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随心所欲听音乐——我的古典“前传”与“外传”

时间:2011-11-24

还记得当年收集到马太受难曲的情景,王府井八面槽外文书店正对大门尽头的柜台最底层,一个方方正正的磁带盒子仅此一盒哦!封面是没有透视感的、关于耶稣

提示:本文共有 60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文 / 李峥

生命自是一种灵程,终须回返,蓦然回首,风雨的路程已化作歌声……

——引自《蓦然回首》歌集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不少人来说,肯定会觉得我听音乐时常不按照常理出牌,比如巴赫的作品,最早听的是《马太受难曲》,接着是《赋格的艺术》、《约翰受难曲》,然后是《平均律键盘曲集》、《b小调弥撒曲》、《音乐的奉献》等等,反倒是《乐队组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放在了最后,原因就在于我看的书里说,这些在常人看来深不可测的作品,是这位作曲家最顶级的音乐,因而巴赫给我的最初印象就通过这些作品延续了下来。

还记得当年收集到《马太受难曲》的情景,王府井八面槽外文书店正对大门尽头的柜台最底层,一个方方正正的磁带盒子——仅此一盒哦!封面是没有透视感的、关于耶稣受难的中世纪绘画,三盘磁带,明欣格尔指挥斯图加特室内乐团与合唱团,回家后,磁带立刻放进录音机,歌声传出,并没有像有人说的那样难于理解,反倒有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让人立刻认定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作品,于是近三个半小时内容一口气听下来,好像只是一瞬间……随后,科奇什弹奏的钢琴版《赋格的艺术》和同为明欣格尔那套人马录制的《约翰受难曲》的磁带,接连被收集了来;CD进入国内后,巴赫作品首先收集到的是ECM录制的“平均律”第一集——也是仅此一套,虽然后来被其他版本替换了,但正是它让我初次听到了这套令人兴趣盎然的曲集,再后来,就是卡尔·里希特的那套《b小调弥撒曲》了,当然,还有科隆古乐团的《音乐的奉献》。最后收集的《乐队组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主要是为了将巴赫的作品补全。

所以说,与大多数人不同,我听巴赫是“倒着”听的,可称之为“从难到易”,而此类听音乐模式的例子在我身上发生了不止这一起,另一个例子是,早年我曾经一度将17世纪之前的早期音乐和现当代音乐共同作为收集的重点,待到这方面内容基本完备之后,才又转回到从17世纪初至19世纪末这个受人关注较多的范围,这期间,还有段时间我的关注点是从蒙特威尔第至海顿。总之,或许我的方式显得过于自由,想到哪儿就是哪儿,不过,我会围绕音乐历史这个体系进行。

每每想起自己的听音乐经历,我不得不说,确实有些非同寻常之处,回顾一下也是蛮有意思的。现在拍电影时兴“前传”,我想,自己也可以搞一个听古典音乐的“前传”,然后不妨再来一个“外传”,这样一来,就我听音乐的整个过程就记录完全了。

古典“前传”

先简单来个“前传”。说起来,我还从来没有谈过在听古典音乐之前,自己都接触了一些什么音乐呢。太早的事儿就不提了,这里还是从大学时代说起。那时候,刚好台湾校园歌曲非常盛行,这些率真、清纯、优美的新民谣类的歌曲,或许就是对我最初的音乐滋养,它们很轻易地替代了之前流行的那些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我颇有影响的歌曲——并且替代得非常彻底,就这样,来自台湾的校园歌曲反倒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大陆第一代以流行方式演唱的歌手所遇到的阻力,恐怕是现在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对歌手的某些指责今天来看也实在是非常“搞笑”,然而新的思维最终以不可抵挡的态势占了主导,众多的歌手以及歌曲——包括翻唱的歌曲不断涌现,音乐舞台一下丰富了起来,也有些令人眼花缭乱;随后,港台歌手的录音也越来越多地进来了,最初基本上都是翻录了好几次的磁带,音效自然是很差劲,再往后,中图公司的音像展上出现了原版的磁带。

