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金庸将他和鲁迅并立 他自称大师却被炮轰 最终以实力为自己正名

时间:2011-11-06

他说:为什么自己是大师,因为比大更高的词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老师了,那就后退一步我把自己叫做大师也未尝不可的

提示:本文共有 20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08年,上海市教委在上戏成立了一个“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余秋雨在授牌仪式上说了一句话,令自己深陷漩涡。

他说:为什么自己是“大师”,因为比“大”更高的词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老师”了,那就后退一步我把自己叫做“大师”也未尝不可的。

此言一出,备受争议,很多公知炮轰余秋雨,认为他“欲迎还拒、半推半就”,虚伪矫情,等等。“余秋雨有没有资格称大师”,也成为当时文化圈的一大焦点。

在参加凤凰网的节目访谈时,面对凤凰卫视主持人胡玲,余秋雨还原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上海市教委要评定几个大师,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里边有“院士”,那么在人文科学里面,有没有可能评出类似于“院士”这样的人物呢?

他们在经过全上海各个大学的协商之后,找出来两个,一个是现在已经不在的周小燕教授,另外一个就是余秋雨。

当时余秋雨就说,周小燕教授是可以称“大师”的,我能不能不叫。教委说,我们已经通过文件了,已经有这么一个称呼了。余秋雨想,既然已成定局,那就接受吧。于是,在授牌仪式上,调侃了一句,说自己当了很多年“老师”,当当“大师”也不要紧。

没想到,因为一件已成定局的事儿,因为一句无心的调侃,余秋雨引火上身。

在此之前,以《文化苦旅》为代表的余秋雨的一系列散文作品,纷纷成为年度畅销书,其中,《文化苦旅》更是畅销45万册,在这当时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余秋雨也连续多年登上作家富豪榜。人红是非多,出名后的余秋雨,开始被质疑是否担得起“大师”的称号。

我们来看看他的履历,余秋雨,从小是学霸,39岁便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上戏)。1979年已经是全国文艺理论研讨会秘书长,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当年成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从1989年至1991年间,婉拒了几个省部级职位的征询,并向文化部递交辞去院长职务的报告。前后递交23次才获批。在他尚未成为所谓的“文化名人”前,已经学贯中西,著作等身。

辞去公职后,他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走向大漠荒荒,从婉约江南,走向庙宇牌坊,一条条路,一道道河。他前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躬身践行,就为笔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有迹可循,有史可证。这趟旅程背后,有太多的不忍与辛酸,所以,他称之为“文化苦旅”。

他以深邃的眼光,洞察着中华大地上的处处古迹,思考着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并输出了极为细腻、意蕴深长的文字。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在他的笔下犹如活物,它们带着自己埋藏千年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历史的尘埃,风尘仆仆来到读者们面前。

这份真实感与厚重感,彻底打动了读者,使得这本书足足畅销20余年,销量过千万册。

为什么辞掉院长的头衔和优厚待遇,去“苦旅”呢?

余秋雨在央视《开讲啦》的这段话,便是这个问题的注脚: 最好的学校,是把学生送向远方的一个学校,这个远方并不一定是地理距离上的远方,首先是精神距离上的远方。你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把握住自己了。其实不是,你的自我,肯定还没有真正把握住,你一辈子都在创造着这个远方的自己,最后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你。

西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叫"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首先就摆脱你现在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某种意义上也是摆脱现在的你,摆脱你现在自己确认的你,去寻找一个比现在更高,更精彩,更有分量的自己。

这就是余秋雨走这一趟“文化苦旅”的原因,也象征着他所追求的境界——生活在别处,寻找一个比现在更高的自我。

这是真正的大师境界!

《文化苦旅》刚写出时,余秋雨曾把稿件投给多家出版社,没人认为会成为畅销书,有位编辑还说:“散文不是这样写的。”

因为当时流行的是专栏式的城市散文,更关注情感和日常生活,对于更宏大厚重的表达,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直到最后,这本透着文化沧桑,历史气息的书,被时任上海知识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国伟发掘了出来,因为欣赏这本书的历史感与文字美感,他顶着有可能不受市场青睐的压力将其出版了。

没想到市场反应超乎寻常的热烈,首印的一万册在三个月内售罄。许多名家给了很高的评价,余光中说:“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白先勇说:“余秋雨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塑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金庸则把他和鲁迅并立,“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王国伟说,《文化苦旅》最畅销的时候,零售商都得搭配着买其他书,才能抢到出版社的配额。

后来,《文化苦旅》中的不少篇章,甚至被选入各类语文教材,同时进入中小学阅读推荐书目,从此,余秋雨的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王国伟后来约过几位中生代的优秀学者,试着写类似的文化大散文。他们努力了半年,没有写出来。最后大家都表示,“这是属于余秋雨的能力,我们不具备他这个能力。”

现在看来,喊他一声大师,他当之无愧!

