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如何看待“隐形价值”

时间:2012-02-27

今天分享一篇我2年前的文章,应该有很多读者没有看过

提示:本文共有 44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来源:商业新知

作者|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

各位读者大大,这几天在跟个项目,没时间更新文了。

今天分享一篇我2年前的文章,应该有很多读者没有看过。

文章不长,只有3000多字,但是相信会对你有点启发。

1

我做企业咨询项目时,经常要帮客户寻找合适的培训师。

慢慢发现,不同的讲师,有不同的工作风格。

比如,刘老师,属于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每当有了需求,一定要谈好价格,合同签订,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他的原则很清晰,时间就是金钱。

因为在培训实施前,要投入大量工作,例如学员访谈、领导调研、场景设计......

如果企业最终没有请他,前期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以机会成本的角度,这种原则无可厚非。

但如果没有前期投入,课程就没有针对性,也就很难被选中。

所以,刘老师的生意并不算很好。

2

另一位讲师,马老师,风格则完全不同。

只要客户需求在框架内,先不论成交的可能,便全情投入,安排访谈,进行调研,重新设计课程内容......

这种做法,增添很多工作。

但是,客户选择他的可能性也更大,毕竟前期的工作,使他的课程更能对症下药。

即使偶尔没有成交,他也毫不在意。

他说借此洞察了一个行业,打开了一个通道。

后期肯定会有其他机会....

果不其然,他的课程往往具有行业专属性,订单颇多。

刘老师和马老师的区别在哪里呢?

归根结底就是对待隐性价值的不同态度。

3

什么是“隐性价值”?

这个词汇来自营销学,以“星巴克”为例。

它的咖啡是最好喝的吗?

当然不算,可为什么它能长盛不衰?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隐性价值”的重视。

第一,星巴克更重视那些间接性的价值。

很少看到星巴克在媒体上的广告,但是,星巴克却愿意为咖啡讲座、沙龙等活动花费巨资。

这些活动能与顾客互动,过程中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虽然这些价值并非那么的直接。

第二、星巴克更重视那些长期性的价值。

创始人舒尔茨,来清华大学企业讲堂演讲时曾说:

在星巴克金字塔顶部的不是股东,而是员工。中间是顾客,底部才是股东。

他说,太在乎短期收益,是很多企业犯的错。

提升员工待遇,虽然减少了短期收益,但是吸引和留住了更优秀的员工,这样反而能够支撑公司更持久的发展。

第三、星巴克更重视那些复合性的价值。

星巴克实际是在兜售“第三空间的体验感。”第三空间是家庭、职场之外的另一个空间。

星巴克就是通过口味、品相、环境、气氛等多个维度,满足我们在这个空间的体验感。

那些维度不是单一孤立,而是相互融合,自成系统,甚至竞争者都无法模仿,我们称为复合性价值。

通过对星巴克的三点解读,我可以总结“隐性价值”的主要特征:

间接性、长期性和复合性。

以宏见微,对“隐性价值”的重视,不仅受用于企业管理,更适用于每个人。

4

隐性价值的第一个特征是收益的间接性。

罗振宇曾讲过一件事。

他有一个在杂志社做编辑的朋友,聊起工作时,那朋友得意洋洋的说:“告诉你,我工作有一个绝招。”

罗胖问到:“什么绝招?”

朋友说:“我编辑任何文章,只用三个键,复制、全选、剪切,多一个我都不用。”

罗胖又问:“为什么这么做?”

朋友说:“老板给钱太少,所以我就这么工作。他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

罗胖问:“这样生产出来的文章能好看吗?”朋友说:“当然不好看。”

罗胖问:“那你的能力会有进步吗?”朋友说:“当然不会。”

罗胖说:“那你何苦呢?”朋友说:“我有什么办法?谁让他只给我这么点钱?”

结果,这朋友陷入到一个怪圈,老板给多少钱,他就干多少活,水平提高不了,老板自然给的钱也多不了......

直到一天,老板找了一个比他年轻,又比他能干,还和他要价一样的人......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应该不少吧?

他们只关注看得见的价值,毕竟这些价值可以量化,存在于期然之中。

但是,这个世界是动态的,原本换取显性价值的资本,会逐渐贬值。

而能为其充值的,恰恰是对间接价值的关注。

所以,那些在企业里混日子的人,看起来很精,其实很傻。

因为在一穷二白时,你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你的时间和精力,用这些资源去报复老板,你说傻不傻。

如果真觉得各方面不满意,就离职,这样耗着,不仅仅是耗着老板的工资,也是耗光了自己的青春。

5

成功者往往更能关注到一件事物的间接价值。

硅谷风投界的新锐克里斯·萨卡,曾成功投资Twitter和Uber。

他创业前在Google工作,与其他员工不同,对待工作,他总爱多做一点。

一个项目报告 ,他会对背景进行更为细致的调研,其实完全不必如此;

一个数据分析,他会过段时间再去检视合理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更有意思的是,他经常去参加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高层会议。

这些会议,根本没人请他,有人就问他来干吗?

