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画中人:盛唐至晚清“钟馗”形象都经历了那些演变?

时间:2012-04-01

唐玄宗醒后病愈,由于梦中大鬼称自己为钟馗,愿为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故唐玄宗命吴道子根据其梦中所见的钟馗样貌绘制成图,以便岁暮得以挂出驱邪

提示:本文共有 19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钟馗在中国文化中以驱鬼辟邪形象广为人知,主要源于相传唐玄宗病中梦见两鬼:

“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

唐玄宗醒后病愈,由于梦中大鬼称自己为钟馗,愿为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故唐玄宗命吴道子根据其梦中所见的钟馗样貌绘制成图,以便岁暮得以挂出驱邪。除了上述入唐玄宗梦中为其驱鬼的钟馗之外,“钟馗”一词的由来另有多种说法,也有相传其为唐朝终南山进士,因面貌丑陋,试举不中,撞阶而死。

也有认为钟馗乃演变自古代制作祛邪之锥的“终葵”氏族、驱祟的“大傩之仪”、丑陋似鬼的“魁星”、或神怪传说

中的灵兽“终夔”等等。虽然“钟馗”一词的源由甚早于唐朝,不过赋予钟馗具体的驱鬼形象者,似是起于唐朝的吴道子。

此画虽已不存,然而我们仍能从文献中窥见吴道子所绘的钟馗样貌,如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记载:

“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鞹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吴道子笔下的钟馗,穿皮靴、持笏板、着官服,且蓬乱着头发似在卖力抓鬼的姿态神情,成为今日最典型的钟馗形象。

元代,顏輝,〈鍾馗出行圖〉局部

唐朝以降,在捉鬼钟馗的形象之外,嫁妹、出行、夜猎等等题材也开始盛行,可说是上述“钟馗”一词其它词义的视觉化,如嫁妹可能来自于钟馗与杜平的故事,也可能来自于魑魅的谐音;出行或夜猎则应是演变自大傩之仪,元朝出现不少以钟馗出游为主题的作品,例如颜辉的〈钟馗出行图〉、颜庚的〈钟馗出行〉与龚开的〈中山出游图〉。这些〈钟馗出行图〉皆以长卷的形式呈现,并以水墨绘就,充满元朝复古文雅的气息。

颜辉与颜庚的钟馗画卷在构图上极为相似,皆以小鬼队伍开场,小鬼的动作神情夸张滑稽,具有相当的表演与欢乐成分,应与杂剧有关。

宋末元初,龔開,〈中山出遊圖〉局部

卷尾的钟馗则以官场人士的装束出现,颜辉笔下的钟馗由小鬼充当轿夫,另有小鬼撑着破伞充当华盖,只手往前,面色严厉,似在捉鬼;颜庚画中的钟馗则骑在驴上,由小鬼搀扶,身形瘫软无力,似是不舍前方骑牛出嫁的妹妹,也可能是喜宴的喝酒醉态。颜庚画卷的主题反而和龚开较为接近,虽皆以出游或出行名之,细究内容应是钟馗嫁妹而非捉鬼。

无论捉鬼或嫁妹,元朝出现的多本长卷,皆以出行队伍为内容,小鬼神情多夸张且动作戏剧化,应是结合大傩仪式与杂剧的结果。

上述元朝的钟馗出行图虽然与杂剧有很大程度的关联,然而,画卷中的人物多以深墨细线勾勒,再以淡墨敷染,通卷设色简淡,反而为画面增添文人雅趣,使得画里的驱鬼多了一层弦外之音,似是文人在为元朝的政治环境与自己的境遇发出不平之鸣。

以钟馗明志在明、清更为流行,明朝文人圈中流行以“寒林钟馗”为题,画中的钟馗通常姿态沉静立于山林之中,背景往往舍弃蝙蝠与鬼怪;钟馗没有了夸张的肚子与官服,帽翅也收敛许多,更接近上述文献中所载的“巾首”形象。

摒除民俗与戏剧中常见的肢体夸张与灵异神怪,钟馗就如一名文人徜徉于山水之中(图 4)。此类画作通常是文人彼此之间的唱和之作,或挂于书斋之中,笔墨淡雅空灵,颇异于明朝浙派与晚清海派的职业风格

