答案。所以还是要回头来找老祖宗五千年传下来的宝贵经验,这个才是正确的。夫妻间当然不算是邪淫,不是说在外面拈花惹草;但是夫妻之间的房事,如果不懂得节制,身体也会出现状况,常常受疾病的侵袭,不知道这个病怎么来的,就是太过分了,在《太上感应篇》讲「淫欲过度」。《太上感应篇》讲「淫欲过度」是指夫妻正常的关系,过分了也是有罪过的,第一个就是你自己身体受到损害。因为人精血的形成,它是有一定的时间的,如果你漫无节制的一直走漏,当然身体就一直亏损。现在我们传统文化,有一个彭鑫彭医师,是中国北京中医学院的博士。现在光碟可能网站上都有,如果诸位同学,大家要在这方面更进一步的了解,请听听最近彭医师讲的。他都是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来说明这个事情,他特别讲到这方面的,在他治疗临床有几个实际的例子,他也都跟大家报告出来了,这个资料非常非常的宝贵。希望我们同学,大家还没有看的,请大家发心来看;看了之后,也请你发心介绍你的亲戚朋友,大家都一起来看。这个对我们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美满,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一定不能疏忽的。 下面讲,「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讲到神明,现代有很多人他就不相信。你讲神明,他第一个就说你是迷信,哪有什么神明?他不相信,他也不能接受。说有神明降临,时时刻刻在监察,举头三尺有神明,现代人他不相信。不相信,当然他也就不会去注意,要忌讳哪些事情,不知道忌讳就会冒犯神明。冒犯触怒鬼神,「阴遭削禄减年之祸」,阴就是说暗中你的福禄已经亏损、减少了,年就是寿命,也减少了,有这个灾祸。削禄减年,其实《太上感应篇》也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就是你福禄减少、福报没有了,你做事业就不顺利,家庭也常常有这个事情、有那个事情。再来自己精神方面也很苦闷,心里有忧虑,有灾患,不快乐,身心不安,这些都是削禄减年的一个徵兆、一个情况。 纵然现代人不相信,不相信是不是就没有这些鬼神来监察?还是有。你信,有;不相信,它还是有。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诸位同学大家可以冷静,看自己有时候往往都看不清楚的,自己脸脏了,没有照镜子不知道自己脸脏了,但是我们看别人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我们可以先观察外面,观察别人的,周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你仔细去观察,他是不是有这方面的问题。有了这方面的问题不知道忌讳,他的精神状况、他的事业、他的家庭是不是都很不顺,如果有这些情况,那么你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情了。我们看别人之后,最重要要回过头来看自己,别人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是我们的借镜,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他表演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我们就要知道如何去避免,避免这些不必要的灾祸。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误犯就是他是失误,他不知道去犯了禁忌,遭到了不好的果报,遇到之后自己莫名其妙,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告诉他。现在我们看到祖师大德著书立说来劝我们,现在我们把这些资料都公布在网站,希望我们同学自己来学习,一方面要去帮助别人,要发心。 下面给我们讲日期的忌讳。「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诸日,为神明降鉴,察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这个是讲有神明降临来巡查的时候,这一天你就要避免。以上讲的这十天,是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十斋日。这个日期是算农历的,不是算阳历的,我们同学要记清楚,你算阳历就不准了,佛经上讲的都是以我们中国传统农历为标准。十斋日,一个月有十天,农历月有大有小,大是三十,小是二十九,如果遇到月小就往前推一天。