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为什么说明朝灭亡是必然的 而满清入关是偶然的

时间:2012-01-12

李闯李自成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李自成扣押了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惹得吴三桂拒不称臣,李自成大怒,率军讨伐

提示:本文共有 18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明朝末年,因为小冰河气候的出现,粮食减产,加上地主阶级借机兼并土地,底层的百姓已经是民不聊生,于是暴发了大量的农民起义,其中较出名的就是高迎祥和张献忠等人,高迎祥战死之后,李自成接替了他的位置,自称“闯王”,张献忠则称“八大王”,分别建立了大顺与大西政权。

李闯李自成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李自成扣押了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惹得吴三桂拒不称臣,李自成大怒,率军讨伐。

双方在一片石展开激战,正在难分胜负之时,突然间狂风大作,涌出一群辫子军与吴军一起两面夹击李自成,而大顺军的队伍前段时间在京城“栲饷”已经丧失了斗志,很快就发生了溃逃。

随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挥军入关,占领北京城,福临成为满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任皇帝,是为顺治。

多尔衮

后世史学家分析说道,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而满清的入关则是极偶然的,正常情况下清朝建立的概率非常之小。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要从国力上来说,当然逐鹿天下的势力主要有大明朝廷崇祯皇帝朱由检、大顺皇帝李自成、大西政权皇帝张献忠、蒙古林丹汗、后金皇帝黄台吉(皇太极)等等。

黄台吉

其中还是以崇祯的势力最大,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崇祯一心要跑,学赵构来个建炎南渡,未必不能划江而治。

可惜崇祯信任的大臣多是蝇营狗苟之辈,如魏藻德之流,不肯为崇祯出主意,以致错失南狩良机,没选择吊死在煤山。

明朝虽然实力最厚,可是想转身也是最难,就像一个大胖子,明朝后期党争特别厉害,那些东林党的号称谦谦君子,全然不管政策对错,只要不是自己派系的就要反对,而且沽名钓誉,自己博清望,家里亲戚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还是那句话,虽百足之虫不僵但是也快死了,自秦以后,封建王朝难逃不过三百年的怪圈,原因就是土地兼并严重,官员侵吞的土地越来越多,而官员又是不用缴税的,国家收的赋税越来越少,长此以往,自然国将不国,这一弊政直到雍正时期实行“官绅一体纳粮”才有所好转。

而且朱元璋因为要过饭,知道谋生不易,为了照顾后世子孙,给他们留下了丰厚的粮饷,谁知道老朱家太能生,到了明末时,朱元璋的后裔竟然发展到三百多万人,所需要的供养占到朝廷财政的一半。

而万历三大征也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元气,大量的精兵强将战死,剩下的多是普通军队,而边境的军镇已经开始藩镇化了,关宁铁骑之间多为姻亲。

所以明朝灭亡是必然的,没有李自成也会有张自成,无非是多苟延残喘罢了。

而李自成与张献忠就吃亏在发展太迅速,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没有忠于自己的地盘,始终像个流贼,进了京城都是为了栲饷,而不是为了治理江山,所以江山得来的容易丢的也快。

在林丹汗与黄台吉之间,当时的蒙古打不过后金,不得已多次西迁,后金成为东北霸主,随后在松锦会战中夺得辽西走廊,逼近山海关。

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

山海关守将是吴三桂,原本他是想投李自成的,因为当然大家都看不上后金,犹如藩邦小国一般,像吴三桂这种将门子弟原本是与后金汗平起平坐的。

可是谁知道李自成管辖不了手下那帮栲饷栲疯了大兵,北京城一片大乱,吴襄也在追饷之列,刘宗敏让人写信给吴三桂,让他筹集资金来赎人,吴三桂愤而拒绝,后来向后金借兵,李自成兵败后大怒并斩吴襄于市。

而满清的多尔衮确实抓住了时机,利用吴三桂借兵的要求大举入关,然后再胁迫投降的汉军攻打李自成等人。

说来也怪,像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人原来在明朝时并不是太出名,远不及吴三桂、祖大寿等人,但是一到打明朝军队,那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一直打到东南西南,随后几人被封为平西王、定南王、平南王、靖南王等,除了孔有德被李定国打败阵亡之外,其余皆在康熙时才被裁撤。

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附近察看地形时误被附近的地主武装的弓箭手射死,其部群龙无首,被清军各个击破。

