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临汾解放路:地名来历背后的“红色”故事

时间:2012-03-22

山西临汾革命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17 05 17 21:59:03 来源:临汾网

核心提示:“说起解放路的来历,要从解放临汾的那场战役说起,而要说起临汾战役就不得不提到城墙……”5月13日下午,在对市区解放路来历的采访中,今年85岁的王喜枝老人感慨万分。

猜测 地名和战役有关

“东头是我家,西头是城墙,你看见南边那块广告牌了吗?1948年临汾解放,1949年我来到临汾,当时就住在那里(注:老家在晋城高平,1949年参加了临汾工程队,现为临汾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王老指着位于平阳广场西南方向的广告牌对记者说,临汾城池非常坚固,听老辈人说,城墙地基厚约60多米,光我见过的,城墙上面就可以并开两辆卡车,你说这城墙有多坚固?”王老回忆着印象中的城墙模样,并细说着他“听来”的战役内容。“当时驻守临汾的敌军有阎军、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最后是在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的指挥下,通过挖地道、炸城墙,最后冲入城内消灭了敌人。

1948年5月17日临汾宣告解放,为了纪念这场战役,这条路被命名为解放路。”而对于记者提出的印象中的解放路模样时,王老激动地说:现在和过去相比真是大变样了。你看,就拿现在咱们坐的这个地方来比较,平阳广场主席台就是当时的城墙,大概到旗杆这个位置都是城壕沟,地势很低,解放路就是一条通往地里的土路,两边基本上都是老百姓的菜地、麦地,人家很少。临汾解放后,政府从其他地方运来土,将沟壑和城壕沟都填埋,渐渐有人依城墙建房,慢慢形成了可供行走的路,曾有一段时间,解放路都是由城墙砖砌成的‘人字形’路。”

回忆 过去和现在变化

对于王老的说法,今年84岁的任光华老人给予了肯定。“我也听说是通过地道战把敌人打败的。我是介休人,1952年来到临汾,那时候父母都在临汾工作。”任老说,对于战争的细节他可能表述得不准确,可是对于当时的临汾印象却是记忆犹新。那时,新华书店这个位置是一排砖瓦窑,在平阳广场的雕塑后面(北起解放路圣源大酒店,南至“一百”路北)是当时的临汾县搬运社。

任光华老人介绍,搬运社里主要以驴车、人力车、小平车为搬运工具,相当于现在的货运三轮、货运轻卡。后来这里开发成了一间间的小门面,类似于过去解放路的明金市场,后来又经过大修。在平阳广场(西)的下面,改造成了地下商店。从广场一直往南走,也就到了现在的平阳南街,虽然路窄,可一直能通往南外环。”此外,今年73岁的景福寿老人回忆,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临汾人,小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说起战役的事儿,内容跟你了解到的差不多。听说当时攻坚战爆破口就在平阳广场与解放路十字路口附近,为了纪念临汾解放,这条路便被叫成了解放路。”对于解放路周边的变化,老人指着平阳北街十字路口路西的中国联通大楼说,以前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往北,到现在万里大酒店的位置,有一排类似窑洞的房子,被称为铁路宿舍,路东可通往火车站,路西没有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往广宣街的这条路才修好。”

证实 还原战役详情

随后,记者在查询相关历史记载中,在一本名为《山西省革命遗址通览》中,找到了有关解放路及那场攻坚战的记载,老人们的说法被加以证实。同时,对于一些战役细节,也通过书中内容与采访内容相结合,摘取”了重要的时间点,对采访内容进行了补充。

临汾西靠汾河天险,东临同蒲铁路,北面、南面均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易守难攻,是南同蒲铁路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攻占运城之后,晋南地区除临汾以外全部解放,临汾从而成为一座孤城。当时驻守临汾的敌军计有阎军两万多人、国民党中央军3000多人,统由阎第六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兼晋南地方武装总指挥梁培璜指挥。他曾扬言“临汾城牢不可破”。阎锡山亦数次电告梁培璜“死守临汾”“不得放弃”。

晋察鲁豫军区(以下称为我军)于1948年2月成立了以徐向前为首的前方指挥所,统一指挥第8纵队、第13纵队、太岳和吕梁军区部队共53000人,进行临汾攻坚战役。

临汾攻坚战役从1948年3月2日到5月17日总共进行了70多天。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阶段:3月7日到4月11日为第一个阶段,即清扫外围阶段;4月12日到5月17日为第二阶段,即攻克主城阶段。突破东关是第一阶段的重点。经过激烈斗争,我军于4月11日,攻占东关,从而打开了主城的门户。

