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连各地民间传说故事转载

时间:2012-02-03

关于大连的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3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寡妇桥的传说 在金州城北三十里堡村的台山下,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石拱桥.清乾隆三十一年 公元1766年 曾重修,并竖碑永志.时间已经过去四百多年了,这座石拱桥仍然坚固美观,成为辽南地区著名的古迹. 传说,这座桥是一位寡妇建的.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回娘家.新媳妇骑着毛驴,新郎官牵驴步行,走到台山下沟时,忽然下起了大雨,洪水顺着山沟冲下来.毛驴怕水,站在洪水中怎么也不肯挪步.眼看洪水越漫越高,新郎官用劲拉驴,结果拉断了缰绳,连人带驴全跌入水中.在挣扎中,新郎用尽全力把新媳妇推出急流,而自己却被洪水冲走了.新媳妇沿河找了三天三夜,终于在下游找到了丈夫的尸体,只 见丈夫手中还紧握着半截铁链缰绳. 新媳妇哭得死去活来,从此守节不嫁,立志修桥.她白天砍柴,采药,夜晚纺线织布,十年辛劳,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一笔钱,用这笔钱修了一座小桥.可是因为桥小水大,一场山洪过后,小桥被冲得没有影了.寡妇十年的辛苦打了水漂,大病了一场.可她想到百姓过河的艰难,又重新打起精神,攒钱修桥.辛辛苦苦又是十年,第二座石拱桥修成了.从此以后,这段沟深路窄的险道变成了平坦大道.寡妇喜在眉梢乐在心头.可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哪曾想,秋后一场暴雨,寡妇的十年心血又顺水漂去.她一夜之间鬓发全白,心一横,就从残桥的断壁上往下跳,可怎么跳也跳不下去,原来是一根铁链条把她挡住了.寡妇仔细一看,这不是当年丈夫过河时牵驴的缰绳吗 她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在帮助自己.于是她又准备第三次修桥. 寡妇每天进深山爬陡坡,采山珍草药换钱换物.时间长了,两只手磨得像树皮一样粗糙,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又深又密.她每天蹚水过河都琢磨修桥的方法. 有一次,寡妇拉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过河.这一拉,她忽然想到,如果修拱桥的石块也像手指扣着手指这样,不就结实了吗 于是,寡妇便用 quot;母子对齿 quot;法重新修桥.石拱桥修成后,寡妇又摹仿缰绳的铁链条,在桥面两侧立上了栏杆.第三次修桥终于成功了,任洪水冲击,石桥纹丝不动,人行车过畅通无阻.直到今天,不少桥梁顶上的护栏还使用铁环链条, quot;母子对齿 quot;的砌桥方法就传向了四面八方. 就在石桥通车庆典这天,寡妇却死在她的破茅屋里了.她的全部家产除了几个破盆破碗外,就剩那段半截缰绳了.乡亲们将寡妇厚葬了,远近几百里的群众都赶来为她送葬.为了纪念她,人们便把这座桥叫寡妇桥. 蛇岛的传说 传说唐朝年间,唐二主领兵来到老铁山下,刚刚安营扎寨,海里的鱼鳖虾蟹,陆地上的蛇妖鬼怪就化作人形,纷纷前来,都想向真龙天子讨个一官半职,分享荣华富贵. 这一天,一个白脸大汉来到唐王殿,向唐王讨封.唐二主一看心里早明白了,就问: quot;你想让我封你什么呢 quot;这个大汉说: quot;请唐王赏我个地方,我要在那里为王,保证百姓安居乐业. quot;唐王一听,心想,这家伙想占山为王,野心还不小呢.唐王望了望西海,看见一个小岛,用手一指说: quot;你就在那座山上为王吧. quot;说完,只见这大汉一头钻进海里,游到那个小岛子上,现了原形,原来是条大蟒.