这时萨卡就说,我是来帮你们做会议记录的。

会后,他真的会写一份会议纪要,分发给参会者。

他做的这些事真的没用吗?恰恰相反,这些事给他带了巨大的间接价值。

扩宽了他的视野,培养了他的嗅觉,也为他日后的风投生涯,带来了巨大直接收益。

萨卡的故事,让我想起李笑来曾说的一段话:

为什么很多人上班不快乐?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赚两份收入。

一份是工资奖金,一份是学习机会。

老板其实很傻,一边给你发工资,一边给你学习机会。

你想想这些,就应该快乐了......

6

隐形价值的第二个特征是回报周期很长。

正因为回报周期长,往往导致我们主动忽略,使之隐形。

问你个问题,我准备1年后给你1000元,

但如果你愿意多等1个月,我会给你1100元,你如何选择?

相信你会选择1年零1月后领取1100,

既然都等了1年,多等1个月又何妨呢?

现在把问题换一下,马上给你1000元,

但如果你愿意一个月后拿,我会再给100。你又会如何选择?

想必很多人选择先拿了1000元再说,毕竟落袋为安。

可是,两个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只是你对时间的感知。

这种感知,让你只关注短期价值,而忽略长期价值。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双曲贴现”理论。

这个理论也揭示了人类所残留的“动物性”。即,把美好留在当下,把麻烦抛给未来。

所以,为什么你无法坚持每天读书?

为什么你无法坚持每天锻炼?

为什么你无法坚持辅导孩子功课?

虽然你知道 ,这些都会在将来使你受益,可与之交换的却是当下的舒适,于是半推半就中得过且过......

岂不知,这一切都是要还的。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7

理智的人往往更看重那些能带来长期价值的东西,即使为当下带来种种麻烦。

且不说各个领域锲而不舍的精英分子,但就教育孩子这事,就是一个分水岭。

我曾经的一位领导,事业有成,但对待孩子教育格外用心。

一次晚上加班,我听到他在办公室里说话,以为在叫我。

进去后,发现他正在通过视频辅导孩子做功课。

之后谈起此事,他说除非极特别情况,他每天都辅导孩子功课,

哪怕回不了家,也会通过视频。

我说每天工作压力这么大,还辅导孩子,也太辛苦了......

本以为他会讲些父爱如山的大道理,

怎知他给算了笔账,大概意思是,对孩子的投入,就像早期买房,每月按揭时辛苦一点,可日后能享受成倍的投资回报。

反之,如果现在不管不问,将来孩子长大,上大学、找工作、谈对象都还是父母的事,

积攒下来,件件都是大麻烦。

所以,用现在的小辛苦,换以后的大麻烦,这很划算啊......

他这话听起来有点功利,可是蛮有道理。

混沌学中有个概念,在初始阶段的小小调整,则会导致后期的巨大偏差。

这就是以长期价值为目标的意义所在。

8

隐性价值第三个特征是,可以演变为一种复合型价值。

复合型价值的对立面是单一型价值。

如果你是一名文案工作者,做出精美的PPT就是你的单一型价值;

如果你是一名销售,精通话术就是你的单一型价值;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激励员工就是你的单一型价值。

把单一型价值经营的再优秀,也很难出类拔萃。因为这些价值也是你竞争对手所关注的。

均衡博弈下,这些原本优秀的元素,会被稀释,终将沦为一张入场卷。

所以,很多大企业在选拔高管时,都会要求入选者同时具备多种经历。

你可以是产品出身,但你必须具有销售管理的经历;

你可以是运营出身,但你必做要有营销规划的履历;

这其实也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企业更需要那种复合型人才。

因为在板块之间的拼接处,才最有可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9

我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出过一个“加持”法则。

是说在你原有主业的基础上,加持一种相关技能。

这样,你即可拥有一种独特的竞争力,也就这我们这篇所说的“复合型价值”。

知识大V吴军,曾解读过毕加索的成功。

他说,毕加索不仅仅是画的好,与同时代的人比,他还有项技能,就是会讲故事。

比如在每次卖画之前,他都会先办一次画展,但是先不给你看画,而是讲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当你意犹未尽时,再给你看画。

这时候画商和收藏家就会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然后就有了知己般的认同感。

久而久之,毕加索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可以说明复合型价值的重要性。

小时候看《三侠五义》,特别佩服白眉大侠徐良,他与高手对决总能获胜,不是他比别人武功高,而是他暗器多,冷不丁给你一镖,这就是所谓的“复合型”价值。

10

说句题外话,因为喜欢徐良,所以我以前的笔名叫良大侠,注册公众号时,不小心打成了“良大师”,后来发现改过来挺麻烦,也就这样了。

所以,每当别人问我,为什么公众号叫“良大师”时,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你知道了,这就是个乌龙。

然而,这个美丽的错误也由“隐性价值”产生的。

我刚刚从500强裸辞出来做咨询时,生意并不好,但是孩子要精养,老婆要买包,我每天很焦躁,总觉得未来可能会变得很暗淡。

后来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你有那么多丰富的经历,干嘛不写出来啊,搞不好可以传播一下个人品牌,咨询生意就来了。

