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使臣出使 逼迫契丹国主吐露了隐藏的计划 竟预演了“靖康之耻”

时间:2012-02-29

公元926年四月二十日,李嗣源于李存勖灵柩前即位,是为唐明宗。二十八日,大赦,改元天成。只占据中原半壁江山的后唐迎来了它的第二位皇帝。诏命,孔循为

提示:本文共有 42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公元926年四月二十日,李嗣源于李存勖灵柩前即位,是为唐明宗。二十八日,大赦,改元天成。只占据中原半壁江山的后唐迎来了它的第二位皇帝。

诏命,孔循为枢密院使,任圜为中书侍郎,判三司。又命各道罢免监军使并一律斩杀。“敕中外之臣毋得献鹰犬奇玩之类。除夏、秋税省耗。节度、防御等使,正、至、端午、降诞四节听贡奉,毋得敛百姓;刺史以下不得贡奉。”

后唐,渐渐进入李嗣源的状态之中。

关于外交,疆土在先帝李存勖的手中已然又扩大了许多。在去年也就是公元925年九月,历时两个月,攻破了前蜀王建政权,拿下了蜀地,并任命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李嗣源刚一即位又加为侍中)。一同封赏的还有淮南(吴)徐温,湖南江西(楚)马殷,荆南(平)高季兴,吴越钱镠,闽地王延翰,南越(汉)刘等。

而最为难缠的还是北方的契丹。

鉴于此,李嗣源向各个藩镇派出了使臣,告哀封赏,借以维稳。

至于契丹方面,李嗣源觉得这个人选不好抉择。既要性格刚毅,又要做事稳妥,还要口才了得,才不能辱没了大唐的威仪。

最后他选择了供奉官姚坤出使契丹,并告诫他要小心行事,有事可以求助韩延徽。

姚坤,可谓是名不见经传。在某方面甚至可以比拟流星,突然的出现,也突然的消失。但在汉辽史上却极为璨烂。他在辽的数月的时间,是契丹内部出现开国以来最大的动荡时,也是契丹对待南方汉族政权的态度发生转变的一个缩影,因为他的出现,致使一些历史的轨迹甚至发生了偏转。

姚坤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深入契丹境内,在契丹有关官员的陪同下进入契丹的新占渤海国的夫余城(吉林四平),耶律阿保机接见了他。

姚坤刚进入到帐内的时候,发现并非仅仅耶律阿保机一人。和阿保机相对而坐的是史上有名的述律皇后,以及侍立在一旁的契丹太子耶律倍(字,突欲。曾做《乐田园诗》,被唐明宗获知后,怦然心动来信交往。)。

出现在姚坤面前的三人,可以说是当时契丹的最顶层,三人的任何轻微的举动,足以使得多方的关注。应当说此次的会面规格相当高的,从侧面来说,后唐的实力在契丹心里是极具分量的。当然,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未到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耶律德光。此时的他正在率领契丹军继续向东南攻取渤海国。他和他的哥哥耶律倍同样都精通汉文化,喜爱中国书法。(在攻克后晋都城大梁后,将宫内所藏文书尽皆打包装车,甚至将看中的石碑和百姓的带字的宅门都卸下一同带回上京。这是后话,暂时按下)

姚坤对耶律家族的事情也是有些耳闻的,所以一言一行必深思熟虑。然而,事情并非他一个小小的使臣能够左右的。

还未等姚坤行礼,开口拜见。

耶律阿保机已然开口质问,“闻尔汉土河南、河北各有一天子,信乎?”

姚坤对此早有准备,等话音一落便开口回道,“河南天子(后唐庄宗李存勖),今年四月一日洛阳军变,今凶问至矣。河北总管令公(后唐明宗李嗣源),比为魏州军乱,先帝诏令除讨,既闻内难,军众离心,及京城无主,上下坚册令公,请主社稷,今已顺人望登帝位矣。”

耶律阿保机闻言大怒,“我与河东先世约为兄弟,河南天子吾儿也。近闻汉地兵乱,点得甲马五万骑,比欲自往洛阳救助我儿,又缘渤海未下,我儿果致如此,冤哉!”期间说到动情处,已然不能自抑。

