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2003年我在一线抗击非典 17年后我在网络追踪发烧乘客

时间:2011-12-2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截至1月31日10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720例,疑似病例15238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

提示:本文共有 26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 韩璐 编辑/ 鄢子为

一场疫情,让这个春节显得与众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截至1月31日10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720例,疑似病例15238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

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医护人员紧缺,从1月24日开始,来自上海、广东、四川、浙江、江苏和陆军、空军、海军等超过50支医疗队抵达武汉,投入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根据1月29日晚信息,目前湖北全省各类医疗机构,投入一线的医务人员超过17万人。

在一线医护人员外,另一支医护队伍,则通过网络织起了一张互联网背后的医护团队。包括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丁香园在内的互联网公司,超过万名医生,承担起了在线咨询与问诊的职责。

1月28号,望亭松给原先所在的瑞金医院同事们发了祝福信息,回到岗位上,协调着自己这边的抗疫工作。在急诊第一线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望亭松,是原上海瑞金医院副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曾亲身经历上海地区多起重大医疗事件,参与过2003年参加抗击SARS。和以往一线作战不同,如今他作为平安好医生抗冠病毒指挥中心专家组成员、医疗院长,坐镇的是网络第二战场。

1月26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平安好医生,开通“抗疫电话义诊专线”,为公众免费提供新型肺炎咨询、疫情防护指导服务,全国人民都可拨打。此前,1月20日,公司已经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指挥中心,成立专门的医学专家组,开启全体医务人员的培训,望亭松则作为该次行动的负责人。

“现在每天早上醒来,我会先看确诊和问诊数据,协调人力调备,分析各地来的电话,包括咨询量以及咨询问题。然后跟踪下国家卫健委或者官方指南,更新培训手册,培训医务人员。在咨询当中发现一些特殊或者高度疑似的案例,汇总到我们的指挥中心进行研判,是不是要进行一个更积极的干预,比如说通知当地卫健委或疾控中心?”望亭松在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说,1月下旬的每一天都是在这样度过。

以下为望亭松自述:

1月23日,在线追踪疑似病例

1月20号,我们启动了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指挥中心,颁布了预案,根据疫情发展,制定了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培训手册,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修订指南后,我们都会重新修订手册。

在此之前,平台的咨询量已经开始增加,尤其针对这次疫情。真正的爆发点,就在钟南山院士1月20日的讲话,确认了人传人并且有医护人员感染后。

从那时候开始,整个网络咨询量以及对疾病的关注度提高了,大家线上问诊最关心如何辨别、预防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其中,40%的人关心如何预防冠状病毒感染;25%的人咨询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否意味着已经感染新冠状病毒;10%的人询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

我们开通电话后,第一个打进电话的是在日本旅游的广州人,去过武汉,因为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咨询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相比在一线治疗的医护,互联网能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四个方面:

1, 首先传播一个正确的知识,消除恐慌。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感冒或者信息不全,导致的恐慌情绪。

2, 咨询过程中尽可能宣传正确消毒隔离的措施进行预防,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无效防护或者过度防护。用户对于佩戴口罩的正确方式、使用时长,包括白酒能不能消毒都是存疑的。

3, 普通感冒发烧的病人,或者有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不敢去医院的用户,可以通过线上远程来解决,避免加重一线医务人员的负担,医院本身就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网络问诊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4, 咨询用户大部分来自武汉,根据武汉卫健委指南,向这些病人进行一些分层,轻症表现或者感冒的,我们会建议居家隔离,停留在社区层面即可。通风、消毒,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随时保持联系。

重症患者,根据武汉卫健委要求,通知社区专管员,联系救护车送往指定医院。很多可能就是感冒,如果去医院就会交叉感染。

互联网不在一线救治,但同样可以追踪用户。

1月23日晚上,一名从山东临沂乘高铁返回郑州的用户咨询,他只有16岁,通过线上反馈有发热、胸闷、咳嗽的症状,在一个月内去过武汉。我们判断,这是一个高度疑似的案例,他乘坐高铁,密闭环境下,如果真的是病毒携带者,传播风险很高,我们马上汇报给了指挥中心。

因为无法完全排除感染可能性,我电话联系了该用户,他已经上火车了,情绪比较波动。我们马上通知列车长进行简单防护,带上口罩,将他隔离在列车长休息室。同时联系山东与河南的疾控中心、110以及铁路中心人协调,说明紧急情况后,安排前方停靠有筛查能力的车站济宁站,救护车待命,列车长亲自安排用户下车,送到发热门急诊进行筛查。

很幸运,用户在两次筛查后排除可能性。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整套防疾病扩散应急机制的启动。

