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哪吒之魔童降世》解剖深意是“偏见和污名是人心上的一座大山”

时间:2012-02-21

毫无疑问,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人人都将谈论起哪吒之魔童降世

提示:本文共有 35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今年暑期档最火的电影是它,竟是一部国产动漫。

毫无疑问,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人人都将谈论起《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个电影,不管你是带着多大的预期去看,都不会失望。

比人心更可怕的是成见

电影的开端,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

该片中哪吒,是“魔丸降生”,是一个“恶灵”。

殷夫人怀了三年才生下哪吒,而哪吒一出生就性格乖戾,把殷夫人的手腕咬出血。

陈塘关的百姓称哪吒为“魔童”,“怪物”。

哪吒每次去村庄,都被人扔石头,臭鸡蛋,脏菜叶等。

有小孩愿意和哪吒玩,也被父母们惊恐的抱走。

在他们眼里,小小年纪的哪吒只会害他们。

虽然,一看他的烟熏眼和丑丑的邪笑,就不像什么好小孩,

但他有干过什么真正的坏事吗?没有。无非都是孩子之间的吐口水扔石头之类的恶作剧。更不曾闯下打死龙王太子、把人家扒皮抽筋的弥天大祸。

哪吒本来只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一看到有更小的女娃娃愿意跟他起踢毯子,就开心得不得了;

但是,社会剥夺了他的天真。村民们都知道他是魔丸降生,都认定他是妖怪,绝不给他任何展示善意的机会,报之以石头、唾沫、污泥,以及各种谩骂、指责、污蔑。哪怕是哪吒打败水怪,救了小女孩一命,村民不仅不领情,还污蔑哪吒说他偷小孩。

村民的成见如此之深,以至于李靖夫妻只能把哪吒关在家里,防止他伤害别人,也被别人伤害。

他的“恶”,不过就是当村民们污辱他、冤枉他、唾弃他的一种本能式的还击。

而龙王三太子敖丙,是灵丸降生,灵珠化身的的太子敖丙一出生就是妖族。他心性纯真善良,却不被世人接受,只能披着斗篷带着面具。哪怕帮助村民救人做了好事,也不敢被人知晓。但当村民们看到他的真面目的时候,就对他喷:“妖怪就是妖怪!”“又想来害人了!”之类的指责。在村民眼里,他们是魔,是异类。敖丙虽心存善念,但对着这些残忍而下作的流言蛮语,他也动怒了,怒而活埋陈塘关。

龙王三太子敖丙

很多电影中,反派是为了坏而坏。

申公豹作为《哪吒》的反派,不仅坏得有动机,而且有和哪吒相似的遭遇。

申公豹同样为偏见所累,他明明学有所成,

却因为豹子精的身份不被元始天尊认可,无法位列仙班。

他觉得命运不公,就用作恶打破不公,获得认可。

就像最开始的哪吒,觉得既然人们把他当妖怪,那就做个妖怪给他们看。

换句话说,申公豹是哪吒内心恶的那一面的具象化。

如果哪吒执意破罐子破摔,被仇恨和不甘裹挟,未尝不会变成第二个申公豹。

申公豹口吃的毛病不仅给电影增加了笑点,也给我们记住这一反派增加了记忆点。

剧中申公豹因为是豹子精出身,一直得不到师傅重用,所以才会感慨“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都搬不动。”

所以说《哪吒之魔童降世》解剖深层意思就是“偏见和污名是人心上的一座大山”

“偏见和污名是人心上的一座大山”。魔丸和灵丸在这一点上并无区分。我们看到的是:人性本无善恶,当有无穷无尽的偏见和污名压迫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只能激发出了他的恶。天生是魔丸的哪吒如是,天生是灵丸的敖丙也如是。他们本是一体两面。

最难得的是,它篡改了传统哪吒故事里被视为最大的亮点的“割肉剔骨”这样的巨大冲突,却重新立起了新的冲突和新的亮点。

哪吒与父亲李靖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割肉剔骨”的情节,是从什么时候就有的?这个故事古已有之。早在1592年刊印成书的《西游记》里,就提到了哪吒的故事:

“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之后的《封神演义》里,哪吒自刎的动机发生了变化。他的父母被龙王敖光抓住,太乙真人教他法子,可救父母。哪吒听从,回到陈塘关,对着敖光怒斥道:

