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韩信纸上谈兵打动萧何 为何一路开挂却不像赵括马谡一败涂地?

时间:2012-02-01

韩信的水平高赵括好几个层次,赵括的纸上谈的兵只是局部战役的战术问题,而韩信的所谈的则是全局战略

提示:本文共有 15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自从长平之败后,赵括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事实上,赵括本身的才能还是不错的,他“纸上谈兵”也算能够把兵法灵活运用到战争之中,只是对赵军内部情况处理不善,无法将整支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后来才造成了自己带奇兵突袭,而后方主力坐观成败,最终才有了长平之败的。

韩信的水平高赵括好几个层次,赵括的纸上谈的“兵”只是局部战役的战术问题,而韩信的所谈的则是全局战略。战术有所失误,或许只是一时之败,比如汉高祖彭城惨败,53万诸侯联军灰飞烟灭,但也没用使得他彻底失败呀。但战略若是失误,那么全局都要崩坏的。

看一个人的才能,首先看他的全局视野,如果你只是站在一楼看天下,那必然是远远不如站在顶层看世界的人。

纸上谈兵在现在的语境里面是个贬义词,但一战将空有一生战斗经验,却没有在“纸”上谈兵的能力,如何指挥大军团作战?历史上大部分毫无学习经验出身的将帅,都善于从每一次战斗中总结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军事理论,方才成为一代名将的。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二者缺一不可。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接触理论开始的,他们往往在具备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后,才付诸于实践的。但理论扎实的人,跟懂理论的人也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把理论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往往讲成了教条主义,经验丰富的人听起来就是不切石实际;而有的人将理论,却能鞭辟入里,与实际生动结合,给听者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

韩信无疑就是后者这样的人,当然《史记》中并没有交代韩信与萧何谈了些啥,只是留下了“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这9个字虽然什么也没讲清楚,但却又十分传神。韩信在与萧何交流过程中必然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积极印象,否则不会数次交流,而数次交流,每一次都能让萧何这么稳重的人称“奇”,这就不是“纸上谈兵”这么简单了。

萧何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他是刘邦的大管家,做的都是实事,对时局的看法,更多的是基于现实的考量,比如说,倘若要打仗,他首先考量的是出兵多少,需要多少钱粮、成本几何,收益几何这些现实问题,而不会听别人空口白牙“画大饼”。

这么务实的人,想要打动他,没有足够的干货是不行的,何况是能让他称“奇”,多次不懈努力地向刘邦坚持推荐名不见经传的韩信,并且听到韩信跑掉了,连夜追赶呢?

后来韩信也证明了萧何眼光的无比毒辣。刘邦得天下,最关键的是韩信给他制定的大战略。以汉中为基础低调种田,待项羽去收拾齐王的间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奇袭关中,定三秦后走上秦国依托巴蜀关中为大粮仓而争霸天下的路子。

之后,又制定了分兵策略,刘邦在汉中与项羽对峙,牵制其兵力,而韩信自己分兵攻略诸侯,待把所以诸侯收拾完了之后,再合兵一鼓作气消灭项羽。

倘若没有这两个战略,可能刘邦就会像后世大多在巴蜀割据的政权一样,走向衰亡了。

能够制定这种争霸天下军事战略的人,怎么会在局部战役上失手?赵括、马谡之流,或许在排兵布阵上理论知识充分,但他们绝对不具备韩信这种大战略意识。

长平之战,旷日持久,赵军困于粮食产量,早已是强弩之末,相比较强秦,依巴蜀、关中,以及襄樊三个产粮基地,完全能够支撑得起长期战争。事实上到了赵王派赵括为帅的时候,赵军已经处于危局。赵王想要打速战,而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没有意识到这是战略决战,这一极大的失误,造成了战争中的处处被动,此时再打速战,算是死中求活。

赵括也按照赵王的想法去构思了,可遗憾的是,军队的士气早已不行,加上赵括资历浅,无法服众,本身胜率只有一成,此时就更难以取胜了。

再说马谡,马谡确的军事理论功底确实扎实,可他缺少实际指挥战争的经验,有点读书读傻了的意思,看问题只能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另外一面。但最愚蠢的是诸葛亮,本身街亭就是整场战争的关键点,他却派了一个初出茅庐,说理论头头是道,但实际上不能灵活应变的马谡。马谡之败,是诸葛亮识人不明,同时也是马谡对兵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表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韩信纸上谈兵打动萧何 为何一路开挂却不像赵括马谡一败涂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韩信成名前经过锻炼 不是纸上谈兵 绝非赵括 马谡般菜鸟