二八、二九、三十,如果遇到月小,这个月是二十九日,就是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如果月大,像这个月农历七月是三十日,那么就是二八、二九、三十。有时候农历七月份是二十九日,每一年都有一些不同。《地藏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十天都是神明降临在人间监察人的善恶,这一天例行性的监察,往上天报,往忉利天宫玉皇大帝那边报。报告人间那些人做善,那些人造恶;那个国家的人修善多,那个国家的人造恶多,报这些。在这天就要斋戒不可行房,你行房可能就冒犯这些鬼神,因为鬼神他们都有五通,都看得到,你在房间里面阴暗的地方,他都看得到,这个要避免。这是对神明的一个敬畏,这个不是迷信。 下面是讲我们情绪上有不稳定的时候,也要避免。「郁怒,大怒后伤肝,不可行房,犯者必病。」郁就是人心情很郁闷的时候,怒就是你发脾气。我们人发一顿脾气,肝脏就受到损伤了。所以我们看看,容易发脾气的人,他的肝脏一定不好,肝脏不好的人就很容易发脾气。大怒之后不可行房,比如说刚刚发完脾气马上就行房,犯者必病,犯到这种忌讳,他的病就愈来愈严重。 下面讲,「竹席上不可行房,因竹性寒冷,犯者易感寒气。」夏天,竹席性很寒冷,不要说行房,就是我们一般睡这个竹席,如果身体比较差的人夏天睡竹席寒气也比较容易侵入。像我夏天有时候也喜欢睡竹席,因为竹席很凉,睡了很舒服。但是等到睡觉醒过来,全身就重重的,觉得很笨重,精神提不起来,这个就是寒气侵入体内了,竹有寒气。所以身体不是很好的人,建议还是不能睡竹席。现在比竹席好一点的,可以买草席,草席没有竹席那么凉,也是有凉,但是比较没有那么寒,可以买草席。 下面讲,「交合才毕,婴儿在旁啼哭勿即与乳,恐气血受损。」 「行房后勿即挥扇,及饮冷茶水,若过受凉,或至即死。」这些就是要避免的。 「一日勿两度,勿服春方邪药,勿蓄缩不泄。」 「凡生病、生疮、出痘后,非十分复原,万不可行房,若犯者则多半必死。」 「欲远行不可行房,行房后走百里者病;走百里路后行房者必死。」这个在《寿康宝鉴》都有引用古时候的公案,我们同学可以找《寿康宝鉴》来看。这段我建议先看彭医师讲的,他讲现代他临床治疗的病例,大家体会就更为亲切了。毕竟他是医学博士,所以他讲是专业的,他有权威的,所以大家听了就明白。 下面再讲,「醉饱后行房,五脏反覆损精伤气。」 「空腹行房,大伤元神。」 「病后行房,病症复发并加剧。」 「胎前行房伤胎,故凡有孕后,即宜分床绝欲,一则恪遵胎训,一则无堕胎之患。及小儿胎毒胎痒、凶险瘖痘、游风惊痫、牙疳等病。」这是有怀孕的时候也要避免,孩子生下来才不会毛病很多。这里举出几个毛病,小孩子毛病多,做父母的就很操心,常常为了孩子身体健康的问题在操心忧虑。这要避免,孩子生下来他疾病就少,就比较好养、好带。 下面讲,「二则所生之儿,男必端严方正,女必贞静幽闲,自然长大后不犯淫佚。」如果能够遵守这些古训,你的儿子生出来一定端严方正,因为他感受的是正气,不是邪气,因为邪淫就是一种邪气。生女儿必定是贞静幽闲,长大之后,她也不会去犯淫佚,这都有一股正气。 「产后百日内不可行房」,这是生产之后一百天之内也要避免,「若强行房妇必病。产后十馀日即行房妇必死。」刚生产之后十几天就行房,这个妇人会死,如果没有超过一百天会病,这个也要避免。 「天癸来时行房」,就是月经来时行房,「成血麻症,男女俱病。」 「凡目疾未愈,或始愈,若行房目必成瞎。」 「凡虚痨症,虽养好强健,犹须断欲一年,若以为复原而行房,多半必死。」这是讲虚痨症,有病,病好了,也要断欲一年以上,如果没有断这么长的时间,误犯多半都会死。 「凡伤损筋骨,好后犹须戒一百七十日,若未过百日而行房必死,纵过百日亦必致残废。」这个是跌打损伤的,骨头摔断了,筋受伤了,恢复之后,伤筋断骨要一百天,它才能复原。你复原之后要调养一百七十天之后,才能行房,如果还没有到一百天行房,可能命就没有了。或者过了一百天,还没有达到一百七十天,身体会残废,这个身体残废也不是说就看到断手断脚了,就是他整个身体、精神状态什么都提不起来。这个彭医生讲得很详细。 「凡过操劳、过热、过忧愁、过惊恐后,皆不可行房。」这是讲我们劳累过度,或有忧虑的事情,或者有惊吓,这个时候都不适宜行房。「犯者轻者则成痼疾,重则即死亡。」轻就是说,痼疾就是长年治不好的病;严重就当场死亡。 「凡朔望先夜及四时节气之日,不可行房。五更已过,身中阳气初生」,五更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这个是五更。五更天,凌晨三点到五点已经是一天当中的春天,这个时候阳气刚生起来,「一次当百次」,在这个时间行房,一次的消耗等于消耗一百次。「有损气血,切忌行房。」在五更,五更不是行房的时间。以前皇帝五更就要上朝,要处理国事了,这是阳气刚生的时候。 「行房后,暑天不可贪凉,冷天不可冒风两,如犯者必有阴厥之症,男缩阳,女缩乳,四肢冰冷,肚疼而死。」 这是《寿康宝鉴》摘录出来的,完整的我们可以看看《寿康宝鉴》。