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书太慢 读完就忘 《如何阅读一本书》教你如何治它!

时间:2012-02-15

又或者是耐着性子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的读了一遍,发现读了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而且读书速度也慢,别人三两天读一本,自已一年也读不了几本

提示:本文共有 25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仲儿肥

大多数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静下心来看一本书,想要做一下自我提升,无奈,读着读着发现不是自已想要的内容,于是,弃了。

又或者是耐着性子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的读了一遍,发现读了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而且读书速度也慢,别人三两天读一本,自已一年也读不了几本。

不仅自信心受打击,而且没有任何成长,一年又一年,还是徘徊在读书人的圈子之外。

那么,到底要如何阅读一本书,才能没有这样的烦恼,实现个人成长呢?是快读还是慢读?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速度的阅读法才是解决之道。只不过,有时候需要读得慢一点,有时候又需要读得快一点。

本书的作者是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两人曾一起主编《大英百科全书》,都是颇负盛名的学者、教育家。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完成了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是一本阅读指南的工具书,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榜首,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重版多次。

书中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对治疗读书人的顽疾:“读书慢,易忘记”具有明显的疗效。

01会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其他学者专家,在读书时,都是很讲究和重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的。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些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有些书思想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了。

有些书是精华与糟粕混杂在一起,需要在阅读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些书中充满了错误的观点和不合逻辑的论证方法,需要进行批判的阅读。

有些人提倡 “开卷有益”,认为什么书都可以看。其实,开卷有益必须以正确的读书方法为前提。只有讲究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做到开卷有益.

《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阅读方法,不仅能提高我们读书的效能,还能增加我们的自信心,让阅读和心智一同成长。

02做好这3步,轻松成为阅读达人,从此告别“读书慢、看后忘”的尴尬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三步,第一是阅读前的思想建设,第二是学会检视阅读,第三是掌握分析阅读的方法。

这三步认真走完,你会发现,读书的快与慢已经不重要了,读后就忘的毛病也会迎刃而解。

第一步:阅读前的思想建设(必须要知道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主动。阅读是一种行动,但凡行动,想要获取最大的收益,越主动越得利。

完全被动,就阅读不了。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下阅读。事实证明,比别人更主动的阅读者,探索能力会更强一些,收获也更多一些。

再有,我们必须清楚自已的阅读目标。是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还是丰富关于这个世界的感受。

知识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和规则,基于理智;感受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基于情感。

我们从小到大的课本大部分都属于传递知识,而我们在课外偷偷看的小说,则是为了体验和感受。

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能量,去把握这个世界,但是感受力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为人。

这两者不可偏废。通常,文学书关于感受,其他则关于知识。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关于如何阅读文学类书籍,是不提供办法的,这本书里所讲述的方法只适用于知识型书籍,用作者的话,属于“论述型”著作。

首先要搞清楚这一点,不要用错了工具。

另外,作者不赞成把摄取资讯作为读书,他认为作为一个好读者,应该更多的去读那些锻炼理解力的书。

第二步:检视阅读

简单的说,就是快速浏览。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系统的略读。

通过略读把握一本书的基本信息,确定是不是要读它。

建议:

· 先看书名页、序、副标题等

· 研究目录页

· 看看索引

· 出版者和作者的介绍

· 挑几个看来和主题相关的篇章看

· 随手翻开来,读一两段

通过以上手段,判断有没有必要读,要不要买,并不难。这项选书的技巧需要一些经验积累,读的书越多,认识的作者越多,就越简单。

第二阶段:快速通读。

一本书,不管能否看懂,快速的从头到尾看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快速的通读有两个作用。

第一、印证自已之前是否走眼了,粗略的通读后发现不值得深究,就可以丢在一旁了。

第二,这本书值得一读,并且你想读透一些,那么这一遍可以帮你快速的了解全书,更好的进行下一遍阅读。所以,有些书是快读一遍,再细读一遍。

第三步:分析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而分析阅读的方法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需要慢慢读。作者花了重要篇幅来介绍分析阅读的过程,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了解主题,这本书在谈什么?