在大学期间,我关注最多的一位歌手是以蓝调摇滚著称的苏芮,从《一样的月光》到《北西南东》,在我的意识中,她的歌声犹如面对命运的呐喊。个人最爱的《蓦然回首》专辑,就像是由九首歌联结而成的套曲,黑色的基调、不妥协的精神贯穿了始终。至今我依旧对苏芮那些年的歌曲记忆犹新:《把握》、《冷的记忆》、《尘缘》、《沉默的母亲》、《证人》、《温柔的夜》、《风雨情怀》、《北平的梦》……至今也仍然还有一些歌词始终铭刻于心:“面对着命运无情的追逐,四方有我”,或者“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初次收集古典音乐的磁带,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随几位同学逛前门,在一个胡同中的一家音像店,买了贝多芬《命运》、《田园》等交响曲,还有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等等,这些音乐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其实与当初苏芮的歌曲给我的强烈冲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奠定了我听音乐的一种方式,即不会给古典与“非古典”之间划上一道鸿沟,并对我今后收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这一点我将在“外传”中详述。

工作之后,我对古典音乐的爱好骤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还记得在米市大街中图公司门市部,我见到一套克莱伯的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黑胶唱片,赶紧把它藏在一个角落里,立刻返回去借钱来买;还记得关注早期音乐之初,我经常下班后急急忙忙赶往琉璃厂的华彩文化公司,去二楼翻地上纸箱子里的黑胶唱片,乔万尼·加布里埃利的《四度低音弱声与强声奏鸣曲》就是那时收集到的……当然,非古典类音乐依旧与古典音乐并行,恰是在此时,我开始听罗大佑的歌曲。

以音乐历史为线索来收集音乐作品的“工程”,就在这一过程中逐步酝酿而成,我的古典“前传”就此也就该转入古典“正传”了,而与“正传”并行的,则是“外传”。下面,我将略过天天都会说起的“正传”,直接进入“外传”。

古典“外传”

让时间跳过大约六七年时间,这时我已收集了从拜占庭圣咏、格里高利圣咏至现代、当代的古典音乐重要曲目,或可说基本曲目,以及个人兴趣所及的曲目,它们的跨度几乎是两千年的历史,而这时刚好进入一个新的世纪,即21世纪。

有些出人意料,我在听了两千年间的音乐、并继续收集古典音乐的同时,逐渐尝试接触一些金属音乐,从前卫金属开始,然后是黑暗、哥特、死亡、厄运、工业等等各类金属,对了,还有碾核。当我对这些音乐进行了全面了解之后,便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黑暗金属和哥特金属这二者身上——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倒着”听的方式,而直接原因是与古典音乐密切相关的,因为黑金属同各类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尤其是北欧神话,而哥特金属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以个人最为喜爱的黑金属为例,我们可以在英国的Bathory(巴托利)乐队的专辑《捶击心脏》中听到一曲《瓦尔哈拉》,它刚好就是在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被烧毁的那个众神之居所,还有挪威的Emperor(帝王)乐队的专辑《普罗米修斯:火与死的劫罚》,它的主角是因盗取天火而受难的普罗米修斯,这个乐队的另一专辑《献给黄昏苍穹的赞美诗》,则是将黑暗作为赞颂的对象。在金属音乐中,挪威的黑金属是最具古老气质的,他们崇尚比基督教更早的宗教,崇拜撒旦,崇拜奥丁神,或者颂扬普罗米修斯,颂扬路西法,也许Burzum(黑暗)乐队是其中最极端的一个例子,而据说这类音乐信奉一条古老的法则:“生命本质是与自然连接的,是与夜晚心境连接的”,我们可以在Emperor、Darkthrone(黑暗王座)、Mayhem(残害)等乐队的作品中体验到这点。

