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他在故宫工作 做文物研究时仔细谨慎 体现他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时间:2012-05-01

杭立武认为王世襄在日的工作并不应该就此结束,他还应继续留在日本一个时期,尽可能地追回更多的文物

提示:本文共有 20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带着百余箱珍贵国宝,从日本远渡重洋归国,王世襄却受到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的冷遇。杭立武认为王世襄在日的工作并不应该就此结束,他还应继续留在日本一个时期,尽可能地追回更多的文物。但王世襄却不以为然,在日本的工作,远没有杭立武等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日本虽然宣布战败,却也并非待宰羔羊,在日本工作的每一天,王世襄都感到步履维艰,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他已经完成了自己能够做到的全部工作。

完成了赴日追索文物的工作,王世襄与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的缘分也走到了尽头。在南京,他与多年来并肩战斗,致力于国宝追寻、保护工作的同人握手告别,然后经上海乘船北上,再一次回到了他阔别许久的故乡。对于王世襄,如果说为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工作,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或者说是留住国宝的使命感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工作,更可以说是令他心驰神往的。1947年3月初,王世襄回到了故宫博物院,并被任命为古物馆科长。他对这座紫禁城,有一种情有独钟的热爱—这里,是老北京的魂魄所在,承载着近千年的古老文化。这一切,对于生长在老北京的王世襄,都是不能割舍的。

父辈人与文物的渊源,母亲对中国书画的热爱,自己在战后追寻国宝的经历,这种种情丝都在此时交会成线,从此开始牵引着王世襄未来的人生。同古老的北京城一样,此时的故宫刚刚脱离兵火,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这里,早已不是帝后所居的亭台楼阁,但其中的一草一木,却仍旧不乏历史的笔触、文化的价值。那就把它真正建成一座大博物馆,用这种形式让这里的文化传播开去,以影响每一个炎黄子孙。

这显然是个再美好不过的规划,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连串烦琐、困难的具体工作。文物整理登记、继而分类造册,收拾此时已经“蛛丝儿结满雕梁”的一座座宫殿,再把有价值的文物一一排列其间。王世襄从登记卡片、分类造册、清理院子等一件件寻常又必须做的工作做起。故宫原本是帝王的废居,哪里是一个博物馆,但其一草一木又都有历史、文物价值。要将它变成博物馆,一切都要从头做起,意想不到的困难,再加上经费极少,可谓难上加难。

对于如何做好故宫的工作,王世襄提出了一个言简意赅的方针弄清家底,加强保管。这八个字,作为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很快得到了院长马衡的支持。在马衡的支持下,故宫文物的整理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王世襄按科学管理的方法,做了许多极具建设性意义的工作,战后被追索回来的文物,也有不少被充实到故宫,陈列其间。

当然,即便王世襄等人对故宫进行了各种极富成效的工作,但这座文化宝库,距离王世襄最初的设想—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却仍旧很遥远。这并不是王世襄等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同人的责任,因为他们再怎么努力工作,在历史大势面前,也仅仅是一些勤勤恳恳的“谋事者”,真正“成事”所需的天时、地利、人和,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无一具备。

在埋头于故宫工作的同时,王世襄仍旧没有舍弃他所爱的文物研究工作和极具兴趣的画论研究,在此时王世襄有幸接触到了一件巅峰之作、传世珍宝—晋陆机的《平复帖》。《平复帖》据此时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享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多年致力于书画研究的王世襄,对于《平复帖》可谓是神驰已久。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大收藏家张伯狗斥巨资从同为大收藏家清室后商的溥儒手中购得。为研究此帖的质地、尺寸、装裱、引首、题签、本文、款识、印章、题跋、收藏印和前人著录等,王世襄经常拜访张伯驹先生。也许是看到了王世襄研究的价值,抑或是被王世襄的真诚所打动,张伯驹后来干脆慷慨地把《平复帖》借给王世襄,准许他带回家去研究。这无疑给王世襄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喜出望外的同时,王世襄也深感责任重大,且不论自己在未来将要写就的这部研究著述能否达到应有的水平,单单是如何存放、保管这件传世名帖,就已经令王世襄如履薄冰了。将《平复帖》小心翼翼地捧回家后,王世襄生怕此宝有所污损,买了只小樟木箱,用白棉布铺垫平整,再用高丽纸把已有锦袱的帖子包好,放置箱中。就摆在自己床头,在家时寸步不离,偶尔不得已外出,总是倍感志忑不安,急匆匆回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总是开启箱锁,验看宝物。每次观摩研究时,还要选择天气晴朗之日,把摆放有樟木箱的桌子移到南窗一侧,在光线敞亮而又日晒不到处,铺上白毡,仔细洗手后,还要戴上白手套,静心屏息才敢舒展手卷。这烦琐的一切,处处体现了王世襄近乎虔诚的谨慎,也许更应该这样讲—这是一个有志向、真正热爱祖国的文化人对祖国灿烂文化的崇拜!

