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在魏晋南北朝 文学史研究中这还只是一种样态而已

时间:2012-03-18

本文由作者雁横秋水说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士人精神的展现形态近来有学者著文对魏晋文学自觉说提出质疑。这本该是好事,细看却不然。该文不质疑

提示:本文共有 15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由作者雁横秋水说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士人精神的“展现形态”

近来有学者著文对魏晋文学“自觉说”提出质疑。这本该是好事,细看却不然。该文不质疑“自觉”这一概念本身,而质疑文学“自觉”的时间,弄出的结果竟然是“文学自觉”不在魏晋,而在汉朝!本来,以“自觉”概括一个时代,本是一个“概念的误用”。

若将文学的本质视为审美追求,以此来论自觉与否,那么就是最原始的文章,也有这样的追求,就已经开始“自觉”了。当《诗经》古老的篇章追求着韵律和谐,一些篇章如《秦风·蒹葭》甚至营造出高妙的境界时,当《尚书》中某些文章追求着语句的表达效果时,试问这是不是一种审美追求?有这样的追求,就是自觉,就是自觉的开端。

若将古人以非文学的态度(当然是在今人看来的非文学态度)对待文学作品——如《诗三百》在汉代的经学化——视为文学“不自觉”的表现,那么,就是在魏晋以至更晚的时间,也可以说不自觉。不论人们是否以文学的态度对待文学创作,实际的文学创作都产生过精美的文学作品,就是在经学大盛的时候,也还是有着文章、诗篇的审美追求。

在魏晋所谓“自觉”时代,甚至在此后很长的时期,同样有着“不自觉”的作品。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当初本就不应该用“自觉”这样的概念来概括魏晋时期的文学变化。将一个属于哲学性质的概念,用于对属于历史范畴的某一时代文学现象的概括,本来就是一个文不对题的做法。

然而,前人用“自觉”来表述魏晋文学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固属用语不当,但这个“误用的”概念难道就一无所知吗?魏晋文学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征,是一个铁打的现实。可以说“自觉”的概念不恰当,却不能说它一无所知。于是问题就变成如何界说魏晋文学的巨大变化。

前人对这变化已有所见,只是他们的概括有问题,今人当思有所改正才是恰当的做法,不应该仍然沿着承认文学在时间上应该有一个“自觉”的旧思路,到更早的时间上寻找“自觉”的开端。出主而入奴,从坑里爬出,又掉进井里。这样一来,魏晋之际文学深刻变化的实事,反而被囫囵带过了。

上述做法是一种“戏论”。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中这还只是一种样态而已。常见魏晋文学史的著作在讨论此期文学的总体背景的章节里,总要谈汉帝国崩溃的影响。汉帝国崩溃,说它在十数年内对士人的心态有影响是可以的,说它关系到整个魏晋南北朝几百年,就难免诪张为幻。

汉帝国解体最得益者是世家大族,而魏晋以下的文学主流又是世家大族的,这又何说?再如,与文学相关的是魏晋清谈,包括许多老师巨子的前辈学者都说清谈源于汉代的品题,“党祸”后士人压抑,所以变为清谈玄远。可是,压抑士人的帝国崩溃了,打击清流的党祸也过去了,清谈之风在魏晋非但不减,反而更盛,这又怎么解?与此同时,一些迥异前代的现象不入文学史家之眼。

例如,从篇幅上说,《诗经》重章叠调,结构多重,楚辞如《离骚》则尤其长;可是,大体从魏晋以后,文人诗篇的创作呈现追求短章的格局,以至五言绝句在唐代的成型。文人诗的尚短章,又因何而起?还有,我们从未听说屈原的文思是快是慢,司马相如倒是出了名的慢,可是到了魏晋,“倚马露布”、“七步成诗”等却成了才子们艳羡并竭力表现的事,成为文学家是否高才的一个标准。

没人去关心《离骚》作者的文思快慢,是因为那个时代,文思的速度还没有成为衡量才子的标准。同样,汉武帝若真像传说的那样要身边文人“柏梁联句”,司马相如也就根本无从成其大名。但是,到魏晋以后,翻然大变。文人作诗,常在酒席宴间,做诗要限时、限韵、限句和限内容等。文思慢,如何应付得了!即兴的诗篇,体制如何能长?诸如此类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我们的文学史家若能在此等事情上深入其背后的原因,对此期文学特征的把握就会相应改观。

参考资料: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雁横秋水说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在魏晋南北朝 文学史研究中这还只是一种样态而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南北朝:史学 地理学 文学史的大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史学 地理学 文学史的大发展时期

历史,史学,纪传体,时期,三国志,晋书,洛阳,研究,断代史,水道,贵族,唐修,曹操,曹植,胡族,范晔,裴注,地主,五言诗,传记,代表,北魏,内容,史料,后汉书,地区,局面,志书,战争,文学

2020-01-18 #小故事

中国民间文学史

中国民间文学史

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时代,谚语,时期,民间,民间戏曲,魏晋南北朝,一只眼,魏晋风度,和民,记忆,才能,广泛传播,传说,个人,和歌,典籍,元杂剧,别具特色,叙事诗,后世,大词典,天机,少数民族,弹词,故事,新声,民歌

2020-07-18 #小故事

《魏晋南北朝类书编纂研究》出版

《魏晋南北朝类书编纂研究》出版

类书,魏晋南北朝,研究,时期,文学,道教,佛教,官修,体例,发展史,背景,编纂者,修文殿,刘全波,华林,中国,关系,学者,古人,散佚,御览,文献,时间,秘要,资料,问题,发展,义林,何承天,其因

2011-04-30 #短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修道成仙故事研究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修道成仙故事研究

故事,修道成仙,魏晋南北朝,文学,志怪小说,影响,研究,价值,意义,思想,成仙,时代,神仙,分析,仙人,内涵,后世,学位,尸解,总体,情节,文本,文章,方式,时人,时期,特色,现实意义,现实,背景

2020-05-05 #小故事

追思|孤明独发:简修炜教授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追思|孤明独发:简修炜教授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简先生,研究,教授,先生,学术,魏晋南北朝,历史,特点,中古史,六朝,方面,魏晋南北朝史,王东,地主,个人,会议,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关键问题,华东师大,农民,时期,经历,贡献,问题,交往,变化,学者,江南,经济

2018-01-08 #长篇故事

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通过款识鉴定魏晋南北朝古陶瓷

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通过款识鉴定魏晋南北朝古陶瓷

青釉,款识,王尊,器物,铭文,越窑,谷仓,青瓷,古陶瓷,小瓶,字体,瓷器,时期,胎体,鉴定,瓷器款识,魏晋,中出,内容,原文,年代,工匠,姓名,收藏家,施釉,碑铭,虎子,孙吴时,百家号,中提

2010-01-27 #短篇故事

世界通简史: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突破性发展

世界通简史: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突破性发展

士族,郦道元,北魏,世家,著作,我国,技术,文化,祖冲之,影响,贾思勰,农业生产,农业科学,地理学,中华文明,书法,内容,地理,孝文帝,大族,学业,宗族,成就,方面,数学,机械,特点,玄学,社会,贡献

2009-12-12 #故事阅读

唐长孺作品精选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评分高达9.6

唐长孺作品精选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评分高达9.6

...,中国,教授,山居,西州,研究,吐鲁番文书,江苏吴江人,魏晋南北朝,任武,内亘,可敦,唐先,周文,唐修,穆敬文,陈寅恪,上海大同大学,三联书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国家文物局,兰田,中古史,元史,作品

2019-08-2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