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郭久麟:徐迟与何建明的报告文学

时间:2011-12-15

一是徐迟,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另一个则是何建明,中国新世纪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报告文学大家

提示:本文共有 111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论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史,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是徐迟,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另一个则是何建明,中国新世纪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报告文学大家。徐迟与何建明在不同的阶段,对报告文学的开拓、创新、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78岁的郭久麟老教授历时三年,潜心研究,写下了这篇论文。今刊发如下,邀诸君共赏。

01

徐迟是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徐迟从50年代就开始写歌颂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火中的凤凰》;刚刚粉碎“四人帮”,他就以敏锐的嗅觉和饱满的热情,写出了一系列歌颂科学家的报告文学,成为新时期写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报告文学作家。这些作品有写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之光》,写数学家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此两篇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写植物学家蔡希陶的《生命之树常绿》,写流体力学家周培源的《在湍流的涡旋中》,以及写科学家纽经义、邹承鲁、汪猷等集体协作培育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的《结晶》,和写科学家与人民群众兴建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刑天舞干戚》(此篇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在继承建国以来报告文学歌颂党和领袖,歌颂祖国和人民的传统的基础上,更开辟了新时期歌颂科学家、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新路。

在徐迟的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地位最重要的是《哥德巴赫猜想》。当时笔者正在外语学院讲授写作课,我至今都难以忘却,《哥德巴赫猜想》带给沉闷和压抑了十余年的中国高校、知识界和整个社会的科学的春风是何等的强劲,人民文学一时洛阳纸贵!《哥德巴赫猜想》把文革中被打倒在地的知识分子、科学家的正面形象送进了神圣的殿堂,对当时被颠倒的社会认知和社会风气产生了多么大的冲击和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徐迟的这一系列歌颂科学的报告文学作品,促进了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对于后来中央“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号召和全民族掀起的科学技术热潮,都起到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系列歌颂科学的报告文学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和巨大功勋:

首先,它们塑造了一系列优秀、杰出的科学家的真实而鲜活的形象,为我们树立了知识分子的楷模和中华民族的榜样。这就无情地、彻底地批判了“四人帮”诬蔑知识分子为“臭老九”的错误舆论,让知识分子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希望,让广大群众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和知识分子的作用,这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文化的辅助的力量。

其次,它率先批判和否定了“四人帮”践踏科学文化,迫害知识分子的罪行,否定了把钻研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说成是走“白专道路”的谬论。作品通过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科学家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献身科学的动人事迹及其为国家科学技术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旗帜鲜明地向世界宣告:搞业务、钻科学,就是为国争光、为人民作贡献的高尚、神圣之举,就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红”,绝不应该批判,而应该充分肯定,大力提倡。

其三,它率先提出了理解和尊重人,尤其是理解和尊重科学家与知识分子的问题。

其四,《哥德巴赫猜想》等报告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他的作品运用了全景式的描写方法,运用了大量的生活逸事及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切、突出、感人,富于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洋溢着充沛的激情和诗情画意。徐迟本来就是著名诗人,他报告文学写作中焕发出诗人的激情,在精美意境的创造上,在排比、对仗的使用上,在华丽绚丽的辞彩上,都显得极其突出,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02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感动了无数的人,激励了无数的人,其中,就有我们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报告文学大家,中国新世纪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先生!

《哥德巴赫猜想》发表的时候(1978年1月),何建明还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朦胧的爱情激发他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而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历,又促使他投入了小说和散文的写作,创作并出版了中篇散文《湘西探险记》,军事题材小说《第二道战壕》,长篇小说《东方毒蛇》(以后改编为电影剧本《西行囚车》被搬上银幕)。就在他创作诗歌、散文、小说之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报告文学作品深刻地影响了他!这个影响是如此巨大和强烈,以至于何建明先生说:它们改变了我的“人生基因和事业基因”,并且“引领我走上了从此没有改变的报告文学之路。这一写就是35年。在生命最重要、最宝贵的30多年里,我几乎没有停止过一天因报告文学而活着的时间与空间;30多年里,我几乎没有停止过一天与报告文学结伴而行的悲喜之情”......