其他一些古典音乐的蛛丝马迹,也可以在黑金属音乐中被发现——Bathory乐队曾将自己一张专辑命名为《安魂曲》,古老的宗教音乐形式在此成为一个符号;瑞典的Marduk(玛杜克)乐队的一曲《黑暗之神的赞美》,引用了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的旋律,将古代传说中的死神之舞的故事以新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还有英国Cradle of Filthde(污秽摇篮)乐队的专辑《邪恶之本原创造众生》,以关于吸血鬼的传说为主题,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其中的一些旋律采用管风琴的音响效果,极其神秘、宁静、诱人。

哥特金属与古典音乐的联系更为直接,干脆使用美声女高音演唱,古乐器演奏,甚至制作成一部戏剧……于是,有一天我忽然明了,包括金属音乐在内的那些当代的摇滚歌手和乐手,其实就相当于中世纪的游吟诗人,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牧歌的谱写者,那时是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并行,当今则是我们所认为的古典音乐与“非古典”音乐之间的并行。如此一来,在金属音乐的收集过程中,又激发了我进一步扩大早期音乐聆听范围的意愿,相差千年之遥的两个时期的音乐就这样在我这里相遇在了一起。

现在,虽然我收集金属音乐的数量渐渐减少,不过,关注的程度并未降低,并且,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帮一位台湾朋友收集大陆的摇滚乐唱片,使得我对我们自己的摇滚乐也有了一些认识,诸如成都的地下摇滚、南昌的Be Persecuted(受迫害)乐队、内蒙古的Tengger Cavalry(铁骑)乐队、张萌萌的摇滚作品、北京的指人儿乐队等等,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目前,我的精力稍多放在了巴洛克歌剧方面,比如拉莫、亨德尔以及那不勒斯乐派,试图发掘一些原先遗漏的作品。

到这里,我的“外传”也就讲完了,不过,我要说的话还没有完,下面,我想就古典与“非古典”这个话题,进行一点儿小小的展开。

古典与“非古典”

通常我们所说的古典即“classical”(注:不是指古典时期的音乐),这个词汇运用在音乐上,其实意思是相当模糊的,或许“具有持久的价值,而非风行一时的”这一定语,更接近于人们普遍所认为的古典音乐这一概念。从另一方面,我所说的“非古典”,并非仅指流行歌曲或通俗音乐,它包括古典之外的所有音乐,比如民间音乐、爵士乐、披头士、摇滚乐、金属音乐等等,如果用常见的“pops”这个词汇来加以概括,似乎并不准确。因此,反过来看,那种认为古典音乐是相对于“pops”而言的宽泛说法,也就显得不够有说服力了。

实际上,我们所设定的古典音乐,对于古代和现代采用了双重标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全被算作古典音乐——即使是拉絮斯的《可爱的女士玛托娜》那样歌词色情的牧歌,而当下的古典音乐之外的各类音乐,却几乎全被归属于“pops”——甚至是演奏技巧极其复杂的爵士乐;或许只有民间音乐比较特殊,在人们的意识里,它时而归于古典,时而归与“pops”。这的确显得很不公平,有些厚古薄今。

有意思的是,古典音乐有时候未必比“pops”小众,“pops”也并不是总比古典音乐大众化,这样的例子挺多的,按说古典音乐属于小众,然而有几个人不知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呢?按说“pops”应该十分大众化,可是前文所述的挪威黑金属又有多少人知道呢?还有,就精神和情感层面而言,古典音乐与“pops”二者谁都未必绝对占先,重要的是看作品的水准高低,而不是标签。

不仅如此,在古典音乐领域,也有小众与大众之分,巴赫的《赋格的艺术》是小众的,维瓦尔第的《四季》是大众化的,即使同一位作曲家,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肯定比他的交响曲要小众得多;而在“pops”领域亦是如此,迈克尔·杰克逊的摇滚乐肯定比Emperor乐队的黑金属要大众化。这里面含有不少悖论的成分,我们知道,历代的音乐作品最终成为古典音乐而长久流传的仅是很小的部分,我曾听过一张贝多芬时代二三流作曲家的作品唱片,几乎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更不要说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了;而“pops”中的作品未必就一定短命,我觉得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歌曲应该属于此类,还有20世纪的披头士也已成为了经典。