我说,我不会写啊。

他说,你不会学吗?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就这样,我开了公众号,开始写作,写着写着也就不焦躁了,毕竟沉浸在一件事中,是克服焦虑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当你想去写清楚一些事情时,你就必须把这个领域的知识去系统的了解。

所以,这也倒逼我去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而这竟然也打开了我的咨询业务。

很多企业找我谈时,都发现我能在几个领域中寻找解决方案,也因此受到青睐。

反过来,我发现给客户的咨询方案中,有很多部分也是可以用在文章中的,这样竟然形成了一个奇妙的闭环。

三年来,不但咨询业务蒸蒸日上,公众号竟然也做成这样的规模。

说实话,良大师这个公众号,我真没敢想能吸引到30多万的读者,否则也不会连名字都输错了都不去改。

所以呢,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宝贵的隐性价值,你用在刷抖音上,你的这些价值坍缩进了黑洞。

而你用在有可能产生质变的事情上,持续不断的重复,也许就能换来让你惊喜的显性价值。

我不是说我有30多万的读者就有多牛逼,这体量还摆不上台面,而我也不认为自己文字多优美,思想多深刻。

但是对于一个40多岁的老男人,利用业余时间写了200多万个字,这样的人也大概不多吧?

所以,你如果还年纪轻轻,其实也不用太焦虑,找个有价值的事,持续的去加量,肯定差不到哪里。

就像是欧神说的一句鸡汤:数量堆死质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如何看待“隐形价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五位世界级的心理学家兼哲人是如何看待人生的?

这五位世界级的心理学家兼哲人是如何看待人生的?

弗洛伊德,生命,意义,人生,弗兰克,弗洛姆,人类,世界,个人,精神分析,生活,心理学家,学说,责任,生命的意义,亚当与夏娃,阿德勒,意义治疗,东西,事物,人性,价值,意识,荣格,感觉,意志,社会,问题,发展,研究

2015-03-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深度|十年NBA磨练 初到CBA显人气 如何看待林书豪的人生经历?

深度|十年NBA磨练 初到CBA显人气 如何看待林书豪的人生经历?

林书豪,尼克斯,篮球,人生,球队,篮板,赛季,林杰,父亲,北京队,比赛,生活,林疯狂,客场,火箭队,训练,中国,世界,主场,基础,勇士,合同,少年,时候,梦想,球迷,火箭,生涯,篮网,谷底

2009-07-15 #短篇故事

如何看待四块五的妞这首歌的价值观?

如何看待四块五的妞这首歌的价值观?

这首歌,结婚证,价值观,评论,泡面,感情,价格,姑娘,如何看待,九块钱,歌者,个人,广告,男人,辈子,问题,一起吃,故事的感觉,指的是,真的是,给人一种,一事无成,巴拉巴拉,斯科特,珍妮弗,舒羽,中付,比你,义务,世界

2020-09-23 #故事会

微播易:如何看待抖音短视频的营销价值?

微播易:如何看待抖音短视频的营销价值?

用户,内容,音乐,品牌,短视频,平台,年轻人,视频,达人,创意,女性,广告主,生态,营销,95后,产品,全屏,受众,流量,广告,机会,核心,热度,资源,消费,今日头条,精准营销,炫酷,节点,主题曲

2019-04-13 #故事大全

胯下之辱和一饭之恩 韩信如何看待这两件事 对他人生有啥影响

胯下之辱和一饭之恩 韩信如何看待这两件事 对他人生有啥影响

韩信,这件事,时候,一碗饭,胯下之辱,人生,事情,老婆婆,争论,一饭之恩,一顿饭,大哥,嫂子,小流氓,故事,理想,一个故事,因为他,就算是,才能够,是比较,这么多人,这些人,这碗饭,有才,那可,大将军,一生,下子,人物

2014-06-19 #短篇故事

如何看待某些所谓的职场“励志故事”?传达的价值观是否不太正确?比如下面这个?

如何看待某些所谓的职场“励志故事”?传达的价值观是否不太正确?比如下面这个?

老板,价值观,职场,公司,如何看待,励志故事,同事,很漂亮,少女,机会,理论,现象,资历,评论,问题,升职,工作,违纪,不是滋味,可以得到,有问题,岗位上,干脆地,开始写,有一天,显示全部,有偏见,微不足道,三年了

2020-05-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眼界与格局与人生

眼界与格局与人生

层级,认识到,女儿,社会,红薯,马云,漏斗,孩子,人性,人生,村民,能力,行动,都会,不过是,世界,个人,差别,人类,价值,妈妈,压力,命运,是非,机会,村支书,规矩,于智,范雨,如何看待

2020-05-17 #长篇故事

如何看待日漫中反派独有的魅力?

如何看待日漫中反派独有的魅力?

反派,故事,思想,作品,做法,戏剧,坏人,电影,题材,英雄,错误,在动,却不能,反英雄,对自己,我就是,冯小刚,斯坦因,傲天,细节,历史,世纪,个人,人物,主角,价值观,价值,区别,信仰,动画

2015-07-1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