40年啊!为了继承徐迟以讴歌伟大时代为己任的报告文学事业,为了弘扬徐迟的报告文学的价值观,为了学习徐迟充满激情而有文采的文风,何建明跋涉了40年,从湘西的古老村落开始,走向荒野的矿山、冰天雪地、酷热的沙漠,甚至战火纷飞的非洲苏丹的达尔富尔、利比亚的的黎波里海岸......他亲历了“5·12大地震”那地动山摇、血流成河、尸体遍野的场景,他也亲历了“非典”现场人们在窒息和死亡时的那一幕幕惊恐与悲惨的场景;他还遭受过意想不到的官司、善意和恶意的讽刺打击。这些时候,徐迟先生作为一名时代歌手的伟大精神和思想品德,都会像一种榜样、一面旗帜一样使他产生一种强劲的前进动力和奋进的精神。

(何建明在汶川大地震现场)

就是这样,在40年的时间里,何建明继承徐迟先生的奋斗精神,呕心沥血,殚精竭力,为我们创作出了《湘西探险记》《腾飞吧,苍龙》《缉私大王》《警卫领袖风云录》《东方神话》《共和国告急》《恐惧无爱》《北京美女》《根本利益》《国家行动》《永远的红树林》《李婉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女市长》《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部长与国家》《这里的世界最明亮》《国色重庆》《破天荒》《生命如歌》《台州农民革命风暴》《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东方光芒》《我的天堂》《平凡与非凡之间》《一个男人的财富诗章》《红墙警卫》《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天堂创造者》《他如此地爱着土地》《燃烧的中国海》《向生命施爱》《桥头堡的涛声》《国家——2011·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天歌》《三牛风波》《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江边中国》《让大海告诉你》《心声》《雨花台的那片丁香》《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绣手姚建平》《真假之间》《爆炸现场》《死亡征战——抗击埃博拉》《那山,那水》等报告文学作品。

何建明像徐迟一样,其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专家的褒扬和好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强大的教育作用。他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还获得过国家图书奖、人民文学奖特等奖、正泰杯全国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等奖项。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八部,被译介到十多个国家。他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作家中唯一的劳动模范。他创造了报告文学的奇迹,对报告文学的开拓、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升了报告文学的规模、质量和品格,把报告文学的思想艺术价值和文学审美品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报告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03

何建明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报告文学,他以一个平民儿子的朴实和赤诚,以一个人民战士的忠勇和坚毅,以黄钟大吕般的正音,歌颂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他以疾恶如仇的正气,揭露社会和官场的黑暗;他以披肝沥胆的激情,讴歌时代和民族的英雄;他以慷慨激昂的豪气,谱写气壮山河的时代的报告!

他的报告文学题材极其广阔,内容非常丰富,反映面几乎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我初步地归纳了一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而且在每个方面,都有经天纬地之作。

第一,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

这方面的作品特别多,也写得特别好。他热情地讴歌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及其给祖国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他写了人间新天堂苏州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性跨越和飞跃的发展(《我的天堂》);写了重庆市直辖十年来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历史性画卷(《国色重庆》);写了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闻名于世的义乌市(《田埂上崛起的曼哈顿》);写了《中国第一镇》——中山市小榄镇,小小的一个镇,其2005年的经济总收入达到332亿元,相当于当年中国一个省的经济收入;他还以人物为中心,写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和农民伟人吴仁宝;写了从乞丐到富豪的企业家欧阳祥山(《男人的美丽男人的梦》);他还写了回顾和缅怀改革开放历史的《破天荒》和《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第二,“国家叙述”的开拓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迅速崛起并日益强盛,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有了越来越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何建明敏锐地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并自觉地在自己的报告文学中表现出来,由此形成了他报告文学中的国家意识和国家叙述的宏大主题。《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国家——2011年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部长与国家》《破天荒》《生命第一》等,都是“国家叙述”的佳作。特别是《国家——2011年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和《那山,那水》更是优秀的代表。

