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儒释道分别如何定义“清明”?传统文化还是要多了解的

时间:2011-12-29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提示:本文共有 8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清明节具有很久远的历史,最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清明节的记载,而在它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又融合了其他节日的风俗习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

清明节这么重要,那我们中国的传统儒释道三教都是如何对待它的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

首先是儒家。儒家对清明节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儒家本身的内涵就离不开中国传统以来的宗法家族制度,而清明节又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祭祀祖先的日子,不可谓不隆重。

现代还好,可能大家因为工作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对清明节的节日意识已经很淡薄了,可是在古代,清明节可能是一年当中,除了春节最为重要的节日了。到了这一天,宗族里的族人都要在族长或者大家长的带领下,祭祀祖先,缅怀先古。

论语中曾子曾经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就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民风自然朴实敦厚。儒家对待清明,更像是通过这个仪式,加深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传统的敬天法祖的精神。我们缅怀先祖,我们哀悼前辈,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跟来源,我们哀悼,更多的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到了道家,道家对清明可能就不讲究祭祀了,而是讲究“吐故纳新”。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正是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时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所以人们也经常在清明节外出踏青游玩。

道家讲究吐故纳新,就是在清明,在阳气极盛之时,吃寒食或者辟谷,把体内的浊气逼出来,使得身清心明,身心清净。

这一习俗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最后到了佛家,佛家对清明讲究念念清明,时时当下。将烦杂的心事去除,静心清明,而且把关注点放在当下,不去想那些烦恼的事情,外出游玩,享受和煦的春风与暖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儒释道分别如何定义“清明”?传统文化还是要多了解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征集你的故事:儒释道 因果报应 各种感应文章

征集你的故事:儒释道 因果报应 各种感应文章

文章,乐园,案例,事情,依据,实证,故事,趋吉避凶,希望大家,很多事情,玄门,信息,内容,才能,平台,感应,方式,方法,月入,私密,经书,结果,读者,隐去,邪淫,儒释道,分享给大家,写出来,很多人,我依然

2015-12-30 #小故事

(对联故事)上联:一庙三信仰 儒释道!邀您对下联!

(对联故事)上联:一庙三信仰 儒释道!邀您对下联!

吕蒙正,数字,上联,下联,全家,横批,网友,儒释道,对联,年间,春联,谐音,上下联,没有东西,老中青,缺衣少食,宋太宗,宋真宗,那得,书生,万山,人家,别具,功夫,天资聪颖,大书,处境,回环,大器,好奇者

2011-12-28 #故事会

学习中国儒释道文化最重要在于领悟其中的意境|百家故事

学习中国儒释道文化最重要在于领悟其中的意境|百家故事

圣人,孔子,儒学,文化,国学,文字,明月,极端,古圣先贤,儒释道,人们,意思,手指,行为,言论,庄子,孔孟,王阳明,做不到,一举一动,中国,个人,书籍,古书,关键在于,内心,古人,夫子,思维,意境

2009-11-21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蛇报恩 蛇复仇儒释道济世吧

民间故事:蛇报恩 蛇复仇儒释道济世吧

张生,皇上,随从,蛇目,众人,官封,皇榜,眼疾,目的,草丛,蛇眼,生父母,马进京,在地上,天子,于家,榜上,面的故事,龙同,世间,万岁,丞相,亲友,踩死,撑死,年少时,入村,借款,位极人臣,传旨

2020-09-04 #短篇故事

民间故事:蛇报恩 蛇复仇儒释道济世吧

民间故事:蛇报恩 蛇复仇儒释道济世吧

张生,皇上,随从,蛇目,众人,官封,皇榜,眼疾,目的,草丛,蛇眼,生父母,马进京,在地上,天子,于家,榜上,面的故事,龙同,世间,万岁,丞相,亲友,踩死,撑死,年少时,入村,借款,位极人臣,传旨

2017-07-25 #短篇故事

到底古圣先贤是什么样子(我用所有儒释道古书介绍)

到底古圣先贤是什么样子(我用所有儒释道古书介绍)

古圣先贤,圣人,凡夫,孔子,绝不是,万物,普通人,名利,怪力乱神,样子,子曰,时候,能力,高人,庄子,看出来,水一,不语,世人,世俗,事情,作秀,几何,百年一遇,古语,学问,学家,常人,易经,杯子

2020-0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鹿为何被称为仙兽?儒释道文化与鹿的渊源 看了再也不喝鹿茸酒了

鹿为何被称为仙兽?儒释道文化与鹿的渊源 看了再也不喝鹿茸酒了

百家号,文化,中国,儒释道,作者,梅花鹿,渊源,鹿茸酒,白鹿,鹿鸣,李白,玄鹿,鹿文,太子,仙人,儒家文化,坐骑,地方,女主播,帝王,山林,寿星,成语,文章,气息,民俗文化,牛车,神话传说,道家,隐士

2020-06-25 #经典故事

鹿为何被称为仙兽?儒释道文化与鹿的渊源 看了再也不喝鹿茸酒了

鹿为何被称为仙兽?儒释道文化与鹿的渊源 看了再也不喝鹿茸酒了

中国,文化,梅花鹿,白鹿,鹿鸣,李白,玄鹿,鹿文,儒释道,太子,仙人,儒家文化,坐骑,地方,帝王,山林,寿星,成语,气息,民俗文化,牛车,神话传说,道家,隐士,在我国,在道,影响,中国文化,被视为,道家文化

2011-10-1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