《寿康宝鉴》这个书,现在也有人把它翻成白话,但是我建议还是以原文,然后用白话来做注解,念一段原文,再讲白话,就像讲经一样,这样更有味道。这本书也非常值得我们来提倡的,自己学习,也劝别人,你的身体、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会愈来愈兴旺。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美满,都从这个地方来的。我们再配合《太上感应篇》这样来修,你修个三个月、半年,你就会见到效果了。 其实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依照《感应篇》讲,你每一个念头起心动念,你马上就感应到吉祥或者是凶灾。《感应篇》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楚,你心里起一个善念,这个时候善神就来了,善的神就来了;你心里起一个邪念、恶念、不正当的念头,恶神恶鬼就来了。这是我们每一天都可以时时刻刻,从我们起心动念当中去观察,你起一个恶念,你的精神状态就不好;你起一个善念,心正大光明,这个时候你的精神状态就非常好,就有善神来了,护法善神他就来;起一个恶念,罗刹、恶神恶鬼也都来了。就是你每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你去观察,我这个念头是善还是恶?如果是恶念,你就知道,现在恶鬼已经来了。你常常这样去观察,观察我们自己的精神状况、状态,就知道我们恶念多还是善念多,要从这个地方去修。刚开始恶念多,你要慢慢的把它扭转过来,变成善念多。我们念佛人,你要转成净念,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佛这一念,把所有的念头都转成念佛,那你念佛的时候,佛就来了。我们时时刻刻从这个地方去勘验,你就不难发现,就从我们精神状态去勘验,就非常清楚,不用等到多久的时间。你在短时间能够观察到,你修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当然效果就更明显、更殊胜了。 下面是给我们举出经典讲的,是《正法念处经》第十二卷,「云苦狱有十六段」,这讲到地狱,「兹节录五段」: 「一、大身恶吼可畏处:若人毁犯净行沙弥尼故,死堕此狱,受身一由旬量。第一柔软,被细铁钳拔彼身毛及筋骨肉,痛苦叫唤,馀狱人闻之心破裂分。」这是《正法念处经》有这么一段,犯了这个戒,堕到这个地狱。堕这个地狱,那个痛苦叫唤的声音,其他地狱的人听到,心都破了、裂了,可见这种痛苦的叫唤有多么的恐怖。 「二、内热沸处:若有恶人复犯持五戒之优婆夷,污彼梵行;自谓污他无罪,破戒非恶,不信因果,多行不善。死堕此狱,常受烧煮,及热风吹,彼热沸处,身熟而死。又活他走,被捉置于割截山中,热铁焰锯,割彼身根,叫唤痛死;复活受苦无量年岁。」这个是又一种,烧得很热的,热沸处的地狱,这个是犯持五戒优婆夷的罪。不相信因果,劝他改过他也不改,多行不善,死了之后就堕到这个地狱。堕到这个地狱被热铁烧,铁煮得像汁一样,在这个地方烧到身体都熟了、就死了。死了,风一吹又活过来,继续受,受无量年岁,也是叫唤痛苦而死。在地狱是死了马上又生,生了又死,非常非常之痛苦。 「三、鞞多罗尼恶烧恶漂处:若有邪行之人,烧香取妇,彼妇无过,生厌之后,强词加罪,与过已复共行欲。如是之人死堕此狱,漂大河处,受大苦恼。在于暗处被热铁杖劈割烧煮,常雨铁杖割身分离。」这是第三种,鞞就是刀鞘,插刀那个鞘。鞞多罗尼恶烧恶漂处,这是邪行之人,我们现在话讲就是侵犯良家妇女,还加罪于她,把罪过加在她的身上。造这样的业,死了之后就堕这种地狱。 「四、发愧乌处:复有邪淫,借酒行恶,淫己姐妹。死堕此狱,受热焰铜炉消煮,死已复生,常在炉中,狱卒吹炉火使炎热;如是烧煮无量年已,得出铜炉,又在铁砧上被铁椎打死,举椎还活,复打受苦,经无数时。」这是饮酒之后行邪淫,淫自己的姐妹,这就是一种**,自己的亲生姐妹。死了之后堕到这个地狱,也是受热焰铜炉去煮,煮死了又生,生了又去煮;出了铜炉,又在铁板上面被铁椎打死,打下去死了,那个椎举起来他又活起来,活起来再打下去又死了,这样经无数时。江老师画的「地狱变相图」有这个地狱,我们同学大家也可以找「地狱变相图」,有光碟、有书,可以看看。 「五、无悲暗处:邪行之人,淫己媳妇,或淫师母。死堕此狱,受焰燃铁地热沸灼烧,上下翻覆,同地狱人,互迭上下,百倒千倒,如煮块肉。复被杵捣筑,或作异块;如是细捣,细密和合,不可分别。」这个就像「地狱变相图」的捣舂地狱一样。这个是犯邪行,淫己媳妇,或淫师母,这个也是**,有这个罪过,将来死了就堕到这个地狱。以上这五条是广化老法师从《正法念处经》节录出来的。 下面广老也做一个注解,「淫己姐妹者,我为人授五戒时,曾发现有这种事情,因为此人和姐妹一起睡的缘故。所以兄弟姐妹最好分房睡,至少也要分床,避免这种情形。」