《国家》记述的是2011年初利比亚撤侨事件。2011年初,利比亚政局突变,在利比亚近4万名中国公民身陷交战双方的夹击之中,生命处在十分危急的时刻。怎么办?在一向标榜“尊重人权”的一些西方国家遇难而退,任自己的公民身陷绝望之时,中国政府却毅然决策、果断出手:撤离中国公民!中国政府动用空前的力量,成功组织了大撤离的完美行动。何建明在作品中,以宏大的立意、全景式的描绘、紧张的情节、生动的人物描写和燃烧的激情,全方位、立体地记述了这一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重大事件,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彰显伟大祖国强盛形象的高亢赞歌,使我国在国际外交史上这一让整个世界赞叹不已的伟大行动,有了历史性的详尽而全面的文学记载,让复兴中的伟大祖国获得了一个极其精彩而又永恒呈现的宝贵记载!

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强盛与发展,使我们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强,这也将使我国的精神文化最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普世意义,这也就要求我国的文学艺术的世界视野、国际水准和大国心理要越来越强大。何建明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报告文学中自觉地追求一种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和与国家崛起同频共振的创作效应,为中国广大作家创作具有中国作风、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优秀作品,更好地闯出一条“国家叙事”的创作道路,提供了标杆和示范的作用。

第三,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深度揭示。

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何建明聚焦中国农村的改革,创作了《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那山,那水》《山神》等作品。

《那山,那水》是对改革开放的最新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鲜明生动深湛的表现和颂扬。作者通过对余村的采访了解到,十几年前,这里曾以开矿、出卖资源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老百姓发家致富了,但森林没有了,河水与空气污染了,大病怪病也多了,人们的幸福指数降低了,环境越来越不适合居住了。深受其害的农民和干部开始思考: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致富到底合算不合算?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是可持续?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长久的福祉?当地干部群众都陷人困惑之中。就在这个时候,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响亮明确地回答当地干部群众的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的话,振聋发聩、通俗易懂地讲清楚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余村的干部群众坚持按这个思路办,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余村完成了从生态严重破坏到生态秀美的历史变迁。《那山,那水》是第一部直接及时生动优美地反映新时代新思想的报告文学,达到了当代生态文学书写的最新的时代高度。

何建明很有政治敏感,很有思想,他在《那山,那水》的写作中,开放思维,拓展视野,从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提出“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联想到党史上的两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茨坪小村,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邓小平支持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这三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对应着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的历史进程。何建明这种深广的历史意识和敏锐的思想见解,丰富了《那山,那水》的思想视域,更加凸显了余村模式所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

第四,城市变革发展的热情赞歌。

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有相当部分写城市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和城市历史风貌的杰作。这种作品是很难写好的。但是,何建明以他宏大的气魄、广阔的视野、精巧的构思、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灵活的文笔,把一座座城市的历史和现实,成就和辉煌,人物和故事,立体地、流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我的天堂》中,不但让我们看到了湖光山色、小桥流水、精巧园林、吴侬软语的婉约、明媚的苏州,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舞台上横空出世的一个崭新的苏州,看到了发生了犹如神话般天翻地覆的巨变的苏州。作者让我们看到了苏州昨天和今天,苏州人“钢的坚硬与水的柔性”,看到了常熟县一个乡村的“小裁缝”高德康,在不长的时间内,成功地创造出几乎可以媲美“皮尔·卡丹”的名牌服装———“波司登”;沙洲县长江村的郁全和带领村民开办社队企业,“借梯上楼,借资生财,借船出海,借腹生子”,发展成为规模很大的“长江润发集团”;常熟的李桥村书记杜根根立志修一条连接县城的公路,引资办厂,办起了“申大工业开发区”......