此后一个月时间,王世襄对此帖作了详尽的阅读和抄录,写作完成《西晋陆机平复帖流传考略》一文,后被载入《故宫博物院藏宝录》为当时和以后故宫文物的整理与建档提供了范本。在故宫实际工作一年多,给王世襄的启迪不可谓不深切:中国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有着无数举世无双的珍宝文物。但此时中国文博界对博物馆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却与这些不成正比。从小受到西方文明熏陶的王世襄想到了走出去,也许,只有把西方先进的理念引进来才能真正实现他深藏已久的故宫博物院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他在故宫工作 做文物研究时仔细谨慎 体现他对祖国文化的热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186万件故宫文物有三四成“姓苏”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揭密

186万件故宫文物有三四成“姓苏”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揭密

苏州,宫廷,研究,乾隆,洪琪,文物,张东官,苏州菜,记者,饮食,江南,皇帝,故宫,方面,故宫博物院,东西,档案,工作,苏州人,花园,食品,发展,专业,北京,厨师,工艺,皇家,苏式,陶瓷,项目

2007-02-12 #经典故事

故宫馆藏文物里的丝路故事:“狮子” 钟表与地图

故宫馆藏文物里的丝路故事:“狮子” 钟表与地图

地图,狮子,丝路,文物,钟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故宫,山水,故宫博物院,单霁翔,宫廷,教授,文化,见证,西域,王津,写字,文化交流,泉州,石狮,石狮市,绣球,研究,狮形,使团,国宝,年间,技术,收藏家

2007-10-21 #故事阅读

故宫里开车撒欢儿 童话大王郑渊洁对故宫里开进汽车这么说

故宫里开车撒欢儿 童话大王郑渊洁对故宫里开进汽车这么说

麦克,森林,皇家园林,故宫,专家,汽车,学者,研究院,工作人员,工作,保护文物,长颈鹿,大象,家族,文物,老黄牛,动物们,书画,亲戚,原因,地方,古董,小山羊,撒欢儿,时候,研究所,老虎,规定,软底鞋,辞职信

2016-11-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单霁翔谈故宫:紫禁城里故事多

单霁翔谈故宫:紫禁城里故事多

故宫,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郎世宁,两岸,博物馆,观众,修缮工程,工作,文物,藏品,古建,古建筑,工程,技艺,整体,紫禁城,中国,故事,历史,学术研究,日报,特展,研究,零修,宫廷绘画,文物建筑,规模最大,第一财经日报,作品

2020-07-16 #故事阅读

“年更”纪录片《故宫新事》又上新!揭秘养心殿修缮故事

“年更”纪录片《故宫新事》又上新!揭秘养心殿修缮故事

养心殿,工作人员,故宫,羽毛,故宫博物院,故事,瓦片,古建,捉虫,款识,现代化,信息,专家,伤情,挂屏,研究性,文物,琉璃瓦,替代品,木作,材料,项目,翠羽,翠鸟,虫蛀,过程,扰动,研究,文物修复师,小心翼翼

2011-07-11 #故事阅读

故宫处处留有他的影子 他蜗居30平小屋 却捐出近千件珍贵文物

故宫处处留有他的影子 他蜗居30平小屋 却捐出近千件珍贵文物

朱家溍,故宫,赵仲,先生,夫妻,文物,朱先生,朱先,朱夫人,夫人,王世襄,将家,生和,历史,中国,世家,中将,古董,国宝,好友,妻子,小屋,影子,放风筝,皇帝,工作,研究,故宫太和殿,云鸾,卢昆

2009-11-05 #故事阅读

盗故宫古文物要判多少年?建国后共发生五起 有的直接被判死刑

盗故宫古文物要判多少年?建国后共发生五起 有的直接被判死刑

故宫,文物,武庆辉,黑子,养性殿,宝贝,陈银华,玻璃,工作人员,珍妃之印,价值,人员,博物馆,国宝,日历,孙国范,安保,来到北京,内心,厕所,天黑,姐姐,宝物,小偷,展品,死刑,高手,行动,历史研究,主意

2016-05-05 #短篇故事

听单霁翔院长讲诉故宫的故事 还想再去故宫八百遍

听单霁翔院长讲诉故宫的故事 还想再去故宫八百遍

故宫,文物,观众,故宫博物院,人们,博物馆,展览,藏品,文化,古建筑,时候,紫禁城,院长,皇帝,生活,外国,研究,好的,东西,库房,展厅,建筑,环境,买票,员工,研究所,不断地,世界,数字,淡季

2009-09-0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