而这时的南明小朝廷正在隔岸观火呢,在福王朝廷灭亡之后,唐王系、鲁王系、桂王系竟然同室操戈,简直是不知死活,遂被清军各个击破。

而张献忠根本胸无大志,他死后的一部分势力如孙可望之流降清,李定国继续坚持抵抗,奈何势单力孤,除了在广西斩杀满清亲王尼堪及孔有德之外,再无辉煌战果,败走西南山区。

吴三桂趁势追击,并在云南就藩,任职平西王,追永历朱由榔于缅甸,并亲手用弓弦将其勒死以向满清效忠,后来也难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果,也算是报应不爽。

吴三桂与陈圆圆

如果当时李自成能明智一点,如果当时吴三桂能深明大义一点,如果崇祯能够派皇子南狩南京继续斗争,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局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就是那么千百分之一概率的机会,让满清抓住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为什么说明朝灭亡是必然的 而满清入关是偶然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朝非亡于李自成和满清 灭亡明朝的是谁呢

明朝非亡于李自成和满清 灭亡明朝的是谁呢

李自成,张献忠,军队,清军,皇帝,大明,时候,朱元璋,刘宗敏,清国,决断,八旗,入关,明军,手下,政权,数量,江山,钱财,长城,战斗,割据政权,满清八旗,无能为力,独当一面,崇祯皇帝,崇祯,关宁军,冯胜,刘基

2008-02-27 #长篇故事

明朝灭亡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有无关系

明朝灭亡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有无关系

吴三桂,李自成,山海关,大顺军,北京城,煤山,京城,大顺,明史,皇帝,崇祯皇帝,大顺政权,南京,北京,入关,南明,年号,进攻,可以看出,清军入关,满清政府,上吊自杀,刘宗敏,吴襄,小妾,崇祯,师勤王,朱元璋,时崇祯,朱由崧

2011-04-24 #长篇故事

明朝的灭亡真的要怪罪在崇祯的头上么?满清真实战斗力到底怎样

明朝的灭亡真的要怪罪在崇祯的头上么?满清真实战斗力到底怎样

朱元璋,崇祯帝,个人,党争,内耗,皇帝,黑锅,从本质,崇祯,李自成,感觉,一毛钱,反差,京城,人数,关系,作用,会党,入关,势力,制度,军队,原因,土匪,大部分,宰相,子孙后代,扼腕叹息,战斗力,政策

2011-04-20 #长篇故事

为什么说韩信被刘邦诛灭是必然的事情?

为什么说韩信被刘邦诛灭是必然的事情?

韩信,刘邦,人物,人物形象,才能,学者,故事,胯下之辱,项羽,军事,史书,妇女,将领,思想,时候,时代,理想,不过是,作为一名,客观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汉高祖刘邦,下会,不一样,历史研究,表现了,中国,一饭千金,为人处世

2017-02-24 #短篇故事

我的英雄学院:为什么说夜眼的死是必然?能力是主要原因

我的英雄学院:为什么说夜眼的死是必然?能力是主要原因

欧尔,麦特,作者,剧情,能力,惠理,被改变,都会,个性,学院,故事,技能,绿谷,英雄,海贼王,动漫,个人,事件,中枪,事实,众人,关键,力量,助手,情况,太久,徒弟,悬念,成员,挂掉

2019-09-30 #故事阅读

芝诺悖论:为什么有人说 兔子追不上乌龟是必然的

芝诺悖论:为什么有人说 兔子追不上乌龟是必然的

乌龟,兔子,时间,参赛者,距离,终点,路程,时候,速度,前提,悖论,现象,欧拉,龟兔赛跑,故事,赛程,芝诺,位置上,总是会,就等于,永远也,芝诺悖论,子醒来,两分法,位置,假设,假象,原因,图片,情况

2008-03-05 #故事会

当三千道士血战满清强盗时 读书人在干什么?这段历史为何被埋没

当三千道士血战满清强盗时 读书人在干什么?这段历史为何被埋没

读书人,道士,文人,历史,大明,天下,骨气,崇祯,如何如何,很多人,入关,军队,发型,大炮,天山,官兵,强盗,掌门人,故事,武艺高强,江山,清军,皇帝,血战,读者,道家,道观,他们要,明朝将领,宋江

2014-10-14 #故事会

她一生经历三位丈夫 跟六位名人纠缠不清 成为满清入关关键人物

她一生经历三位丈夫 跟六位名人纠缠不清 成为满清入关关键人物

陈圆圆,吴三桂,李自成,田宏遇,崇祯皇帝,若甫,陈圆,冒辟疆,山海关,戏班子,情郎,府上,汉奸,男人,冯小怜,吴襄,生活,美人,一生,北京,国丈,刘宗敏,小妾,董小宛,这个时候,女人,云南,前半生,北京城,多尔衮

2008-12-0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