姚坤自然不能起身去替耶律阿保机擦泪,只是在一旁好言安慰。

待耶律阿保机感怀完,恢复了一代豪雄本色后,两人为了李嗣源没有禀告耶律阿保机是否篡逆进行争辩,姚坤说,“吾皇将兵二十年,位至大总管,所部精兵三十万,众口一心,圣坚推戴,违之则立见祸生,非不知禀天皇王意旨,无奈人心何。”

此时精通汉文化的契丹太子耶律倍向前一步,横在姚坤面前怒喝,“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可乎?”(这是出自左传的典故,原意是指牵牛的人践踏别人的田地,田主便把人家的牛夺了。暗指李嗣源抢夺本应是李存勖家族的皇位。其实,这是耶律倍有感而发,因为本属于他的皇位,因母亲述律后的偏爱,岌岌可危。他是有怨气的。)

姚坤立刻反驳,“应天顺人,不同匹夫之义,只如天皇王初领国事,岂是强取之耶!”。

正在此时,阿保机神奇的抢先出声了,而且语义怪异,貌似在打圆场,“理正当如是尔!”(理是这个理!)而后话锋一转,开始唠叨自己也会汉话,还听说李存勖是因为喜爱声色犬马而丢的国,自己以身作则下令遣散了乐官,减少了酒宴,释放了鹰犬等等。

姚坤听到这些本不以为意,仔细一想,将目光转向了一旁侍立的耶律倍和陪坐在阿保机身边一言未发的述律皇后,好像明白了什么。

一番长篇大论之后,阿保机此时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虽然他这番话另有所指,听起来却是在刻意标榜自己的功绩和政绩,以证明自己是个明主,可是接收的对象好像又级别不对等。因此立刻下重话来压制姚坤。

”吾儿与我虽世旧,然屡与我战争;于今天子则无怨,足以修好。若与我大河之北,吾不复南侵矣。“

姚坤听闻之后,立刻起身,“此非使臣之所得专也。”

耶律阿保机立刻变了脸色,大手一挥,”拿下!关起来。“帐外听令的契丹武士冲了进来,押着姚坤出了大帐,谈话就这样快速的结束了。而后耶律阿保机愤然离开大帐,述律皇后也起身紧随离去,只留下有些回不过神来的耶律倍,契丹的太子。

谁知,这一下将姚坤囚禁了十几天,主要原因是耶律阿保机得了风寒。刚有点起色,便急召姚坤。

可是,开口还是强逼姚坤答应上次谈话涉及的内容,并严令姚坤不仅是口头答应,而且要写下文书。

姚坤怎能答应。

耶律阿保机的确是一位雄主,立刻降低条件,如再不同意便要处死姚坤。

“河北恐难得,得镇、定、幽州亦可也。”

姚坤拒不签署。

耶律阿保机顿时怒火中烧,喝令军士,拖出去将其斩首。

还未等军士上前,已然有人来劝解。只一句话,“写,无益于事。杀,无益于族!”

耶律阿保机仔细思考了一番后,长叹了口气,挥挥了手,让军士重新囚禁姚坤。

至于出声救助的就是李嗣源口中的韩延徽。韩延徽,耶律阿保机最重要的谋臣和开国大臣。述律皇后曾夸奖他:“守节不屈,贤者也。宜礼用之。”他虽在契丹受到耶律阿保机重用,但一直以侍奉蛮夷心怀愧疚,遂以探母为借口返回过中原一段时间,得到了李存勖的接见,但受王缄的恶语中伤而不受重用,重新返回契丹。曾对李存勖说,“延徽在,必不使契丹有南牧之忧。”

追根朔源,其实韩延徽其实采用了祸水东移的策略,这条策略也是当时契丹迫切需要的。促成了渤海国被夷平的事件发生。这被双方都认定为权宜之计的策略,却完全改变了契丹的政治格局。

但接下来,耶律阿保机的举动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当初,契丹的太子耶律倍是在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的同时册立的。然而,也就是在打下扶余城时,耶律阿保机就下诏,扶余城改名东丹国,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

“初,太祖尝谓太宗必兴我家,后欲令皇太子倍避之,太祖册倍为东丹王。曰:”得汝治东土,吾复何忧。”

