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化木为鱼——南古所历任院士斯行健的故事

时间:2012-02-23 22:10:03

相关推荐

化石是生命演化的印记,是地球历史沧海桑田的见证。

5月20日 科普报告日程

那些令人惊艳的美石

1951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了,其前身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

这时候的中国刚从百年战争的泥淖中起身,国家建设和发都展离不开矿产、石油和煤炭等资源的支持,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就是要摸清中国地层的脉络,厘定各个岩石单位的时代。

国家这时候把目光投向了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年轻的古生物所承担起化石的鉴定和时代的划分,这一时期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开始建立标准化石和化石组合带。常见的植物大化石成为当时解决陆相地层时代的手段之一,这一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正是斯行健先生。

南古所大门,图片来自网络

斯行健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后遵从李四光先生的建议,从国家建设方面考虑,从古脊椎动物改学古植物学,并留学海外,师从Gothan。新中国成立之后,正值壮年的斯行健进入高产的学术井喷时期。1950年发表论文4篇,1951年又连续发表了论著12篇之多。

斯行健先生曾经担任过南京古生物所的所长

1953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的斯行健先生担任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的任命书

就在古生物所成立的前后,来自江西安远、湖北长阳、湖南宁乡、甘肃天水和广州花县的泥盆纪标本汇集到了斯行健的手上,当时中国很少发现泥盆纪的植物化石,仅有的几处报道都是下中泥盆统的,上泥盆统的植物尚未报道。所以斯行健很重视这些化石,将这些化石合写在一起,在1952年的时候出版了一本《中国上泥盆纪植物化石》一书。正如这本书结尾引用德国古生物学家Krusel在《泥盆纪植物的分布》第一页的几句话来阐述斯行健当时对这些化石的重视,他说“泥盆纪植物群的每一单独的植物的形态,都和高等植物的形态方面及进化历史方面有极大的意义”,所以他也将“因此作者(指斯行健,本文作者注)也和其他古植物学家一样,在当前的材料中饭没一块可以描述的标本碎片,都一一加以描述及讨论”。

斯行健先生,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篇三十多页的著作里,斯行健建立了一个新属新种——湖北长阳木(Changyangnophyton hupeiense),Changyang-指的是湖北省长阳市,直至今日也是研究华南晚泥盆世植物的重要产地之一。-phyton意为木,种加词是hupeiense,指的是湖北。这个新属种只有三块标本,其中两块为背腹模。标本并不太大,约6 cm左右,呈长楔形,密生刺状附属物,最长的刺可达2 mm长,略作三角形。对于这个刺,斯行健解释为是没有维管束的,是表皮的附属物。根据对比认为唯一可以比较的,是美国纽约州东部Gilbor地区的Gilboaphyton goldringiae或Drepanophycus.

Changyanophyton hupeiense的手绘图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可能是鱼的化石。真正开始仔细研究这块化石的是古鱼类学家潘江,1960年冬年仅33岁的潘江在南古所看到这块模式标本,经过研究认为这个是盾皮鱼的甲片,斯行健认为的“小刺”其实是节甲鱼类化石中屡见不鲜的胸棘刺,而“植物体表面上的小刺”则被解释为盾皮类甲片上的呈小点状的结节状纹饰。根据潘江的研究,这个化石确实是新属新种,不过是鱼中的新属新种。

如何安置这块鱼的学名成为一道难题,潘江根据“动物命名法的国际规范”的总则第一条规定,认为虽然名字具有浓重的植物名称特点,但是并不影响命名的合法性,这条鱼还是叫做湖北长阳木(Changyangnophyton hupeiense)吧。潘江在文中承蒙感谢斯行健、李星学等老师的同意与帮助,才有机会揭开这块化石的谜团。1955年斯行健成为新中国首届学部委员(院士),可见当时斯行健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精神,时至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们印象里面,鱼和植物的长相天壤之别,那又为何让斯行健先生都无法识得庐山真面目了?一方面,全球当时对泥盆纪的植物和鱼类所知甚少,泥盆纪的植物和鱼类千奇百怪,无法全面认识是必然的结果。国内各个门类化石的研究也刚起步,面对各类化石,系统地认识它们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另一方面,当时为了完成了国家的任务,更多时候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研究内容侧重于化石的地层属性,希望通过化石来划分地层时代,而化石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还只是浅尝辄止。通过这三块化石看到了当初开拓者的匆忙,同时又给我们留下了有错必纠的大师风范。

主要参考文献

斯行健.1952.中国上泥盆纪植物化石.中国古生物志,总号136册,新甲种,4号

潘江.1962.湖北长阳晚泥盆世黄家磴组鱼化石.古生物学报,10(4)

编辑:老邪

审核:徐洪河

科研与科普互为弥补、互相促进,科研人员进行科普工作是责任和义务。

化石网坚持把最前沿的科学内容和科学故事以最为通俗易懂的形式分享给最广泛的大众。

愿意与社会各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

化石网(http://www.uua.cn/)——科研与科学传播

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鉴定化石请至化石网论坛(http://bbs.uua.cn/forum.php)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化木为鱼——南古所历任院士斯行健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只为渔不为鱼?先放一边 先钓过瘾了再说 那怎么才能钓的多和大

只为渔不为鱼?先放一边 先钓过瘾了再说 那怎么才能钓的多和大

饵料,地方,时候,水库,窝子,鱼群,大鱼,因素,草鱼,窝子里,新人,位置,早晚,水深,鱼儿,食物,鱼嘴,区域,味道,天气,小时,总会,方法,春秋,时间,渔获,氧量,浅滩,种类,状态

2012-06-16

爆笑校园:“神奇打火机”竟能钻木取火?阿衰为鱼烹饪新煮法!

爆笑校园:“神奇打火机”竟能钻木取火?阿衰为鱼烹饪新煮法!

呆头,打火机,旺财,口罩,大厨,厨师,工作,不一样,动力,城市,客人,开心玩,烹饪,是这样,这个时候,讲什么,钻木取火,阿衰,一个饭店,鱼味,听到了,来到了,任务,上菜,口水,小厨,意思,意见,滴落,时候

2009-07-06

深入诗意世界:解读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读懂诗人生豁然开朗

深入诗意世界:解读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读懂诗人生豁然开朗

黄庭坚,人生,诗作,这首诗,内心,生活,黄公子,鲁直,人们,世事,一生,哲理,作者,意境,才华,老师,诗人,研究,豁然开朗,义山,全诗如,吴均,周穆王,山诗,李义山,苏门四学士,苏东坡,黄鲁直,大有,大宋

2024-01-26

黄庭坚最有哲理的一首诗 毕竟几人真得鹿 不知终日梦为鱼

黄庭坚最有哲理的一首诗 毕竟几人真得鹿 不知终日梦为鱼

黄庭坚,诗中,天才,大部分,最真实,人生,哲理,天地,小孩,幻想,幻影,惊艳,牧童,道理,在这首,是一位,原本是,只不过是,生活中,这首诗,于天才,丛竹,宋文,日里,比别,王安石变法,米芾,蔡京,黄几复,座山

20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