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代表刘发英深情讲述15年网络助学故事

时间:2012-04-01

中国网武汉10月21日讯消除贫困、传播爱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10月20日,在武汉洪山礼堂,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代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

提示:本文共有 35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中国网武汉10月21日讯“消除贫困、传播爱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10月20日,在武汉洪山礼堂,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代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以《让贫困不再代际传递延伸》为题,讲述了她扎根山区教育一线28年、网络助学15年的感人事迹。

刘发英,网名叫“英子姐姐”。28年的园丁生涯中,她曾在长阳最贫困最艰苦的黄柏山乡工作了18年。她从个人资助学生开始,到2005年利用QQ从事助学工作,再创办“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组建英子姐姐助学团队,成立“湖北希望工程英子姐姐助学基金”,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模式,持续运行15年。她坚持“善款全额资助贫困学生”的原则,创造出“一对一”闭环结对帮扶模式,实行“透明慈善”,化解爱心人士质疑;推出“五步资助和一保护”流程;创新“平台+家庭+企业”资助模式,与教育扶贫政策相衔接,形成错位接力资助格局。15年来,刘发英共结识海内外1994名爱心人士,募集助学善款2117万元,资助武陵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贫困学生2.1万人次。

据悉,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的宣讲团成员,刘发英还将赴江西、安徽等地,分别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

演讲原文——

让贫困不再代际传递延伸

大家好!我叫刘发英,是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我报告的题目是:《让贫困不再代际传递延伸》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小立志当一名老师,让山里的孩子学习知识改变命运。1991年师范毕业,我选择到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黄柏山乡任教。

但我怎么也想不到,帮贫困孩子筹钱念书,会成为我业余生活的全部。

当时,穷乡僻壤、求学艰难。有的山里孩子几乎顿顿咸菜拌饭,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因交不起学费,一些孩子含泪退了学。虽然亲眼所见,但是山里的贫困仍然难以相信。

打那时起,我就开始用微薄工资给贫困学生买文具、书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时常在想,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大山里的贫困孩子就好了。

2005年秋,我接触到互联网,在QQ上注册了“英子姐姐”网名,开始通过QQ为贫困学生发帖求援。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一大批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随着助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10年,我组建了助学团队,创办了助学网站,助学扶贫的渠道更加畅通、便捷。

刚开始,网友并不信任,他们猜疑就像大山一样压在我的心口上。有的认为我是拿助学当幌子来骗钱,是伪装的“大善人”,尖酸刻薄、低俗谩骂……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受不了这样的委屈,我背着家人大哭了一次,好几次想到放弃。可一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读书的眼神,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我必须坚持下去!

为了赢得网友的信任,不顾家人劝说,我鼓足勇气在网上公开自己所有的真实信息,并向网友们承诺:每一个贫困学生的信息都由我亲自走访获取,每一笔助学款项都由我亲自送达,我绝不从助学款项中提取一分一厘的工作经费,助学过程产生的费用由我自己承担。我这样说了,也这样做到了。此后,逐步取得了网友的信任,这些信任陪伴我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的助学之路。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让我增添了更多网络助学扶贫的动力。

今年教师节的早上,我接到一条短信:“刘妈妈,还记得我吗?我是小蒋,我考上研究生啦!这几年来,一直都是您帮我四处张罗筹措学费,我们家的情况现在好多了。您不用再给我寄钱了,请把钱转给更需要的人……”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四年前的8月25日,一个求助电话打给了我:希望帮帮一个贫困家庭。原来,小蒋兄弟俩同时考取大学,可家里实在太穷了:奶奶80多岁,父亲肢体残疾不能干活,体弱多病的母亲清晨5点到8点忙家务,然后出门打短工挣点零用钱,晚上还要忙到11点后才能歇息。谁去上大学呢?两兄弟你推我让,后来商量用抓阄来决定命运。母亲得知兄弟俩的举动后大哭了一场,说:“就是卖血、卖肾,拼了这条命,我也要送你们俩都去读大学!”

