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哈市这个地方不能再建新房!来看看南岗区的老建筑 个个有故事

时间:2012-01-09

规划拟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哈尔滨市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相互融合的高端商业与科教文创和谐共建园区,使之成为哈尔滨市文化科教旅游窗口之一

提示:本文共有 22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6月22日,依据住建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相关要求,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现予以公示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规划拟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哈尔滨市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相互融合的高端商业与科教文创和谐共建园区,使之成为哈尔滨市文化科教旅游窗口之一。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岗区,由联发街、海城街、西大直街、花园街、红军街、木介街、公司街围合而成,占地面积32.84公顷。依据规划,该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为木介街、北京街、规划路、花园街围合区域,占地面积为8.56公顷。

在核心保护范围内将严格保护特色风貌建筑的原立面形式,除去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保护区域内将不再新建房产!

随着时间的打磨,一些建筑不复存在,让后人永久遗憾。建筑是浓缩着时间,是凝固的音乐、流动的史诗,文化的交融,巴洛克、现代建筑、中国古典流派、伊斯兰建筑等中西方各种建筑流派在哈尔滨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就有多种建筑风格,那里也成为游客来哈尔滨的“打卡地”。

南岗区是哈尔滨主要行政区之一,承载了时代的变革,经过时间的洗礼,让这里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小时候,逢年过节都要去“南岗”置办年货,那时候去“南岗”就指现在的秋林、博物馆商圈一带,去秋林购物也是非常有“排面”的事儿。时间将记忆封存,时过境迁,每次看见老建筑总有和过去说不完的故事。

颐园街一号

颐园街一号是一座欧式建筑,主体二层,带有高大的科林斯柱子,始建于1919年,1923年竣工,迄今为止已经101岁。原是波兰籍木材商葛瓦利斯的住宅,日伪时期为满铁理事公馆,1946年用作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接待处,许多国家领导都曾在此居住,毛泽东的“奋斗”二字,当年就是在这里题写的。

秋林公司

1900年5月,俄国巨商伊万·雅科列维奇·秋林来到哈尔滨,在香坊开办了秋林公司。1902年为扩大经营,公司由香坊迁至现在的南岗区大直街,1904年10月加盖二层楼房,历经四年,在1908年修建完成交付使用。在1910年、1915年、1927年进行过3次扩建。解放后也多次扩建,从二层扩建到现在的四层,又对楼体进行纵深扩建,形成规模庞大的现代综合商场。

秋林公司是哈尔滨第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商场,建筑集多种风格的特点,反映出较强的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建筑。曾先后由沙俄资本家、英国汇丰银行、日本商人和前苏联政府经营,1953年10月苏联将秋林公司有偿移交给中国。

这里,也曾是哈尔滨的时尚聚集地,遍及全球的商品琳琅满目。秋林公司生产的“里道斯”红肠、大列巴,都闻名于全世界,作为特产被哈尔滨人带去各地。如今,秋林公司依然保持了原有的样子,坐落的东大直街依然是哈尔滨最繁华街道之一,几十年的变革后秋林公司不再有往日辉煌,每次从那里路过都想多看一眼,仿佛一打开门就可以回到过去,再次感受她繁荣的样子。

沃斯特罗乌莫夫官邸

这栋建筑位于南岗区红军街38号,人们习惯叫它“小黄楼”、“小尖楼”,建于1920年,是20世纪初期新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上的杰出作品,建筑面积776平方米,建筑高度12米,最初为中东铁路理事事务所,1921-1924年,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沃斯特罗乌莫夫官邸。 1950-1952年为前苏联专家楼,之后为铁路职工住宅。

已经百年历史的“小洋房”依然矗立在繁华的秋林商圈,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中尤为显眼,也成为了城市名片。 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俄式“小黄楼”现在是一家快餐厅,有一年冬天曾置身其中,坐在窗边看着这座城市,也许这就是“东方小巴黎”的神秘所在,时尚且优雅。

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

这座建筑曾是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建立于1920年,原名为“吉别洛—索科大楼”。这个名字来自于建造它的主人,意大利人彼得·伊万诺维奇·吉别洛—索科。1917年初,他就来到哈尔滨安家落户,于1919年建起了豪华私邸“吉别洛—索科大楼”,并开始在哈尔滨从事房地产业,成为当时哈埠有名的房地产商。1920年,意大利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吉别洛—索科被任命为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领事,他的私邸也就成了意大利领事馆的所在地。在意大利领事馆撤走后,这里曾作过日本宪兵司令部。

