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青报策划新春荐书:从这里读懂“中国故事” 青报网

时间:2012-02-16

从书中了解到的中国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故事对一个人而言,本身就有着不寻常的意义,我们听着故事长大、又最终把人生活成故事,对于一本书而言,故事更是最本质的灵魂。2017年,无论虚构抑或非虚构的作品,都在尝试以一个新的视角和维度来讲述故事,新书作者们更关注故事的震撼力与吸引力,正如非虚构写作领军者袁凌所言,真实故事的力量往往更具穿透力和永恒感,从而更有魅力。

讲好“中国故事”,从敢于面对真实的现实开始

70后作家徐则臣最新长篇小说《王城如海》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有关人与城市关系的故事。书名取自苏轼的诗句:“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北京如海,人人都穿着隐身衣。作者想要写都市蛊惑未来的魅力,也写它阻断梦想的冷酷;他更想写的是藏在城市中的人。他们带着各自的过往,奔波在北京的大街上,追寻自己的价值。“藏在这个城市里的,究竟是我们的渺小和卑微,还是我们的骄傲和欲望,或许,还有藏在我们内心最隐秘处的善与恶的较量……”

2014年徐则臣获得老舍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已使他成为呈现70后精神履历的代表作家。这次他试图呈现新北京的复杂现实。将至古稀之年的赵本夫也在讲一个虚构的真实故事,他使用了隐喻和寓言的形式。

“我是想把历史以及现实、人生,包括人性的复杂都写出来。”赵本夫在2017年推出新作《天漏邑》,“天漏,天上老是打雷,刮风下雨,会劈死很多人,会惩罚犯罪的人。其实我看历史、社会、人生,没有完美,正因为它不完美,我们才要追求完美。”

文学批评家李敬泽说,从作品中能够看到一个作家从80年代延续至今的旺盛生命力,而小说对于家国命运的力量的高度关切,则让我们能够看到80年代文学经验的非常鲜明的积淀;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天漏邑那个村,则让人感受到中国古典传奇小说的传统。

在历史中搜寻,“中国故事”失落的真理

年前举行的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有一场关于历史上的先知的讨论,在《先知中国》作者余世存和书评人胡赳赳两位关照当下的历史研读者中展开。遗憾的是,现场的嘈杂几乎湮没了演说者的洪声,认真听讲者稀少。这正应了胡赳赳的观点:自古至今,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超凡入圣。但圣贤之路又是枯淡的,是世人目为“少有人走的路”,故不过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火种微光,“盗火者”面临的窘况是“识火者少”。最终,盗火者的下集是盗完火后,还得在茫茫人海中等待那个来“借火”的人。

余世存接续了先秦时代的火种,在《先知中国》中,他选了春秋29位先知人物的预言作为中心展开,并对预言本身予以分析,说明一人、一国都有命运轨迹,我们耳熟能详的重大中国史实多已被先知们预言过了。

余世存将先知定义为时代的清醒者,他们洞见时代的天下局,引领时代的天下势。为该书作序的历史大家许倬云说,余世存列出这些作为智者对当时提出警告的古代先知,实则是借题发挥,他的原意是希望我们自己知道自己身处的时代和思考如何自处。

在2017历史学术类图书中,由文景出品的台湾学者林聪舜的新作《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则将目光聚焦汉儒。讲述汉代儒者如何重新诠释经艺,成功改造先秦儒学,一步步建立了一整套帝国意识形态理论;如何一面与现实权力周旋,一面苦心孤诣留住些许儒学理想的宏愿。

如果说上述两本书接续的是真理的火种,另一本来自中信出版社的新书《中国故事》,接续的则是中国文学失落的天真。

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乡村教师一苇,历经十年整理重述了这本中国传统童话故事结集。她说,“真正生长自中国土地的故事藏着中国人的根与心灵。中国不是没有好故事,只是没有像格林兄弟那样用心的整理者。”卡尔维诺让意大利童话焕发新生,一苇则希望中国童话重生。

非虚构写作,写真实的底层“中国故事”

非虚构写作将继续在2017年书市占有一席之地。曾经以特稿写作闻名的媒体人袁凌十年磨一剑,他的新作《青苔不会消失》2月即将上市。书中以数十年的田野调查为蓝本,叙述了12个惊心动魄的底层灵魂故事,呈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图景。