在《国色重庆》中,作家倾诉了他对重庆犹如“一个游子对故乡的那种牵挂”,写出了重庆的特色:作家写出重庆“是一个江与山铸造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脚下永不停息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苍莽雄险的巴山与峡江两岸的绝壁峭崖,铸就你雕塑般的骨骼和俊美”。作家写出了重庆“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传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何建明的《国色重庆》让重庆和全国各地的读者爱不释手,让重庆的本土作家羡慕敬佩不已!

第五,对教育改革的深刻反思。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甚至一个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而严肃的问题,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一个国家民族和一个家庭及个人的兴盛荣辱联系在一起。因此,何建明创作出版的有关教育的三部曲《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恐惧无爱》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欢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落泪是金》是一部反映当代在校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报告文学。何建明通过大量的采访,用细腻的笔触真实记录了贫困大学生求学之路的艰辛和困难,揭示了在贫困中挣扎的贫困大学生的经历和命运。读来字字泣血,发人深省。

《中国高考报告》揭示了围绕高考活动而出现的许多社会现象及存在的不少弊端,对中国现实的教育方式和考试现状进行了深入认真的梳理、剖析和评判,并对应试教育模式和素质教育方式进行了多方探讨。因为高考已经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就业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问题,所以,此书刚一面世,就在社会上、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并掀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又一轮呼声。《落泪是金》的出版震动了教育部,并影响了国务院的决策,国家随后陆续出台了一些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

第六,灾难现场的迅捷报告。

《北京保卫战》《生命第一》《爆炸现场》等报告文学作品,都是对灾难现场的及时报告和反映。它们显示了何建明报告文学的重要特点和重要成就。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朝全旗帜鲜明地称何建明是“伟大”的报告文学作家。他说他之所以称何建明“伟大”,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业精神、创作态度和创作成就的高度肯定。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都不能在国家的灾难和民族的苦难面前闭上眼睛。何建明更不会在国家大灾难、民族大苦难面前无所作为。在2003年非典袭击北京之时,何建明勇敢地走进了全民“抗非”伟大战役的北京指挥中心,走进了同“非典”激战的第一线,在那儿感受着战斗烽火与生命至爱,而后写出了《北京保卫战》。而在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发生之后,何建明更是立即赶赴现场,以后又多次去到现场,深入采访,奉献出《生命第一》的佳作!在《生命第一》中,何建明以他对灾区的几次深入采访,真实地、血淋淋地记下了汶川大地震的惨烈场景和抢救遇难乡亲、安葬遇难遗体的悲凄情景;歌颂了巨大灾难来临时解放军官兵和干部群众舍生忘死、拯救亲人,舍弃小我、拥抱大我的人间大爱;表现了作家对人的生命崇高的审美观照;表现了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张扬生命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作家通过战士们抢救伤员,安葬死者遗体,深刻而富有哲理地宣告:“高尚的生命是永远不会灭亡的。”何建明通过《生命第一》这部书,向我们传达了他在大灾大难面前,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更加深沉而精湛的哲理的和审美的思考。

2015年,天津港发生“8.12”特大爆炸事故,2015年10月,何建明在主持“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时说,他正在采写天津大爆炸的报告文学,我听了不禁想:他怎么选了这个硬骨头来啃?怎么选了这么敏感而尖锐的题材来写呀!可是,不到半年,我就读到了《爆炸现场》这部新作。我不能不佩服何建明在题材选择上的气魄、胆略和才华了!

《爆炸现场》给我的第一个深刻感触是它强烈的现场感及现场震撼力。

《爆炸现场》给我的第二个深刻感触是作家对英雄群像的生动描绘和对他们心灵的深入挖掘,奏响了社会主义时代英雄的悲壮颂歌。

《爆炸现场》给我的第三个深刻感触是作家在写作时灌注着浓重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使作品具有思想的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第七,表现知识分子,歌颂科学家。

何建明还写了一些表现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和歌颂科学家的报告文学作品。

他同天泉合作的《天歌》,以及2018年出版的《惊天动地的“两弹”元勋》,就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在航天道路上的雄健步伐及航天事业上取得的伟大成就,颂扬了钱学森、王淦昌等科学家的巨大功勋。

