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朝代志」尊王道 行霸道——春秋故事

时间:2012-02-09

在这一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并先后出现多个有作为的诸侯国君,称霸一时

提示:本文共有 23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无力再维护宗族族礼法,此时便出现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争夺“一怒而诸侯惧”霸权地位。在这一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并先后出现多个有作为的诸侯国君,称霸一时。

郑庄公箭射周王

郑庄公影视形象

郑庄公姬寤生,是春秋时期第一位成功挑战周王室的君主。公元前712年,郑庄公灭掉许国,郑国成为中原强国。由于与周王产生矛盾,郑庄公一怒之下再也不去朝见周王。

公元前707年,为维护周王室尊严,周桓王率多国联军征讨郑国。郑庄公后发制人,大败周王军队,并且在周桓王后撤时,一箭射之。事后,郑庄公假意派人慰问周桓王,周桓王大败还受了伤,只能罢兵言和。

郑庄公一箭射掉了周天子的尊严,表明周王室已彻底衰微,但是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郑庄公与周王室开战,毕竟得不到多数诸侯的认同,所以他未被列入春秋霸主之中。

齐桓公尊王攘夷

齐桓公影视形象

齐桓公是第一位公认的霸主,名姜小白。齐襄公时,齐国发生内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而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内乱平息之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回国继承国君之位,公子纠派管仲半道拦截,一箭射中小白。但是,小白侥幸未死,率先回到齐国做上了国君。齐桓公即位后,逼迫鲁国送回公子纠和管仲,但是他没有杀管仲,反而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君臣同心,因此成就一番霸业。

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代天子东征西讨,举行会盟制定盟规,因齐国实力远在其他诸侯国之上,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然而,齐桓公晚年昏聩,不听管仲之言,重用奸臣易牙、竖刁、开方,最终造成五子夺位的局面,自己病死却无人收尸,齐国也迅速衰落下去。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影视形象

晋献公时因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自尽,公子重耳、夷吾分别流亡在外。晋文公就是姬重耳。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先后流亡到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最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杀死晋怀公,夺取了国君之位。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出兵帮助周襄王,平定周王室的子带之乱,获得代周天子征伐的特权。

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争霸,双方在城濮大战,晋文公以流亡楚国时受楚国恩情为由,对楚国军队退避三舍,结果诱敌深入,打败楚军。

同年,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名召集诸侯,举行践土之盟。宣告晋文公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宋襄公奉行仁义

宋襄公影视形象

宋襄公,名兹甫,一生信奉仁义,图谋称霸,可惜最后败于仁义。

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兹甫自愿让贤于兄长目夷,目夷感念弟弟的仁义之心,不愿接受,逃离宋国。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齐国内乱,齐国太子昭逃到宋国。宋襄公出于仁义,全力帮助齐国平定内乱,送太子昭回齐国继位。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会盟诸侯,图谋称霸,却被不讲道义的楚成王抓回楚国,囚禁起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才被释放回国。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攻打宋国,楚国出兵救援。在楚军渡河时,大将建议宋襄公半渡而击,宋襄公认为这样做不仁义,等楚军全部渡过河,摆好阵势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被射伤大腿,回国之后不久病死。

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影视形象

秦穆公赢任好,也是一位志向远大的君主,一生图谋称霸,可惜却遇上了自己一手扶持上位的晋文公,只能称霸于西戎,直到晋文公死去,秦国才击败晋国,称霸一时。

从晋献公时起,秦国就一直与晋国保持良好关系,双方多次结亲,史称“秦晋之好”。

秦国第一任国君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而受封诸侯,起初封在偏远西陲,与戎狄为邻,因此,秦国历代君主都呕心沥血于与戎狄的战争,多位君主战死。秦穆公决心富国强兵,称霸西戎,四处寻访人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秦国实力迅速壮大,先后灭掉20个戎狄国家,称霸西戎。

然而,秦穆公死的时候,杀掉了秦国的大部分人才为自己殉葬,导致秦国未能崛起,迅速衰落。

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影视形象

楚国自西周以来就被周王室和中原诸国鄙视,而楚国也早已不服王化,自立为王。

楚庄王熊旅,继位之初,由于晋国强大,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沉迷享乐,不理政事,也不许大臣进谏。之后有大臣见楚庄王时,问道:“楚国有五彩大鸟,停留三年,不飞也不鸣,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答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此后,楚庄王开始图谋称霸。

楚庄王先后击败宋国、晋国,征伐戎狄时途经周王畿洛邑,居然派人去问九鼎之轻重,因此庄王问鼎也代表楚国霸权的崛起。

吴王阖闾攻破楚都

吴王阖闾影视形象

吴王阖闾,姓姬,名光,因为自己未能继承君位,心有不甘,买通刺客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自己继位做了国君。

阖闾继位之后,任用楚国逃亡而来的贤臣伍子胥以及兵家鼻祖孙武,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迅速提升。