钟馗明志到了晚清的海派画家之间依然盛行,不过海派画家笔下的钟馗少了明朝的文人风雅,而多了商业与市井之气,如王一亭〈破伞钟馗〉(图 6),笔下的钟馗自撑一把破伞,另一手提灯笼,赤足疾行,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完全没有钟馗的威风,反而如一介汲汲营营的市井小民,正好呼应题跋上的“破伞孤灯两足泥,卖符南北走东西”,且王一亭粗放的笔墨更为画面增添一股草莽之气。

任伯年〈钟馗捉鬼〉(图 7),画中的钟馗正弯腰从竹篓中抓取东西,虽然身着袍服黑靴,巾首佩刀,十足钟馗形象,然而破掉的黑靴与画中钟馗的姿态反而更像为五斗米折腰的小民。

任伯年〈钟进士图〉(图 8),画中的钟馗坐于桌前,身旁摆放摊开的书卷,一派文人雅士。不过,案上的几支仿古器物,与水仙、枇杷等花卉蔬果,加上钟馗头上的簪花,使得整幅图反而盈满岁朝清供的氛围,并有着明显的吉祥寓意,显然与年画更为相关。图中的设色清丽、运笔劲挺,跨张的衣纹线条与钉头鼠尾描承继晚明陈洪绶的变形高古风格。

常见于海派画家,如钱慧安的〈钟馗嫁妹图〉(图 9),画中钟馗立于前,手执铜爵饮酒,其妹由后为其簪花于帽上,反让袍服佩刀、黑靴巾首、神情夸张的钟馗显得喜气洋洋,更像一张祝婚之作。此类画作的钟馗与仕女风格,也出现在海派的其它主题,如麻姑、女娲与风尘三侠等,显然为回应市场需求而出现的制式作品。海派画家笔下更多的是此类斩鬼钟馗、迎福(蝠)钟馗与喜气洋洋的簪花、嫁妹与婴戏钟馗,笔墨遒劲,设色鲜艳,明显符合市场口味!

扩展阅读:

“罗汉信仰”传入中土经历了哪些演变,如何从16罗汉变为18罗汉?

世尊法会的上首大菩萨,500位菩萨之首的「文殊普贤」有何深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画中人:盛唐至晚清“钟馗”形象都经历了那些演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十六国到盛唐 敦煌飞天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从十六国到盛唐 敦煌飞天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飞天,莫高窟,身体,形象,壁画,藻井,影响,乐舞,动作,时期,特征,西域,莲花,飘带,敦煌飞天,中原,动态,北魏,四肢,姿势,敦煌,效果,画法,礼佛,绿洲,艺术,身姿,体现出,十六国,内容上

2015-10-24 #长篇故事

画中人Jelly

画中人Jelly

作品,连贯,个人,全身,草图,鞋子,邮箱,发展,想成为,主线剧情,有妖气,故事大纲,文件整理,签约作者,本作品,给我们,起承转合

2020-08-24 #经典故事

迷失画中人

迷失画中人

赵颜,画工,女子,孩子,画中人,友人,名字,书生,嗓子,地方,妖怪,妈妈,宝剑,幼儿,时候,玩具,回家,不停地,走下来,闻奇录,可及,微微,明烛,纳兰词,衣缨,中人,我的名字,听到了,没有了,进士

2020-05-21 #小故事

迷失画中人

迷失画中人

赵颜,画工,女子,孩子,画中人,友人,名字,书生,嗓子,地方,妖怪,妈妈,宝剑,幼儿,故事,时候,玩具,回家,不停地,走下来,闻奇录,可及,微微,明烛,纳兰词,衣缨,中人,我的名字,听到了,没有了

2020-08-24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画中人》

民间故事《画中人》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直播,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5-21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画中人》

民间故事《画中人》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直播,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8-24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画中人》

民间故事《画中人》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直播,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8-24 #故事会

画中人的故事

画中人的故事

国王,宰相,陛下,银匠,姑娘,歌女,项链,首饰,命令,大臣,故事,枯井,王子,金币,事情,女巫,妃子,终身,赏给,中不,人立,听吧,会站,冒死,刀伤,原因,当面,弄清情况,总有一天,怎么回事

2020-08-2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