《科学家的名利场》写了一位为地质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却被历史风云掩盖了的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让人感慨系之。

何建明还写了几篇短篇报告文学作品。《永远的红树林》是短篇报告文学表现重大题材的经典之作。作品以具体的情节和翔实的事例,写出了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梁言顺在极其重要的“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上艰苦的探索历程,展现了青年学者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让总书记感动的人》歌颂了胸怀大局,执着追求,将生命默默奉献给军事档案事业的一位档案专家,歌颂了他献身使命、忠诚事业的崇高精神风范。《冀东大发现》刻画了冀东油田的总经理、勘探专家周海民,他在逆境中艰难前行,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执着地探索,最终发现了储量达20亿吨的南堡油田。

第八,精雕细刻的短篇佳作。

何建明不仅是大题材、大制作、大手笔的大师,也是短篇报告文学的圣手。

他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短篇报告文学,意在及时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代政治、经济改革的步伐,树立经济改革中的样板模范。比如《燃烧的中国海》写中海油如何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头堡的涛声》写连云港在王建华书记的带领下践行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让大海告诉你》用一个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和一座座如诗如画的滨海新城,反映了辽宁省环渤海经济带的巨大变化,抒写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他的歌颂各行业先进典型的《冀东大发现》《花王杨铁顺的故事》《北方大港人》《国风右玉》《国绣手姚建平》等短篇报告文学也写得极为成功。

04

何建明是当前中国文坛中创作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分量最重、获奖最多、质量很高,又最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有人说:把他的报告文学排列起来,简直就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继承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的优良传统,又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取得了更大的成绩。其思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宏大叙事与史诗风格。

习总书记说:“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革,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面对这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作为一个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开始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思想政治层面来审视社会和时代,抓住最能反映人心的事件和时代的闪光点,选择时代的重大题材抒写;而且他又胸怀全局,视野宏阔,升发联想,上下左右,古今中外,高屋建瓴,纵横捭合,因而形成了他宏大叙事与史诗风格。

比如写《国色重庆》,作家就从历史写到当代,从孙中山、毛泽东等高层领导写到市级领导写到底层群,从三峡移民写到重庆直辖,从重庆的国企的起死回生写到民企蓬勃发展,从重庆的美女写到重庆的火锅,从三峡的绝美风光写到中国的第一桥都......让人不能不敬佩何建明的大胸怀、大气魄、大手笔、大手腕,不能不敬佩何建明搜集资料的巨细无遗,立意构思的天马行空,安排结构的纵横捭合,行文用词的潇洒放达,抒情议论的收放自如。

第二,题材选择与主题提炼。

报告文学是在近现代激烈动荡的时代风云中从新闻发展出来的以直接反映时代生活与表现时代精神为己任的文体,特别强调题材的重大与时代意义的深广,注重主题的开拓与深化。何建明深明此意,非常重视报告文学作家的“精神担当”和“时代担当”,注意选择重大题材进行“宏大叙述”“国家叙事”,以反映民族的传统精神,时代的本质特征,历史的前进方向。比如,表现农村改革,他选择华西第一村,选择吴仁宝,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表现了在新的历史时代,共产党如何带领农民搞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农村的现代化等重大而敏感的时代问题,使他的创作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与重大的社会意义。

何建明说:我觉得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创作观非常重要,就是你选择的题材是否符合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在飞速地发展,我们的立足点、价值观、价值取向,是不是跟着时代同步走,这非常重要......他还说:我比较喜欢创作一种大的题材,气势磅礴的题材以及那种富有激情的特点的那种人物,因此我选材大部分都是这类的。