“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四龙王便放了李靖夫妇。哪吒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膊,后自剖其腹。剜肠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归泉。

《哪吒传奇》里的传统哪吒形象

1979年上影版的《哪吒闹海》里,结合了两者:哪吒自刎,是因其父母完全不信任他、不理解他,他一腔悲愤和孤苦;但他的魂魄经点化之后,怨气和恨气也消散了,不再记仇。

哪吒被父权的蛮横和无所不在的压力所压抑、所窒息,但普天之下,只认父权,他无可逃循。而中国的语境中,弑父太艰难,他最后的反抗,只能借着屠戳了自己的肉身,反抗“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之训命,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弑父”的变体。

虽然中国的传统讲究驯服,但是民间始终有着对反叛精神的渴求,所以,哪吒和孙悟空一样,都是千百年来流传的英雄,一直有着“顶级流量”。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对于李靖这个人物的着墨不多,但是他完全洗白了。

元始天尊启动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魔丸哪吒难逃一死,但是为父如何救子成了洗白李靖的关键,剧中用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方式——回放。

当然这种回放功能还在剧中有另外的呈现,它被表现的很巧妙,充满灵光一闪的无厘头,符合现代的审美。

因为是神话故事,所以用现代科技方式呈现神迹,妙笔。

哪吒了解到父亲其实非常爱自己,在三年前就已经求下了替死符,天劫一来,李靖将用自己的命抵哪吒一命。

这种感动比以前的剔骨还父要现代的多,情感上也更符合当下的审美,同时让李靖这个人物有了「人性」。

除了父亲,母亲的人设在剧中也更搞笑更温情了,电影中踢毽子是一个关键元素,母亲用踢毽子来和哪吒增加感情,虽然不是哪吒的对手,但是为了陪儿子,受伤也在所不惜。

新版的李靖,对儿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爱,与旧版哪吒中的李靖拒不认子相比,对比非常强烈。

哪吒母亲也很有趣,不再是传统的慈母;虽然也“慈”,但展现更多的,是哪吒最好的玩伴,是能上阵杀敌的总兵夫人,能临阵救子救夫的女将军,还要在怀孕时啃着鸡腿、拒不下跪求神;就连哭,她也要哭得上达于天。她是哪吒最温暖的后援。

哪吒后来已能取出乾坤圈,能发挥出最强力量了,但他为什么不?因为他怕失去意识、怕失去控制,他不愿失去人间的爱。

李靖引导哪吒去了解自己,教导他要勇于抗争,要向老天借命。最后,哪吒对抗天命,对抗万雷轰顶,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可以说,也是因为他心无挂碍了。

而且,这个哪吒,不仅有父母,有不惜以命换命的父亲,还有无时无刻不在保护他的师父太乙真人,以及“你是我惟一的朋友”、愿意用生命来陪伴他的好友敖丙,甚至还有一个总是相信他、喜欢他的天真女娃娃。最终,哪吒的力量来源,不再是恨,而是爱。

不仅哪吒和敖丙在恶战之后,焕然新生,其实李靖和夫人,陈塘关的百姓们,看到他们终于可以以命相博,扭转乾坤之后,何尝不是脱胎换骨了呢?

实际上,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人物的性格层次也更丰富了,比如说申公豹和敖丙、龙族等,这些角色汇总起来才形成了这部电影的价值观,与反派无关,与妖无关。他们曾经勤勤勉勉,为天庭立下汗马功劳,却还是因为出身而被打压、歧视,甚至终身禁锢在地牢里。他们主观上并不想害人,只想要老天给他们公平的待遇。

没有绝对的善恶。

总的来说,真正的好电影模糊了对错,甚至善恶都处在模糊地带,没有真正的好人,也没有真正的坏人,就看他们如何在自身的困境中作出选择。

连三岁小孩哪吒都知道要和命运斗,其他人当然也不会示弱。

还有个问题,片中那句高燃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但此时对应的剧情却是跟敖丙打架解救父母与陈塘关,这就有些错位了,其实这句话他应该跟天尊说,是天尊给了哪吒“魔童”的出厂设置,还想劈死他,跟敖丙实在说不着.....