第二天,我和助学团队乘车向村里赶去。经过三四个小时的颠簸后,没了路,我们只好下车,沿着羊肠小道,揪着树枝朝山上攀爬,又折腾了2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小蒋兄弟的家。他们的家看一眼就让人心酸:土坯房已有三四条裂缝,半边还盖着茅草,窗户没玻璃,用塑料薄膜挡风,奶奶卧床不起,老父亲行走不便。

我们连夜返回,到达县城已是凌晨1点多。顾不上吃饭和休息,马上整理相关求助信息发到网上。第二天,北京网友李新就将第一笔捐款一万元汇过来,要求资助兄弟俩一起读完大学。

现在,小蒋的哥哥毕业后留在武汉自主创业,弟弟小蒋本科修完双学位,又考上了研究生。一家人终于彻底走出了贫困!

随着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再也不会因贫辍学了。我和团队及时调整方向,把助学扶贫对象锁定为贫困家庭的高中生、大学生,将之作为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为了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这些年,我和我的团队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走遍了长阳的154个村。

2015年暑假,到九龙村走访的情况至今难忘,那一次差点丢了性命。早上7点,我们从县城出发,坐船逆江而上,4个小时后才到集镇码头。然后改乘面包车,在大坑连小坑的崎岖山路上颠簸前行。路面刚好一车宽,我们坐在车里大气不敢出,怕影响师傅开车。中午12点多,我们才到达村委会。下午,村干部骑摩托车驮着我,走访山顶的贫困户。上山根本没路,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挂在悬崖上。由于高度紧张,我紧闭双眼不敢左右看,一双手紧拽着摩托车的后座架,硬生生磨出了几个大血泡。在一个急弯陡坡处,摩托车突然打滑,连人带车差点就掉进了一侧的百米悬崖。村干部从地上爬起来,一连抽了好几支烟,心有余悸的我们才继续上路。虽说道路艰难,但收集到的信息也格外真实感人。

翻山越岭、脚印农家,我和团队用人格和诚信点燃了无数网友的爱心,点亮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的希望。

2015年10月,江苏常州退休老人戴伯春,搜索到英子姐姐助学网,在短短一个月时间,戴先生一口气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先后汇来23万余元助学款。他告诉我,他被查出患有直肠癌,担心等不到孩子们毕业的那一天,请我来替他完成助学心愿。另外,他还有一个心愿,想捐助200万元设立英子奖助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2016年3月,我去常州看望戴老,在病房里,我和戴老签订了英子奖助学金捐赠协议。如今,奖助学金已经连续发放了三年,69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奖励资助。

在参与教育扶贫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太多悲伤的故事。我也深深地体会到,雪中送炭支持钱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贫困家庭重拾信心、点燃希望。

2016年夏天,我到双双家走访。破旧低矮的房屋里,找不出一件像样的家具,满满一墙的奖状,是家里唯一的亮色。面对热情的我们,双双的父亲却冷淡地说:“我一个瘸子,找人借钱都借不到,谁还会给我家送钱!”双双告诉我们,父亲因车祸左腿残疾,母亲慢性病需长期吃药,自己和姐姐都在上大学。为凑齐上学费用,他一直在附近工地做小工。困难、无助的家境,让心里憋屈的双双爸爸隔三岔五地跑到镇上、县里上访,成了有名的“上访户”。

我们把走访双双家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短短两个小时,就筹到了5000元资助款。第二天,我在工地上找到了双双,精瘦的小伙,蓬头垢面,正在吃力地提沙浆,我心头一颤,拉着他的手,把助学款交给他,嘱咐他好好学习。

寒假回访,双双爸爸的态度大为转变。他说:“你们这样贴心地帮我们一家,儿子也很争气,我怎么好意思再给政府去添麻烦呢!”

三年转瞬即逝,双双写信告诉我,姐弟俩都毕业了,找到了工作,父母在集镇打理菜摊,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他说:英子妈妈,我现在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想和您一起去助学!