第三,哲理高度、思想深度与审美强度的有机结合。

其一,哲理高度。何建明对报告文学的创作有非常高明而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的当代作家,我们的头等使命和责任,就是去书写当代社会中最有进步意义和思想价值的作品。”作为一个矢志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何建明深知哲学的重要,因此他专修了哲学专业。哲学研究生的学历提高了他的哲学素养,提高了他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看待事物、分析题材的能力和水平;加之他平时又注重学习领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中央一系列的政策理论;这些,就使得何建明的创作具有超过一般作家的哲理高度和思想深度。何建明的哲理思维,使他有很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的报告文学总能选择有关国家、人民、时代、社会的主题,能围绕改革、开放、发展、和谐等重大题材展开,使他能准确把握党性、民心、良心三者的关系,能很好的掌握歌颂和揭露,赞扬和批评的辨证关系,并对作品中人物精神世界作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和哲学的观照,从而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形象。

比如在《根本利益》之中,作者既写了十多个腐败、阴暗事例,暴露了农村各级政权机关中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同时又宣传和歌颂了一位中纪委确定的典型,一个真正为农民群众着想的“青天大老爷”;即是说,《根本利益》既包括了歌颂光明又不只限于歌颂,既包括了批判黑暗又不只限于批判,而是从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刻剖析、探讨并揭示了当今中国政权与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的政治现实和民主法制等问题,挖掘和提炼出了新的时代主题,并深入揭示了党群关系的重要性,探讨了执政的共产党如何转变思想,改变作风,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使这部作品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超越了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

再如在《生命第一》中,他超越了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和描述,而以哲学的视野寻找人生价值,寻求生命意义,启发读者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其二,思想深度。何建明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对生活有自己的发现,都会在思考中找到思想的闪光点,而且他的作品思想总能占据时代的制高点。

《忠诚与背叛》就是一部有着哲理高度和思想深度的优秀报告文学。在这部作品中,何建明以哲学的视野和思想的利刃,思索和剖析着忠诚与背叛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内容,回答忠诚与背叛的历史的、现实的意义。他的思想的笔触走进了这两者的精神世界,对他们做哲理的审视。何建明在这部著作中,努力寻找共产党人忠诚的根脉,以便让这忠诚的根脉,一代一代地传承在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根脉里;何建明还在这段惨痛的历史中,揭露背叛者卑鄙的灵魂、丑恶的嘴脸,拷问他们肮脏的心灵,寻找他们从人变为狗的丑恶而卑劣的路径。作者尖锐地指出,忠诚与背叛的关键是信仰:忠诚信仰者,宁死不屈;背叛信仰者,投敌变节。历史是无情的,抉择是严酷的,来不得丝毫含糊。这就赋予了作品以哲理高度和思想深度。

其三,审美强度。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思想意蕴,而且还有高度的文学性、优美的艺术性,并且这三者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作品瑰丽的艺术魅力和蓬勃跃动的生命活力。

多年来,何建明孜孜以求,努力探索“以优美的文体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大多数是写重大题材,篇幅长、体量大、内容丰赡、素材庞杂,极难写好。这首先要求作家要有对作品整体的宏观掌控能力,要求作家有很高的构思、立意和组织结构能力。笔者以为,何建明在这方面有超乎多数作家的把控和组织能力,善于站在相当的时代和思想高度,从全局运筹和谋划作品的总体规模、表达样式、总体框架、突出特点,然后再精心营构作品的内在结构,使其既能完美服务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又能全面地、主次分明地、线索清晰地表现出描写对象的全部内容,从而表现出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体现出严谨、自然、完整、统一的美学特征。

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富于文学的魅力,充盈着激情和诗意,哲理和思想。很多人称赞《那山,那水》是何建明报告文学中语言最美的一部作品,是对新时代生态思想的诗美阐释。作者以“天上人间,余村在中间”“农家乐,乐坏了春林和春花”“流金的小溪”“一根竹子半爿天”“一片叶,一个神”“请你一起诗意地栖息在此”等清新的标题,不但从余村的山水园林、竹海茶山写到余村的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对余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全景式的展示,而且还写出了余村人民“比山、比水更美的”心灵,写出了一个立体有厚度的、可感而美丽的余村。