“我认为真实的故事反而具有超越虚构的力量。书中的这些人,有卑微,有苦难,但他们生存的真实性产生了某种力量,书里讲述的一位老人,他的眼睛在矿难中被炸瞎,他曾想自杀,但回到家乡后,他居然可以做饭担水,甚至还种地,他干活儿的时间都在晚上,白天对他没有任何意义。还有一个人,瘫痪在床,却学会了刺绣,不仅照顾自己,还能照顾他人。”在袁凌看来,作品不仅追求好看,还要有某种震撼的力量,“这些人的经历都是他们跟世界的关系,是他们的生存状态,你可能讲的不是线性精彩的情节,但是它们提供给你人与世界的关系和状态,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更愿意写这种状态来展现一个人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果我们对这个真实的世界能够有意去发现发掘它,就能像梁鸿那样,写出《中国在梁庄》那种穿透性的作品,那种具有永恒感的作品。”

2017年,陕西师大也出版了一本非虚构作品《远山》,作者熊莺曾经也是一名媒体人。作为推介者之一,李敬泽评价这是一本写给远山之外的“我们”的书,它应该在阅读者的意识和生活中延伸。“我们”在世俗的喧嚣和奔跑中遗落的,通过这本书得以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或许正是袁凌所谓的那种来自非虚构作品的力量。(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李 魏)

责任编辑:孙艳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青报策划新春荐书:从这里读懂“中国故事” 青报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报网一体讲好两会故事(融看台)

报网一体讲好两会故事(融看台)

短视频,人民日报,中国,巩汉林,两会,成果,微博,文艺界,院长,创作,时间线,阅读量,冯远征,邰丽华,范迪安,赵丽蓉,阿来,高满堂,人民日报社,中心,动画,双语,字幕,客户端,平台,强国,数据,文化,文艺部,文艺

2008-05-02 #短篇故事

“一人一故事”创新公益模式·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一人一故事”创新公益模式·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戏剧,剧场,观众,表演,故事,应用,演员,公益,布条,表演者,戏剧表演,戏剧形式,中性,个人,主持人,代表,剧团,剧本,弱势群体,情境,想法,社会群体,社群,舞台,认同,小林,公益领域,主题,作用,参与者

2020-07-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口述历史:崂山故事获评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青报网

口述历史:崂山故事获评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青报网

故事,崂山,纪录片,口述历史,青岛科技大学,年度,山东省,传说,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李鲲,郭菁,韦小,道长,责任编辑,省文化厅,动漫学院,塘子观,青岛,亮点,个案,优秀作品,八字,合作项目,可行性,大学生,师生,崂山区,摄制组,数据

2012-08-20 #故事大全

通讯:《从这里到中国》——阿根廷导演“换位”讲述中国移民故事

通讯:《从这里到中国》——阿根廷导演“换位”讲述中国移民故事

中国,马赛,阿根廷,超市,移民,根廷,这部电影,阿根廷人,电影,方式,观众,从这里,导演,老板,行业,马黛茶,在阿,艺术博物馆,故事,影片,拉丁美洲,朋友,积蓄,经历,倪瑞,利斯,来阿,费德里科,电影人,责任编辑

2014-04-20 #长篇故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富翁,故事,工作,和富,乌鸦,于丹,兔子,境界,工作狂,言笑,从这里开始,从这里,不停地,沙滩上,有无数,这个故事,好的,中国网,人为,初中,光明网,全家,原文,原因,口气,天气,天性,城市,太阳

2020-06-22 #长篇故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富翁,故事,工作,和富,乌鸦,于丹,兔子,境界,工作狂,言笑,从这里开始,从这里,不停地,沙滩上,有无数,这个故事,好的,中国网,人为,初中,光明网,全家,原文,原因,口气,天气,天性,城市,太阳

2016-12-27 #经典故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富翁,故事,工作,和富,乌鸦,于丹,兔子,境界,工作狂,言笑,从这里开始,从这里,不停地,沙滩上,有无数,这个故事,好的,中国网,人为,初中,光明网,全家,原文,原因,口气,天气,天性,城市,太阳

2010-07-01 #小故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与富翁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再次开始

渔夫,富翁,故事,工作,和富,乌鸦,于丹,兔子,境界,工作狂,言笑,从这里开始,从这里,不停地,沙滩上,有无数,这个故事,好的,中国网,人为,初中,光明网,全家,原文,原因,口气,天气,天性,城市,太阳

2020-03-2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