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驴肉火烧和灯笼有啥渊源 据说和“奸商”的故事有关 发人深省

时间:2012-04-21

而在河北保定一带,类似驴肉版肉夹馍的驴肉火烧,如今更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美食

提示:本文共有 18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火烧是中国北方的一种传统名小吃,与普通的烧饼十分相似,在中国山东、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尤为常见。而在河北保定一带,类似“驴肉版肉夹馍”的驴肉火烧,如今更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美食。

至于灯笼,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传统照明工具,其意义也远远不止照明工具那么简单,更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传统工艺品。灯笼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在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等季节,灯笼都是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后来,灯笼更是流传到日本、东南亚等地。

那么,火烧和灯笼,一个是食物,一个是照明工具,二者之间有何关联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其中一个系列的传说当中,两样东西都和“奸商”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具体的故事是什么样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某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十分繁荣,时间长了,一些不法商贩在与人交易时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一时之间,一些外地商客和当地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一日,玉皇大帝与群臣游玩赏花,忽然一股怨气直达天庭,玉帝询问:何来此怨气。群臣不语,于是,玉帝派太白金星速到人间察看。太白金星领旨后,立即前往该地察看,与当地百姓问明原因后,返回天庭,将此地情况一一向玉帝禀报。

玉帝怒道:“此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须严惩。”于是玉帝给火神下旨:火烧此地百万家。火神领旨后去了来到这个地方,化作一位老妇,装作走不动路,坐在路边歇息,这时,一位车夫驾着马车,看到路边的老妇,顿生怜悯之情,上前问道:“老人家,你到哪里去?”

老妇对车夫说了目的地,原来与车夫的目的地一样,又说,天色将晚,我年老体衰,无奈只能在此露宿。车夫看老妇可怜,当即表示与老妇正好顺路,并邀请老妇搭上他的车。老妇听罢连声道谢,便上了车。

到了该地的城门口,老妇说,我快到家了,从这儿下车,走不多远,就是我家,真的谢谢你,车夫说,不用谢,我也是顺路,老妇心想,此地也有好心人啊,我奉玉帝旨意火化此城百万家,不就连这个好心的无辜人,也难逃劫难吗?怎么说,我也要救他,老妇就对车夫说,今天你回家后,在自家门上挂起灯笼,全家可免一难,车夫不信,老妇情急之下,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车夫,并且说,你是好心人,我有心救你一家,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天机不可泄露,车夫这次完全相信了,再三道谢后匆匆忙忙回家了。

回家后,车夫急急忙忙在自家的门上挂起灯笼,老婆感到奇怪,平白无故的在挂的什么灯笼,多浪费啊,就要把灯笼摘下来,车夫要挂,老婆要摘,没办法,车夫又把事情的原因告诉了他老婆,他老婆一听,这才相信,又想到她娘家,又悄悄地告诉她娘家人和友好的邻居,这样,亲戚传亲戚、邻居传邻居,全城几乎家家在门前挂起来灯笼。

到了晚上,火神来的此城,看到家家挂起了灯笼,不知道车夫是哪一家,于是在城里转了一圈,看到看到百家和万家没有挂灯,于是询问过路人,原来是这两家是此城最大的奸商,人缘极差,没有任何告诉他们,于是,火神就把这两家放火烧了,返回天庭向玉帝复旨,玉帝又派太白金星察看火情。

太白金星察看后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说,此城只有百家和万家被烧,玉帝听后大怒,要治火神抗旨之罪,火神说,我没有抗旨,您的旨意是“火化此城百万家”,我烧的就是百家和万家,是奉旨行事,不敢抗旨,玉帝一听也对,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个故事:传说此地处于交通要道,做生意的非常多,事件长了,一些不法商贩做买卖时常常短斤少两,一般一斤只称十四两、十五两,普通百姓和外地商客颇有怨言,一时之间,人人皆知,此地还出产一种面食---烧饼,俗称“火烧”。

一段时间后,街上出现了一个挎着竹篮子卖火烧的老头,一路吆喝:十四两的大火烧,十五两的小火烧,一时成为大家的笑谈:老头老糊涂了,怎么十四两的是大火烧,十五两的反而是小火烧,明明十五两多,十四两少,怎么颠倒了,别人纠正,老头不理,仍然整天这样吆喝着,一帮小孩子见了,也跟在后面喊着:十四两的大火烧,十五两的小火烧……