公元前506年,吴国五次大战楚国,直接攻入了楚国国都郢都,楚昭王外逃,开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国都的先例。之后,吴国又击败越国,威震东南。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兵伐越,被击中脚趾,伤口感染而死,临死交代儿子夫差为自己报仇。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影视形象

前面说到,吴王阖闾伐越失利而死,对手正是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是位有抱负的君主,父亲越王常允在位时,越国被吴国击败。勾践即位后年轻气盛,与吴国争霸,并且大败吴国,吴王阖闾也败亡,然而,吴国毕竟拥有绝对实力,很快吴王夫差卷土重来,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只能乞降。

勾践投降后,买通吴国大臣伯嚭,同时把美女西施送给吴王夫差,求得夫差不灭越国,越国才有了喘息之机。越王勾践及越国王室大臣,都被带到吴国为奴,受尽屈辱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向吴国称臣,一面积极备战,发展生产。

公元前476年,吴王夫差率军在黄池会盟诸侯,勾践趁吴国国内空虚,讨伐吴国。公元前473年,勾践终于灭掉吴国。此时,越国强大起来,勾践北上徐州,会盟齐鲁诸侯。

之后,勾践迁都琅琊,意图中原争霸。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朝代志」尊王道 行霸道——春秋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管仲提出“尊王攘夷”后 齐桓公乃成就霸业“九合诸侯”

管仲提出“尊王攘夷”后 齐桓公乃成就霸业“九合诸侯”

齐桓公,齐国,管仲,楚国,霸主地位,周天子,诸侯,诸侯国,中原,会盟,盟约,周僖王,鲍叔,天子,众人,合力,名义,实力,小国,春秋,朝贺,游牧部落,盟主,霸主,进攻,最后一次,葵丘会盟,诸侯国君,东东阿,区的

2009-12-18 #小故事

晋文公打尊王的招牌创霸业 在位九年为晋国建稳固江山

晋文公打尊王的招牌创霸业 在位九年为晋国建稳固江山

晋文公,襄王,天子,诸侯,霸主,会盟,人们,霸业,王室,于河阳,周襄王,齐桓公,招牌,作者,天王,春秋,盟主,侯伯,孔子,晋文,践土之盟,天子地,左传,手段,晋国,权力,盟约,红色,黑色,多的是

2015-08-13 #短篇故事

齐桓公的尊王和称霸

齐桓公的尊王和称霸

齐桓公,管仲,诸侯,桓公,齐国,周天子,侯伯,重耳,孔子,周襄王,屈完,齐桓,会盟,军队,卫国,楚国,霸业,使者,姜氏,河南省,邢国,太子,势力,公子,历史,周王,国君,天下,好处,宋国

2009-12-24 #故事阅读

民间传说:三平祖师和珍珠娘娘 水仙尊王 张公圣君和华光大帝

民间传说:三平祖师和珍珠娘娘 水仙尊王 张公圣君和华光大帝

祖师,珍珠,水仙,华光大帝,娘娘,韩愈,尤溪,淳熙,张圣,地区,屈原,岭南,形象,潮州,潮汕地区,粤剧,花光,鳄鱼,三只眼,史中,三娘,伍子胥,唐会,大善,宋绍兴,张慈观,张圣君,戴金,武宗,李炎

2011-05-05 #小故事

尊王攘夷的大时代:宋桓公与齐桓公的九合诸侯

尊王攘夷的大时代:宋桓公与齐桓公的九合诸侯

宋国,宋桓公,齐桓公,诸侯,诸公子,南宫,郑国,曹国,公子,中原,御说,会盟,时代,家族,左传,南宫长万,萧邑,史书,君主,时期,王室,诸侯国,帅师,晋献公,郑厉公,体系,列国,利益,国三,名声

2013-09-23 #小故事

齐桓公 晋文公称霸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相号召?

齐桓公 晋文公称霸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相号召?

天子,向天子,齐桓公,问答题,简答题,晋文公,历史背景,土地,威信,实际,王室,诸侯,纳贡,尊王攘夷,平王东迁

2014-09-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历史上 不以朝代称呼的“春秋战国”时期 有何特殊之处?

中国历史上 不以朝代称呼的“春秋战国”时期 有何特殊之处?

春秋,晋国,战国,朝代,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地位,生产力,仲裁者,变化,这个时候,历史,地区,对方,战国时代,节点,规矩,中国历史上,两部分,三家分晋,政治上,传统,作用,古人,国家,周天子,地主阶级,大国,情况,巨大变化

2011-07-26 #短篇故事

看不惯春秋的礼崩乐坏 孔子写了《春秋》 改变了一个朝代的名字

看不惯春秋的礼崩乐坏 孔子写了《春秋》 改变了一个朝代的名字

孔子,春秋,春秋战国,礼乐,人们,周礼,时代,礼崩乐坏,经典,乐毅,冯梦龙,吴起,商鞅,庄子,李悝,林则徐,管仲,诗中,郑国,极简,丈夫,传统,乱象,事件,儿子,儒家,儒家思想,力量,名将,史学

2014-01-1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