可是,结合姚坤的出使,暗藏于耶律阿保机的计划似乎有些眉目了。

那就是鉴于他在创立契丹时,兄弟为了汗位不时的兵戈相见。耶律阿保机决定分而治之。换言之,耶律阿保机已经确定了耶律德光为继承人,欲将太子羁绊在东丹国。要知道,东丹国是耶律德光一手打下来的,却封给了根本没有参与此战的耶律倍。

就在耶律阿保机刚实施完这一步,就因病去世。

因此,耶律倍明显处于下风,可是并不能废除他的嫡长子兼太子的身份。为了防止契丹贵族们利用这一点从中生事。述律皇后痛下杀手,“集召诸将及酋长难制者泣问曰:“汝思先帝乎?”对曰:“受先帝恩,岂得不思!”曰:“果思之,宜往见之。”遂杀之。及葬,欲以身殉,亲戚百官力谏,因断右腕纳于柩。”

随后,聪明如耶律倍便率百官告述律皇后,愿奉大元帅太子耶律德光为天皇王,即大位。耶律倍做了他必须做的,耶律德光和述律皇后很满意,将他放归东丹国。

在东丹国,耶律倍并未就此沉沦于耶律阿保机口中的声色犬马之中,而是精心治理自己的一片小王国,只在重大节日时,才返回曾经待过多年的国都,回归到大家庭之中。见到多日不见的母亲述律皇后和已经君临天下的弟弟耶律德光。

成为皇上的弟弟似乎十分看重兄弟的情谊,多次登门拜访。作为精通儒家文化的契丹贵族,他会遵从严格的礼仪来觐见皇上弟弟,恪守作为臣子的本分,和弟弟皇上进行融洽的交流。

但是,耶律倍的身份过于敏感,并且分封在东丹国,实力不可不令人担忧。耶律德光于公元928年,“诏遣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其民或亡入新罗、女直,因诏困乏不能迁者,许上国富民给赡而隶属之。升东平郡为南京。”

一举挖空了耶律倍的东丹国。

耶律德光是安心了,但是没有自保之力的耶律倍却是忧心忡忡。也就在此期间写下了《乐田原诗》,诗的内容已经不得见,但从李嗣源得到此诗之后,频频来信劝解耶律倍投南来看,必定是有些怨气和担忧在其中的。

“夏四月,唐遣使来聘,致人皇王倍书。”

经过多次的书信往来,耶律倍决定南投。

在踏上去往中原的舰船时,耶律倍再次写下一首诗。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后唐明宗李嗣源采用天子的礼仪迎接耶律倍的到来,并赐姓名李慕华,封怀化节度使(北京房山)。

李嗣源此举顿时引起了述律皇后的警觉。

每年数次遣使携带重金,祈求李嗣源将耶律倍放归,李嗣源至死都未答应。

一张随时都能打出的王牌,攥在手中,他如何能够轻易放归,就在李嗣源暗暗操作的时候,却因病死去。

这张王牌便移交到了后唐闵帝李从厚手中。

同样一再拒绝述律皇后的提议,坚决不放手。即便发现耶律倍和契丹有书信来往,有通敌的嫌疑,也不去追究。将耶律倍时时揣在怀中,引而不发。

其实,自从唐闵帝即位,主要的精力是放在了李从珂和石敬瑭的身上,想将两人手中的兵权夺下,但操之过急,反而被赶下台。

李从珂将李从厚缢死后,成为了后唐末帝。

王牌耶律倍也就是现在的李慕华,自然落入到了李从珂的手中。

多年的军事和政治争斗,李从珂比李从厚更能理解李慕华的作用。可是,他也忌惮石敬瑭的势力,采取手段削弱石敬瑭。迫使石敬瑭借兵于耶律德光,攻入了大梁,自焚而死。他也没有来得及使用这张王牌。

李慕华也就是曾经的耶律倍也走到了生命的劲头。

他的弟弟皇上带兵杀了过来。

“太宗(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晋主,加兵于洛。从珂欲自焚,召倍与俱,倍不从,遣壮士李彦绅害之,时年三十八。”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石敬瑭进入大梁之后,出手杀了耶律倍。

不管如何,耶律德光放下心来,和母亲述律皇后商量过后,追封为“文武元皇王。”

