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我有两个儿子 不如养老院过得舒心” 老太太说出老年人的心声

时间:2012-05-08

我说:你这老太太,老糊涂了,有逛菜市场、逛商场、去旅游,我可没听说谁闲来无事逛养老院,你两个儿子挺孝顺,要是他们知道你要去养老院,岂不是要心凉

提示:本文共有 19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周末有空吗?陪我去逛逛养老院”,刘奶奶对我说。

我说:“你这老太太,老糊涂了,有逛菜市场、逛商场、去旅游,我可没听说谁闲来无事逛养老院,你两个儿子挺孝顺,要是他们知道你要去养老院,岂不是要心凉。”

刘太太:“我想去看看,养老院人多热闹。”

刘奶奶的人生概述

刘奶奶是我的邻居,今年七十有余,老伴前些年不在了。她有两个儿子,孩子结婚后搬出了老家,在外过起了二人世界,刘奶奶退休后马不停蹄穿梭两个儿子家,帮忙带子孙,虽然累一点,日子倒也过得挺充实。

从去年开始,子孙用不着刘奶奶照顾,本身是好事,刘奶奶却犯愁了。

儿媳和儿子白天上班,晚上才能回来,孙子孙女平时住校,周末才回来,白天老太太在家孤零零一个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忙是治愈一切烦恼的良方,闲是发生一切矛盾的根源。

要说儿子挺孝顺,家里水果,营养品不断,老二孩子担心妈妈在家孤单,专门买了一个陪护机器人,让刘奶奶闲来无事和它对话聊天解闷。对着一台冰冷的机器,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刘奶奶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解解闷。

闲容易生事,刘奶奶也一样,想和儿子说说话,儿子工作忙总是敷衍她,让她心里很不舒服,她和儿子发脾气,儿子也是一笑了之,发脾气都没人搭理,老大家待够了,去老二家也一样。

不知她听谁说,附近有家养老院管吃、管住(中午五六个菜,床铺有专人整理),还有活动室(有扭秧歌,棋牌室)。

之前她去过一次,感觉都挺好,想让我陪她做个参考,在没考虑清楚之前,她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她想报个名,全当聊天解闷,就是有点贵,一直在犹豫。

老年人遇到哪些问题

一个人需要经历的三个孤独期

刘奶奶的事例并非生活中的个例,人的一生有三个阶段需要他人陪伴。

1.年龄小的时候,年龄小不懂事,缺少安全感,需要亲近的人陪护。

2.失恋,青年期失恋带来内心的绝望足以击垮一个人的意志,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开启下一段恋爱。

3.老年人,老年人和孩子一样缺少安全感,不同的是,孩子是无知,老年人是知道太多,当一个人过了知天命之年,家里的大小事基本瞒不过他们之眼,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担心,让他们彻夜失眠。

解除老人的疑惑,需要子女的陪护,需要子女配合

隔代观点上的冲突

多数年轻人认为给家里拿点钱,买些营养品,买几件高档的衣服,每年带他们旅游一圈就是孝顺,老人在家不用为生活担心,每天吃吃喝喝,闲来无事晒晒太阳就是幸福。

甚至一些年轻人羡慕老年人的生活。

日常一些老人会对左邻右舍炫耀你买的东西,为此你还沾沾自喜,甚至心理会想,瞧,我妈财迷一个。

当你有此想法,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些东西是你在这个家的唯一存在感,爸爸妈妈是不是再也拿不出更多你带给他们生活上改变的地方,大多炫耀,也是为了你的面子,他们是在向外人传达一种信息,瞧,我儿子女儿做的不错,非常孝顺我。

我们提供给父母的,真的是他们最需要的吗?我认为值得思考。

也许老人更需要我们这样做

再多的钱,再多的礼品,不如日常一句知冷知热的暖心话

小雨(化名)很孝顺,几乎每个月都会给妈妈寄生活费,这些年寄了不少钱,最近让小雨遇到一件头疼的事,妈妈最近成箱成箱买营养品,家里堆得满屋都是。

小雨说:“妈妈你若需要我给你买,你这样冲动消费容易上当”,妈妈说:“人家讲得很好,说话很贴心,哪像你整天不回来,一回来就埋怨我,你还是不是我女儿,即使东西贵一点也正常,人家也要生活吗?”

