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曾经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 为何在近几年会走向没落?

时间:2012-04-29

最早的一期节目,还是杨振宁教授主讲

提示:本文共有 21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百家讲坛》是央视科教频道2001年开播的一档公益性质的科普节目,节目一开始并不关注收视率。最早的一期节目,还是杨振宁教授主讲。

后来,栏目调整了风格,开始走大众化路线。请来国内外文史精英,讲解大众喜闻乐见的话题而走红。易中天、于丹、蒙曼、王立君、阎崇年等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易中天讲《三国》,最红的时候,也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颇有些回到儿时,听田连元评书的感觉。

节目一般每天中午十二点过播出,正好是午饭时间。一到饭点,家人们就齐聚在客厅观看,一边看一边点评。夜猫子晚上不睡,快到12点还能看一次重播。

《百家讲坛》在2004年的阎崇年说《清十二帝疑案》,收视在一个月之内冲上了央视科教栏目之冠。后来陆续播出了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于丹说《论语》等节目。

内容涵盖上下五千年文史精华,能与大众建立通道的题材,如帝王将相、社会名流、四大名著和金庸小说,甚至是张恨水,20年内基本已经讲完。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这么受欢迎的一档节目为什么会衰落呢?就是因为栏目在选题的路上越走越窄,没有突破。再加上栏目过分的“戏剧化”,品牌做砸了。专家、学者们流向别的平台。所以,《百家讲坛》就没有什么人关注了。

下面重点谈一下《百家》衰落,除了选题枯竭以外的其它原因。

一、观众对节目戏剧化的不满

某一些网友经常批评《百家讲坛》上的专家是“二流货色”,甚至“三流货色”。这样说虽然显得不够尊重专家,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一些人的心声,大众已经不相信《百家讲坛》的权威性了。

一流的专家埋头搞研究,没空来走秀。不过二流三流的专家还是专家,叫他们“货色”还是有点过分的。他们多数人都是行业精英,同时也在学校任教。讲课是他们的老本行,所以让他们上《百家讲坛》向全国老百姓讲课,才能保证让节目做到“雅俗共赏”。

再说,2001年《百家》开播之时,第一期节目的主讲是物理科学界的泰斗杨振宁。他就是一流的专家,可是他讲的课太高深,没有基础的观众根本不知所云。《百家讲坛》为了科普,不得不放下架子,请来高校的老师,再找到雅与俗的“接口”来进行文化传播,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

为了吸引观众,《百家讲坛》的编导们非常努力地在讲课中引进了“好莱坞叙事技巧”,每隔一段时间,就在节目中刻意制造悬念。一边讲话,一边通过电脑程序绘制地图场景,或者是找专人拍摄影片,增强听众的“代入感”,导致节目越来越戏剧化。

戏剧化程度越高,学术性越低,理性的观众越是觉得“扯淡”。

二、节目本身公信力下降

在2001年至2004年之间,百家讲坛一度十分火爆,到阎崇年讲清宫十二帝时,清宫戏在国内火爆多年,所以节目收视率一度达到了0.57%,名列科教节目之冠。随后,蒙曼说武则天红极一时,于丹说论语时节目走红,但是反对的声音也随之高涨。

一部分观众表示某些主讲“戏说”太过分,完全成了“胡说八道”。有一次于丹在现场演讲时,甚至被愤怒的人群赶下讲台。后来阎崇年在外面搞签售,又被人掌刮,结果栏目收视迅速下滑。

科教栏目本身很难做,如果不“故事化”,就没有人看;如果不“明星化”,就不会红。但是“故事化”和“明星化”,必然带来“细节上”违背历史真实的结果。

一部分理性的观众会因此感觉受到愚弄:假如你要这么乱讲的话,那《百家讲坛》和地摊文学,民间野史有什么区别呢?我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看你的节目?