这是广老给人家授五戒,有人跟他忏悔发露,曾经发生过这个事情,问他的原因就是兄弟姐妹睡在一起。这是现代人不懂礼法,古时候的古礼,男女五岁就不可以坐在一起、睡在一起。人老了,就是七十岁以上,在这个当中就要去避免了,避免发生这个事情。下面有两条《补》,是弘一大师的《补注》。 补若己之妻妾有娠时。乳儿时。及非淫根处而交媾者。亦名邪淫。如《智论》广说(准义应是可悔罪)。 『交媾』就是交配,自己的妻妾是正常的,『有娠』就是怀孕,或者给小孩子吃奶的时候,或者非淫根处交媾,就是淫根以外其他的部位,『亦名邪淫』。『如《智论》广说』,「《智论》」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有广泛的说明。『准义应是可悔罪』,如果在不是淫根处交媾,这个有罪,但是这个罪是可以忏悔,可以接受忏悔。下面这条《补》: 补律论云。若长老闻此不净行。慎勿惊怪。何以故。如来怜悯我辈。为结戒故。说此恶言。若不说者。云何得知罪之重轻。若法师为人讲。听者慎勿露齿笑。若有笑者驱出。何以故。佛怜悯众生。金口所说。汝等应当生惭愧心而听。何以笑。 这段是举《四分律》,就是《比丘四分律》。『若长老闻此不净行,慎勿惊怪』,「长老」就是出家年久的,德高望重的长老,听到讲戒律讲到淫戒这部分,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讲到房事、行房、邪淫,这些不净的行为,「慎勿惊怪」,就是不要见怪。为什么不要见怪?『如来怜悯我辈,为结戒故,说此恶言』,如来大慈大悲,怜悯我们凡夫无知,为了结这个戒,所以如来才说这个恶言。「恶言」就是讲这些当然都是不雅观的、不好听的话,但是又不能不说,『若不说者,云何得知罪之重轻?』就像现在我们讲《寿康宝鉴》,讲一些忌讳,现在人也不好意思讲;另外一方面,讲了人家未必相信,乾脆就不要讲。不要讲,当然大家就不知道,自己犯了这个罪也不知道,犯的罪到底是轻罪还是重罪也不知道,因此如来大慈大悲,才给我们说明。『若法师为人讲,听者慎勿露齿笑』,法师讲到这个地方,听的人也不要见怪、笑话,也不要笑话这个法师,怎么一个出家人,讲人家在家居士男女的房事?也不要笑话。『若有笑者驱出』,有笑的人就把他赶出去。『何以故?佛怜悯众生』,什么缘故?因为佛大慈大悲,怜悯罪苦众生。不说大家不知道,不知道造了这个业,受苦的时候也莫名其妙,不晓得为什么,所以佛大慈大悲,才给我们说明。『金口所说,汝等应生惭愧心而听,何以笑』,就是说佛金口所说的,我们应该生惭愧心来听,不能去笑话。 下面注解讲「犯罪要件」,第一个是「淫心」,第二是「是道」,第三「事遂」。这个是道我们前面讲过,口处、大便处、小便处,这三处都是是道。事遂就是事情完成了,构成这个事实了,这就是犯了这条戒。犯罪要件,第一个就是淫心,有淫这个心,第二个是道,第三是事遂,就构成犯邪淫罪的条件。下面弘一大师给我们讲: 补境想。道。道想。道疑。非道想。上品不可悔。 这个讲是道,这三种是上品不可悔罪。 补非道。 这个就是是道以外的。 补道想。非道疑。非道想,中品可悔。 下面有三条: 补开缘。 《补》给我们讲: 补一。为怨家所执。如热铁入身等。惟苦无乐。 这就是我们一般讲被强奸的,强奸他没有快乐。如果有快乐的感觉,也破了这个戒。如果就像热铁缠身,丝毫没有乐的感觉,不犯戒。如果被强奸,自己也觉得满快乐的,这样就破戒了,虽然被强奸还是破戒,因为你有乐的感受。如果你没有乐的感受,就像热铁入身一样,非常厌恶的,『惟苦无乐』,这个没犯。 补二。熟睡不觉知。 睡得很熟,被强奸不知道,这个也无犯。 补三。狂乱坏心。 『狂乱坏心』就是他精神失常,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看到有些精神失常的人,他自己脱光了衣服在街上跑,那个不犯。这边讲了这三种开缘。 广化老法师有五个问题,我们同学有愿意做做这个习题,也不妨做一做。第一个问题就是,犯邪淫戒,须具几缘成不可悔?具备几种因缘就构成不可悔罪。第二,淫欲的女三道为何?三、邪淫戒的开缘为何?第四、何谓远方便、次方便、近方便?试举例说明之。第五、试写出尔所知降伏淫心的方法。你自己降伏淫心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尝试把这个心得提出来大家分享。 好,淫戒这条戒,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是圆满了。下一次我们学习的是第四条,妄语戒。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公众号名称:beizhifw 公众号ID:beizhifw 关注提示: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五戒相经笺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五戒相经笺要