比SARS传播力更强,恐惧更少

每次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带来行业的快速发展,2003年SARS后,CDC疾控中心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发展。2008年汶川地震,重症医学科得到了发展。我想这次发展对于互联网医疗可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抗击SARS时,一开始病原体不清楚,我们一线医护的压力不小,心里没底,真正明确新型感染体是由呼吸道传染的,采取隔离后,恐慌才减少。像这种呼吸道传染病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隔离可疑病人,切断传播途径。

17年后,虽然有一些信息不确定,但已经明确这是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明确,呼吸道感染明确,我们医护人员的恐慌少了很多。发现疑似病例隔离,戴口罩和勤洗手降低感染风险。

从这一次的疫情发展看,所有人对病毒都易感,小孩感染的机会略少,但随着人与人的传播基数增加了,孩童病例数也在增加,还是要切段感染源。从官方数据看,病毒的传播力比SARS要强,重疾率和死亡率要比SARS低,SARS传播率R值在1.8左右,也就是一个人可以传染1.8个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是在2.9左右,重症率和死亡率低于SARS。

从治疗上看,目前没有特效药,主要靠自身免疫力。从西医角度来讲,感冒吃药是七天,不吃药也是一周,吃药可以减轻一些症状。有报道称部分抗艾滋病的药物对病毒有效,还在实验求证中,没有正式结论。轻症多休息多喝水,防止出现可能的并发症,有并发症如果抵抗力低了,因为感染出现气急,再对症处理,比如上呼吸机等。

对我们来说,疫区线下的医疗力量要分层,线下针对比较重的病人,一些轻症的病人的居家隔离,很适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筛选,避免交叉感染。加上我们视频、直播的加入,总体对疾病认知的速度在加快,从目前来看,如果病毒不出现大的变异,钟南山院士讲了,七到十天高峰就会下来,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03年我在一线抗击非典 17年后我在网络追踪发烧乘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非典阻击战一线的故事

非典阻击战一线的故事

欧阳,父母,江俊,病人,儿子,妻子,郭力恒,医生,非典,丈夫,电话,回家,夫妇,孩子,广州,母亲,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口罩,妈妈,家人,情绪,招待所,红莲,重症,叶欣,廖春,省中医院,广东,公园

2020-05-12 #故事会

非典阻击战一线的故事

非典阻击战一线的故事

欧阳,父母,江俊,病人,儿子,妻子,郭力恒,医生,非典,丈夫,电话,回家,夫妇,孩子,广州,母亲,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口罩,妈妈,家人,情绪,招待所,红莲,重症,叶欣,廖春,省中医院,广东,公园

2014-09-17 #故事大全

「创作开运礼」不惧《惊心动魄》疫情 感恩一线英雄守护

「创作开运礼」不惧《惊心动魄》疫情 感恩一线英雄守护

疫情,一线,杨萍,武汉,英雄,乘客,列车,惊心动魄,疑似病人,影片,肺炎,保驾护航,武汉市,创作,为我们,为防止,工作者们,新型冠状病毒,有的人,车厢内,非典,梁文,里奇菲,谭德,钟南山,专家学者,总干事,世界卫生组织,向农村,援工

2020-05-02 #短篇故事

「创作开运礼」不惧《惊心动魄》疫情 感恩一线英雄守护

「创作开运礼」不惧《惊心动魄》疫情 感恩一线英雄守护

疫情,杨萍,一线,武汉,乘客,列车,疑似病人,影片,肺炎,英雄,惊心动魄,保驾护航,武汉市,为我们,为防止,工作者们,新型冠状病毒,有的人,车厢内,非典,梁文,谭德,钟南山,专家学者,总干事,世界卫生组织,向农村,援工,汉通,铁道部

2007-11-03 #长篇故事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病房,医护人员,医院,病人,非典,调查表,院长,工作,婚期,全体,医务人员,医生,科室,镜头,傅艳,宋锦,平介,林健,陈姗,省医院,西医院,丈夫,一线,儿子,修瑞龄,人员,修院,决心书,共产党员,关卡

2020-06-25 #长篇故事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病房,医护人员,医院,病人,非典,调查表,院长,工作,婚期,全体,医务人员,医生,科室,镜头,傅艳,宋锦,平介,林健,陈姗,省医院,西医院,丈夫,一线,儿子,修瑞龄,人员,修院,决心书,共产党员,关卡

2020-06-25 #短篇故事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病房,医护人员,医院,病人,非典,调查表,院长,工作,婚期,全体,医务人员,医生,科室,镜头,傅艳,宋锦,平介,林健,陈姗,省医院,西医院,丈夫,一线,儿子,修瑞龄,人员,修院,决心书,共产党员,关卡

2019-01-09 #故事大全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四川防非典一线“白衣战士”感人故事

病房,医护人员,病人,非典,医院,省医院,婚期,调查表,镜头,院长,工作,陈姗,全体,医务人员,医生,女医生,科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傅艳,宋锦,平介,林健,西医院,丈夫,一线,人员,儿子,修瑞龄,修院,决心书

2007-08-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