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早报专题」离开濮阳26天 在武汉抗疫一线战斗的这位医生 他想……

时间:2012-01-11

等疫情过去我返回濮阳,想带着家人去旅游,用美景弥补我心中的亏欠他叫王海明,来自濮阳市中医医院,是我市派出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提示:本文共有 21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身在武汉抗疫一线 与家人视频相见

支援湖北他没想太多 只因自己是共产党员

“待疫情结束,我要带家人去旅游!”

“儿子出生24天了,我会经常在视频中看看媳妇和他;母亲身体不好,还要照顾媳妇和孩子,她为我们受累了。等疫情过去我返回濮阳,想带着家人去旅游,用美景弥补我心中的亏欠……”他叫王海明,来自濮阳市中医医院,是我市派出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2月26日,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进行表扬的通报》,我市有2人入选,王海明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钢铁勇士,也有普通人的绕指柔情。

热心赤诚 敬业医生最喜病人好转

王海明出生于清丰县,从农村长大的他至今仍保留着农民的质朴,话不多说但踏实苦干。2006年,他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到市中医医院工作。如今,他是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主治医师。工作后,他又先后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北京西苑医院学习深造,并在我市举办的中医技能竞赛中,两次荣获二等奖。

王海明不仅医术精湛,还是同事口中有名的热心肠。“海明医生,我这个病人需要气管切开,快来帮忙……”“海明哥,我这个病人需要外出检查,你能不能来帮一下……”每次他在医院,走廊中、病房里经常会响起同事对他的呼喊。不仅上班期间如此,无论他下班多晚,无论有多疲惫,也不管家中是否有事,只要患者或同事需要,他知道后总是有求必应,随时返岗,倾情相助。

他不仅是同事口中的热心大哥,也是病人眼中的“操心”医生。医生的工作本就忙碌,下班时本该在家好好放松休息,他却时常“心在曹营心在汉”,在家休息时心中还挂念着病人。科室值班的同事,经常接到他从家中打来的电话,因为念念不忘患者的治疗,他会再来电话跟同事交代治疗时的关注点。工作已经7年的他,每遇到患者的病情好转、出院,仍能开心得像个孩子。

战“疫”勇士 想念家人只能视频相见

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带走了万家团聚的欢乐。作为一名医师,王海明更明白疫情的严峻意味着什么,随时做好了奔赴战“疫”一线的准备。接到我市组建援鄂医疗队通知后,他毫不犹豫就报了名,甚至没顾上征求即将生产的妻子的意见。

赴湖北出发前,他匆匆回家见了妻子一面,愧疚地对她说:“对不起!湖北有很多病人需要医生,这次生宝宝我不能陪在你身边。”妻子大度回应:“你放心去,孩子有我,我还有爸妈!”母亲对即将远征的儿子心有万般不舍,仍旧含泪叮咛:“你放心去医治病人,家里有我,不会让媳妇和孩子受委屈。”

2月2日,带着家人的支持、领导的嘱托,王海明义无反顾奔向湖北抗疫一线。3日凌晨,八斤五两的小儿子在濮阳呱呱坠地,他缺席了妻子的生产。当天,在湖北岗前培训休息的间隙,他才从家人发来的微信中得知了消息。

王海明的事迹经报道后,不仅在濮阳本地引发热议,还先后被河南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他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感动了全国人民,他刚出生的儿子也成了全国网友喜爱、关注和争相起名的“网红宝宝”。他和妻子经过商量,又结合全国网友的建议,最终给孩子起名“佑华”。他希望天佑中华,让疫情尽快散去。

2月27日记者采访时,他的宝宝已降临人世24天,他们却仍旧只能在视频里相见。

援鄂出征 他说因为自己是共产党员

在湖北,王海明被分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收的都是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

相较于在方舱医院治疗的轻症患者,这些重症患者大多年事已高,很多原本还有糖尿病、心脏病,肺部感染比较严重,胸闷症状明显、咳嗽严重,随时需要吸氧。重症患者的治疗,往往会给医生带来更多考验。

在同济医院的抗疫一线,虽然每个班是6个小时的值班时间,但王海明至少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从驻地到医院乘车约20分钟,到岗后要提前在工作区域与上一班医生交接班,了解病患情况。然后,他要一层一层穿工作衣、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口罩、防护面屏,再戴三到五层手套,再穿两层鞋套,穿越五道门后,进入重症患者治疗区。

隔离衣的不透气、口罩的紧勒、护目镜的水雾……种种不适对他和同事来说是每天必须克服的考验。在重症患者治疗的病房,他每次接班要先对患者逐一巡视一遍,再对重点病人重点问诊,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下医嘱,调整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写下病程记录。

病区有名老年患者初来时心情焦虑,时常按呼叫器呼叫医生,反复咨询:“医生啊!我这个病到底有没有救?我能好起来吗?能活着回家吗?” 每一次,王海明都对他好言相劝,他说:“只要您听话,吃好睡好、配合治疗,怎么可能治不好呢?您看现在不是一天比一天轻了吗?”病人一次次呼叫,他一次次安慰,老人最后笑了,说:“河南来的医生、护士真是不错!”