从那以后,这条大蟒生儿育女,繁殖后代,成了蟒山上的蟒王. 蟒王住在老神洞里,身边有三个闺女,大闺女是白蟒,二闺女是青蟒,三闺女是红蟒.那时候,蟒蛇可以随便到大陆去,蟒王的三个闺女也常常到大陆去玩.不过,蟒王给她们立下一条规矩:每次上大陆,一定要带日头去,带日头回来,不许呆到天黑. 有一年阴历四月十八,龙庙山庙会,唱野台大戏,卖艺的,耍戏法的,摆小摊做买卖的,各式各样的摊棚挤在一起,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蟒王的三个闺女变成大姑娘,也来逛庙会.大姐穿一身白,二姐穿一身青,三姐穿一身红.姐仨在庙里庙外到处溜达,十分高兴.三姐最爱看戏,看着看着入了迷,戏散了,日头也快落山了.她着急回家,四下一望,大姐,二姐都没有了.这下三姐可慌了神儿,大声呼唤姐姐.喊了半天,嗓子眼喊得直冒烟,想找点水喝,可卖水的收摊走了,只剩下个卖酒的,正在拾掇,看样儿也要下山.三姐渴得实在不行了,心想:有碗酒解解渴也好.她急忙朝酒摊走去,快到跟前又站住了,觉得自己是个大姑娘,张嘴要酒喝实在不体面.她狠狠心咬咬牙咽了口唾沫,想不喝.可两眼老离不开酒坛子.卖酒的挺纳闷儿,酒坛子有什么好看的,八成是馋酒了吧.他顺口问: quot;小姐,想喝酒吗 quot;三姐脸红了,没吱声,只是轻轻点点头.卖酒的心眼好使,对三姐说: quot;我今天买卖不错,送你一碗酒喝吧. quot;三姐接过酒,一扬脖,喝了个碗底朝天,酒一下肚热乎乎的挺不错.卖酒的心里寻思:看来她还有点酒量,今天管你个够.他又递上一碗,三姐照样是一口干了,一连喝了七八碗,把卖酒的吓得舌头都伸直了. 三姐这时觉得身子轻飘飘的,抬头见日头已经卡山了,顾不上再找姐姐,就顺着来路,一摇一晃地向海边走去.到了沙滩上,酒劲上来了,只觉得天旋地转,两条腿软得像面条,站都站不住.三姐想坐下来歇歇,喘喘气再走,哪曾想一坐下就迷糊过去了. 她现了原形,变成一条小红长虫卧在海滩上. 这当儿正是小阳春的四月天气,海鱼不多,一般渔民早收网回家了,只有刘三想多打几条鱼,卖点钱好给妈妈治咳嗽病.日头快入海了,他的小船才摇到岸边.刘三一下船,就看见前面有条细细长长的东西,走近前才看清是条小长虫,浑身通红通红,叫日头一照,光闪闪的.刘三蹲下去用手轻轻拨拉一下.小红长虫眼不睁身不动,张张嘴又闭上了.刘三见这小东西孤零零地挺可怜,顺手抓起装进鱼篓.他一进家,看着妈妈跪在炕沿上直咳嗽,喘不上气来,他赶紧进了屋,把鱼篓放在锅台上,去给妈妈捶背,又忙活给妈妈找点压咳嗽的东西吃. 三姐睡了一觉,酒有点醒了,只觉得心里像着火一样,口干得要命,低声喊着: quot;水,水 quot;刘三以为妈妈口渴,赶紧舀瓢凉水端来,可老妈在炕上稳稳地睡着了. 刘三觉得奇怪了,满屋打量,根本没人.最后,他才听出是鱼篓里的小红长虫在喊.刘三笑了:它还会说话,知道要水喝 于是就把水瓢放在小长虫嘴边,小长虫将头伸到瓢里,喝了个够.水把酒解了,三姐完全醒了.瞅瞅窗户外头,天色很晚了.她顾不上说声谢谢,趁刘三放水瓢的工夫,翻身化作一道红光,飞回蟒山.刘三回过身来,见小红长虫没了,更觉奇怪. 有一天,刘三妈妈病重了,在炕上佝偻着腰拔气,三姐从门外进来了,她手里拿着草药.进门什么话也没说,一个劲忙活,又生火又熬药.刘三妈一闻药味,就觉得嗓子眼松快了,她接过药碗喝了个净光,喘气顺当,也能下地走了.刘三外出回来,见一个红衣姑娘正扶着老妈,他愣住了.老妈叫儿磕头谢恩,三姐忙拦住: quot;我是来报恩的. quot;她把事情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刘三这才明白,三个人都乐了.打那以后,三姐常来刘三家帮洗帮浆,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左右的人都来向三姐讨药,三姐有求必应,经常采蟒山的药,给人们治病. 这一年,村子里流传着一种眼病,好好的人睡一宿觉,清早起来,白眼珠子变红,黑眼珠慢慢长了一层云膜,疼得人睡不稳坐不安,有的甚至瞎了眼.三姐把蟒山上所有的草药都试过了,全不灵验.不料这事让蟒王知道了,他气得在三姐身上加了咒法,只要三姐一过海,他马上就会知道.