妈妈的话让小雨很吃惊,以前总以为定期给妈妈钱,妈妈就会很开心,原来对于老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一句关心的话,一句知冷知热的问候。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你能赚多少钱,不是父母最担心的事情,父母最担心你身体好吗?你工作累吗?你心情可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

父母要的不是从你嘴里给他们说出的答案,而是他亲眼所见的答案,父母不是不信你,而是害怕你不让他们担心,故意欺骗他们,他们要的是眼见为实。

工作很重要,父母也很重要,儿女做好两头的取舍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多给他们说说话,多给他们谈谈心,多回家看看他们,当然有条件东西该带还要带,有时候他们真的挺爱炫耀。

那些被你称作为啰嗦,或者认为他们不懂装懂,甚至认为严重干涉你的生活,不知你想过没有,也许他们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你。

我大概了解刘老太太的想法,并非养老院真的比家里好,在日常聊天的时候得知,她认为养老院人多热闹,解决了孤独的烦恼,在那里日常还有一些才艺学习,更加充实自己的生活。

但是她觉得养老院缺少家的感觉,可能是不习惯,到了她这个年龄,着实不想适应新的环境。

我给她的意见是,周一和周五可以去养老院散心解闷,星期天和儿女团聚,她觉得挺好,至少值得做一个尝试。

素材来源:祝阿姨|转述

本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有两个儿子 不如养老院过得舒心” 老太太说出老年人的心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个儿子拒绝给母亲养老 65岁老太太哭诉:我养了两个白眼狼

两个儿子拒绝给母亲养老 65岁老太太哭诉:我养了两个白眼狼

李大娘,养老,儿子,老大,老二,两个儿子,日子,问题,养老院,想法,时代,老人,生活,赵大叔,不现实,上门女婿,我给你,下子,人家,娶媳妇,情况,攒钱,父母,白眼狼,老家,发展,给他们,比蜜甜,好的,都会

2016-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养老,政府,老人,人员,老年人,阻击战,纪贤,心声,爱心,肺炎,老年公寓,跟党走,院里,张伯荣,康平安,梁家荣,支部书记,市老年公寓,市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了,长者,主题,中都,一线

2020-05-12 #故事会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养老,政府,老人,人员,老年人,阻击战,纪贤,心声,爱心,肺炎,老年公寓,跟党走,院里,张伯荣,康平安,梁家荣,支部书记,市老年公寓,市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了,长者,主题,中都,一线

2020-05-12 #故事会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养老,政府,老人,人员,老年人,阻击战,纪贤,心声,爱心,肺炎,老年公寓,跟党走,院里,张伯荣,康平安,梁家荣,支部书记,市老年公寓,市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了,主题,中都,一线,共产党员

2020-05-05 #长篇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养老,政府,老人,人员,老年人,阻击战,纪贤,心声,爱心,肺炎,老年公寓,跟党走,院里,张伯荣,康平安,梁家荣,支部书记,市老年公寓,市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了,主题,中都,一线,共产党员

2020-05-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养老,政府,老人,人员,老年人,阻击战,纪贤,心声,爱心,肺炎,老年公寓,跟党走,院里,张伯荣,康平安,梁家荣,支部书记,市老年公寓,市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了,主题,中都,一线,共产党员

2020-06-19 #长篇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养老,政府,老人,人员,老年人,阻击战,纪贤,心声,爱心,肺炎,老年公寓,跟党走,院里,张伯荣,康平安,梁家荣,支部书记,市老年公寓,市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了,主题,中都,一线,共产党员

2020-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防疫情 护长者养老院里的暖心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养老,政府,老人,人员,老年人,阻击战,纪贤,心声,爱心,肺炎,老年公寓,跟党走,院里,张伯荣,康平安,梁家荣,支部书记,市老年公寓,市慈善总会,慈善总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了,主题,中都,一线,共产党员

2020-06-27 #小故事