4月12日,攻占主城的战斗开始。面对火力配备齐全、高大坚固的城墙,徐向前决定实行坑道爆破。此后,我军将士一边进行战场练兵,一边组织工兵骨干,与晋东南前来参战的煤矿工人相结合,进行坑道作业,并同敌人破坏坑道的活动进行复杂的斗争。

经过27个昼夜的顽强奋战,两条各长110米的坑道终于挖到城墙底下,并分别填装黑色炸药6200公斤和黄色炸药3000公斤。

5月17日19时,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了37米和39米两个大缺口。攻坚部队奋勇攻城,并投入了激烈的巷战,子夜时结束战斗,临汾宣告解放。

书中记载,全歼守敌25000余人,俘虏梁培璜等众多将官,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及战备军需物资。

战后,党中央于5月19日发来贺电,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都对临汾攻坚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军委批准将第8纵队23旅命名为“临汾旅”。

采访结束了,记者掩卷而思,脑海里依然浮现着受访老人回忆时的表情,希望这篇地名来历背后的“红色”故事,能吸引更多“有故事”的人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

记者亢亚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临汾解放路:地名来历背后的“红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临汾解放路:地名来历背后的“红色”故事

临汾解放路:地名来历背后的“红色”故事

临汾,城墙,解放路,战役,平阳广场,老人,记者,内容,王老,徐向前,梁培璜,来历,主城,位置,坑道,我军,敌人,纵队,任光华,阎军,临汾攻坚战,人民解放军,东关,地名,国民党,大酒店,广告牌,平阳,敌军,攻坚战

2007-07-04 #长篇故事

临汾解放路:这里是否有你的光阴故事?

临汾解放路:这里是否有你的光阴故事?

解放路,临汾,改造,旧貌,明金,变化,城市记忆,交通,临汾市,十字,街道,工贸,单位,城墙,影剧院,水厂,解放路小学,都会,音乐广播,孩子们,改造工作,城市,平阳广场,市场,故事,机动车道,沥青,路面,隔离带,建设

2014-07-29 #长篇故事

临汾市解放路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临汾市解放路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事迹,先烈,活动,学生们,临汾,主题,少年,哀思,故事,疫情,做先锋,英雄故事,刘胡兰,明荣,董存瑞,郭秀,来源,书籍,作品,充分利用网络,卡片,全国性,先贤,光辉,同胞,国家,学生,将士,小报,情怀

2020-08-10 #经典故事

临汾市解放路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临汾市解放路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事迹,先烈,活动,学生们,临汾,主题,少年,哀思,故事,疫情,做先锋,英雄故事,刘胡兰,明荣,董存瑞,郭秀,来源,书籍,作品,充分利用网络,卡片,全国性,先贤,光辉,同胞,国家,学生,将士,小报,情怀

2007-06-13 #经典故事

地名文化――临汾侯马市的由来

地名文化――临汾侯马市的由来

侯马,意思,原因,驿站,康侯,李自成,地名,传说,官员,由来,新田,谐音,都城,马匹,才得,明洪武,朱元璋,滑伯,玉勒,王侯将相,秦始皇,马一,马之意,马连,不一样,事件,区域,人类文明,佳话,侯马市

2019-10-17 #短篇故事

这些衡阳地名的老故事 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

这些衡阳地名的老故事 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

衡阳,天马山,少年,马嘶,黄茶岭,日军,何仙姑,黄巢,鸡窝山,仙女,伤口,后人,地名,小巷,民变,解放路,金鸡,鸡窝,吴三桂,小巷子,马嘶鸣,中一,名的,老故事,美丽传说,人们,中国,传说,传言,化为泡影

2007-01-20 #小故事

地名故事——传说故事:高显庙的来历

地名故事——传说故事:高显庙的来历

频道,岱山县,专题,地名,民政局,资料,服务,地名文化

2017-03-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锦旗的故事 妙手回春 临汾中医院邓军

锦旗的故事 妙手回春 临汾中医院邓军

锦旗,中医院,医生,患者,孩子,邓军,中药治疗,一面,病患,皮疹,病情,皮肤,过敏性紫癜,陈某某,内科医生,好的,临汾市,临汾,全身,住院治疗,双下肢,细心人,来历,天后,家门口,天时,家属,时间,母亲,照片

2015-09-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