龙门贵宾楼酒店

红军街上的龙门大厦贵宾楼,老哈尔滨人都称其为“戈比旦”乐园,它是哈尔滨最早的一家豪华宾馆,比马迭尔宾馆早落成十年。1907年,升格为“沙皇俄国驻哈尔滨领事馆”;1921年,白俄残余势力在此谋划武装干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日据时期,通过大修融入日本建筑“元素”,此楼改称“大和旅馆”;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在此指挥东北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划给“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苏联专家撤离后,此楼交还铁路军委会,后改为招待所;1995年并入“龙门大厦”;2006年更名为“龙门贵宾楼酒店”。

哈尔滨的老建筑多是独一无二的米黄色,这些建筑已经和城市融为一体,向大家诉说着这个城市的百年的沧桑巨变和风起云涌。走在南岗区的红军街上,更像是走在一所历史博物馆,许多百年建筑的风雨兼程都彰显出这个城市的底蕴。

这些建筑是凝固的画卷,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应该被装裱起来得到保护。曾经陈凯歌导演的作品《百花深处》让人感慨,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这些老建筑不是现代文明与旧文明交替的冲突和矛盾,恰恰是见证者。而我们也不能永远停留在过去,时代是大步向前的,这些建筑的保护也是回忆的封存,偶尔停下脚步看看,不忘旧时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哈市这个地方不能再建新房!来看看南岗区的老建筑 个个有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哈市警方“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系列活动走进校园

哈市警方“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系列活动走进校园

校园,突发事件,师生,周边,哈市,应急,继红小学,学生们,保安,公安机关,学校,小学,支队,治安,民警,法制,能力,警方,宣传,法律知识,市公安局,疑似,木棒,南岗区,人身安全,公安民警,升旗仪式,操场,意识,时段

2007-01-25 #经典故事

一男子“拆东墙补西墙”实施诈骗终“崩盘”——哈市警方成功破获系列口罩诈骗案

一男子“拆东墙补西墙”实施诈骗终“崩盘”——哈市警方成功破获系列口罩诈骗案

宋某,口罩,买家,犯罪嫌疑人,支付,民警,货源,诈骗,二大队,国民街,全款,南岗区,对方,货款,刑侦,余人,哈尔滨市公安局,中国日报网,黑龙江记者站,分局,一段时间,下文,中国日报,事情,全国,全额,公安机关,双方,嫌疑,小生意

2010-04-26 #经典故事

育红小学编排情景剧讲“红色”故事

育红小学编排情景剧讲“红色”故事

故事,节目,中小学生,育红小学,东北网,哈市,南岗区,党史,哈尔滨市,教育局,小伙伴,孩子,子刚,白毛,白马,皮肤,笑声,穿着,红色,筹码,羊角辫,舞台,评委,观众,长袍,喝彩,比赛,表演,小伙伴们,虎头虎脑

2018-03-08 #故事大全

“励志故事” 独臂男找狱友合作 六天砸盗百余台车

“励志故事” 独臂男找狱友合作 六天砸盗百余台车

民警,南岗区,犯罪嫌疑人,男子,车因,记者,哈市,刑满释放,同伙,小区,猎鹰,独臂,突击队,玻璃,盗窃罪,财物,黑龙江,被判处,拉林,日以,杨雪,海河东路,副驾驶,会展中心,和平小区,南直路,巡特警支队,地多,第五大道,公安

2010-02-20 #长篇故事

慧文佳画艺术双语幼儿园:没执照开了一年多 老师无证就上岗

慧文佳画艺术双语幼儿园:没执照开了一年多 老师无证就上岗

老师,张园,小杰,记者,孩子,幼儿园,资格证,幼儿园教师,女士,推搡,营业执照,慧文,双语幼儿园,长表,南岗区,证件,工作,幼师资格证,李楠,周琳,干那,生活报,三环路,哈市,市民,园长,学时,家长,本报记者,报备

2017-02-16 #故事阅读

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于乾,隆年,故名,高官

2020-04-14 #故事阅读

中国少年先锋队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一次代表大会17日胜利召开

中国少年先锋队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一次代表大会17日胜利召开

少先队,南岗区,工作,少工委,大会,组织,选举产生,中国少年先锋队,新时代,全区,主任,书记,南岗,年度,班子,建设,十佳少先队员,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发言中,习近平,李娜,王琳琳,陈琳,中国梦,大地飞歌,工作委员会,集结号,东北网,专业,...

2017-08-31 #经典故事

哈尔滨市南岗区举办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演出

哈尔滨市南岗区举办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演出

南岗区,节目,人士,非公经济,由哈尔,国之志,中国梦,工人文化宫,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新时代,燃情岁月,东北网,记者,二重唱,全场,使命,初心,同行,哈尔滨市,展望未来,大合唱,情景剧,潮头,歌伴舞,歌舞,活力,激情,祖国,男女生

2017-04-2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