愤怒的观众不看电视倒也罢了,主要是他们会进行“逆向宣传”,其结果就是栏目的口碑下滑。而一些借着这档节目“发财”的专家、教授们,也不肯洁身自好,为敛财干出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更有一些青年成名的主讲,得意忘形、胡说八道,结果直接被封杀。

三、专家们有了更多的展示舞台

《百家讲坛》讲到后来,口碑和收视全都崩塌了。不过,观众还是很怀念那些曾经通过这个节目红起来的主讲们。比如易中天老师、王立群老师,还有个人特别喜欢的曾仕强教授。

当时如果栏目能够请回他们,再优化一下选题,节目未必就不能再次火起来。不过这些优秀的主讲们,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新去处。在那之后,网络飞速发展,网络平台多如雨后春笋,只要他们自己乐意,就可以随便找一个平台就可以发挥了。

比如凭借《百家讲坛》走红的马未都,后来自己就开了直播。余秋雨跑到一个平台上讲起了《中国文化课》,一边卖音频课程、一边卖书,简直赚翻。

有人说,假如在《百家讲坛》的全盛时期,他们一边讲课,一边卖售名书不会比现场赚得少啊。但是,事实上《百家讲坛》因为“公信力的破坏”,导致收视率不可逆转地下降,而这些主讲有了新的平台,可以用和从前差不多的模式赚钱,为什么还要回去呢?

比如在网络平台上卖课,余秋雨都不需要出镜,只要录好音频就有上三千万人付费收听。完了也能再卖书,何乐不为?

结语

《百家讲坛》之所以没落,主要是因为选题的范围狭窄。二十年来,栏目高不成、低不就,光指着历史和古代文学吃饭,资源被消耗殆尽。而后他们一度想要朝艺术类拓展,也讲过一些绘画和音乐方面的内容,但是效果都不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栏目本身“公信力下降”。本来人家收看这档节目,是希望通过听专家讲课,学习文史知识。结果栏目走红后,上来了一批年轻的专家、学者,讲课的方式过去“戏剧化”,宣传则近乎明星炒作,结果让栏目在“八卦”的路上越走越远,让真正热爱文史的观众心生反感。

内容本身缺乏吸引力,失去公信力后,节目让人觉得“没有含金量”,没有观看价值,自然就不红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曾经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 为何在近几年会走向没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以西游为背景 红极一时 现在为何无人提起?

以西游为背景 红极一时 现在为何无人提起?

故事,西游,人物,影片,高科技,常理,想法,穿越时空,西游记,故事背景,西游世界,大开,孙悟空,在当时,中心,东西,个人,人眼,原著,原型,可能性,大部分,妖怪,小猪,影响力,所有人,精神,气势,民间,现代人

2013-06-30 #故事会

曾红极一时的江小白 为何现在无人问津 商家说出真相 原来如此

曾红极一时的江小白 为何现在无人问津 商家说出真相 原来如此

江小白,白酒,低端,口感,很多人,年轻人,时候,人们,包装,国家,老一辈,非常高,无人问津,文晶,在我国,农村人,好的,商家,原来如此,历史,五粮液,价格,价格低廉,众人,传统,偏差,古法,品质,品种,啤酒

2012-06-03 #故事阅读

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每一期50字?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 爱问知识人

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每一期50字?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 爱问知识人

黄信,镇三山,水浒传,结局是,一百单八将,简介,绰号,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梁山泊

2020-07-16 #长篇故事

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每一期50字?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 爱问知识人

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每一期50字?跪求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 爱问知识人

黄信,镇三山,水浒传,结局是,一百单八将,简介,绰号,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梁山泊

2020-07-16 #小故事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央视百家讲坛节目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央视百家讲坛节目

姓氏,官位,官吏,官职,姜太公,凌氏,校尉,齐国,大禹,百家姓,西周时期,虞国,伏羲氏,仲雍,周武王姬发,居邑,樊缨,田仆,蔡国,公子,先祖,人民,名字,史籍,典籍,军队,后裔,君王,地名,帝尧

2020-07-16 #短篇故事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历史,河南省文化厅,杂志社,刊物,出版社,品位,文化,故事,版本,知识性,趣味性,主管,为主旨,为一体,传奇故事,历史真相,在看

2020-07-16 #故事阅读

百家讲坛 《中国神话》

百家讲坛 《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安徽师范大学,栏目,标题,时间,客座教授,百家讲坛,频道,美丽动人,神话故事,真谛,人间真情,感悟人生,栏目介绍,神话人物,非先生,耳熟能详

2020-09-14 #短篇故事

百家讲坛:历史的故事

百家讲坛:历史的故事

弹幕 倍速 高清 循环 全屏 字号 区间 洗脑 播放器 语言 类型 行数 连播 速度 直播 不透明度 自动跳过 默认设置

2020-05-0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