三姐去不成陆地,非常惦念害眼病的人,她整天愁得像没魂儿似的.大姐被小妹的真心感动了,偷偷告诉她: quot;要治好红眼病,非得用父王洞口的冰片不可,冰片是父王呵了几千年仙气凝成的,它是父王的命根子. quot;三姐听后非常高兴,转念又一想:就是把冰片弄到手,过不去海也白搭. 再说陆地上,红眼病一天比一天厉害,大家每天都成群结队到海边望三姐快来,不少家的病人就在海滩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住下.刘三焦急万分,就亲自摇小船去蟒山找三姐.他在山南边靠了岸,只见长虫满地,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迈不开步.刘三急得没法,冷不丁想起三姐对他说的一句话:只要喊声 quot;老瞎子躲道! quot;长虫就能让路.刘三试着喊了句,长虫果然像听见命令一样,很快闪开一条道.刘三赶紧顺道上山.蟒山上树很密,树上尽是长虫.他一边小心地钻树档子,一边大喊: quot;三姐!三姐! quot;他爬过两个小山头,快到山顶了,有一段像场院的平地,长着不少刚打苞的野花,四边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树,什么树都有,一般高,溜齐,像被剪子剪过一样.前面靠崖头的地方长着许多藤子树,互相交叉,自然搭成一个凉棚.刘三没心思游山玩水,又大声喊起来了: quot;三姐,三姐! quot; 这天三姐在洞里闷得慌,想独自出洞散心.一抬头,看见刘三正在喊她,三姐赶紧化成人形追了上去,刘三把人们盼眼药的事一说,问药在哪儿.三姐伸手往前一指,刘三一看那个暗乎乎的地方有个山洞,洞口往外冒着白雾.刘三求药心切,来不及问三姐,就朝洞口跑去,离洞口还远,觉得寒气刺骨,浑身起鸡皮疙瘩.再往里一望:有一条大蟒像水缸粗,头像碾盘大,盘成一堆,堵在洞口.老蟒王的头顶上垂着一根银光闪闪的冰凌柱,就像倒挂的小塔,这冰凌柱像水晶一样,透明瓦亮,又像一层一层的冰片贴成的柱子.刘三忘记了害怕,两手把住冰凌柱,用力去拽,因用劲太猛了,一下子把冰凌柱连根拔下来了,跌个腚墩,没等他爬起来,蟒王突然张嘴,呵了口气,像股大风,差点把刘三刮到空中.三姐一把拽住他说: quot;你快走吧,俺父王快醒了. quot;刘三一听,吓得连站都站不起来了,抓起摔碎的冰片就往怀里揣,三姐叫他闭上眼睛,只听耳边风声嗖嗖,身子腾了空.一转眼,刘三已回到船上了.他抓起橹朝大陆猛摇,船走出没多远,就听见后面响起了风声,像翻江倒海似的,水花全飞起来了,海面上吹出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沟,蟒王张着血盆大口撵来了,它恨不得连船带人一口吞进肚里.刘三吓得魂不附体,两手猛劲摇橹. 正在这时,镇海锉鱼精在水晶宫里养神.忽见宫殿摇动,急忙出来看看,见是蟒王在作怪,正要吞食小船.锉鱼精大怒,心想:你胆子不小,敢在我的地盘搅海.它不问青红皂白,向蟒王冲去.蟒王见锉鱼精朝他来了,撇下小船,跟锉鱼精打起来了.打了几十个回合,蟒王被锉鱼精一锉两截,死在海上. 刘三连同小船被急流大浪冲上沙滩,被大家救醒,他一摸怀里,冰片还在.这真是宝物,在海水里泡了那么长时间,一点没化.他赶紧把冰片分给闹眼病的人们.他们往眼上一抹,冰片就化了,冰水淌到眼睛里,人人药到病除. 这件事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大怒,下了一道谕旨:今后长虫一律不准过海.从那以后,蟒蛇全被困在岛上.刘三和三姐也只好隔海相望,永远不能见面了. 据说,现在蛇岛上的红长虫很少,偶尔发现一条也不伤害人,它可能是三姐留下的后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连各地民间传说故事转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大连的传说二十三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大连的传说二十三