虽然有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哪吒》没有尿点,看完后情绪大好,动画电影代表了一种文化内部的想象力,国产动画产业这么多年磕磕绊绊不容易,很多时候就是靠热爱撑着,而且这是部偏成人向的优秀作品,很希望它有好成绩。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不看就会错过的精彩电影,制作精良,气魄宏大,主题雄壮有力。导演饺子,也展现了他强大的影像驾驭能力。

这个版本的故事,更适合当下,无论人设还是故事,以爱逆天,能给世人以希望。它不仅是拍给孩子看的,也是拍给所有人的。

最后,吹爆这部片的场面设计!虽然开头并不是特别精彩,结尾的天雷部分感觉也仍有进步空间,但是哪吒、敖丙、申公豹和太乙进入画中争夺画笔的部分,炫目的特效,塑造了一个动画里的仙侠世界,恢弘盛大,视觉上很过瘾。真的看得令人舒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解剖深意是“偏见和污名是人心上的一座大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的偏见有多可怕 一部电影给你答案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的偏见有多可怕 一部电影给你答案

哪吒,敖丙,时候,百姓,陈塘关,人们,人心,妖怪,之刃,偏见,样子,成见,方式,标签,海怪,认同感,因为他,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自己,李靖,申公豹,一起玩,万龙,不一样,中二,世俗,中将,事情,人人喊打,伙伴

2009-05-19 #短篇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偏见有多可怕 可以成就一个人 也可以毁一个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偏见有多可怕 可以成就一个人 也可以毁一个人

哪吒,成见,陈塘关,敖丙,灵珠,百姓,李靖,世人,妖怪,元始天尊,都会,人心,人们,人类,偏见,命运,善恶,小孩,异类,恶意,抱有成见,神力,真相,错误,面具,生活,不了解,不求回报,其实也,对自己

2013-09-13 #小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哪吒如何化解矛盾?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哪吒如何化解矛盾?

哪吒,人们,世人,龙族,妖怪,小妹,成见,百姓,敖丙,申公豹,陈塘关,只是因为,世俗,人生,偏见,善恶,定义,孩子,天雷劫,只有你,流行文化,还可以,一身,一张白纸,一面,世间,主题曲,人心,他用,伙伴

2016-12-03 #短篇故事

动画成长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人们为何对哪吒有偏见?

动画成长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人们为何对哪吒有偏见?

哪吒,主题,李靖,孩子,偏见,人们,降世,影片,本领,父母,刻板印象,告诉他,妖怪,好人,小子,少爷,混蛋,父亲,电影,神力,能力,觉悟,道理,教给,没有人,这不是,还不是,这部电影,自暴自弃,友善

2017-06-01 #短篇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于偏见的看法 李靖真的很靠谱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于偏见的看法 李靖真的很靠谱

哪吒,敖丙,李靖,灵珠,陈塘关,电影,舆论,偏见,命运,看法,降世,龙族,申公豹,只有你,人们,父亲,老百姓,身份,错误,龙王,教育,你是谁,就因为,我说了算,公豹,在申,龙子,总兵,人和,观众

2019-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人对于动漫的偏见 亦是一座大山

《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人对于动漫的偏见 亦是一座大山

动画,电影,中国,哪吒,日本,上美,剧情,群体,计件,薪酬,行业,申公豹,中国风,一段时间,低龄化,偏见,哪吒闹海,印象,台词,商品,大众,小孩子,小孩,市场,影院,性别,环境,票房,艺术,观影

2007-12-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深层次主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深层次主题!

成见,敖丙,哪吒,申公豹,李靖,世人,降世,陈塘关,影片中,人物,主题,人心,人们,偏见,大山,天尊,成仙,所困,看法,身份,龙王,龙族,另一个,场面调度,是一部,斩妖除魔,关爱和,温良,王之子,龙太子

2008-12-10 #故事大全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情解析 偏见的力量真的足以改变一个人吗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情解析 偏见的力量真的足以改变一个人吗

哪吒,敖丙,偏见,灵珠,申公豹,陈塘关,动漫,剧情,个人,人们,观众,影片,天尊,民众,标签,父母,看法,降世,龙族,元始天尊,周伐,天雷劫,李靖,太子,只有你,令人深思,事件,前因,伏笔,借口

2012-01-0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