在这里,将余秋雨老师的经典著作《文化苦旅》,推荐给大家有喜欢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

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 30周年纪念作者 定稿版¥33.8京东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金庸将他和鲁迅并立 他自称大师却被炮轰 最终以实力为自己正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莫言 鲁迅 金庸 谁是更优秀的作家?读者:金庸是网络小说大咖

莫言 鲁迅 金庸 谁是更优秀的作家?读者:金庸是网络小说大咖

金庸,鲁迅,作家,小说,成就,职业,莫言,网络小说,文坛,武侠,读者,到金,世界,文学,通俗易懂,读者评价,贾平凹,韩寒,中国作家,像极了,中国,一大,东西,人物,作品,力量,天赋,地步,普通人,意境

2019-04-14 #故事阅读

从鲁迅到李敖和金庸——读书人的发家史

从鲁迅到李敖和金庸——读书人的发家史

鲁迅,金庸,李敖,明报,武侠小说,上海,故居,港币,读书人,收入,稿酬,香港,就达,马云,房地产,七十年代,书房,北漂,四合院,工资,年金,房子,日报,标准,绍兴,电视节目,稿费,财富,工作,上世纪

2013-05-29 #故事阅读

鲁迅金庸最赞赏《三国演义》哪里?关羽义勇之慨时时如见

鲁迅金庸最赞赏《三国演义》哪里?关羽义勇之慨时时如见

关羽,关公,吕布,三国演义,黄忠,庞德,张飞,颜良,曹操,关平,卞喜,罗贯中,韩福,人物,文丑,英雄,形象,诸侯,赤兔马,刘备,华雄,孟坦,秦琪,作者,义勇,人格,马快,于关羽,公孙瓒,刘延

2016-04-04 #短篇故事

中国人比你想象中爱读书 一年买7本书 鲁迅金庸领衔销量榜

中国人比你想象中爱读书 一年买7本书 鲁迅金庸领衔销量榜

王俊凯,销量,省份,鲁迅,肖秀荣,作家,时差,东野圭吾,余华,刘慈欣,金庸,好的,书本,得主,大师,作者,图书,年龄段,意义,榜样,莫言,良方,读者,95后,90后,先锋作家,报告显示,销量榜,杨红樱,曹雪芹

2009-07-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佛典故事:护他自护

佛典故事:护他自护

护念,众生,佛经,技师,四念处,看什么,财利,开示,断除,观众,保护好,萨罗国,伽陀,佛开,多得,地藏王菩萨,安隐,比丘,诸比丘,闻性,好的,中都,典故,村落,师徒,徒弟,心念,悲悯,慈心,执着

2020-09-02 #小故事

佛典故事:护他自护

佛典故事:护他自护

护念,众生,佛经,技师,四念处,看什么,财利,开示,断除,观众,保护好,萨罗国,伽陀,佛开,多得,地藏王菩萨,安隐,比丘,诸比丘,闻性,好的,中都,典故,村落,师徒,徒弟,心念,悲悯,慈心,执着

2020-09-02 #小故事

他自号虎痴 张大千因他放弃画虎

他自号虎痴 张大千因他放弃画虎

张善子,张大千,大风堂,画家,飞虎队,作品,历史,幼虎,创作,虎痴,陈纳德,西成里,二哥,人称,兄弟,关系,徒弟,志愿队,著名画家,两兄弟,飞虎图,习心,周恩来,子嘉,张善孖,弦高,文天祥,汪毅,林森,道东

2015-01-25 #长篇故事

1998年 贺雄飞和他自定义为“黑马”的34本书

1998年 贺雄飞和他自定义为“黑马”的34本书

贺雄飞,摩罗,草原,部落,余杰,孔庆东,思想,知识分子,钱理群,中国,汪国真,秦晖,畅销书,自由主义,年代,激情,工作室,时代,年轻人,海南,朱学勤,郭敬明,韩寒,影响,代表,先生,大学,文化,文人,时候

2008-07-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