五戒相经笺要

行房,身体,寿康,邪淫,地狱,给我们,宝鉴,同学,时候,神明,事情,时间,竹席,节气,五戒,功名,不相信,媳妇,气血,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例子,儿子,农历,如来,必死,恶念,法师,殊胜,注解

2012-08-14 #长篇故事

五戒相经笺要

五戒相经笺要

行房,身体,寿康,邪淫,地狱,给我们,宝鉴,同学,时候,神明,事情,时间,竹席,节气,五戒,功名,不相信,媳妇,气血,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例子,儿子,农历,如来,必死,恶念,法师,殊胜,注解

2014-10-05 #故事阅读

印度民间版“五戒”的故事续

印度民间版“五戒”的故事续

拉姆辛,国王,工地,宫殿,弟弟,大师,戒律,老师,什么时候,卫队长,神庙,建一,人头,儿子,卫队,大臣,爱妃,陵墓,发现了,庙门前,想起了,事迹,个人,事情,侍从,人民,信里,信徒,便服,再加

2020-08-24 #短篇故事

人生如河流 做到五戒 你也能从小溪成为巨流

人生如河流 做到五戒 你也能从小溪成为巨流

曹操,普通人,缺点,古今之,陈悦,成就,事业,事情,优点,众人,天下,成绩,长处,久利,人大,而不可,人生,利益,恩怨,短处,方仲永,经常在,众矢之的,一生,为人处世,事物,内心,大事,小海,幕僚

2019-04-29 #故事大全

三戒 五戒 八戒与十戒 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三戒 五戒 八戒与十戒 修道之人不可不知的道教戒律!

戒律,道教,五戒,道士,十戒,持戒,八戒,老君,清虚,生命,道德,三皈,五欲,人们,体系,信徒,凡俗,功过,宗教,妄语,灵性,行为,道德规范,道门,又称,依科,明善,苟生,陆修静,祭酒

2020-09-29 #故事大全

取经路上唐僧五戒全破 在女儿国更是连破四戒 最终殒命凌云渡!

取经路上唐僧五戒全破 在女儿国更是连破四戒 最终殒命凌云渡!

唐僧,孙悟空,女儿国,杨角,戒律,西游,凌云渡,五戒,佛教,徒弟,女王,宗教,邪淫,脱胎换骨,人家,吊桶,妄语,秘密,猪八戒,素酒,西游记,佛道,那道人,不杀生,女儿国国王,仙童,人参果,传统,国王,印度

2014-08-1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