总的来说,将各种音乐划分类型,然后归入某一范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由于不同领域的音乐都具有许许多多元素交织在一起,可谓是藕断丝连,故而它们之间的关联令人斩不断,理还“乱”——因此,个人更愿意将不同领域的音乐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论古典还是“pops”,它们虽然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我始终同时从二者之中吸取我所需要的成分,由此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多重音乐世界。这样的方式令我对音乐保有永恒的新鲜感,从古希腊音乐残片,一路听到当代的电子计算机音乐,当然,我也有自己的重点,比如有一次被问及最喜欢谁的作品,我的答案是巴赫,并且我听过几乎他的所有作品,很多还是古乐器与现代乐器两个版本——在我看来,这二者各有各的好,随后还有比贝尔、拉莫、贝多芬、穆索尔斯基、德彪西、韦伯恩、施托克豪森等等,而在金属音乐领域,则是黑金属——尤其是原始黑金属。

对我来说,当年从“pops”进入到古典领域,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就像天文学上所说的那种弯曲的宇宙,两个点看似是从宇宙的这头儿到那头儿那么遥不可及,其实只是从这儿到那儿那么近。相信很多人会认为,我听音乐的方式十分奇异、甚至有些另类,这点我从来都不否认——我采取的是“顺其自然”的方式,因为我觉得,听音乐原本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情之所至而真正投入其中。不过,我并不是说人人都要像我这样,相对而言,我更主张尊重每一个人的聆听方式。

写在后面的话

我是沿着音乐历史的脉络来聆听音乐(不仅仅是古典音乐)的,并且我认为,熟悉音乐历史仅仅是欣赏音乐的一个起点,要想真正将自己融入那些来自于域外的音乐,就要对那里的文化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于是,各种门类的历史都成为我了解的对象,诸如文学、哲学、美学、宗教、绘画、雕塑、建筑、医学等等的史书,甚至风化史。以这样的文化积累为基础,展开自己的音乐之旅,心态和视野都将是开放的,自然也就乐趣多多。

说到这儿,我忽又想起当年读过的一本《世界医学史话》,在那里面我见到的一幅画作,刚好与某张琉特琴唱片的封面画相同。这是一幅“贵族夫妇混浴图”,画面上是浴室里的男男女女正在一边泡澡一边大吃大喝的情景,左侧的一对男女是卖淫嫖娼的,右上角正有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动手动脚,门外的教会人士看到此情此景,只剩下摇头叹气的份儿了。画面中靠前的那位,应该是个民间艺人,手持琉特琴,正在为泡澡的人们弹奏小曲儿,身旁还有只可爱的小狗狗……这幅画中所弥漫的市井气息,可以在唱片中的音乐里清晰地感受到,这是我所说的文化积累的一个实例,有谁能想到,医学与音乐竟然挂上了钩呢?!

多重音乐世界与多重文化层面是相呼应的,对音乐的全面了解,也会对欣赏其他领域的艺术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有一次我观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改编的波罗探案连续剧中的《死亡约会》,当剧中那位对家人和他人颐指气使的坏脾气女人被发现遭到谋杀之后,背景上响起了珀塞尔的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中的名段“狄朵的哀歌”,如果带着对这部音乐作品的了解去看这部影片,你一定会发笑,并禁不住佩服它的制作者实在是“损”得太高明了!——英式的幽默就是这样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不露声色地浮现出来,让你挨了“骂”还以为是受到了恭维。

最后我想对希望入音乐之门的人说几句。个人一向认为,直接从精神实质的角度去理解音乐,往往是接受音乐的一个捷径,并且事先不要先吓唬自己听音乐有多难,更不要由此设置起一道心理的屏障。譬如当年初听巴赫《马太受难曲》的时候,我是带着从“圣经故事”中读到的耶稣对生命的感悟而投入其中的,在《赋格的艺术》的聆听中,我体会到的是心如止水的快乐,再次出人意料的是,在黑金属的喧嚣中,我始终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与自然的狂野一同搏动。