韩信成名前经过锻炼 不是纸上谈兵 绝非赵括 马谡般菜鸟

韩信,项羽,刘邦,马谡,兵法,赵括,秦军,理论,知识,项梁,萧何,魏王豹,融会贯通,三秦,军队,军需,后勤,大战,天才,巨鹿,彭城,方法,战例,战争,明修栈道,经验,经历,蜀汉,过程,供给

2017-05-21 #小故事

“纸上谈兵” 为什么韩信那么优秀 而赵括和马谡成为悲剧?

“纸上谈兵” 为什么韩信那么优秀 而赵括和马谡成为悲剧?

韩信,马谡,赵括,萧何,战争,主帅,刘邦,战场上,纸上谈兵,士兵,经历,韩信才,项羽,三国志,人生,兵马,军事,原因,命运,史记,地方,基层,战斗力,败军之将,教条,日子,时期,部队,长平,钱粮

2011-11-11 #短篇故事

韩信刚开始靠纸上谈兵打动萧何 一路开挂 为何马谡却一败涂地?

韩信刚开始靠纸上谈兵打动萧何 一路开挂 为何马谡却一败涂地?

韩信,赵括,马谡,战场,章邯,白起,战争,萧何,项羽,情况,军神,大将,对手,战役,时候,张郃,诸葛,军队,将章,大军,手下,理论知识,秦国,能力,计谋,赵国,很多次,是一名,经历过,一败涂地

2016-08-14 #长篇故事

同为纸上谈兵 为什么韩信成为兵仙 而马谡和赵括却为笑柄?

同为纸上谈兵 为什么韩信成为兵仙 而马谡和赵括却为笑柄?

刘邦,韩信,集团,赵括,马谡,关中,章邯,萧何,沛丰,名将,大军,张郃,陈仓道,纸上谈兵,人才,主力,任正非,夏侯婴,诸葛亮,项羽,团队,褒斜道,遭遇,战争,战略,机会,运气,趋势,白起,大将军

2013-08-29 #故事大全

同是纸上谈兵获得重用 为何韩信能屡战屡胜 而赵括 马谡不行呢

同是纸上谈兵获得重用 为何韩信能屡战屡胜 而赵括 马谡不行呢

赵括,韩信,马谡,诸葛亮,项羽,刘备,赵奢,规律,纸上谈兵,底层,关系,对手,将领,战国时期,故乡,时候,刘邦,白起,马良,魏延,兵法,内心,压根,实力,局势,战争,心态,方面,水平,结果

2008-09-08 #经典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 同样纸上谈兵的韩信和马谡 为何走向了不同道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 同样纸上谈兵的韩信和马谡 为何走向了不同道路

马谡,韩信,兵法,能力,张郃,诸葛亮,士兵,将领,战争,知识,经历,蜀国,刘邦,纸上谈兵,世家,乐曲,兵书,情况,战场,战局,敌人,新兵,机会,的士,群体,言辞,阶段,在军营里,在战场上,井陉口

2007-04-25 #故事大全

马谡言过其实 赵括纸上谈兵 论打仗光有理论知识可不行

马谡言过其实 赵括纸上谈兵 论打仗光有理论知识可不行

赵括,马谡,孔明,街亭,赵军,兵法,王平,司马懿,丞相,兵书,兵事,父亲,母亲,评论,赵王,用人,防守,所以说,守不住,这两个人,这个人,任参,刘备,孔明先生,白起,赵奢,历史,一搏,一大,个人

2017-10-13 #经典故事

纸上谈兵的赵括和马谡 究竟孰优孰劣?老玩家在三国志11探明真相

纸上谈兵的赵括和马谡 究竟孰优孰劣?老玩家在三国志11探明真相

赵括,马谡,乐毅,敌军,重击,诸葛亮,纸上谈兵,兵书,效果,赵国,街亭,张郃,王平,大将,三国志,对手,廉颇,强度,战国,技能,水源,智力,特技,范围,计策,相当不错,相提并论,轻而易举,古武,庞统

2019-07-0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