至今,王海明已在武汉与病魔作战20多天。工作的劳累、感染的风险他并不去过多考虑,最难过的是看到重症病人因缺氧而痛苦的脸,最高兴的是看到患者病情见轻,最后顺利出院。

当被问及舍下即将临产的妻子奔赴湖北时的想法,他说:“真的没想太多,因为那里的人需要医生,因为我们把治病救人视为本能,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如今的王海明,仍旧每天忙碌在湖北抗疫一线,濮阳的家人仍在盼着英雄凯旋。与疫魔勇敢作战的勇士,内心其实也有柔情的一面,他说:“待疫情结束,待春暖花开,我要带家人去看祖国美景,用行动弥补心中的亏欠。”

记者 王亚娟

编辑:韩梦珊

统筹:徐洪波

终审:王启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早报专题」离开濮阳26天 在武汉抗疫一线战斗的这位医生 他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大会址”日记|来自湖北的他想组织抗疫一线人员来此参观

“一大会址”日记|来自湖北的他想组织抗疫一线人员来此参观

肖先生,新闻,党员,一大会址,一线,中共一大会址,初心,湖北,疫情,习近平,李佳,中国共产党,编者按,上海,一大,一家人,中国,总书记,会址,人们,优秀品质,传媒,共产党,北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反响,原因,历史性,图片

2017-07-20 #长篇故事

故事:偷翻丈夫日记发现他想离婚 43岁的妻子迅速怀二胎挽救婚姻

故事:偷翻丈夫日记发现他想离婚 43岁的妻子迅速怀二胎挽救婚姻

赵晶,王新波,女儿,丈夫,婆婆,赵磊,姐夫,时间,张贤亮,时候,单位,医院,妻子,晨晨,孩子,弟弟,工作,县城,事情,性格,样子,父亲,身份,王新,回家,在她,保姆,儿子,医生,女人

2010-09-19 #故事大全

青岛早报:武汉6位医护人员首次出行即选择来青感谢青岛思达心脏医院的抗疫支援

青岛早报:武汉6位医护人员首次出行即选择来青感谢青岛思达心脏医院的抗疫支援

青岛,医院,思达,心脏,汉阳医院,武汉,马骏,公立医疗机构,疫情,医护人员,协会,双方,武汉市,马黎,交流,全国,患者,院长,两地,医疗队,情谊,早报,第一线,记者,队伍,工作,防控,医者仁心,得到控制,队员们

2016-06-18 #故事大全

早报速览|马云基金会回应捐赠物资被多国拒收;三星Galaxy Note 20曝光;华为成功研

早报速览|马云基金会回应捐赠物资被多国拒收;三星Galaxy Note 20曝光;华为成功研

马云,罗永浩,基金会,动物语言,华为,物资,项圈,人士,动物,朱威,人均,三星,上线,多国,影响力,实时,平板,手机,栏目,模式,相机,电源,翻译机,视频,刘宏,副总裁,中国市场,联想网,一线,医院

2010-09-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线工程师的故事专题

一线工程师的故事专题

学社,故事,一线工程师,本专题,专题,专业,全部内容,建筑,论坛,站点,资料,精心选择,相关资料,在线交流,聚集了

2020-09-05 #故事阅读

关于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的专题内容4篇

关于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的专题内容4篇

作文,武汉,励志,导语,故事网,病毒,医护人员,分类,为大家,阅读全文,一线,疫情,钟南山,院士,隔离,有帮助,满分作文,那么多,第一时间,辛苦了,中国,专家,人员,医务人员,医生,政府,护士,星河,桥梁,温情

2018-10-25 #小故事

关于抗疫英雄事迹的专题内容4篇

关于抗疫英雄事迹的专题内容4篇

英雄事迹,疫情,导语,励志,故事网,分类,为大家,阅读全文,英雄,患者,故事,武汉,有帮助,朱海,银华,银潭,我的生活,江南医院,纸房,第一人民医院,一线,不幸,事迹,凡人,力量,协和,医学科,医生,医院,发布公告

2020-06-11 #长篇故事

关于抗疫英雄事迹的专题内容4篇

关于抗疫英雄事迹的专题内容4篇

英雄事迹,疫情,导语,励志,故事网,分类,为大家,阅读全文,英雄,患者,故事,武汉,有帮助,朱海,银华,银潭,我的生活,江南医院,纸房,第一人民医院,一线,不幸,事迹,凡人,力量,协和,医学科,医生,医院,发布公告

2020-06-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