人的一生,能懂得音乐,是一种完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随心所欲听音乐——我的古典“前传”与“外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孕妇进行“音乐胎教”时 并不是随心所欲 这4件事也要注意

孕妇进行“音乐胎教”时 并不是随心所欲 这4件事也要注意

宝宝,时候,胎教,孕妇,音乐,给宝宝,发育,音乐胎教,听力,周左,情绪,效果,时间,听音乐,歌词,在怀,影响,所以在,要注意,逐渐形成,随心所欲,非常流行,习惯,事情,关系,准妈妈,形态,心情,能感,胎动

2010-12-13 #故事大全

胜娚《像风走了八千里》爆红 她原来还写过这么多好听的歌!

胜娚《像风走了八千里》爆红 她原来还写过这么多好听的歌!

音乐,归期,创作,随心所欲,作品,全国,声音,旋律,公司,小清新,属于自己,音乐世界,不一样,世界,原因,吉他,天空,小女孩,总能,点儿,时间,时候,不止是,世间万物,证明自己,让更多,这么多年,那时候,五颜六色,王胜男

2013-10-10 #故事会

你好 古典音乐 令人着迷的肖邦夜曲Op9 可以关闭屏幕听

你好 古典音乐 令人着迷的肖邦夜曲Op9 可以关闭屏幕听

夜曲,肖邦,李云迪,木易,乐曲,肖邦夜曲,周杰伦,周董,尔夫人,普莱埃,玛丽,个人感觉,作品,同学,味道,完完全全,大调,年间,曲子,是非,画风,消泯,节奏,谱子,音乐,两个星期,九个月,公认为,另一种,哪知道

2011-10-19 #故事阅读

给孩子听什么样的古典音乐呢童话故事吧 男孩 – 手机爱问

给孩子听什么样的古典音乐呢童话故事吧 男孩 – 手机爱问

礼物,开光,事情,奶奶,不一样,东西,心情,都会,含义,玫瑰,手有余香,店里,感情,时间,淘宝,身体状况,身体,祝福,一些人,了一件,不管是什么,不合适,不是很好,会影响,只要是,很简单,就是啊,安慰自己,我去年,是什么人

2020-09-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听胎教音乐的正确姿势

听胎教音乐的正确姿势

胎儿,节奏,时间,音乐,音域,频率,快容,音乐会,强度,太长,大部分,古典音乐,妈妈,律动,情绪,神经,胎教,脑部,负荷,高会,音量过大,不高于,易导致,神经损伤,音乐播放

2020-07-13 #小故事

听什么音乐可以治疗失眠? 失眠听什么音乐比较好?什么音乐

听什么音乐可以治疗失眠? 失眠听什么音乐比较好?什么音乐

古典音乐,轻音乐,有声读物,名学,学生,状况,老年人,音乐,音量,可以帮助,药物,身体,影响,变化,睡眠障碍,和兴,明显改善,在睡,心理学家,理学家,蓝调音乐,都会,极其重要,人们,内分泌,分泌量,变好,大小,川北,情况

2020-06-03 #小故事

当我们在听音乐时 我们在听什么?

当我们在听音乐时 我们在听什么?

音乐,作品,标准,现象,歌词,时候,粉丝,音乐作品,专业,人们,经验,类型,过程,张亚东,周董,当我们,很多人,在听,音乐爱好者,乐队,乐评人,优越感,原因,古典音乐,听音,客观,小众,心态,旋律,朋友

2010-03-25 #故事大全

从听音乐看人的性格

从听音乐看人的性格

音乐,兰德,弗朗,个人,荒岛,瓦克斯,个性,乐队,品位,古典音乐,英国,性格,歌曲,社交,过滤器,塞缪尔,尼克·霍恩比,布莱尔,戈斯林,德彪西,比那,詹森,莫索尔斯,助教,理学家,心理学家,得克萨斯大学,剑桥大学,和音,成一

2018-02-1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