大海,褡裢,小妹,老财,和小妹,人们,两个人,大连,小两口,海湾,种子,财主,主人,地方,大山,日子,狗腿,衣角,铁铲,高山,鱼虾,就这样,片土地,这不是,南飞,多大,子都,林子里,连根,那丫头

2020-06-22 #经典故事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大连的传说二十三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大连的传说二十三

大海,褡裢,小妹,老财,和小妹,人们,两个人,大连,小两口,海湾,种子,财主,主人,地方,大山,日子,狗腿,衣角,铁铲,高山,鱼虾,就这样,片土地,这不是,南飞,多大,子都,林子里,连根,那丫头

2010-10-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大连的民间传说故事 大连的故事精选篇

关于大连的民间传说故事 大连的故事精选篇

褡裢,大海,和小妹,老财,小妹,达里尼,这个地方,大连,人们,种子,日子,地方,大山,海湾,腰间,财主,野果,野菜,生活,尼古拉,得比,英俊,海洋馆,还可以,地名,俄语,俄国,主家,一面,上庄

2008-08-18 #小故事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吴姑城 的传说三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吴姑城 的传说三

哥哥,吴丽,妹妹,狼烟,城墙,兵马,朝廷,兄妹俩,吴姑城,迎敌,这一天,向东,国发兵,谷里,金顶,马挺枪,上开,城上,城山,山外,星台镇,来到了,过去了,新金县,山南坡,古庙,人们,一家,一身,上城

2011-12-19 #故事会

大连民间传说故事 :龙王塘的传说十三

大连民间传说故事 :龙王塘的传说十三

人们,龙王爷,三太子,太子,庄稼,夫妻,李小,大伙,旅顺,父王,浪潮,龙王塘,叶子,东西,云头,南海,告老,土地,大灾,大殿,大雨,大连地区,夫妻俩,干部,庄稼人,怪叫,旱情,树木,清水,牛羊

2012-02-03 #经典故事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普兰店 的传说五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普兰店 的传说五

客店,孛兰,对联,李家,宋庆,普天同庆,士兵,普兰店,传说,一家,新金县,笸箩,这地方,宋老,士兵们,成普,秦克,王连,兰店,有一家,福利厂,人们,光绪年间,住处,冻得,商店,姓李,地方,城镇,大北

2012-08-01 #故事阅读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毛茔子的传说二十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毛茔子的传说二十

苏家村,毛文龙,将军,尸首,大伙,坟茔,人们,百姓,袁崇焕,县官,名字,官司,官兵,皇帝,金州,世世,代代,双方,村里,衙门,辽东,镢头,香纸,被盗,夏文祥,夏翠,谢老爷,在地下,和村,大有

2019-11-12 #长篇故事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黄龙尾的传说十八

大连民间故事传说:黄龙尾的传说十八

黄龙,愣头青,中年人,侄子,小白龙,宝剑,尾巴,师傅,功夫,和黄,恶龙,海水,陆地,龙变,你怎么,营城子,咔吧,尾山,百姓,礁石,闹灾,向西南,有一条,这一天,于风,可那,才来,那龙,大嘴,座山

2007-07-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