确定主题、分类;用一句话或一小段文字叙述整书的内容;将重点章节列出来,找出书的骨架(结构)和作者问的决问题。

切忌不要一开始就拿起书闷头就读,而是先搞清楚这本书讲得是什么,结构是怎样的,这样会事半功倍,对提高阅读效率大大有益

二是理解内容,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找出书中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从重要句子中抓出作者的主旨;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构架前因后果,明白主张;确定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在阅读的过程中,懂得分析是怎样进行的,论述是怎样展开的。

三是评价思考,这本书写得怎么样?

一定要有评论,但在读懂之前不要提评论;不要争强好胜、好辩。

读完之后有自己的看法,同意作者的看法,或者不同意,或者看不懂,都需要总结一下。

03总结

《如何阅读一本书》其实很难读,这或许跟作者的表达习惯有关,但书中的阅读攻略和技巧,确实非常实用。想提高阅读技能的小伙伴,可以找来看看。

关于“读书慢易忘记”这个问题,只要掌握了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方法,这个就不是问题了。如果你学会了,那么,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行动。

夸美纽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愿我们的心智和智慧都能和阅读一起成长。

我是仲儿肥,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欢迎【关注】,一起读书,一起看世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书太慢 读完就忘 《如何阅读一本书》教你如何治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解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教你如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

解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教你如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

作者,书籍,小说,问题,文学,这本书,规则,作品,架构,行动,情节,故事,读者,内容,事件,哲学,实用型,戏剧,方法,部分,分析,实用,世界,历史,大意,层次,实用性,建议,文字,方式

2019-11-03 #小故事

阅读与写作的映照 《如何阅读一本书》 教你如何写论说文

阅读与写作的映照 《如何阅读一本书》 教你如何写论说文

读者,内容,方式,文章,分析,检视,作者,文本,目的,论说文,信息,目录,J.,论述,小标题,这本书,主题,作品,层面,时候,步骤,标题,训练,代表,关键,层次,方法,段落,组织,过程

2016-12-06 #长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豆瓣评分8.4 教你如何读得快 记得牢

《如何阅读一本书》豆瓣评分8.4 教你如何读得快 记得牢

问题,一本书,作者,这本书,检视,步骤,分析,经典,闻一多,先生,原因,地方,层次,才能,技巧,效率,方法,类书籍,主要内容,你是否,读一遍,阅读一本书,阅读量,在书,读一,书籍,内容,基础,心智,思想

2020-06-28 #故事会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简单5步教你“吃书” 让阅读更有效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简单5步教你“吃书” 让阅读更有效

读书笔记,笔记,内容,时候,日本,思想,作者,这本书,过程,部分,信息,读书笔,书籍,才能,文章,智能手机,笔记本,书评,名著,想法,感想,火锅,读的书,主题,目的,评论,领域,价值,方法,观点

2017-10-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世界读书日|如何阅读一本书?10位名人读书方法 教你爱上读书

世界读书日|如何阅读一本书?10位名人读书方法 教你爱上读书

2017-05-26 #故事大全

读了的书总是忘?教你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读了的书总是忘?教你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读书笔记,东西,评论,内容,过程,一本书,读一,书店,作者,小说,时候,想法,时间,观点,精华,笔记,共鸣,活用,知道你,奥野,中发,还可以,忘记了,浪费了,一时冲动,乐趣,个人,书籍,依据,兴趣

2018-12-01 #短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10位名人读书方法 教你爱上读书|世界读书日②

如何阅读一本书?10位名人读书方法 教你爱上读书|世界读书日②

2016-05-19 #经典故事

想要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吗?教你如何一天读完一本书

想要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吗?教你如何一天读完一本书

书籍,一行,内容,步骤,读的书,问题,阅读速度,评论,一本书,快速阅读,习惯,兴趣,后会,同一时间,头脑,小伙伴,方式,效率,记忆,计划,你就会,如何解决,是可以,最精彩,阅读时间,周阅,上时,印南,好的,第一时间

2015-09-1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