一段时间过后,大家见惯不怪了,一天夜里,做买卖时一斤称十四两的商人家里,被大火烧了,一斤称十五两的商人家,被小火烧了,大家感到奇怪,这时,那个怪老头,也不见了,这时,大家才明白“十四两的大火烧,十五两的小火烧”的真正含义。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真正有价值的,是传说背后的道理。以上两个故事,只是关于灯笼和火烧的诸多说法与故事之一,特此讲述,以飨读者。诚信经营,永远是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现实中,即便是没有所谓的来自上天的惩罚,却也有妙法如柱,万万不能逾越红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驴肉火烧和灯笼有啥渊源 据说和“奸商”的故事有关 发人深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名人与驴肉火烧的故事

名人与驴肉火烧的故事

驴肉火烧,河间,冯巩,驴肉,家乡,乾隆,名人,先生,诗经,刘秀,叶嘉莹,水美人,驴肉火烧店,一家,佳话,口水,名吃,故事,大师,店里,慈禧,燕王,深情,蛤蟆,唐太宗,后大悦,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那香,高玛

2012-04-19 #长篇故事

名人与驴肉火烧的故事

名人与驴肉火烧的故事

驴肉火烧,河间,冯巩,驴肉,家乡,乾隆,名人,先生,诗经,刘秀,叶嘉莹,水美人,驴肉火烧店,一家,佳话,口水,大师,店里,慈禧,燕王,深情,蛤蟆,唐太宗,后大悦,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那香,高玛,责任编辑,保定府

2020-05-23 #小故事

保定驴肉火烧三:历史传说

保定驴肉火烧三:历史传说

漕河,习俗,漕河镇,驴肉,朱元璋,李景隆,驴肉火烧,徐水,保定市,一带,徐水县,名吃,码头,盐帮,烹饪,明惠帝朱允炆,朱允炆,益美,有滋味,发祥地,人们,双方,军士,军马,发兵,帮会,味道,士人,外焦里嫩,密技

2020-08-27 #短篇故事

河间驴肉火烧制作秘籍:传统技艺的味觉体验

河间驴肉火烧制作秘籍:传统技艺的味觉体验

驴肉,火烧驴肉,河间,河间驴肉火烧,驴肉火烧,历史,大火,肌肉,口味,味道,洛阳,营养价值,肥肉,脂肪,米各庄,传统,京南,人们,传说,口感,含量,品牌,太监,市场,平底锅,弹性,民间,河间市,烹饪,温度

2024-02-02 #综合

“疫”线故事丨“热干面”与“驴肉火烧”的离别

“疫”线故事丨“热干面”与“驴肉火烧”的离别

武汉,方舱,保定,医院,驴肉火烧,感谢信,护士,江岸,另一个,很高兴,我终于,武大,樱花树下,徐水,赵培,医护人员,区妇幼保健院,患者,保定市,产科,内容,医疗队,友谊,合影留念,天使,心情,心善,怕麻烦,护士长,挂衣

2017-06-21 #长篇故事

如果有人问河北美食有什么 驴肉火烧是千万不能落下的

如果有人问河北美食有什么 驴肉火烧是千万不能落下的

驴肉,驴肉火烧,河间,保定,河北,味道,美食,好的,牛肉,食物,人间,实在话,夹入,形状,急火,方式,方正,纪录片,肉质,肚子,肥瘦,风味,面皮,有代表,并不算,有几分,刘旭,三德,中才,冯巩

2014-06-12 #故事阅读

爱吃驴肉火烧的你 分得清它的这两个不同的流派吗

爱吃驴肉火烧的你 分得清它的这两个不同的流派吗

河间,驴肉火烧,火烧驴肉,原料,驴肉,保定,佐料,外形,流派,老汤,保定驴肉火烧,有人会,混为一谈,两地,做法,卤汁,圆形,味道,圆木,差异,小馒头,小时,揉成,火烧店,长方形,片儿,面杖,高温,销售,以优质

2007-01-01 #长篇故事

烧饼切开 可劲儿往里塞肉 烧饼裹肉与驴肉火烧吃法相仿 忒过瘾

烧饼切开 可劲儿往里塞肉 烧饼裹肉与驴肉火烧吃法相仿 忒过瘾

烧饼,好的,驴肉,面粉,麦香,原料,地方,味道,大口,小驴,材料,深泽,花椒面,西河,吃起来,咸香,塞肉,比别,肉香,上将,十分鲜,传统小吃,发现了,大嘴,有滋味,火烧里,烧饼夹肉,驴肉火烧,叫驴,上品

2016-09-1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