辽世宗(耶律阮,小字兀欲。耶律倍留在西楼的长子)即位,追谥耶律倍让国皇帝,

孙子,辽景宗耶律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皇帝第二子。

《辽史》:太宗(耶律德光)将其改葬于医巫闾山,谥曰文武元皇王。

世宗即位,谥让国皇帝。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让国皇帝长子。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皇帝第二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使臣出使 逼迫契丹国主吐露了隐藏的计划 竟预演了“靖康之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提前近两世纪的“靖康之耻”

提前近两世纪的“靖康之耻”

石重贵,契丹,石敬瑭,公元,事件,南下,徽钦二帝,李从珂,杜重威,俘虏,中原,历史,太原,帝位,皇帝,云十六州,宋徽宗,后唐末帝,宋钦宗,李守贞,辽太宗耶律德光,西京,辽太宗,之门,侵略者,代价,人员,侍从,体肤,借口

2018-07-18 #故事阅读

北宋的靖康之耻 源于外患 也源于君主的庸懦无能

北宋的靖康之耻 源于外患 也源于君主的庸懦无能

宋徽宗,金兵,君主,时期,皇帝,实力,王朝,江山,宋哲宗,宋太祖,宋钦宗,李煜,蔡京,赵桓,实在是,外患,国家,国主,宋军,朝政,辽金,金人,靖康,改革,庸懦无能,终究是,南唐后主,宋君,宋兵,宋徽

2010-02-09 #故事会

女真打高丽的时候 宋朝人要在场 或许就不会发生靖康之耻了

女真打高丽的时候 宋朝人要在场 或许就不会发生靖康之耻了

完颜,女真,高丽,契丹,女真人,土地,当当,作者,历史,双方,城池,时间,通讯,灾难,长白山,是怎么,向高丽,完颜阿骨打,下背,上开,不一样,人和,大宋,必究,一大,一辙,交道,中原,书屋,优势

2016-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靖康之耻 当你的圈子文化不被别人认同 就等着挨打吧!

靖康之耻 当你的圈子文化不被别人认同 就等着挨打吧!

圈子文化,女真,问题,女真人,主和派,生女真,因素,才能,有问题,大宋,东珠,人家,作者,感觉,文化,点儿,熟女,脸谱,能力,西夏,资本,逼急,契丹人,澶渊之盟,这一套,从靖康,完颜阿骨打,宋双,宗泽,岳飞

2015-02-21 #故事大全

详细分析靖康之耻的前因后果 北宋依然强盛 为何被金国一举灭亡

详细分析靖康之耻的前因后果 北宋依然强盛 为何被金国一举灭亡

金兵,金人,高宗,宗望,契丹,帝国,实力,汴京,宗翰,石敬瑭,幽燕,杭州,南下,云十六州,可守,宗泽,李纲,中原,双方,关中,扬州,明州,皇帝,结果,赔款,耶律德光,为帝,吴玠,宋与金,宋向金

2016-03-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金王朝被蒙古灭亡时 皇族下场如何?比靖康之耻更惨 无一人幸免

金王朝被蒙古灭亡时 皇族下场如何?比靖康之耻更惨 无一人幸免

金王,皇族,下场,蒙古人,蒙古,女真族,成吉思汗,王朝,铁骑,对金,势力,国家,地盘,无一人,不甘于,契丹人,而此时,惨不忍睹,完颜阿骨打,王朝皇,垂暮,不费吹灰之力,人员,再加,古人,历史,友邦,士兵,女性,小部

2014-05-21 #短篇故事

历史上的今天:一千多年前的靖康之耻 汉人第一次让出了神州大地

历史上的今天:一千多年前的靖康之耻 汉人第一次让出了神州大地

燕云十六州,石敬瑭,汉族,契丹,蒙古,云十六州,女真,中原,外交,汉人,民族,游牧民族,王朝,结果,重文轻武,长城,南下,合作,汉族王朝,中提,周世宗柴荣,完颜宗望,宋徽宗,宋钦宗,岳飞,常遇春,徐达,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武元年

2009-12-01 #长篇故事

在靖康之耻的时候 北宋有四大将门 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在靖康之耻的时候 北宋有四大将门 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姚家,时候,将门,朝廷,四大,历史,战事,杨家,杨家将,岳飞,种世衡,西军,金军,战争中,家和,世代,军队,大将,宋军,将领,局势,经历,西夏,计划,门将,三大将,巨大贡献,非常厉害,可想而知,宋徽宗

2011-08-1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