在40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中,何建明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徐迟的“讴歌伟大时代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和思想品德”,他深入采访,精心构思,倾心撰写,热情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和辉煌成就,创作出数十部报告文学巨作;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拓展了报告文学的题材、主题、思想、美学、艺术、规模和体式,在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高度、历史厚度、美学高度、艺术魅力和文学境界等方面,都达到了当代报告文学的高峰地位,把报告文学的政治品格、思想价值和美学品格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了报告文学在全社会和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0年来,何建明以其丰硕的、影响巨大的报告文学创作重振了报告文学雄风,恢复并发扬了报告文学文体的活力与辉煌。而何建明,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

(原文刊载于《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郭久麟:徐迟与何建明的报告文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浦东史诗 大桥故事 时代英雄……何建明以纪实书写礼赞新中国

浦东史诗 大桥故事 时代英雄……何建明以纪实书写礼赞新中国

何建明,浦东,黄大发,作品,文学,创作,史诗,山神,时代,大桥,故事,长三角,开发开放,上海,作者,作家,历程,文体,报告文学作家,小说,现象,评论家,研究,丁晓原,王晖,非虚,中国故事,书记,价值,传奇

2011-08-08 #故事会

何建明:脚踏中国土地 迎着新时代春风 写好中国故事

何建明:脚踏中国土地 迎着新时代春风 写好中国故事

何建明,新时代,时代,那山,企业,作家,金山,产业,反响,安吉,国家,头牛,新作,报告,春风,英雄,银山,发展,扶贫,攻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文学作家,片土地,廖翊,埃博,应是,新华社,中国土地,中国作协,中国作家

2007-04-19 #短篇故事

丁晓原:报告文学叙事三题

丁晓原:报告文学叙事三题

作品,故事,非虚,作者,赵瑜,文学,小说,艺术,纪实,故事性,读者,报告文学作家,价值,意识,中国作家,叙事艺术,事件,人物,文体,报告,文学性,生命,选题,审美,何建明,传奇,历史,对象,结构,创作

2010-09-11 #故事阅读

广东着力打造报告文学创作高地

广东着力打造报告文学创作高地

创作,广东,广东省,题材,故事,何建明,暨南大学,副主席,中国,全省,文学,张培忠,蒋述卓,中国报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专家,人才,仪式,会上,作家,党组书记,岭南,推进会,时代,研究院,共建,服务,研究,中国故事,作协

2013-02-26 #故事会

专家研讨作家沈洋长篇报告文学:如何讲述扶贫故事?

专家研讨作家沈洋长篇报告文学:如何讲述扶贫故事?

扶贫,昭通,作品,大地,沈洋,人文,农村,意义,据介绍,文学,方面,研讨会,评论家,生活,才会有,何建明,李炳银,李朝全,范稳,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国作家,大地和,大时代,文艺精品,作家,一致性,一线,人口,亮色

2013-10-21 #经典故事

专家研讨作家沈洋长篇报告文学:如何讲述扶贫故事?

专家研讨作家沈洋长篇报告文学:如何讲述扶贫故事?

扶贫,昭通,作品,大地,沈洋,人文,农村,意义,据介绍,文学,方面,研讨会,评论家,生活,才会有,何建明,李炳银,李朝全,范稳,中国作家,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地和,大时代,文艺精品,中新网,上官云,一致性,一线,北京

2015-08-27 #短篇故事

何建明:用上海的疫中“微表情” 致敬上海的抗“疫”大格局

何建明:用上海的疫中“微表情” 致敬上海的抗“疫”大格局

上海,何建明,上海表情,人民,城市,疫情,灾难,深情,全过程,故事,精神,表情,作品中,是一部,茅盾,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大上海,家国,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经历,亲身经历,个体,主任,乐章,人口,会长,作家

2012-11-01 #故事大全

一个鲜活感人的“中国故事”

一个鲜活感人的“中国故事”

扶贫,乡村,中国,国是,作品,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心,会长,全国,我国,杂志社,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余人,吴义勤,张陵,李炳银,梁鸿鹰

2020-04-0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