2015年到2019年的4年间,我们资助的贫困学生达到5740余人次,资助金额1100万元,四年的资助额度等于前十年的资助总额。先后有30多名受助贫困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

我的助学团队越来越壮大。有退休干部、教师、企业家,有各类社会爱心人士,还有我的丈夫、儿子、儿媳等家人。

助学挤的是业余时间,履职也全是尽义务。15年来,我写下了20多万字的助学信息,建了159本“助学台账”,自费6万多元用于助学团队的开销。

15年来,在1994名国内外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累计募款2117万元,帮助3239名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长阳贫困生教育资助率达到100%。

蓦然回首,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了一些急需帮助的人,而这些感恩的人又帮助了更多的人。我们的爱在传递中范围越来越广,召唤的人也越来越多。

消除贫困、传播爱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和我的团队一定会继续坚定走下去,把爱播洒到我们县每一个贫穷的角落,让贫困不再代际传递延伸!(注:文中所有出现人名均为化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代表刘发英深情讲述15年网络助学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发英19日20日分别在长沙和武汉作先进事迹报告 深情讲述15年网络助学感人故事

刘发英19日20日分别在长沙和武汉作先进事迹报告 深情讲述15年网络助学感人故事

助学,刘发英,贫困学生,团队,小蒋,英子姐姐,全国,信息,孩子,攻坚,爱心人士,代际,先进事迹,学生,父亲,网友,英子,贫困家庭,长阳,工作,教育扶贫,兄弟俩,报告会,大学,奖助学金,家人,情况,报告,模式,母亲

2010-04-06 #故事大全

代表战疫故事|刘发英:“疫情不退我决不退”

代表战疫故事|刘发英:“疫情不退我决不退”

刘发英,小姚,疫情,人大代表,学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产品,销路,防控,英子姐姐,爱心人士,收到了,信息,使命,农民,初心,浙江,网络,群众,重庆,长阳县,助学,生活,兴奋地,作为一名,助学款,大代表,侯朝,大爱,徐航

2020-04-29 #故事阅读

人大代表刘发英的建议 公费师范生上热搜 该不该被记入诚信档案

人大代表刘发英的建议 公费师范生上热搜 该不该被记入诚信档案

师范生,公费,名额,那你就,大学,师范大学,教育事业,专业,优惠政策,国家,大部分,老师,罚钱,真心,不应该,契约精神,教育服务,教育部直属,既然你,诚信档案,刘发英,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010-10-13 #小故事

最深情的牵挂 最感人的故事“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即将播出

最深情的牵挂 最感人的故事“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即将播出

攻坚,全国,获奖者,特别节目,节目,群众,观众,扶贫,中央电视台,同志,感人事迹,颁奖词,颁奖,习近平,大爱,温玉娟,贡献奖,基层干部,第一书记,中央宣传部,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扶贫办,代表,事迹,乡亲们,产业,人士,...

2020-09-02 #故事会

分享家风故事 表白“我的祖国” 海峡妇女论坛上他们深情讲述

分享家风故事 表白“我的祖国” 海峡妇女论坛上他们深情讲述

澳门,妇女,家庭,情怀,福建省,豫东,黄丽,发展,家国,代表,全国妇联,台胞,嘉宾,国家,小家,幸福感,第十一届,政策,父亲,祖国,服务,薛清,谷文昌,五好家庭,两岸,会上,书记,事业,先生,全国

2019-01-28 #长篇故事

小童星雨桐感恩献唱《歌唱妈妈》深情诠释母爱的伟大

小童星雨桐感恩献唱《歌唱妈妈》深情诠释母爱的伟大

妈妈,小雨,雨桐,小童星,妈妈的爱,华语,听众,歌曲,王曼,郭亮,编曲,音乐人,国家会议中心,天籁之声,小棉袄,中国,中华民族,代表,全国,儿童,传统美德,北京,单曲,各界人士,声乐,团队,实际行动,实力,歌声,桃李杯

2020-07-16 #故事会

全国政协委员袁慧琴:《半条棉被》饱含鱼水深情

全国政协委员袁慧琴:《半条棉被》饱含鱼水深情

人民,红军,习近平,袁慧琴,老人,故事,委员,被子,总书记,经济日报,徐解,创作,国家京剧院,罗开富,全国政协,京剧,共产党,导向,棉被,湖南,汝城县,深入生活,老百姓,记者,为中心,副院长,坚持以,现代京剧,红军长征,这个故事

2016-11-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河北5位优秀职工代表深情讲述奋斗故事

河北5位优秀职工代表深情讲述奋斗故事

职工,劳模,工会,我省,河北省,李征,重症肌无力,工匠,工会干部,河北,张雪松,索维,职工之家,记者,代表大会,代表,唐山,工作室,患者,精神,模范,见面会,优秀职工,增加到,丽茜,余人,高级技师,供电公司,新时代,电力有限公司

2017-11-1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